许英民 (黑龙江省铁力市172信箱 黑龙江 铁力 152500)
在鹅肥肝的生产过程中,进行人工填饲是常事,填饲是一种强制性的饲喂手段,如果操作不熟练、不细致,就会造成机械损伤等一系列疾病。在填饲期间,随着脂肪迅速积贮和肥肝的形成,鹅的抗病力显著减弱,各种疾病也更容易发生。所以,应加强清洁卫生和提高操作技术,加以预防。一旦发生疾病要及时治疗,但禁止滥用药物,减少肝脏的负担和在肝中药物的残留,保证鹅肥肝的高质量。鹅在填饲时,几种常见疾病发生、防治介绍如下。
是由于填饲时动作粗暴,造成喙角破损,细菌感染而引起炎症,进一步发展到喙角溃疡和局部组织坏死。
本病在小型鹅中多见,常发生于夏季,特别是缺乏B族维生素的情况下,更易发生。发病时病鹅两喙基部破损、肿胀或溃疡,强行张开两喙填饲时,可嗅到一种腐臭味,患鹅因疼痛而使劲闭住两喙。
小型鹅应采用较细的填饲管,在填饲过程中,填饲动作要轻,避免擦破喙角,填料或饮水中添加禽用多种维生素。治疗可在填饲结束时,在喙角破损处涂擦消炎软膏或涂抹珍珠层粉,有一定疗效。
在填饲过程中,填饲时因填饲管强行插入,造成的机械损伤,从而引起咽喉黏膜及周围深层组织的炎症。
在咽喉部的周围组织充血、肿胀和疼痛。填饲时鹅表现挣扎不安,因其咽喉肿胀和疼痛,填饲管不易插入食道。触诊咽喉时,填鹅摇头抗拒检查。
在填饲前先检查填饲管是否光滑,管口是否圆钝,有无缺口。在填饲前往填饲管抹油时,用右手紧握填饲管捋1遍,用手感来检查填饲管的光滑程度,发现问题要及时打磨光滑。填饲员指甲要剪光磨平,拉出鹅舌动作要轻,插入填饲管时要注意角度正确,动作要慢。如鹅挣扎咽喉部紧张,应稍停一会不得硬插。轻度炎症可内服土霉素,每次半片(0.25g),2次/天,并局部用磺胺软膏涂擦。如有咽喉部破损严重,则无治疗价值,应及时淘汰。
食道黏膜受摩擦造成局部损伤所引起的炎症。常常是由于采用短的填饲管,一般是24cm长,并频繁地捋饲所引起。
患病鹅食道发炎、肿胀,并有疼痛,在填饲时,患鹅表现不安。随着炎症的发展,肿胀严重,当炎症发生在食道上端时,填饲管通过炎症部位时感到有些阻力。如炎症发生在食道下端时,则玉米在捋向食道膨大部有些困难。
应采用50cm的长填饲管进行填饲,可直接插到食道膨大部,这样可避免烦琐的捋饲操作,食道炎发病率可大大降低。在插管时要谨慎,使鹅颈与填饲管保持平行。如果依旧采用短填饲管进行操作,在往下捋玉米时,手指不要捏在填饲管口,以免管口与食道壁直接摩擦,使食道受损,而要捏在距管口下1~2cm处往下捋。另外,每次踏填饲开关时,时间要短,填量要少,否则大量玉米填入食道,使局部食道迅速膨胀,而往下捋时又用劲较大,玉米与食道壁强烈摩擦,致使食道更加损伤。治疗可内服磺胺嘧啶片0.25g(即1片),每天2次,连用3~5天。
由于填饲管插入时动作粗暴,或是填饲管本身存在的金属破口,而造成的食道破裂,使玉米在填饲时,通过食道破裂大量填入鹅的颈部皮下。
在填饲完抽出填饲管时,发现管壁沾有血液,而填饲鹅颈部肿胀,精神委靡,离群独居。在下顿填饲前用手触摸颈部,可摸到积贮在颈部皮下的大量玉米,既无法消化,亦无法往下捋。1~2天后即使不再填饲,亦保持着刚填足的状态。
