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届南图阅读节主题论坛述略

2014-03-07 08:00
新世纪图书馆 2014年12期
关键词:孝悌仁者博爱

陈 嫣

第五届南图阅读节主题论坛述略

陈 嫣

2014年12月1日,第五届南图阅读节主题论坛——“《论语》:仁者爱人”在南京图书馆学术报告厅举行。赖永海、董平、杨明三位嘉宾的发言非常默契,分别可用“仁”“爱”“人”来概括,涵盖了“仁者爱人”的三个重要方面。最后由南京图书馆徐小跃馆长提纲挈领,对嘉宾的发言进行点评和总结。

孔子《论语》仁者爱人南图阅读节论坛

2014年12月1日,由南京图书馆主办、现代快报社协办的第五届南图阅读节拉开帷幕。秉承南图阅读节“和名著对话,与大师同行”的一贯宗旨,本次阅读节以《论语》为中心,首先通过论坛的形式由诸位名家大师向读者揭示《论语》精义。当天上午9:30,阅读节主题论坛——“《论语》:仁者爱人”在南图学术报告厅举行。

《论语》是过去两千多年来中国人安身、立命、住心的根本经典,是传统儒学的门径,也是传统文化的根基。据了解,在2010—2013年,南图前四届阅读节分别为南京市民解读了《红楼梦》《西游记》《水浒传》《三国演义》等中国古典四大文学名著,此次阅读节,首次将阅读的领域延伸到了中国古典哲学名著,获得与会嘉宾和读者的广泛好评。

“阅读不仅仅是一种活动,阅读本身就是一种美德,它使我们变得有厚度,一个从不阅读的人,恐怕就是一个扁片的人。”远道而来的论坛嘉宾董平教授就认为,“经常阅读的人,才能给人展现出独特的气质,因此,读书也是变化气质的一种途径,即修身养性。此次南图举办阅读节,本身就是对于儒家思想、对于传统中华文化进行传承的一种切实的实践。”

南京图书馆馆长徐小跃告诉记者,“复兴传统文化的担子太重,责任太大,我们不敢说我们是在兴微继绝,但是正如钱穆先生在《国史大纲》序言中所说,作为一国之国民,对其本国已往历史尤必附随一种‘温情与敬意’,我们就是本着这样一种对于传统文化、对于先贤往圣的‘温情与敬意’,来做一些拾遗补缺的事,期望能为中华民族的文化未来做一点实实在在的事。”

本次论坛的主题“仁者爱人”,是孔子的核心思想,语出《论语·颜渊》:“樊迟问仁。子曰:‘爱人。’”论坛由南京图书馆国学研究所主任徐忆农研究馆员主持。据徐忆农透露,本次论坛在前期的沟通环节中,出现了一个惊人的默契,那就是三位嘉宾的主题竟可以分别概括为“仁”“爱”“人”,涵盖了“仁者爱人”的三个重要方面。而最后,南京图书馆徐小跃馆长则决定以“者”为纲领进行总结发言。

1 孔子的最大贡献是“人的发现”

主讲人:南京大学资深教授、哲学系博士生导师、中华文化研究院院长,鉴真图书馆馆长,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哲学学科评议组成员赖永海教授。

孔子的最大贡献是“人的发现”,实现了由春秋以前听从天命、以“天”为主宰到“以人为本”的转变。孔子把眼光转向人,特别是转向现实的人生,而最有代表性的就是“仁者爱人”。但是,孔子所讲的仁,还是讲差等之爱的,“亲亲之谓仁”,“人者仁也,亲亲为大”。所以,孔子的仁,带有中华传统文化的特性。

孔子将目光转向“人”后,建立了相对完整的“人”学体系,为后世儒家构建了一个系统框架,主要包括三大问题:何为人?如何做人?做何种人?

