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乡统筹进程中新市民城市适应性研究——以成都市龙泉驿区怡和新城为例

2014-03-07 08:34中共龙泉驿区委党校课题组
中共四川省委党校学报 2014年1期
关键词:市民社区生活

中共龙泉驿区委党校课题组

(中共龙泉驿区委党校,四川 成都 610100)

实践证明,工业化和城市化是推进现代化的两大巨轮。城市化已经成为后发展国家追赶发达国家,实现传统向现代跨越的重要目标之一。而我国,伴随计划经济体制逐步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过渡,政府进一步推进工业化和城市化的进程,中国社会科学院发布的《2011 年度中国社会状况综合调查》,显示2011 年城镇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首次超过50%。城市化水平超过50%不是简单的人口百分比变化,它意味着人们的生产方式、职业结构、消费行为、生活方式、价值观念都将发生极其深刻的变化。根据中国国土资源部的统计分析,到2020 年中国城镇化率将达到58%①。城市化必然带来农业人口的减少,大量农转非人员进入城市。

然而城市与乡村有很大差异。城市具有人口规模大、密度高、异质性强、流动性高,社会分工细、专业化程度高等特征。而乡村社会具有人口同质性强,归属感较强,人际关系以血缘、地缘关系为基础,社会控制以传统道德和礼俗为主等特征。总体而言,城市和乡村是两种类型不同的地域社会共同体。城乡的巨大差异导致了新市民的城市适应问题,进入城市的新市民不能适应城市生活,不仅影响新市民自身的生活和幸福,而且还会影响城市的和谐稳定,影响市民化进程和城市化水平。

因此,本文将以成都市龙泉驿区怡和新城片区的“新市民”为研究对象,调查研究该区域的新市民城市适应性问题,并提出对策建议,以期对新市民尽快适应、融入城市生活提供帮助,从而促进和谐社会的构建。

一、龙泉驿区怡和新城新市民城市适应性困境分析

怡和新城位于成都市龙泉中心城区,总建筑面积214.16 万m2,总投资496464 万元,安置41436人。其中多层建筑为A、B、C、D 四个区,总建筑面积为60.94 万m2,总投资73128 万元,安置14378人。高层建筑为E、F 两个区,总建筑面积153.22万m2,总投资409016 万元,安置27058 人,成为龙泉驿区体量最大,楼层最高,配套最齐,环境最优的安居工程。其中,怡和新城F 区(82.53 万m2)属于在建项目。怡和新城片区辖4 个居民社区,分别是怡新社区、利民社区、书南社区以及崇德社区。主要安置龙泉街道、同安街道、洪安街道、洛带镇、柏合镇、黄土镇、万兴乡等拆迁户、生态移民以及地震垮塌户。辖区内配套有幼儿园、龙泉街道平安卫生服务中心、图书馆、综合菜市、休闲文化广场、足球场、篮球场等。充分按照城市化标准社区建造,以满足广大“新市民”的需求。但是依据农民市民化标准内涵要求,我们并不能将就此认为单纯地将农民集中在一起居住,并为其配套相应基础设施,开展某些活动等这些外部的福利保障,就是农民市民化了。这只是基础性的、刚性的条件。真正的农民市民化,应该是农民主动接受、融入到城市当中,对于自己作为城市居民的高度认可感,并自然地参与、投入到城市工作生活中去,从而实现人和社会的和谐发展。换句话说,也就是当“新市民”适应了城市生活,真正融入到城市中去,这才是“新市民”市民化的成功。

由于怡和新城住户大部分是农转非以及生态移民的新市民,生产生活方式发生的巨大变化带来了让他们产生在城市适应方面的了一些困境,为掌握实际问题,并在此基础上建议政府、社会组织等针对新市民的需求提供有针对性的管理与服务,课题组联合怡和新城各党支部、社区委员会对社区居民需求进行了调查与分析。

(一)新市民城市适应情况调查说明

1.调查理论依据。已有理论研究大多将失地农民的城市适应内涵划分为经济、社会、心理三个层面。本课题组在经过认真分析之后,一致认为此划分具有一定的合理性和科学性,因此本研究也将从这三个维度进行调查研究。