与食道炎防治方法相似,在填饲时要把鹅保定好,以免鹅在填饲时发生挣扎而导致填饲管触破食道。发现本病不必治疗,应及时淘汰宰杀。
消化不良是由消化机能紊乱所引起,以腹泻和排出大量整粒的未消化玉米为主的疾病,不包括细菌性痢疾。
消化不良和食道积食,往往是由于消化机能紊乱和填饲的玉米突然增多,使整个食道积膨大部的平滑肌松弛,回弹力减弱而造成大量玉米积滞在食道、食道膨大部甚至下达到腺胃中。
在预饲期阶段,使鹅习惯于摄食整粒的玉米和大量青绿饲料,使整个食道柔软而富有弹性,为大量填饲打好基础。同时要供应粗沙粒,让鹅自由采食,在肌胃中有足够的贮存,以帮助消化。填饲量应由少到多,逐步增加。每次填饲前,要触摸鹅的食道膨大部,对消化良好的可增加填饲量,对于消化不良、食道积食的,要用手指将积滞的玉米粒轻轻捏松,并往下捋,然后少填或停填一顿。也可以喂些帮助消化的药物,如大蒜1~2瓣或多酶片1片。对这种积食的鹅要做好记录,如连续3顿未填,积食还未消化的,应及时宰杀。
在填饲过程中,由于填饲期的鹅抵抗力普遍减弱,此时鹅易感染禽巴氏杆菌病。
在鹅群中突然有1~2只鹅倒地死亡,死前无明显症状。以后随着病菌的传播,较快传染到其他填鹅,出现精神委靡、头毛松乱,两翼下垂、下痢等症状,从而陆续死亡。解剖死鹅特征性病变是在肝上布满灰黄色的坏死灶,大小如针头大。在心脏上可见到明显的出血点,同时在小肠黏膜上也有严重的出血等。
在鹅群进入预饲期前,就要用禽霍乱蜂胶疫苗注射,每只肌肉注射1mL,它具有安全可靠、易于注射和无毒副作用等特点,可预防本病的传入。平时要做好鹅场内外的消毒工作。一旦感染上禽霍乱,死鹅要立即深埋,没有治疗价值的病鹅要迅速淘汰。发病鹅肌肉注射青霉素、链霉素5万IU,每天1次,连用3天。也可注射氟苯尼考,每千克体重20mg,连用3~4天。用磺胺二甲嘧啶钠混在饲料中,用量为0.1%~0.2%,也可溶于水中,用量为0.05%~0.1%,连用3~4天。或用土霉素口服,早晚各1片(0.5g)。鹅场要经常打扫,并用0.2%过氧乙酸或0.3%百毒杀进行喷雾消毒,以消灭病原菌,可防止疾病的发生。
在鹅的填饲过程中,主要是填饲操作时不注意,使玉米粒通过喉头落入气管所致。
在鹅的填饲之后,鹅拼命地摇头,努力想把气管中的玉米甩出来,但却不能如愿。病鹅呼吸急促,继而出现呼吸困难,以致出现窒息死亡。
在插填饲管前,应先将遗留在管中容易掉落的玉米去掉。填饲时不要填得过于接近咽喉。拔出填饲管时,动作要轻、快,同时脚绝对不能再碰启动开关,防止玉米粒跌落到气管中去。发现鹅有气管异物症状时,应立即提起填鹅,双脚倒挂起来,并用手摸捏气管,如玉米粒嵌在气管接近咽喉处,还可用手挤出,否则只能立即宰杀。
填饲后期,填鹅活重增加80%左右,这时部分填鹅往往支撑不住,从而出现歪脚、跛行,这是正常现象。但还有部分是因为操作粗暴而造成腿部受伤所致的跛行,是应该注意避免的。
捉鹅时要轻捉轻放,否则往往容易造成翅膀和腿部骨折。对骨折的鹅,一般不再治疗,如已基本肥育成熟,则应及时屠宰取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