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泽红杨明轩张兴凤陈道友
1.陕西省南郑县畜牧兽医技术推广中心,陕西汉中 723100;2.陕西省南郑县红庙镇畜牧兽医站,陕西汉中 723100
对南郑县当前重大动物疫病防治工作的思考
郑泽红1杨明轩1张兴凤2陈道友2
1.陕西省南郑县畜牧兽医技术推广中心,陕西汉中 723100;2.陕西省南郑县红庙镇畜牧兽医站,陕西汉中 723100
为有效防控重大动物疫情,保障畜牧业健康发展,针对近年来动物防疫工作中的一些主要制约因素,通过系统调研,找出其原因,提出解决办法和建议,为上级决策部门提供参考。
动物疫病;防控;南郑县
近年来,南郑县始终坚持以宣传贯彻《动物防疫法》、《重大动物疫情应急条例》为中心,以推进“政府保密度、技术单位保质量”防疫双轨目标管理责任制为重点,突出抓好动物防疫检疫、动物卫生行政执法、兽医医政药政管理等工作,预防、控制、扑灭动物疫病的技术水平和综合防控能力得到全面提高,降低了动物的发病率和死亡率,为畜牧业发展构筑了一道坚实的防疫屏障,但也存在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和薄弱环节。为此,我们深入乡镇村组、基层技术服务单位、规模养殖场进行了广泛调研,听取各方意见和建议,找准动物防疫工作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提出解决方法和建议,供业内人员交流探讨。
近年来,县政府高度重视动物防疫工作,通过加强组织领导,健全动物防疫体系,增加财政资金投入,改善防疫基础设施,使免疫质量和密度明显提高,防疫成效比较显著。全县重大动物疫病免疫密度常年保持在98%以上,抗体保护率在70%以上,有力地保障了畜牧产业稳定发展和人体健康。但是,从当前我县动物防疫工作实际情况来看,动物防疫工作还存在不少突出问题和薄弱环节,诸如体系不健全、工作经费缺乏、队伍不稳定、人员素质不高、疫病监测手段落后等,已影响到了动物疫病防控能力和畜牧业的长远发展。
1.1 动物防疫体系不健全
南郑县现有的动物防疫体系已经不能适应当前动物疫病防控工作的需要。一是镇村防疫人员的整体素质不高。乡镇兽医人员大多由体制改革转换而来,文化素质偏低,其中正规畜牧兽医专业院校毕业人员很少,而具体承担防疫任务的村级防疫员普遍年龄大,文化素质偏低,免疫操作不规范,导致免疫质量和密度得不到保障。二是基层站日常业务工作经费没有保障。动物防疫费取消后,乡镇畜牧兽医站收费逐年减少,运转艰难,加上县级财政困难,对疫病防控投入不足,直接影响了动物防疫工作开展。
1.2 动物疫病监测预警能力不足
目前,县级动物疫病诊断实验室作用发挥有限,仅仅开展了部分重大动物疫病抗体监测,难以开展病原分离、疫情监测等实验室工作,缺乏必要的二、三类动物疫病临床诊断设备和诊断试剂,县级非国家计划免疫疫病防控评价体系不健全,指导规模养殖场防控动物疫病能力不足。
1.3 疫情信息渠道不畅通,造成应急防控被动
由于各级动物疫病防控机构信息无法畅通共享,特别在市与县、县与县之间,各自为阵,发生疫情后,不能及时通报,容易发生跨区域传播,只能采取被动应对,难以做到密切配合、群防群控。
1.4 季节性防疫之后,日常补栏动物基础免疫不到位
春秋季普防结束之后,对集中免疫时不宜免疫的动物和新近补栏的动物,尤其是新产仔猪没有按期进行补免,存在大量的未免动物,有疫情发生的隐患。
1.5“以检促防”效果不明显
产地检疫是从源头控制疫病的重要手段之一,是动物防疫和监督的关键措施。通过多年的疫源调查,部分疫病是畜禽贩运户和有关规模场未认真落实产地检疫报检制,造成了疫情引入。可见,产地检疫未能充分发挥在防疫中的基础性作用。
1.6 从外引进动物把关不严
近年来,各地加大养殖业的政策、资金扶持力度,畜禽交易、市场流通加快,从外地引进畜禽的养殖户增多,引种不报批、随意引进非种用动物行为时有发生,由于检疫不到位和环境改变发生应激反应,造成疫病跨区域传播。