2.调查方法及过程。研究采用自编问卷,以集体和个别两种测试方式展开,所有的问卷调查都是由调查团队完成。调查过程中特别注意到性别、年龄、文化程度的合理抽样,共发放问卷360 份,回收问卷350 份,问卷回收率97.2% ,其中有效问卷为344 份,有效问卷率为95.6%。数据采用SPSS19.0 进行统计分析。

(二)结果分析

1. 经济层面的适应

经济层面的适应又称生存适应,生存是人类最基本的需要,失地农民只有有了一定的、相对稳定的经济收入,才能维持在城市生活的吃、穿、住等基本生活开支②。新市民在经济层面的适应主要体现在就业状况、收入与消费方面。

(1)收入与消费

经济收入是新市民在城市生活的基本物质条件,也是新市民适应城市生活的基础性要素。在考察经济收入的同时,必须对居民的消费水平、比重和消费结构进行研究,因为居民消费水平是反映居民生活水平的重要方面,也是反映城市适应的重要指标。

表1 家庭月均收入与月均消费统计表

由表1 看出,60%以上的家庭月收入集聚在1001 -3000 元之间,4001 元以上的相对高收入家庭占20.6%。80%以上的家庭月消费集聚在1001-3000 元之间。家庭月均收入4000 元以下占96.8%,看出新市民整体收入较低。新市民家庭人数从2 人到9 人不等,家庭平均为4 人,人均年收入为9013.1 元,人均月收入为751.1 元。经统计,收入渠道排在前三位的依次是:工资收入占65.6%,领取养老金、灵活就业等收入占12.4%,创业占10.1%。消费支出排在前三项的分别为:购买食物占32.5%,购置家具衣物占17.9%,子女教育占16.5,三项共占70%。在文化学习、社交应酬、娱乐等方面支出较小。

对家庭月均收入和月均消费交叉制表分析,1001 -2000 元区间新市民的消费远远大于收入,而在其他区间新市民的消费均小于收入,呈现出收入越高的家庭,消费所占比例越小。大部分新市民消费观念较为保守,也有部分新市民消费观念超前入不敷出,可能会给正常生活带来不利。

(2)就业

新市民由从农业劳动转为非农劳动,面临的最大问题之一是就业。工作收入是新市民获得稳定收入的基本要素,经济适应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他们的就业情况。然而在现实生活中,新市民由于来自文化背景全然不同的农村,文化教育水平普遍不高,基于血缘和地缘关系的交往范围相对狭窄和从事非农劳动的职业技能偏低甚至缺乏等等,使得他们在就业方面存在着极大的障碍。

表2 从事职业的性质* 就业情况交叉制表

从就业情况看,有固定工作占33.7%,有临时工作占45.6%,没有工作占11.6%,其他占9%。无论有固定工作还是有临时工作都看作已就业两项共计占79.3%,未就业人数11.6%也占了不小比重。从职业性质看,从事第一产业人数占2.6%,从事第二产业人数占20.6%,从事第三产业人数占17.4%,从事其他行业人数占59.3%比例较大。将从事一二三产人数比例相加小于从事其他行业人数比例,而其他行业主要是安全保卫门卫、厨师、餐馆服务员、绿化工、清洁工、营业员、缝纫、装御搬运等。这些工种普遍层次低,技术含量少,工资待遇低,稳定性差。

2、社会层面的适应

新市民的社会层面的适应主要是指新市民对城市人际交往、休闲方式、社区活动参与、社会求助的适应。

(1)人际交往

在传统的农业社会中村落是一个由地缘、血缘关系维系着的生活圈,传统农民的人际圈较小,社会关系也较简单。然而城市的交往是以异质性为特点的,并且交往范围相较于农村也要广泛的得多,它是一种正式的、契约性的、非人格化的、专门化的关系,城市居民在互动时,基本上只是一个角色扮演者,其关系往往是表层的、短期的③。经统计,新市民社会人际交往对象主要为亲戚所占比例35.2%,朋友所占比例31.1%,工作伙伴所占比例16.9%,同村村民所占比例14.8%。与原城市居民的社会交往仅占0.6%。此表反映了新市民在社会交往对象的选择上仍以原来在农村时的交往模式进行,仍以亲缘和地缘关系为主,还没有在社会交往上发生根本性的变化。需知他们的生活场景已经发生变化,已由原来封闭的农村社区转向了相对开放的城市社区,他们的邻居也不再仅仅是原来的乡邻朋友了。这体现了新市民虽然生活在了城市社区,但社会交往方式还没有跟着发生相应的变化。这体现了新市民在社会交往层面的不适应。

