输变电设备基于特征要素的靶向管控技术研究与应用
项目以靶向管控 (Targeting Control Technology)技术为基础,针对PAS55设备资产管理规范的要求,以实现输变电设备综合效益最优为目标,基于设备资产管理需要关注的特征要素,针对近、中、长期不同层级管控需求实现有效命中、各种措施有效落地及反馈等关键技术难题进行了系统地分析和研究,率先在国内外形成了一套基于输变电设备特征要素的靶向管控体系,并成功实现在云南电网公司输变电设备生产运行中的应用。
项目深入研究了输变电设备的重要度、健康度等特征要素,针对设备规模急剧扩张、设备安全压力不断增大、生产运行人员结构性不足和设备资产属性对设备管控提出新的要求,自主研发了输变电靶向管控技术、输变电设备标准要素分析技术、基于特征要素的风险量化评估技术、基于设备结构原理和故障特点的约定层级故障模式及危害度分析技术、精细到可维护件的设备可靠度评估技术、设备基于状态评估的风险防范技术、设备绩效评估技术等多项核心技术,解决了重点关注设备和设备主要问题、设备健康度及其面临的风险、最优化设备投资决策、运维措施规范化实施及其效果评估等关键问题,实现了输变电设备持续多年的缺陷、事故/事件双下降,特别是从2008年到2013年,由于设备规模急剧扩张,项目实施前,缺陷、事故/事件每年呈上升趋势,项目实施以后,预试定检工作量下降了75%,缺陷、事故/事件持续多年双下降,累计下降了32.35%。经南方电网公司组织的科技成果鉴定,鉴定委员会认为项目取得了多项创新性成果,整体达到国际先进水平,在输变电设备靶向管控技术及应用等方面达到国际领先水平。填补了世界范围内电力设备靶向控制技术空白。本项目申请9项国家发明专利 (1项授权,3项实审),5项实用新型专利 (4项授权)和1项软件著作权(已登记),发表论文17篇 (5篇EI收录),编写并发布实施22项标准规范和4项作业指导书。本项目在云南电网公司进行验证,并连续4年全面应用实施,多项研究成果得到南方电网公司生产设备部引用推广,本项目为电力设备全寿命周期管理提供了有力的技术支持。
通过连续多年项目研究成果的成功实施,实现了公司多年在设备急剧扩张、人员相对稳定的条件下,公司预试定检工作量下降了75%,同时实现了设备缺陷、事故/事件的双下降。从次数来看,2011年、2012年、2013年缺陷同比下降次数分别为105次、122次和146次,事故/事件同比下降了9次、4次和4次。设备缺陷累计下降了32.35%,重点管控设备缺陷在同类型设备缺陷中的占比下降17.23%。对比2008年到2010年,2009年比2008年缺陷增加272次,2010年比2009年增加50次,可以看出,项目研究成果实施前后,公司设备缺陷情况出现了明显的转折,得到了有效的控制。
本项目取得了多项创新性成果,整体达到国际先进水平,在输变电设备靶向管控技术及应用等方面达到国际领先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