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职院校物理化学教学的探索

2014-03-07 12:26
教育教学论坛 2014年34期
关键词:物理化学基础课职业

周 丽

(包头钢铁职业技术学院 冶金化工系,内蒙古 包头 014010)

按照教育部《关于全面提高高等职业教育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的文件,高等职业教育作为高等教育发展中的一个类型,要培养面向生产、建设、服务和管理第一线需要的高技能人才。根据文件精神,高等职业技术教育应该定性在“职业”,定位在“技术”,定格在“高等”。由此我们便可推知高等职业技术教育的培养目标。高等职业技术教育培养的人才,应该是活跃在生产经营第一线,既有专业理论知识,又有很强的动手操作能力的高级技艺型、操作型和服务型的现场技术人才和管理人才。物理化学是高职院校中材料、化工、制药等专业的一门主要专业基础课。该课程理论性较强,要求学生有一定的高等数学、无机化学、有机化学等相关知识,因此在教学过程中学生往往对该课程望而生畏,教学很难达到最佳效果。

一、教学存在的问题

1.所用教材依然是本科的压缩删减版,没有与先进技术接轨,脱离行业和职业发展实际,缺乏职业衔接和高职特色,没有从根本上反映出高职人才培养目标的要求。实践教学内容缺乏实效性和针对性,走马观花,其实是书本讲解的继续。

2.高职院校各专业实施的以基础课、专业基础课、专业课、实践环节组成的课程体系,仍然是以学科为中心的课程体系,没有按职业岗位能力的要求设置课程。

3.高职学生基础薄弱,在学习过程中普遍感到抽象、难理解,学习的兴趣不足。整个教学过程,教师居于主导地位,学生处于被动状态,学生习惯于依赖教师和教材,教师讲什么就是什么,缺乏独立思考和分析问题的能力,更缺乏创新能力。再加上物理化学教师大多只讲授基础课程,对学生所学专业知识了解较少,不能及时掌握专业方面的新信息、新知识。

4.教学方法与教学手段相对滞后。在物理化学过程中,教师往往会按部就班地以教科书为依据,实施“满堂灌”,学生被动接受知识,把记忆当做接受知识的唯一途径。这种教学方法注重理论体系与运算,忽视了利用物理化学课程的教学对自身能力的培养。学生也许学会了怎样计算,但在如何利用这些计算帮助解决实际问题方面显得不足。现代化教学手段的应用十分有限。不能将原理与实际加以有机结合,不能满足各种层次的高职学生对专业知识的需求。

5.近几年来的专业改革,使得物理化学课时严重缩减,对物理化学知识的系统讲解、讲深讲透造成一定困难。

二、措施与方法

1.整合专业需求、合理划分教学内容。现有课程体系中,物理化学处于枢纽地位,前有基础化学、无机化学、分析化学等对高中化学知识的总结提炼到理性认识高度,后有物理化学加专业或专业基础课、选修课。物理化学作为理论教学内容,即将先前所学的知识从理性上加以认识和提高,又为后继课程提供理论基础。[1]在现有教材的基础上,通过各种形式的调研,了解掌握各专业对物理化学知识的不同需求,分析各专业对物理化学课程要求的相关程度,依据不同的专业、职业岗位能力要求,将物理化学的整个内容进行板块化分割,划分成公共基础模块、专业需求模块、素质拓展模块三部分。公共基础模块对所有学习物理化学课程的学生讲深讲透,展现出物理化学这门学科的特色。专业需求模块针对不同专业学生的职业岗位能力要求,内容有所侧重,不拘一格,突出应用性和实践性。[2]素质拓展模块根据学生就业方向设计,并引入新的研究成果用于更新教学内容,拓展和提高学生的应用能力。

2.按学生实际创新整体教学资源设计,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物理化学因其理论性强、概念抽象、公式繁多、应用条件严格,一直被认为是一门难教难学的课程。而高职学生普遍数理基础偏弱,学习起来难度就更大。为改变这种局面,物理化学课程在高职教学中应尽量降低难度,做到轻松教容易学。不是按章、按节、按页逐一讲授,而是重点讲授对内容的理解和体会,所有的公式推导过程略去不讲,只讲明可以由哪些原理得到该公式(教师对层次高、兴趣浓的学生给出参考书目,学生可以自学推导过程),也不要求学生死记公式,着重强调公式的应用。结合专业重点介绍一些综合性问题的解决办法。例如,在讲解相平衡一章时,对冶金技术专业的学生,重点讲解相图的应用,以该专业课程主要用到的金属相图为实例进行重点讲解,主要有纯镁单组份系统相图、铜镍二组分液态完全互溶相图、铁碳相图等,对于其他类型相图简单介绍。为学生学习金属材料与热处理、钢铁冶金概论等专业课程做好铺垫和衔接。

3.创新课堂教学方法。教育部曾多次明确指出:高等教育要创新教育教学方法,倡导启发式、探究式、讨论式、参与式教学(教育部关于全面提高高等教育质量的若干意见),继续推行任务驱动、项目导向等学做一体的教学模式(教育部关于推进高等职业教育改革创新、引领职业教育科学发展的若干意见),高等职业教育重点培养产业转型升级和企业技术创新需要的发展型、复合型和创新型的技术技能人才(国家教育事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3]某些章节的物理化学教学中在我尝试应用上述方法,达到了较好的教学效果。例如,在物理化学热力学第二定律内容教学中,提出了三个问题让学生在课前预习的基础上予以分析解。问题1:碳和氧气能否在常温常压下反应,反应的条件是什么,你是如何判断的?问题2:你自己提出任意的两种物质,也用上述方法判断他们能否反应。问题3:除了上述方法,还能想出几种判断物质间能否发生化学反应的方法?然后将学生分成小组进行讨论,以小组为单位在课堂上汇报自己的观点,教师进行评价总结,学生反思。最后由教师对问题进行延伸讲解,重点剖析。

三、实施效果

通过教学改革前后几届学生考核结果的对比分析及学生们的反映,在物理化学课程教学进行上述改革后,取得的成效主要有:(1)有效解决了物理化学课时严重缩减问题;(2)学生的学习兴趣大大增强;(3)提高了学生的自学能力;(4)深化了学生对物流化学这门学科的理解,培养了学生用物流化学的方法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5)培养了学生的团队精神。

[1]胡英,等.面向世纪工科类化学系列课程改革的研究与实践[J].化工高等教育,2001,(3):5-8.

[2]彭昌军,等.从充分发挥专业基础课作用的视角论物理化学课程的教学内容[J].化工高等教育,2012,(1):12-14.

[3]王晓丽,朱燕玉,周丽,等.以岗位工作任务为导向的《金属材料及热处理》课程的高职教改模式初探 [J].教育教学论坛,2013,45(11):51-53.

猜你喜欢
物理化学基础课职业
物理化学课程教学改革探索
物理化学课堂教学改进的探索
守护的心,衍生新职业
Chemical Concepts from Density Functional Theory
道德叙事在“基础课”教学中的应用
现代职教体系下公共基础课改革探索
高等医学院校计算机基础课教学改革浅议
Origin of the cis-Effect:a Density Functional Theory Study of Doubly Substituted Ethylen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