表3 社会求助(排前三位的统计)

表3 社会求助(排前三位的统计)

选项 频率 百分比家人亲戚200 58.1社区(居委会)干部65 18.9相邻朋友52 15.1合计317 92.1

表3 可见,新市民在遇到困难时首先想到的人集中在:家人亲戚占58.1%,社区(居委会)干部占18.9%,相邻朋友占15.1%。而家人亲戚,乡邻朋友是农村典型的社会人际关系。即新市民遇到困难时首先想到的就是原农村社会关系占73.2%,而想到社区(居委会)干部的占18.9%,想到原城市居民的占2%,想到原城市居民占1.5%。这反映了新市民人际交往的内倾性和初级性。这表明新市民不能很好应用组织(社区)的力量,对此有怀疑亦或还不适应城市的这种组织管理模式。新市民在遇到困难时首先想到的是初级社会关系,而非城市的正式组织。

(2)闲暇时间生活

闲暇生活方式,是人们利用或支配自由时间,来满足自己的生理需要、心理需要和社会需要的各种方式④。闲暇时间的安排和利用是生活方式的重要组成部分。新市民闲暇时间的活动是他们适应城市生活的另外一种方式和途径。

表4 闲暇时间安排(排前三位的统计)

表4 闲暇时间安排(排前三位的统计)

选项 频率 百分比看电视,上网216 26.0家务劳动203 24.4打牌或麻将143 17.2合计562 67.6

调查显示,新市民闲暇时间的生活方式呈现出内部娱乐或自我消磨时光的特点,如是看电视、上网占26%,打牌或打麻将占17.2%。休闲方式比较单一,具有节俭性的特点,如选择看电视的人数排在第一位,很少选择唱卡拉OK、跳舞等。家务劳动仍是闲暇时间从事活动的主体,占24.4%。然而,对整个新市民群体来说,其闲暇生活方式趋向单一,不具备十分明显的城市生活方式特征。

(3)社区活动参与

活动参与是体现新市民社区主人意识的重要指标,是体现新市民权利意识的重要指标,也是体现新市民积极关注所在社区规划发展的重要因素。

表5 参加社区活动

由表5 可见,新市民从来不参加和偶尔参加社区活动的比例占71.5%,经常参加社区活动的比例占28.5%。这表明新市民参与社区活动的不积极性,也反映了新市民社会参与度的低下;也体现了新市民封闭保守的特征,缺乏社区主人意识,缺乏应有的权利意识,没有把自己真正纳入社区生活。

3、心理层面的适应

新市民的城市心理适应直接反映在他们对城市的归属感,自我身份认同等方面。

(1)城市归属感

新市民对城市的认同可以理解为进城新市民基于城市不同于农村的生活方式、收入与消费、发展机会、可利用社会资源等客观物质条而对城市产生的认同、满意和依恋程度。城市生活的经历使大多数新市民对城市及城市的生活方式持正面的态度。非常不喜欢城市生活的人没有,不太喜欢的城市生活的人仅占7%,36%的人持中立态度,比较喜欢和很喜欢的人占53.2%。

据笔者调查,部分职业中学在教学方面还没有形成比较完善的评价体系。首先是对教材没有统一的衡量标准,教师不能很好地把握所授知识的难易度和深广性,无法掌握在具体的教学中做到哪些知识必讲,哪些能力该强化;其次是对教师的课堂教学行为没有统一的衡量标准,部分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只是按照教材的具体要求实施,但这些要求又不能与学生的实际结合,导致了语文课堂上出现目标不明确的状况;再次对学生的语文知识及能力没有一个具体的衡量标准,只是在期中、期末由任课老师出一两套题或学校抽题的形式进行测试,无法全面地检测学生的语文水平,也不能全方位检验教师的教学效果。

