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古代公文中道德主旋律运用的辩证认识

2014-03-06 05:32汤静天
文教资料 2014年36期
关键词:道德

汤静天

(南京师范大学,江苏 南京 210097)

对古代公文中道德主旋律运用的辩证认识

汤静天

(南京师范大学,江苏 南京 210097)

中国二千年来,道德是最高行为规范也是主旋律,即使有法律的产生,由于君主权力高度统一与制度不完善等问题,它也难以成为广泛的最强约束力。于是道德甚至一度凌驾于制度,从家常伦理到忠君报国思想成为一切问题的通行证。德治的效果世人有目共睹。但同时,光天化日下的“道德第一”背后引起的问题也不容忽视。而遵循“文以载道”的文章学精神,我们能很好的从作为管理方式的中国古代公文对道德的运用中得到一些印证并引发更深入的思考。

古代公文 道德 辩证

道德是人们共同生活及其行为的准则与规范,往往代表着社会的正面价值取向。而中国传统道德起源很早,并且其影响贯穿古今。我国古代公文是一种特定的文字记载形式,它的产生直接与阶级、社会、国家有关,具有极强的政治性。在众多公文传达政令或者提出的看法意见,以及给出所提观点与决定的依据和价值中,我们总能看到“道德”的存在,并且道德就是最追根溯源最有力的依据与价值,更是主旋律地位的存在。但是关于古代公文中运用道德的意义与作用,我们需要有一个清晰与理性的认识。

本课题的目的,一是全面分析中国古代公文中道德的运用所带来的影响,提出对古代政治中一味以道德为名,用抽象原则来应对实际问题的反思。二是借此分析,辩证发掘道德对人们的教化与渗透,并与当代实际相结合,拓展古代公文内容研究的视角。

一、道德的运用产生良好效果与教化

在《尧典》中,就出现了“克明俊德,以亲九族。九族既睦,平章百姓,百姓昭明,协和万邦”①。意思就是帝尧能够举用同族中德才兼备的人,使族人团结。这可以看出在遥远的上古,道德就是选用人才的标准。

刘邦《入关告谕》中写道:“余悉除去秦法。诸吏人皆案堵如故。凡吾所以来,为父老除害,非有所侵暴,无恐!”这篇告谕中一语道出人民的内心苦痛,声讨秦朝遵循法家的严刑峻法,并约法三章,承诺让父老拥有安定的生活,反对暴力。所谓“恃德者昌,恃力者王”,这篇告谕让刘邦取信于民,蕴藏了巨大的政治智慧,为楚汉之战的胜利奠定了坚实的基础,王道在于明德、亲民、至善,为政以德,以德行仁,这才是帝王的责任和其对子民的态度。这才是让自负“力拔山兮气盖世”的项羽最终在垓下自刎而亡的原因。

汉文帝刘恒的《和亲匈奴诏》:“朕既不明,不能远德,使方外之国或不宁息”;“二者之咎,皆自于朕之德薄而不能达远也”;“结兄弟之义,以全天下元元之民。和亲以定,始于今年”。汉朝一直面临来自匈奴的威胁,汉高帝率军平定时还被匈奴围困七日,险些遇难,于是只有和亲才得以安生。汉文帝将责任归于自己的“德薄”,这就塑造了一个躬亲为民的形象,这样的检讨反倒体现出君主的道德高尚与较强的责任感,有利于安定民心。儒家推崇的圣王是圣和王的结合,即内圣外王,内圣指的是内在的道德的自我修养、自我完善。君主都应是伦理的楷模,道德的模范。君德主要体现在克己止欲,自觉地服从天道,对人民实行仁政。王与圣合一的圣王之道,是传统政治思维提出的最高的理想化的政治模式。从天下大乱达于天下大治,实依赖于圣王的出现,而成就圣王之业实赖于功和德。内圣外王,德伴天地,政治是道德的延长。

“臣无祖母,无以至今日,祖母无臣,无以终余年。母孙二人,更相为命。是以区区不能废远。”西晋李密的《陈情表》极陈孝亲之义,感人至深。晋武帝征其为太子洗马,诏书累下,他作为亡国贱俘,如不应诏,就会被怀疑眷顾旧期,甚至有可能招来杀身之祸。但是“百德之首,百善为先”,“教民亲爱,莫大于孝”道德的王牌使晋武帝消除疑虑并答应了他的请求,后李密在祖母去世,服终后,李密即做了尚书郎,为河内温令,迁汉中太守。这一方面体现李密感人的孝慈与公忠,也体现了晋武帝的仁德之心。