关于第一个问题,在《论语》中尚未提及,全书对人的本性论述只有一句:“性相近,习相远。”而关于如何做人和做何种人,这其中体现了孔子的核心思想。一是要求以人的自我修为为中心,强调依靠自身的努力,不断修身养性、扩充涵养,以磨练心性,达到刚健自强的目标。

二是要处理好人与他人、世界的关系。曾子将夫子之道概括为“忠恕”二字。何为“忠”?“尽己之谓忠”,也就是竭己所能为忠。何为“恕”?“推己之谓恕”,也就是推己及人为恕。忠恕之道已被联合国确定为普世的黄金原则,其核心是“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这是与人相处的一般准则。

家庭关系也是儒家谈得最多的。孔子非常重视孝悌,认为孝悌是做人、做学问的根本。孝,指对父母还报的爱;悌,指兄弟姊妹的友爱。《论语》的首篇,“君子务本,本立而道生。孝悌也者,其为仁之本”。家庭在古代社会是社会的“细胞”,是小农经济社会稳固的基石,因此,孝悌是有普世意义的,一直到今天,孝悌同样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

对于“人”与社会、国家、他人的关系,孔子的理论具有鲜明的济世、用世之意。子曰:“苟有用我者,期月而已可也,三年有成。”孔子不断游说列国,就是为了实现其政治主张。这种担当精神、社会责任感,是儒家对后世的最大贡献。中国之所以能始终维持大一统的局面,即使是在民族危亡之际也能够绝处逢生,儒家的治世精神功不可没。

2 “差等之爱”与“博爱”并不矛盾

主讲人:浙江大学求是特聘教授、中国思想文化研究所所长、博士生导师,浙江省文史研究馆馆员,百家讲坛主讲人,国家社科基金评委董平教授。

通常人们认为,儒家是讲“爱有差等”的,也即是儒家的“爱”是有等差之爱,而不是“博爱”。但事实上,如果儒家不讲博爱,何来“泛爱众”,何来“博爱之谓仁”?

孔子说,每一个人应在“人群”中生活,“鸟兽不可与同群,吾非斯人之徒与而谁与?”“人群”即是人的基本生活场所,身处其中才能成为一个真正的人、一个社会人,才能实现社会人的价值和生存目的。其次,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有人与自己、个人与集体、集体与集体、集体与天地等不同层次,而维系种种关系的原则,孔子指出是“礼”。

“人”生活的场所以及原则既明,则身处不同的环境,“人”之情感又分三个层次:

第一,家庭是人所面对的第一个生活共同体。所以,“家”是人第一处展现自我的场所。因此,孔子提倡“亲亲”。要在家庭中首先养成“爱人”之心,在家庭中,每个个体成员,在所对应的关系中,各自去履行在这个关系中恰当的责任,这就是爱。

第二,“人”迟早要走出家庭,走入社会,学会“做人”和“做事”。对他人有礼,秉持恭敬之心,“出门如见大宾”,是为“仁民”。例如,对待一个老者,用对待我们父辈的礼节去交往,会错吗?

家庭生活,是“亲亲”,由家庭进入社会,叫做“仁民”,由仁民还会有一个更高的境界,我们在整个自然界中生活,由此会对使我们生活得以实现的整个自然资源(包括和我们在一起的其他物类)表示出关爱,那就是“爱物”。

由亲亲开始,经仁民而爱物,这就是“爱有差等”。因此,“爱有差等”和“博爱”是不矛盾的。“仁民”就是博爱,“爱物”则是更大的博爱,“差等之爱”恰恰是实现博爱的方式和途径。

3 为政以德:儒家“仁政”的思想要义

主讲人:江苏省委党校副校长、博士生导师,江苏省社科联第八届理事会副主席杨明教授。

“仁”对于行政有重要意义。子曰:“为政以德,譬如北辰居其所而众星共之。”可知,“为政以德”是为圣王气象,这是治国的总原则。又说“道之以政,齐之以刑,民免而无耻;道之以德,齐之以礼,有耻且格”。从前半句可知,仅仅依靠“政”“刑”,社会虽稳定但有弊端;而只有依靠“德”“礼”,才能从根本上规范人们的言行。