当问到对社区的喜欢程度时,很喜欢和比较喜欢现住社区的人占56.1%,有40.1%的新市民表示一般,态度不明确,有3.8%的新市民不太喜欢和很不喜欢社区生活。由此可见,新市民不太喜欢所住社区的比重较小,对所住社区有一定的归属感。

(2)自身身份认同

身份作为社会成员的重要标志,每个人对自己的身份都有基本的判定,即自我身份认同。人们的身份会受到政治、经济、文化等多重力量的影响,综合形成一个人的身份认同。⑤

表6 自身身份认同

由表6 看出,认为自己是城市人的新市民占36%,大部分新市民认为自己目前的身份介于城市人和农村人之间,仍有20.3%的新市民认为自己目前是农村人。这表明大多数新市民对自身目前的身份认同模糊不清,对目前城市人身份的认同感不强,产生了一种较为明显的角色差距和角色冲突,这也影响着他们适应城市生活。

二、新市民城市适应的特点

经济层面。新市民的职业发生了明显的变化,从事农业的人明显减少,从事工业商业服务等行业的人在增加,同时无业人员也在增加。由于新市民文化素质低、没有技能专长,使他们所从事的职业普遍工资待遇低,技术含量低,稳定性差。职业的多元化,导致了新市民收入来源的多样化;职业的改变并没有大幅度提升家庭收入,由于城市生活成本较高,致使很多新市民的消费水平和消费层次偏低,甚至不敢消费及部分新市民认为生活质量并没有提高。

社会层面。新市民对城市的接纳程度较高,能对城市居民进行客观的评价。新市民城市人身份认同感较低,角色冲突和角色差距明显。

心理层面。新市民的社会人际交往体现出同质性,内倾性,表层性和被动性。新市民的交往对象多是具有相同资源与信息的亲戚家人和朋友,他们的交往范围比较狭窄,主要基于血缘关系和地缘关系,并且大多数人不愿意与城市人交往。闲暇时间的利用方式单一,落后,不具备十分明显的城市生活方式特征。参与社会活动积极性不高,封闭保守、缺乏主人翁意识。

三、提升新市民城市适应能力的对策

(一)加强城市顶层设计,科学规划新市民安置社区

新市民问题关系到社区和谐、社会稳定及城市化进展。因此,政府在推进城市化的过程中,要新市民的城市适应问题放在首位。生活社区位置、社区配套、邻里关系等社会环境是影响新市民城市适应的重要因素。要有效化解社会环境对新市民城市适应的影响,就要从城市规划上创新。在前期的城市规划设计中就要把新市民群体考虑进来,在小区规划建设中,要将新市民的居所与原城市居民的居所错落混合规划,避免形成新市民聚集的“城中村”。这样的设计可实现新市民小规模集中,大规模分散,以便于与原城市居民交流沟通。同时能确保市民从心理接受社区,与原城市居民的交往,能促进相互文化认同,从而尽快融入城市生活。

(二)加大就业创业扶持,切实提高新市民经济收入

新市民的经济收入是制约其城市适应能力的关键因素,而经济收入主要由工资收入和经营性收入组成,前者属于就业所得后者属于创业所获。前文所述,新市民的就业状况是普遍偏低,找到稳定工作的更少,大多数找到的是临时性的不稳定的工作。缺少工作和工作不稳定都将影响他们的经济收入水平。因此,政府应在各个领域全力拓展就业渠道,提高新市民的就业率,提高新市民的就业质量。一是强化新市民就业创业的支持政策。政府通过税收减免、社保补贴等扶持政策,鼓励企事业单位吸纳新市民就业。二是加大新市民的就业培训力度。三是大力发展第三产业。结合新市民文化层次低、技能少、部分年龄偏大等实际,新市民个人素能很难匹配二产的绝大部分岗位,在二产吸纳就业较难的情况下,必须大力发展第三产业,三产对新市民的就业吸纳力度远远大于二产。同时,还要通过创业培训、创业贷款、创业成功补贴等“一条龙”服务,促进新市民创业,以创业来带动就业。

