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界兰
(湖南医药学院 针灸推拿美容系,湖南 怀化 418000)
针灸联合推拿临床应用研究进展
罗界兰
(湖南医药学院 针灸推拿美容系,湖南 怀化 418000)
对近年来针灸联合推拿在临床应用的研究进行分析与总结发现,针灸联合推拿较单纯的针灸或推拿疗法临床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肩周炎、颈椎病、中风等病总有效率要高、复发率要低。因此,针灸联合推拿在临床上值得推广应用,但仍存诸多问题,亟待进一步研究。
针灸联合推拿;临床应用;综述
针灸推拿是以中医理论为指导,运用望、闻、问、切四诊配合其它方法,确立八纲,应用针刺、艾灸和推拿防治疾病的一种传统疗法。从中医角度对人体脊椎穴位进行观察,在针灸的基础上进行推拿使得患者气血疏通,确实能够起到一定的作用。针灸辨证取穴,具有疏通经络、调和阴阳、扶正祛邪等功效;推拿合理疏通,以一指禅推法、揉法、按法、滚法、擦法等连续手法,可获得舒筋通络、理筋整复、活血祛瘀、改善血液循环、调节神经反射等效果。近年来,关于针灸联合推拿治疗腰椎间盘突出、肩周炎、颈椎病、中风等症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对其研究也日渐增多。现将近几年来针灸联合推拿在临床应用上的研究进行综述。
腰椎间盘突出症是纤维环破裂后髓核突出压迫神经根造成以腰腿痛为主要临床表现的疾病。中医临床认为腰椎间盘突出症属“腰腿痛”“痹症”范畴,多因气滞血瘀、风寒湿困、肝肾亏损所致。目前,临床治疗的方法主要是非手术治疗。而针灸推拿治疗腰椎盘突出症疗效明显,安全有效,且复发率低。周宇超等[1]对140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分组采用针灸结合推拿和单独采用针灸方式治疗发现,针灸结合推拿和单独采用针灸的有效率分别为91.5%和 71.4%,治疗 1年后复发率分别为5.7%和15.7%(P<0.05)。史建伟[2]选取88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随机分为针灸推拿治疗组和常规药物治疗组各44例,经研究发现,针灸推拿治疗组和常规药物治疗组总有效率分别为90.9%和77.2%(P<0.05)。王华武[3]选取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8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各40例。分别采用针灸治疗与针灸联合推拿进行治疗,研究结果显示:实验组总有效率为95.0%,明显高于对照组的85.0%(P<0.05),实验组患者治疗住院时间为(2.6±0.4)天,短于对照组患者的(5.0±1.2)天(P<0.05);实验组患者复发率为5.0%,低于对照组的20.0% (P<0.05)。针灸治疗可疏通经络,促进腰部周围的血液流动,加快炎症反应物代谢,从而改善神经生理功能,减轻患者疼痛感;而推拿治疗可促进腰部血液加快流动,使血液循环恢复正常,同时可以积极吸收炎症物质。针灸方式联合推拿应用于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治疗中,可相互协同,从而提高治疗效果。
肩关节周围炎简称肩周炎,是由于肩关节及其周围的肌腱、韧带、腱鞘、滑囊等软组织的急、慢性损伤,或退行性改变,产生无菌性炎症,导致关节内外粘连,从而引起肩部疼痛、功能障碍和肌肉萎缩为临床特征的一种疾病。中医学认为,肩关节周围炎是由于肩部经脉感受风寒湿邪而筋脉闭阻,或年老体弱,肝肾不足、气血亏虚、腠理疏松、筋脉失养,或外伤后气血凝滞等致使肩部经脉痹阻不通、气血运行不畅,“不通则痛”;久之,筋脉拘挛、筋枯不荣、废萎不用,属于中医“痹证”范畴。治疗肩周炎的方法有针灸、推拿、火罐、蜡疗、物理因子、针刀、药物、封闭、手术等,但单一疗法大多很难达到理想效果。采用推拿手法配合平衡针灸疗法治疗肩关节周围炎,能取得良好的效果。颉旺军[4]采用推拿配合平衡针灸疗法治疗肩关节周围炎60例,结果临床治愈43例(71.7%),好转15例(25.0%),未愈2例(3.3%),总有效率为96.7%。刘峰[5]将84例确诊患者随机分成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采用针灸疗法配合相应的推拿治疗,对照组采用单纯针灸疗法,结果治疗组总愈显率为95.24%,对照组为76.19%,治疗组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程宏[6]选取70例肩周炎病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5例。观察组患者采取针灸结合推拿法治疗,对照组患者单纯进行针灸治疗,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1.43%,对照组为68.57%,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推拿手法配合平衡针刺治疗肩关节周围炎,可以疏通经络、行气活血、散瘀止痛,缓解肩部痉挛的肌肉及肌腱,改善血液和淋巴循环,减少致痛物质的释放,提高痛阈,缓解或治愈症状。