骆宾王在声讨武则天的 《代李敬业传檄天下文》中写道:“加以虺蜴为心,豺狼成性,近狎邪僻,残害忠良,杀姊屠兄,弑君鸩母。”直指其道德低下,品行不端,历数其种种罪恶。无德是中国传统思想中最恶劣的,所以用这些恶行来声讨无疑最能引发认同,也最能表明李敬业起兵的正义性。而宋代宋濂所作《北伐檄文》中“元之臣子不遵组训,废坏纲常。有如大德废长立幼,泰定以臣弑君,天历以弟鸩兄。”也是如此,认为“天厌其德而弃之”,取得民众的理解与支持,具有相当的鼓动性,在当时起了极大的号召作用。

唐代魏征的《谏太宗十思疏》:“思国之安者,必积其德义”、“不念于居安思危,戒贪以俭,德不处其厚,情不胜其欲,斯亦伐根以求木茂,塞源而欲流长者也。”魏征以直言诤谏著称于世,在这篇奏疏中,他反复强调了君主积其德义的必要性,希望唐太宗“弘兹九德”,应该具备“忠、信、敏、刚、柔、和、固、贞、顺的道德品质”②,想到自己位高而险,就要不忘谦虚提高自己的道德修养。晓之以事理,申之以利害,导之以情势。

二、道德超越法制,公文以道德的名义掩饰实际利害关系

《万历十五年》作者黄仁宇表达了这样的观点:统治我们这个庞大帝国,专靠严刑峻法是不可能的,其秘诀在于运用伦理道德的力量使卑下者服从尊上,女人听男人的吩咐,而未受教育的愚民则以读书识字的人作为楷模。而这一切都需要朝廷以自身的行动为天下作出表率。

虽然“古代也有法律,当国家形式出现之后,法律就作为国家意志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产生了。但是,帝王的意志就是法律,皇帝不仅可以随时制定法律,也可以随时修改甚至废止法律。另外,封建社会的法律无论就其种类、立法机构、执法机构的哪个方面看都还远不完备。同样,制度建设也不健全”③。法治的力量有一定的限度,但一个人只要懂得忠孝大节,他就自然地会正直而守法。

中国二千年来,以道德代替法制,至明代而极,这就是一切问题的症结。在明朝万历年间,因首辅张居正而产生过几次较大的风波。其中一次就是赫赫有名的“夺情事件”。张居正的改革正在如火如荼的推进,但恰逢张父去世,按照明令,必须回乡丁忧,守制三年。但是无论是万历皇帝还是一心推行改革的张居正,都不愿这样的情况的发生,于是,一番假意推辞后,张居正宣布“夺情”。而官员们的反映并不全如理想,他们不相信张居正请求离职丁忧的诚意,进而怀疑夺情一议是否出自皇室的主动。就是这一决定引起了轩然大波。

刑部的员外郎艾穆上书 “徐庶以母故辞于昭烈曰:‘臣方寸乱矣。’居正独非人子而方寸不乱耶?位极人臣,反不修匹夫常节,何以对天下后世!臣闻古圣帝明王劝人以孝矣,未闻从而夺之也。为人臣者,移孝以事君矣,未闻为所夺也。以礼义廉耻风天下犹恐不足,顾乃夺之,使天下为人子者,皆忘三年之爱于其父,常纪坠矣。”文中反复强调孝道礼义,谴责张居正身为人臣不遵人伦道德,破坏纲常礼教。此外,翰林院的编修吴中行,检讨赵用贤和主事沈思孝也纷纷上书反对“夺情”。这些文臣不约而同地向皇帝上呈谴责张居正的文书,一方面的确是有根深蒂固的道德准则观念:现在要是皇帝的老师不能遵守这些原则,把三年的父母之丧看成无足轻重,这如何能使亿万小民心悦诚服?另一方面,是想借此,以道德的名义逼迫张居正下台,他们认为,这是最有力且难以反驳的方式。或许,这才是最根本的目的。张居正多年来权倾朝野,且手段强势,暗地里反对的大有人在,“夺情”事件恰是他们利用道德这张王牌驱走张居正的大好时机。

到此时,司法制度极为简单,缺乏判决争端的根据。即使是技术上的问题送交御前请求决定,也要翻译成为道德问题,以至善或极恶的名义作出断语。在这种具体情况下,只有使全部文官按照“四书”的教导,“以忠厚之道待人接物,约束自己的私心,尊重别人的利益,大事化小,小事化无,朝廷才能上下一心,和衷共济”④。

汉代王莽令太后所敬、天下信之的孔光上书:“前知定陵侯淳于长犯大逆罪,多受其赂,为言误朝;后白以官婢杨寄私子为皇子,众言曰吕氏、少帝复出,纷纷为天下所疑,难以示来世,成襁褓之功。请遣立就国。”奏疏中列举了太后亲弟——红阳侯王立的大逆不道之行。表面上王莽想遣送王立回封地的原因是他道德水平低下,没有资质辅导幼帝的功业。但是事实却是——王莽因为王立是伯父而内心敬畏,怕其在太后面前进言,使自己不能肆意而为,表面为国担忧实际却只是保全自己的地位。