(三)贯彻因人而异原则,按类别推进新市民的城市适应

有学者研究认为年龄是失地农民融入城市生活的一个重要维度。本研究分析认为新市民的城市适应性随着年龄的增长而逐渐降低,换句话说,年龄越大,城市适应性越差。为此,应该对整个新市民群体按照年龄进行分类,针对不同年龄阶段新市民的特殊情况,采取有针对性的措施,帮助其加快城市适应的速度。对年轻人来说,由于农村文化对他们影响不是很深,有一定的知识文化,视野较开阔,适应能力较强,易适应城市,因此,只需对他们稍加引导和帮助即可。而对于老年人而言,由于年龄偏大,文化素质低,农村价值观念深厚,传统生活方式固化,接受新的生活方式和观念较慢。因此,需要循序渐进的引导,可以从日常生活习惯等细节做起,从习惯改变到行为改变,逐步更到思想观念的转变。老年人的城市适应过程需要的时间较长,要进行长期的帮助和开导。要分类别,有针对性的给予帮助和引导,才能确保新市民群体的整体适应。

(四)加大培训辅导力度,增加城市适应的基本素能

调查显示,大多数新市民文化程度偏低,知识贫乏,较差的文化基础对他们进入城市学习城市文化、社会管理制度、城市生活方式、人际交往等是很大的障碍。为此,在化解新市民的城市适应问题时,要注意加强提升新市民的基本文化素质,要着力构建完善的培训辅导机制,切实加强新市民的内在资本和能力。首先,制定新市民培训辅导政策,以政策和制度的形式将资金投入到新市民的内在学习和提升上来。其次,明确的目标和考核体系,学习什么,怎么让新市民学得懂,怎么才能知道他们学懂了没有,需要建立一套有效的考评体系。再次,加强宣传,营造氛围,形成学习的风气,积极吸纳广泛的新市民参加学习和培训。最后,创新教学教法,新市民班级不能像中小学课堂,要采用喜闻乐见的方式和灵活多样的形式,教授城市管理制度、城市生活方式、城市文明和城市价值的知识,更要以示范、参与、操作的形式,培训就业技能。学习和培训必然突出实效,切实帮助新市民快速实现城市适应。

(五)提升公共服务水平,增强新市民城市归属感

社区是城市居民最基本的生活场所,社区的管理与公共服务很大程度上决定着社区整体环境与氛围,从而深刻影响着居民的日常生活,影响居民对城市的归属感。因此,对于居住在城市社区的新市民来说,搞好社区管理,提升社区公共服务的水平,让其感受到城市生活既方便又充满温暖,不失为增强新市民城市归属感的有效途径。尤其是公共文化服务的提升在促进新市民城市适应性方面具有重要意义。新市民之所以不能良好适应城市,很大一程度上是因文化的不适应,即传统的乡土文化与现代城市文化的截然不同造成新市民短时期内适应困难。因此,政府应不断探索提升新市民公共文化服务的多种途径,如通过增加财政投入、吸引民间资本的方式购买一定的文化服务,或者培育民间组织,大力繁荣社区文化,为新市民营造一个既不与乡土文化脱节,又与城市文化接轨的文化氛围,以帮助其良好地过渡市民化过程,最终实现城市的良好适应。

注 释

[1]国 土 资 源 部 网. http://www. mlr. gov. cn/xwdt/jrxw/200810/t20081024_111040.htm

[2]罗凌云,风笑大.二峡农村移民经济生产的适应性.调研世界[J].2001(4):21 -23

[3]蔡志海.农民进城一处于传统与现代之间的农民工[M].湖北: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2008

[4]文彦,郭红.知识经济与生活方式创新[J]. 四川辞书出版社,2003

[5]陈晓红. 社会工作视角下的失地农民城市适应问题研究——以苏州市青苑社区失地农民为例,郑州大学,硕士论文[2012]

猜你喜欢
市民社区生活
社区大作战
3D打印社区
在社区推行“互助式”治理
话剧的盛会·市民的节日
打造城市名片 方便市民出行
生活感悟
无厘头生活
疯狂让你的生活更出彩
“意义”的问题所在
社区统战与社区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