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晶晶 公众环境研究中心副主任
绿色公益项目的筹资智慧
王晶晶 公众环境研究中心副主任
资源是社会组织生存与发展的物质基础。若把社会组织看作一个生命体,资金便是维持它的生命的能量。社会组织必须能够获取一定的资金和社会资源,才能维持自身的运作,满足自身生存与发展的需要,以及开展各种活动以实现自己的创办宗旨。正处于转型过渡时期的中国社会,大量的自由资源由于制度变迁而被创造或释放出来,成为NGO生存与发展的必要的物质基础。然而由于受当前制度约束和社会的不成熟性的限制,当前中国的NGO却普遍存在能力不足、资金短缺的现象,严重限制着中国环保NGO的发展。
环保NGO发展至今不过20多年,是一个新的行业。自上世纪90年代第一批环保NGO成立以来,资金的来源就成了他们所面临的难题之一。近些年,由于环境问题引起公众广泛关注,社会各界也将更多的资源投入到民间环保领域。目前,环保NGO除了一些传统的资金来源如基金会、与国际机构合作、企业捐助和个人捐款外,还出现了诸如企业家基金会、政府采购支持和一些投资性机构的影响力投资等几大来源。
新的资助方带入到这个行业的不仅仅是资金,还有对项目、机构的严格审核。他们希望看到NGO清晰的机构战略和项目设计、量化的项目产出和实质的推动效果。环保NGO如何能够适应这一新的变化,仅从个人工作经验谈几点想法:
第一,项目设计要考虑机构核心竞争力。过去圈内有个说法,即哪个方向资助的钱多,NGO的工作方向就在哪儿。于是,很多机构为了能够得到资助,迎合资助方对项目的预定,而最终做了很多自己不擅长、跟机构本身发展方向不切合的项目。久而久之,由于发展方向和目标的长期模糊,机构的发展最终受到阻滞。
不可否认,这些情况的发生有其客观性,即环保NGO的资金是有限的,很多机构要生存下来只能选择适应资金的流向。但在目前社会转型的全新阶段,环保组织迫切需要关注自身的核心竞争力。很多人常常会有这种感觉:看完某个NGO冗长的机构简介和项目简介,却仍然不知道它有着怎样的机构使命,当问及为什么执行目前这些项目,很多机构说不出所以然,似乎这个机构只是在机械地执行某一项目。而当环保NGO都习惯于去社区做宣教时,由于不知如何看待项目成果,也无法评价项目的产出效率,一个个乏善可陈的项目成了食之无味,弃之却又让机构失去存在根基的鸡肋。
因此,作为NGO要有了解机构的优势在哪里并将优势发挥到极致的水平,在此基础上分析环境保护工作的大体趋势,才能找到机构的核心竞争力项目。例如,近些年,大气污染较为严重,很多国际基金会关注碳排放并将资金投入到这一方向,而很多国内环保NGO所面临的问题是本地污染。仔细分析不难发现,基金会和国内环保NGO的关注问题是有契合点的,都是由于煤炭等能源结构不合理所导致的。如果能意识到这些,环保NGO就可以围绕关键点设计自己的项目,这样,不仅能得到更多的资源和资金支持,也能更有效地解决最受关注的环境问题。
第二,工作要量化。曾经有说法,即环保NGO的存在就是产出,个人很不认同这样的说法。相反,在我看来,一个环保机构想要长久发展并持续得到资助的重要条件是能够说到做到,并且必须做到。具体到工作中,就是要做到产出量化,每一个活动细节都能够评估。只有这样,才能有信于各方,尤其是掌握资源的资助方。
在工作经验的积累中我发现,在当前基金会同NGO的合作中,侧重点及对结果评估标准的不同会影响双方的合作效果。基金会,特别是企业发起和出资的基金会,往往依据自身对项目的理解提出具体成果目标,希望结果可以测量和量化,而草根NGO则往往以服务本身的过程作为重点及衡量标准。
因此,作为NGO,要对项目进行一个前期的符合实际需求的合理设计。例如在具体实施手段、阶段性评估、财务审核、最终目标的测评上都可以进行量化。此外,在人才队伍建设上,NGO同基金组织一样,需要专业的人才队伍建设,而这种能力建设不仅需要与外部交流学习,更需要从自身挖掘长处。只有加强内部的自我学习和系统建设,才能通过实践、总结、再实践的过程来不断提高自身的水平。
还有,资助方本身是一个圈子,相互认识。若能做好,则会开拓更多渠道,得到更多的机会;若做不好也能“口耳相传”,影响到NGO和其他资助方的关系。
第三,环保组织要随着社会的变化而变化,随时了解社会需要什么。早在上世纪90年代,环境保护处于启蒙阶段,环境教育就成为当时民间环保的重要工作领域。如今,二十年已过,随着环境问题的日益突出,推动环境问题的解决成为基金会等资助方的主要资助方向。作为环保组织,需要适应这样的变化,这不仅仅有助于得到资助方的青睐,也有助于环保组织达成自己的历史使命,更好地参与到环境问题的有效解决。
获得资助,对环保NGO来说并非易事。如若成功获得资助,怎样用好资金,就成为NGO面临的又一问题。在我看来,严格的财务管理和财务透明是保持公信力和持续资助的重要保障。
不可否认,目前非盈利组织的财务法律制度体系存在严重的滞后性。仅就免税政策而言,国家政策对非盈利组织进行免征所得税和营业税,然而这些政策并没有相应的细则,不具备可操作性,很多环保NGO在申请免税资格过程中容易被踢皮球。这就要求环保NGO在做好内部的财务管理,用好并记录好每一笔捐款的同时,也要积极与国税、地税、民政和主管机构适时沟通,以便寻求政策性支持。
不得不强调,公信力和透明度对于公益环保组织来说非常重要。可以说,民间组织的成长靠的就是公信力。2011年的“郭美美事件”,不仅仅将中国红十字会推向信任危机,也使得公益慈善机构的财务透明度引起更多关注。为重建社会信任,2012年,由壹基金联合USDO自律吧开发并推出的“透明公益,一起行动”等活动,进一步推动了民间公益组织的信息披露。截止2012年底,加入自律披露的公益组织达到57家。这为行业逐渐建立透明氛围创造了条件。
近些年环境问题的严峻性,对环保NGO的发展提出了新的需求;而国家政策的支持,也使得环保NGO面临良好的发展机遇。伴随着各方资源不断涌入,环保NGO一方面要努力适应社会变化,做好清晰的机构战略和项目设计,最终产生实质的社会推动效果;另一方面也要做到严格财务管理,不断扩大财务透明,增强社会公信力,争取获得更多资源支持,实现NGO自身的可持续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