颈椎病是指颈椎间盘退行性病变、颈椎肥厚增生以及颈部损伤等引起颈椎骨质增生,或椎间盘突出、韧带增厚,刺激或压迫颈脊髓、颈部神经、血管而产生一系列症状的临床综合征。颈椎病属中医学“痹病”范畴,多发于40~70岁,男性居多,主要因感受风寒湿三邪,而素体虚弱,本虚标实共同导致经络不通、气血运行受阻所致。目前治疗颈椎病主要包括手术和非手术疗法两大类,而针灸推拿等非药物治疗被认为是简单有效的治疗手段之一。潘伟江[7]选择收治的椎动脉型颈椎病患者102例,采用抽签法随机分为针灸推拿组、针灸组和推拿组各34例,结果发现:针灸推拿组显效率均明显高于针灸组和推拿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针灸组显效率略高于推拿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滕红君[8]随机将收治的50例神经根型颈椎病患者分为仅用推拿治疗的对照组和推拿联合针灸治疗的观察组,经研究发现:观察组患者治疗效果为治愈和好转的患者例数多于对照组(P<0.05)。刘洪涛[9]将204例颈椎病患者分为观察组(113例)和对照组(91例),观察组在针灸的基础上加用推拿手法治疗,对照组患者采用单一针灸治疗。结果:观察组的治疗总有效率为95. 58%(108/113),高于对照组的87. 91%(80/9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针灸百会穴、天柱穴、风池穴等穴位,促进椎动脉的血流量增加,可缓解患者颈部血管痉挛状况、增加脑部氧气供应和改善患者的头晕等临床症状;而推拿法使用推法、拿法、按法、滚法、扳法等手法可以舒筋活络,改善患者局部肌肉痉挛和缺血的状态,有助于患者颈部肌肉力学平衡的恢复。
中风(Stroke)是中医学对急性脑血管疾病的统称,也叫脑卒中,以猝然昏倒,不省人事,伴发口角歪斜、语言不利而出现半身不遂为主要症状的一类脑血液循环障碍性疾病。中医认为中风是由于病人气血瘀阻,致使经脉不通、关节痹阻而产生疼痛,属气滞血瘀、经络不通所致。故治疗上以行气活血、通络止痛为主。中医针灸推拿在中风康复治疗中具有显著的优势,在偏瘫痉挛期缓解肢体痉挛状态,改善预后也非常明显。吴伟凡[10]随机将86例中风后肩—手综合征的患者分为两组各43例,两组患者均采用相同的常规中风针刺治疗以及康复训练,对照组在上述基础上加用推拿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针灸治疗,连续治疗1个月发现:治疗组患者总有效率为86.0%,对照组总有效率为69.8%,两组肩关节活动度、局部水肿及疼痛程度治疗前、后比较均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耿吉冬[11]将68例中风后遗症患者纳入研究,分为针灸结合推拿的治疗组和单纯针灸的对照组,疗程结束后进行血液流变学检测,结果发现:治疗组有效率为88. 24%,对照组为73.53%,治疗组疗效优于对照组(P<0.05);与对照组比较,治疗组全血还原黏度和红细胞(RBC)压积水平下降明显(P<0.05)。涂映琼[12]将120例中风后遗症患者分成治疗组和对照组各60例,治疗组采用针灸推拿和药物结合治疗,对照组采用药物治疗。结果:治疗组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且神经功能损伤比对照组概率小(P<0.05)。针灸推拿治疗能疏通患者的经络气血,协同阴阳,进而使瘫痪的肢体在刺激下逐渐恢复,进而显著改善中风患者身体运动功能及整体协调功能。
针灸推拿除了应用于腰椎间盘突出症、肩周炎、颈椎病、中风治疗外,还可用于治疗痛经、急性腰扭伤、婴儿缺氧缺血性脑损伤、训练性膝关节损伤、脑梗塞、急性乳腺炎、小儿脑性瘫痪等疾病的治疗。何静[13]针灸主穴:次髎、气海、血海、三阴交、归来、关元;随证配穴:气滞血瘀型加太冲、内关、通里;寒凝血瘀型加中极、水道、地机;气血虚弱型加脾俞、胃俞、足三里,并配合推拿治疗46例患者,结果:痊愈25 例,占54 %;显效16例,占34%;有效5例,占10%;无效0例。彭泰[14]选取急性腰扭伤患者78例,观察组39例采用针灸推拿治疗,对照组39例接受戴芬口服治疗,结果发现: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4.5%,对照组总有效率为80.4%。陈杰奎[15]对12个月以下围产期缺氧缺血造成的脑损伤患儿50例,进行通督醒神针推拿疗法的临床观察,4个月为1个疗程,治疗后社会适应发育商(develop quotien,DQ)、大运动DQ、精细运动DQ、语言DQ、个人社交DQ均明显提高(P<0.01)。林品[16]将收治的150 例训练性膝关节损伤患者随机其分为 3组,每组患者各50 例,分别行针灸治疗、推拿治疗及针灸结合推拿治疗,针灸组采用平补平泻法针刺,推拿组行穴位按摩、推拿,针灸推拿组行两种方法结合治疗,结果表明:3组患者总有效率均接近100%,但是针灸推拿组治愈率高达80.0%,效果明显优于其它两组,组间比较差异明显(P<0.05)。