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庆油田设计院
哈拉哈塘油田地面工程航测成果应用
闫玉山 高波 韩淑菊大庆油田设计院
利用航测技术获取基础空间数据已经成为油气田地面工程建设的主要测绘模式。在工程建设期获取数字正射影像(DOM)、数字线划图(DLG)和数字高程模型(DEM)等航测成果,不但用于工程设计、工程规划调整,而且能够储备基础图,为油田后期滚动开发的快速实施提供强有力的支持,同时便于油田信息化建设,为运营管理提供技术支持。从航测成果出发,探讨航测技术在哈拉哈塘油田地面工程设计中的应用及其所起到的作用。
航测;油田地面工程设计;基础空间数据;信息化建设
航空摄影测量技术(航测技术)作为大范围测绘的主要手段,在国民经济建设中发挥着重要作用。航测技术获得的测绘成果(航测成果)可以为油气田及长输管道工程可研、设计、施工、运营及信息化建设等各个阶段提供各种基础空间数据。哈拉哈塘油田是塔里木油田的重要产能建设区域,已通过航测手段获取了全区域2千比例尺和1万比例尺的航测成果。本文从航测成果出发,探讨航测技术在哈拉哈塘油田地面工程设计中的应用及其所起到的作用。
油田所在位置的地形地物的空间信息是油田地面工程设计和信息化建设的基础空间数据,利用航测技术获得的基础空间数据包括数字正射影像(DOM)、数字线划图(DLG)和数字高程模型(DEM),这三种航测成果在油田地面工程设计中有多方面的应用。
1.1 数字正射影像(DOM)
航空摄影获取的数字影像经过“正射”处理后形成数字正射影像,通过数字正射影像可以得出量测坐标和长度,可以用于油田场站选址优化、线路设计优化、工程概况图制作、线路走向图制作、线路施工图制作以及信息化建设的三维景观制作。
1.2 数字线划图(DLG)
数字线划图是工程建设中最核心的基础图,所有工程设计都始于此。同采用地面测量手段获取的地形图一样,通过航测手段获取的数字线划图在油田地面工程中用于线路走向图设计、线路施工图设计、线路穿跨越设计、场站与阀室设计以及用于信息化建设中矢量空间数据库的建立。
1.3 数字高程模型(DEM)
数字高程模型是表达地表起伏状态中所有空间点的集合,利用数字高程模型解析场站与阀室建设的填挖土方,评估施工预算,解析管道线路中线上各个变坡点的高程,形成线路中线纵断面。数字高程模型与数字正射影像融合,可形成信息化建设的三维景观、三维设计等。
航测技术获取的数字正射影像、数字线划图和数字高程模型等三种成果,都可用于油田地面工程设计及信息化建设,相比常规地面测量种类较少的成图特点,航测技术具有更为突出的作用。
2.1 为工程规划调整提供便利条件
相比油气输送管道工程线路测绘,航测成图宽度通常为传统地面测量成图宽度的5~10倍,线路设计人员基于航测图在室内即可完成线路优化的大部分工作,在减少现场踏勘的同时提高了线路设计的合理性。哈拉哈塘油田全区域航测成图,大面积的航测图更便于线路设计路由优化,穿跨越、阀室及站场位置优化等,为油田地面工程规划调整提供了便利条件。
2.2 为油田滚动开发建设储备基础图
采用航测技术获取的大范围影像图、线划图和高程模型成果除了服务于油田地面工程建设外,还储备了丰富的基础图,为油田后期滚动开发的快速实施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持。大量的航测成果为油田地面工程的后期改建、扩建、增建等设计工作储备了充足并随手可得的空间数据资源,有利于缩短工程设计周期、降低成本、提高效益。
2.3 为油田信息化建设提供数据源
航测成果均采用数字化处理方法,便于油田信息化建设,其中的正射影像和高程模型是信息化建设三维景观的必要数据源。正射影像是实现可视化的最佳数据,尤其彩色影像的可视化效果最好;而高程模型是实现三维景观的必要数据,没有高程模型就无法建立三维场景。所以,航测为油田信息化建设提供了最佳数据源。
经过多年的实践与积累,航测技术获取基础空间数据已经成为油气田地面工程建设的主要测绘模式。在工程建设期获取数字正射影像(DOM)、数字线划图(DLG)和数字高程模型(DEM)等航测成果,不但用于工程设计、工程规划调整,而且能够储备基础图,为油田后期滚动开发的快速实施提供强有力的支持,同时便于油田信息化建设,为运营管理提供技术支持。
(0459)5902873、yys163@163.com
(栏目主持 李艳秋)
10.3969/j.issn.1006-6896.2014.10.006
闫玉山:高级工程师,1992年毕业于武汉测绘科技大学工程测量专业,现任大庆油田工程有限公司勘察工程部主任工程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