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学教学“德字”当先

2014-03-07 12:26:24
教育教学论坛 2014年34期
关键词:美的数学孩子

陆 星

(苏州工业园区娄葑实验小学,江苏 苏州 215021)

“师者,传道受业解惑者也。”古人告诉我们,作为教师,首先是“传道”,然后才是“受业解惑”。作为一个小学教师,我们面对的是一群6~12岁的孩子。他们正处于发展的基础阶段,可塑性极强,只要我们教师能从平时的点点滴滴中正确的引导,我们的孩子才会健康成长,反之我们如果不注重“传道”,只注重一味的教授知识,则我们的孩子就会朝着不健康的方向发展。身为数学教师的我,如何在数学教学中渗透德育呢?我觉得可以朝着这几个方向努力:

一、以本为本,深挖教材

爱国主义教育是学校的主要任务之一,小学数学各册教材均是图文并茂,或多或少地编入了一些我国各行各业里面的数据,与我国科学家的科学成就。如在教学“圆的认识”时可以结合教材让孩子了解到约2000年前,中国的古代数学著作《周髀算经》中就有“周三径一”的说法,意思是说“圆的周长是直径的3倍”。另外,约1500年前,中国有一位伟大的数学家、天文学家祖冲之,他计算出圆周率应在3.1415926和3.1415927之间,成为世界上第一位把圆周率计算精确到6位小数的历史伟人。适时利用这些资料对学生进行教育,动之以情。让学生认识到我国在数学、科技等方面取得的辉煌成就,激起学生的自豪感和爱国热情,进而增强学生的使命感,激励学生为富国强民而努力学习。

二、感受数学之美,提高审美能力

古希腊大数学家普洛克拉斯曾经说过:“哪里有数,哪里就有美”。简洁是数学中的美感之一。通行世界的数学符号可算是最简洁的文字,精炼准确的数学概念和定理表达可算是最简洁的语言。小学数学中的数学之美如:三年级的《轴对称图形》对称是美的一种表现形式,绘画中有时追求对称,文学作品中也利用对称手法来体现音韵美和节律美。生活中对称的图案和建筑物更是到处可见。数学中,对称美也具有重要的地位。轴对称图形它不仅是美的,而且也是十分有用的。六年级的黄金分割虽然与轴对称图形截然不同,但也是美的一种方式,数学之美在这里体现得淋漓尽致。

三、联系实际,明确目的

大家都有这样的生活经验:如果见过一个陌生人,过后让我们说说这个人长的是什么样,穿的是什么衣服,我们大致都能说得出来。但若问他戴没戴手表,就很难说清了。这是因为在见面观察前,我们没有这方面的观察目的,所以事后也就不能清楚地回答这些问题。学习的目的性对孩子的学习也很重要,班级里常常有这样几个孩子,平时上课三心二意,作业拖拖拉拉、马马虎虎,不知道为什么要学习,学了有什么用,学习效果往往很差。数学知识在生活中其实有着广泛的应用。我们教师可以调整学习的内容,布置一些与生活联系紧密的数学作业,从而不断激发学生的兴趣,调动他们的学习积极性。如:一年级教学“元、角、分的认识”,可以介绍人民币在日常生活中的使用和生产建设中的作用;四年级教学“三角形、平行四边形”时,可以介绍三角形的稳定性和平形四边形的不稳定性及在日常生产生活中的广泛应用;五年级教学“比例尺”时,可以介绍按“比例尺”计算“图上距离”或“实际距离”,以及按“比例尺”绘制图纸,在建筑、科研、军事等方面的重要作用等等。教学“百分数应用题”时学习如何求利息,是有关储蓄的问题,教师不失时机地对学生的零花钱进行储蓄的教育,培养孩子储蓄的好习惯,学会计算利息收益所得。让学生感到数学和生活的紧密联系,只有孩子感到确实有用才会更努力地去学习,学习效果才会事办功倍。

四、拉近师生关系,创造融洽的课堂氛围

作为老师我们要以满腔的热情投入到工作中去,并以自身的行动来感染每一位学生。适时的评价和鼓励可以激起孩子学习的兴趣,也有利于建立民主合作的师生关系。我们教师应该想方设法营造活跃、宽松、平等、融洽的学习氛围。在和学生的感情交流中,学生很容易产生对老师的信任甚至是崇拜感,并将这种情感意识转移到教师所教的学科内容上,从而形成一种积极的学习情绪。和我们朝夕相处的孩子还是一个发展中的人,不完美是很正常的,时常会出现这样那样的低级错误。如果我们老师要求他们从不犯错误那是不现实的。我们只有以宽容和包容心对待每一个学生,才能帮助他们不断完善自我,改正自身的缺点。我们的每一个微笑、一个点头、一次掌声都是对他们行为的最高奖赏。正如前苏联伟大的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的:“生命既是一种强大有力、不可战胜的财富,同时也是一种脆弱无助的、极易损伤的珍宝,有时会出现这样的情况,只需一句冷酷无情的话语,一个漠不关心的眼神,就足以扯断一根纤细的生命线。”

只有让我们的德育教育渗透到平时数学教学的方方面面,紧密联系教学内容,不失时机地对学生进行德育教育,我们的教学才能化成春雨,浸润每一个学生的心田,滋润每一个孩子。让我们行动起来吧!

[1]贾剑峰.有效追问——让数学思维之花绽放[J].小学时代(教师),2011,(08).

[2]陈祥彬.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渗透数学思想方法[J].课程·教材·教法,2010,(07).

[3]郑毓信.数学课堂热点问题讨论系列(6)小学数学教学研究热点问题透视[J].人民教育,2006,(18).

[4]毛建国.新课程与“情境—问题”为伴——浅谈“数学情境与提出问题”教学模式[J].数学通报,2006,(11).

[5]汪秉彝,吕传汉,杨孝斌.中小学数学情境与提出问题教学——开放的数学教学[J].贵州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4,(01).

猜你喜欢
美的数学孩子
打破平衡
好美的雾
孩子的画
孩子(2016年5期)2016-05-06 12:24:50
我为什么怕数学
新民周刊(2016年15期)2016-04-19 18:12:04
数学到底有什么用?
新民周刊(2016年15期)2016-04-19 15:47:52
孩子的画
孩子(2016年4期)2016-04-13 12:28:43
孩子的画
孩子(2016年3期)2016-03-11 12:32:40
孩子的画
孩子(2016年2期)2016-02-23 12:47:58
出来“混”,总是要美的
都市丽人(2015年4期)2015-03-20 13:33:05
炫美的花在这里悄然盛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