1.7 动物防疫风险补偿缺乏
动物防疫风险补偿缺乏,兽医防疫人员难以承受动物防疫风险。在春秋两季大范围集中开展畜禽的预防注射工作中,受气温、畜禽健康状况、疫苗保管、个体差异等因素的影响,每年总有少数地方或轻或重会出现不同程度的防疫副反应甚至畜禽死亡。救治和补偿资金缺乏,防疫人员同养殖户容易形成对立,影响其工作积极性。
1.8 标准化养殖水平不高,从客观上增加了疫病发生的机率
全县标准化养殖水平不高,部分中小养殖场饲养环境差,滥用兽药、抗生素等降低了动物自身抵抗力,易引起免疫失败,增加了动物疾病发生机率。
1)加强防疫体系,建设高素质防疫队伍。合理核定县镇畜牧兽医工作机构人员编制,建立人员正常补充机制。通过西部人才振兴计划、绿色通道等形式吸引招聘优秀畜牧兽医技术人才,调整充实到县镇动物防疫队伍中,建立健全技术人员评聘和管理使用制度,加大业务技能培训,加强竞争上岗和绩效考核,提高综合业务技术水平,确保基层动物防疫体系发挥作用。
2)加强防疫基础设施建设,提高动物疫病防控体系服务水平。继续争取国家和省市的专项扶持资金,加大对县乡动物防疫基础设施、防疫体系建设资金的投入力度,进一步改善疫病诊断、监测、科研设备和设施条件,加强实验室技术人员培训,不断适应动物疫病防控工作需要。
3)加大动物防疫经费投入,确保动物防疫经费足额到位。县级财政应将动物防疫工作经费列入公共卫生安全经费年度预算,重点解决好基层兽医站防控工作经费和村级动物防疫员的劳务报酬,以保证各项工作的顺利开展。
4)改革季节性免疫,实行常年程序性防疫制度,不留防疫隐患。随着散养户逐渐退出养殖业,防疫制度应该从春秋两季集中防疫向常年性程序免疫转变,保证畜不漏苗,这样才会从根本上消除隐患。二是必须突出防控重点,制定防疫程序,有针对性地做好不同阶段的防疫工作。三是根据不同季节疫病发生特点,有预见性、有针对性地突出重点开展防控工作。
5)加大监测预警能力建设,探索免疫病种适时退出机制。畜禽防疫病种的不断增加,使基层基础免疫难度逐年加大,尤其在农村散养畜禽免疫中要做到应免尽免更难。建议在省级层面,在连续监测的基础上,对连续多年未发病的病种实行划定区域,调整免疫计划,因病设防,适时退出这些病种,比如高致病性蓝耳病。
6)探索建立透明高效的疫情通报机制。严格按国家疫情处置规范处置动物疫情,建立疫情信息市、县级内部共享机制,开展动物疫情扩散风险评估,适时对内发布,提前落实应急措施,防止疫情扩散,最大限度保护畜牧业健康发展。
7)大力推行产地检疫报检制度,充分发挥以检促防作用。在屠宰环节推行凭产地检验合格证明准入准宰制度,加大畜禽屠宰、贩运经纪人管理,合理设置报检点,各镇畜牧兽医站开通报检电话,提供预约式报检服务,在实施产地检疫时要到村、到点、到户,做到检疫和票证到位。活畜交易市场实行产地检疫市场准入制,落实市场索证验证,做到没有产地检疫证明和免疫标识的畜禽不准进入屠宰场和交易市场。同时,要加大跨省市动物引种检疫审批关,实行隔离观察制度,严把疫病引入关。动物卫生监督所要加大违法案件查处力度,维护市场经营秩序。
8)建立动物防疫风险保障机制。政府应加大对畜牧产业的扶持,建立健全畜牧业保险制度,落实好生猪养殖、屠宰环节的无害化处理补贴政策。在疫病防控上,要建立重大动物疫病防控专项基金,主要解决防疫副反应诊疗、死亡畜禽补偿以及解决发生重大动物疫情时扑杀动物的补偿经费问题,解决防疫后顾之忧,防范和化解风险。
9)建立激励机制,实施量化目标管理考核。县政府要把重大动物疫病防控指标列入相关部门和各乡镇的年度综合考核内容,同生猪产业发展考核同等重视,对工作成绩突出的乡镇、部门给予必要的奖励;对重大动物疫病防控不力、工作不到位的给予全县通报和经济处罚,奖勤罚懒,调动各方的工作积极性。
2014-10-14
郑泽红,男,1973年生,大专,主要从事动物防疫和动物卫生监督执法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