作为统治者,首要身为表率,“君子之德风,小人之德草,草上之风必偃”。并且要能“博施于民而济众”,此为从政者最大之德。在治国顺序上,孔子提倡“庶”“富”“教”。在孔子“为政以德”思想基础之上,孟子提出要行“仁政”,其理想境界是“养生丧死无憾”。如何做到?孟子以“推恩”为方,要以“不忍人之心”行“不忍人之政”。总体而言,如何行政,在孔孟已形成系统。这一政治思想流传至今,可见其价值,对今日治国理政也具有重要启示意义。

4 “仁”呼唤的精神是“爱”

主讲人:南京图书馆馆长,南京大学哲学系教授、博士生导师,老子道学文化研究会常务副会长,国家社科基金评委徐小跃教授。

阅读的目的是通过领会经典内涵,将其落实到平素言行中。程子曰:“今人不会读书。如读《论语》,未读时是此等人,读了后又只是此等人,便是不曾读。”就是强调读书有“变化气质”之功。第二,本次阅读节是读《论语》,原因正是南图老馆长柳诒徵先生所说的:“孔子者,中国文化之中心也。无孔子则无中国文化。自孔子以前数千年之文化,赖孔子而传;自孔子以后数千年之文化,赖孔子而开。”因此讲中国文化就要讲孔子,他是继往开来之人物,其思想寄寓在《论语》中。

本次论坛主题“仁者爱人”是从《论语》中提炼而来,以一“者”字将“仁”“爱”“人”三者联系为一个有机整体。接下来,由于之前三位专家极有默契地分别以“仁”“爱”“人”为主题,我继以“者”为纲领,对嘉宾的演讲进行总结。

专家们所讲的孝悌、亲亲、忠恕、惠民等思想,落实在一个字上,即是“仁”。“仁”的古义有表示人与神的关系,还有身与心、阴与阳、人与人等关系。许慎《说文》:“仁者,亲也。”无论何种关系,一定建立在亲爱的基础之上。对此,孔子的阐释有:一、成己成人,“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二、孝悌,是“仁之本”。至孟子则扩大为“成己成物”。至韩愈更引申出“博爱之谓人,行而宜之之谓义”。至宋明理学家则提出“仁者浑然与物同体”,如张载所说“民吾同胞,物吾与也”。

综上所述,“仁”呼唤的精神是“爱”。爱如何落实?要靠“忠恕”。不只“我”有,更要推己及人,帮助别人实现。不仅是给予好物与人,更说明要有宽广的胸怀、对对方的充分尊重和友爱,此为“忠”道。关于“恕”道,又分几个层次:第一,就事物而言,“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第二,就待人方式而言,“施诸己而不愿,亦勿施于人”。第三,就上下级相处而言,“所恶于上,勿以使下;所恶于下,勿以事上”。第四,要宽容他人,一方面不能强求别人与自己的喜好一致;另一方面要学会原谅,尊重人之个性、差异,给予其独立、自由。概而言之,“忠恕之爱”要求的是用心、有情、给予、尊重、宽容。而如何将忠恕之爱传递?前面杨明教授所说之“为政以德”是个中关键。具体德目有恭、宽、信、敏、惠:“恭则不侮,宽则得众,信则人任焉,敏则有功,惠则足以使人。”以此传递忠恕之爱。孔子曰:“能行五者于天下为仁矣。”

(本文原载于《现代快报》2014年12月4日第J7版)

陈嫣现代快报记者。江苏南京,210005。

G256

2014-12-04 编校:田丰)

猜你喜欢
孝悌仁者博爱
坚守初心三十载 静待花开终有时——常州市博爱小学华文教育
成宏:妙手不负悬壶志,仁者长怀济世心
病榻侍母
推己及人
To Judge or Not to Judge: A Discussion on the idea of Judging in the Analects of Confucius and the Bible
善解孤独所以博爱
博爱之歌
善解孤独所以博爱
学习仁学思想传承中华文明
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中职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