周靖[17]选取脑梗塞病患172例,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86例,观察组行针灸联合推拿方案治疗,而对照组行单纯针灸方案,结果发现:观察组有效率为59.3%,总有效率为 97.67%,显著高于对照组的31.39%、88.37%,两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卢华锋[18]选择118 例急性乳腺炎患者采用针灸配合推拿治疗,治疗1次痊愈者74例,占62.7%,2次痊愈者36例,占30.5%,6例3~5次痊愈,占5.0%,2例好转,占1.8%。黄都科[19]对19例脑瘫痉挛型患儿用中医针灸与推拿相结合治疗,结果发现:患儿的肌张力较治疗前有明显降低,有效率为84.0%,膝关节和踝关节的活动度较治疗前增大,有效率为78.9%。
综上所述,针灸联合推拿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肩周炎、颈椎病、中风等疾病具有显著的疗效,复发率低,且显著优于单纯的针灸或推拿治疗。针灸联合推拿具有简、便、廉、验的优点,是临床上行之有效的治疗手段。目前,关于针灸推拿在临床应用的研究日益受到广大医疗工作者的高度关注,在推广的同时,仍有一些问题亟待进一步研究。笔者认为:①针灸推拿在治疗中医临床症状的具体生理机制尚不清楚;②针灸推拿在临床上的治疗标准有待进一步明确;③针灸推拿的临床应用研究缺乏标准的科学研究方法;④针灸推拿的临床应用研究需要采用循证医学的方法。随着现代医学科学技术的发展以及针灸推拿在临床应用的研究不断取得进展,其治疗理论将不断得到完善,这为其临床应用推广提供可靠的科学依据,也为推动祖国特有的医术走向世界具有重要的意义。
[1] 周宇超,贾雪梅,王柏善.中医针灸推拿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的探讨[J].中医临床研究, 2014,6(5):53-54.
[2] 史建伟.针灸推拿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临床研究[J].亚太传统医药,2014,10(7):58-59.
[3] 王华武. 针灸与推拿联用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疗效分析[J].亚太传统医药,2014,10(7):81-82.
[4] 颉旺军. 推拿配合平衡针灸疗法治疗肩周炎60 例[J].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杂志,2014,12(8):80-81.
[5] 刘峰. 针灸配合推拿治疗肩周炎42例[J].江西中医药,2011, 42 (8):52-53.
[6] 程宏,李洪立.针灸结合推拿法治疗肩周炎70例临床疗效观察[J].中国实用乡村医生杂志,2014,21(1):46-47.
[7] 潘伟江. 针灸联合推拿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临床观察[J].中国乡村医药,2014,21(8):43-44.
[8] 滕红君. 针灸联合推拿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的效果分析[J].齐齐哈尔医学院学报,2014,35(1):85-86.
[9] 刘洪涛. 针灸推拿治疗颈椎病的疗效研究[J].临床合理用药杂志,2014,7(4):126-127.
[10] 吴伟凡,袁中草,许文莉,等. 针灸推拿联合疗法用于中风后肩-手综合征的临床研究[J].中医临床研究,2013,5(13):42-43.
[11] 耿吉冬.针灸联合推拿干预中风后遗症68例疗效观察[J].中国中医药咨讯,2012,4(3):252.
[12] 涂映琼. 针灸推拿与药物结合治疗中风后遗症120例临床疗效观察[J].亚太传统医药,2014,10(5):92-93.
[13] 何静.针灸、推拿辨证分型治疗原发性痛经46例[J].现代中医药,2012,32(3):66-67.
[14] 彭泰.针灸推拿治疗急性腰扭伤的临床疗效与红外热像研究[J].医药前沿,2014(1):35-36.
[15] 陈杰奎,刘振寰.针灸推拿对缺氧缺血性脑损伤婴儿神经发育的临床观察[C]. 中医神志病重点专科建设与发展、临床诊疗标准化及专业教材建设研讨会专家讲课和论文汇编,2012.
[16] 林品.针灸推拿治疗训练性膝关节损伤临床效果分析[J].中国伤残医学, 2014,22(6):93-94.
[17] 周靖,邓志,叶多超.针灸联合推拿治法治疗脑梗塞临床疗效探析[J]. 河北医学,2014,20(6):1010-1013.
[18] 卢华锋.针灸配合推拿治疗急性乳腺炎118 例临床疗效观察[J].光明中医,2014,29(2):334-335.
[19] 黄都科.19例针灸与推拿治疗小儿脑性瘫痪的临床分析[J].中外健康文摘,2013,10(21):374-374.
(责任编辑:魏 晓)
2014-06-18
罗界兰(1982-),女,湖南医药学院助理实验师,研究方向为针灸推拿。
R246;R244.1
A
1673-2197(2014)19-0047-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