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提高数学课堂教学有效性

2014-03-07 12:26王双丽
教育教学论坛 2014年34期
关键词:习惯活动数学

王双丽

(青海省西宁市第二十一中学,青海 西宁 810005)

数学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是以发展性教学目标为引领,遵循学生学习数学的认知规律和心理规律,充分发挥学生学习数学的主体作用,通过预设与动态生成的课堂教学活动,让学生在认知上,从不懂到懂,从少知到多知,从不会到会;在情感上,从不感兴趣到感兴趣,从不喜欢到喜欢。使学生在知识技能、思维能力和情感态度等方面得到进步和发展。

一、把握目标,是提高课堂的教学效率的保证

要设计好每节课的教学目标,目标的设定要符合学生的学习认知水平,做到心中有数。

二、有效的课前准备能在课堂中起到决定性的作用

充分、深刻理解了教材的重难点,全面分析学生的学习实际和学习需求,前瞻性地预计到教学中可能出现的种种突然等等。做好这样的准备,才能增进课堂教学的效果。

三、合理安排教学时间,设计好教学的框架很重要

要求教师有一定的科学思考,如何在学生最佳的时候安排相应的活动,掌握一些科学性的规律才能把好课堂教学的命脉,从而将课堂教学推向新的高度。所以教学的组织决定了课堂教学的成败。

四、把握课堂教学的关键点,从扎实走向高效

1.一点突破。实现一点突破,带动后续学习。如:教学“万以内数的认识”时,万的认识是重点,通过对万的感性认识,体会万是个很大的数,培养学生建立大数的数感,是教学的主要目标。教材提供的体育馆场景,离学生的实际生活较远,不容易理解,只有学生有真实体验的场景,才会留下深刻的印象。可以创造性的使用教材。我从学生熟悉的情况入手,升旗时全校师生站在操场上大约有3000人,像这样的3所半学校,大约有一万人。

2.一课突破。有的单元教材内容,如果能抓住一根主线,在新授课的教学中形成模式,就会提领而顺,一通百通,实现一课突破。如教学找规律中的植树问题,分成三类,通过一些实例让学生找到规律:两端都种树,棵树=间隔数+1;两端都不种,棵树=间隔数-1,一端种一端不种或封闭的时候,棵树=间隔数。其实植树问题的三种情况实质上是间隔排列的不同,如果把棵树与间隔数一一对应起来理解,就能达到应有的效果。

五、教学进程中,学生应该是积极的行动者

有效的课堂必然有着思想活跃的学生群体,因此,随着新知识的出现和对新事物的理解,接踵而来的是相应的思考、争辩,这样的效果也许不是教师所预想的,但看到这样的场面是可喜的。遇到这种情况,教师便是一个支持者和参与者,创设氛围一起探讨。

1.有效教学要关注学生的进步或发展。学生在课堂中学到了什么和怎样学是同等重要。

2.关注学生解答问题的过程策略。面对实际问题时,能主动尝试从数学的角度运用所学知识和方法寻求解决问题的策略。

六、灵活机动,选择适当教学方法

1.根据不同内容选择不同的方法。代数知识、几何知识、统计知识等不同的教学内容具有不同的特点,在教学中我根据不同的教学内容选择不同的方法。例如在教学几何知识时我采取从直观到抽象的方法逐渐培养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在教学统计知识时采用让每个孩子经历统计过程的方法,让他们体会数学知识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非常广泛。

2.根据学生实际选择适合的方法。在教学中要立足于学生是“教学之本”。教师选用教学方法时应把学生作为教学的出发点,学生的年龄特征、学习基础、个性差异都是教师要考虑的因素。如过多的讲授对一年级学生效果不大,因为他们年龄小,思维形式以形象思维为主,将一些概念强加给他们,只会带来低效或负效。

七、培养习惯,提高参与自觉性

1.培养学生主动提问的习惯。课堂中让学生质疑提问,既满足了学生的好奇心与求知欲,又使学生在宽松愉悦的课堂氛围中养成了质疑、敢问的习惯,学生创新意识的萌芽得到了保护,并逐步培养了会问、善问的思维品质。

2.培养学生主动参与活动的习惯。在课堂教学过程中,培养学生手脑结合,注重实践的习惯。不仅可以让学生主动参与知识的形成过程,还能促进学生思维的发展,有助于激发学生创新意识。教学中教师要引导学生在学习活动中用手操作、用眼观察、用脑思考、用口说、用心体验,多种感官协调参与,提高学习活动效率。

3.培养学生独立思考的习惯。引导学生明确课堂学习目的和每一项活动的目标要求,带着问题有针对性的进行新知识探索活动,要认真观察活动现象并分析活动中出现的各种现象与所学新知之间的关系,积极思考活动对解决的问题启发和帮助作用。

4.培养学生主动发言、认真倾听的习惯。要鼓励学生大胆地参与课堂交流活动,积极发言,充分表达自己在活动中的感受、认识和发现,以自己的意见和见解促进其他同学的学习。引导学生在课堂上除了认真听老师的讲授,还要学生认真倾听同学的发言,包括小组交流时时同伴的发言。

5.培养学生自觉修正、主动构建认知结构的习惯。学习数学的过程就是一个不断整理知识、内化知识,进而形成具有自身思维特点的个性化知识结构的过程。在教学中引导学生主动整理、自觉修正、合理构建知识结构,能使学生学会一些学习数学的思想方法,为创新提供一定基础。在每堂课的最后教师要舍得留些时间,让学生在理解的基础上用自己的语言归纳小结,梳理所学的知识、修正自己探索过程中的偏差和错误,提出改进意见。

八、加强检测

课堂的检测至关重要,它是检测目标的落实情况,也是检测学生学习的情况。新课的课堂检测题、作业的检测题尽量做到年级统一,这样交流较为方便,还可以查缺补漏。

总之,真正有效的课堂是展现教师教学魅力和人格魅力的课堂,是深受学生喜欢的课堂,是不断提高学生学业成绩的课堂,是对学生终身发展富有影响的课堂。

猜你喜欢
习惯活动数学
“六小”活动
“活动随手拍”
行动不便者,也要多活动
三八节,省妇联推出十大系列活动
错在哪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