又如唐朝宦官杨复光的 《露布献捷文》:“顷者妖兴雾市,啸聚丛祠,而岳牧籓侯,备盗不谨。谓大同之运,常可容奸;谓无事之秋,纵其长恶。贼首黄巢,因得充盈窟穴,蔓延萑蒲,驱我蒸黎,徇其凶逆。展鉏鹤以成锋刃,杀耕牛以恣燔炮,魑魅昼行,虺蜴夜噬。自南海失守,湖外丧师,养虎灾深,驯枭逆大,物无不害,恶靡不为,豺狼贻朝市之忧,疮磐及腹心之痛。”杨复光将黄巢起义军说成无恶不作的贼匪。后文又具体描述了唐王朝军队围攻黄巢起义的时间、地点、将领、过程、结果,如“今月八年”、“自光泰门先入京师”、“从卯至申”、“自望春宫前蹙杀,至开阳殿下围攻”等等。显然他是在向唐僖宗邀功请赏,通过将起义军人民说成无恶不作,毫无道德感可言的恶民,体现出自己讨伐、镇压起义军的“正义性”。从这一部分,也可以看出历来统治者对于揭竿而起的农民起义军的污蔑之词。从另一侧面还能反映出封建时代统治者对于农民起义军的憎恨、蔑视。

歌功颂德、阿谀奉承者有之,栽赃诬陷、排挤倾轧者亦有之。我们从中可以看到昏君与直臣的碰撞,更能看到明君与直臣的协调。在上述例子中,可以归纳出,古代公文中评价人物便主要依据道德品质,评价事件则是参照道德标准,用道德的名义去掩饰实际的利害。因为法令缺乏对具体问题评断是非的准则,即使有时对争执加以裁处,也只能引用经典中抽象道德的名目作为依据。可是道德本来包括的是公忠、正义、仁爱、知耻、明智等基本规范,亲子关系、夫妻关系、长幼关系等家庭伦理规范以及政德、武德、士德、民德等角色性规范,本是象征着真、善、美的思想标杆,却成了“伪善、心口不一”、充满利害关系的手段,这是值得反思的。

三、对当代公文写作的启示

经过了历史的变迁,随着现代化进程日益加快,现代制度也已经周密健全,当代公文有了文种趋简、语言趋明、篇幅趋短、成文趋快的趋势。在依法治国、依法行政的大环境下,当代公文行文方式产生了多样化。文种的多样性也有了较大的发展,按作用分类可分为通用、专用、科技类公文,其中通用公文包括决议、命令、公报、通告、意见、通知等;按时限要求则分为普通公文和紧急公文;按机密程度又可分为绝密公文、机密公文、秘密公文和普通公文;按来源和使用范围则分为内部文件、外发文件、和收来文件……

虽然形式有改变,但文风却应始终保持良好。首先,内容必须真实、准确、合理、适度,这是首要的根本性原则。公文写作不外乎表述事实、观点、依据、结论、主张、要求诸要素。若人名、时间、地域、环境、因果、背景、情报不精确,事实叙述就会偏差,乃至严重失实。如在判断、推理的过程中以偏概全、夸大失实,将个别写成普遍,偶然指为必然,部分掩盖整体,其结论的准确性就遭致削弱。其次,风格要朴实、明了。无需大段说理,无需一味说空话套话,“不唯上、不唯书、只唯实”。现代公文最重要的就是其应用性与科学性,应吸取古代公文将过分抽象化的缺陷,而道德,在每个公文写作人的心底长存。

注释:

①出自王世舜,王翠叶译著.尚书.

②出自张庆民.中国历代文书精选.

③出自胡元德.古代公文文学品性的发生机制.

④黄仁宇.万历十五年.

[1]张庆民.中国历代文书精选[M].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2009.9.

[2]黄仁宇.万历十五年[M].中华书局,2006.

[3]高敏.奸臣传[M].河南人民出版社,1988.

[4]胡元德.古代公文文学品性的发生机制[J].河南师范大学学报,2009.6.

[5]程念褀.西汉官场上的虚伪面目[J].人民论坛,2010.4.

[6]辛颖.从秦汉奏议探析我国古代奏议类文体之功能[J].学理论,2009.4.

[7]彭若思.浅谈《汉书》王莽人物形象[J].文学界(理论版),2012.12.

[8]王铭.略论当代公文健康文风的基本特征[J].档案学通讯,2002.4.

猜你喜欢
道德
道德声明
道德声明
头上的星空与心中的道德律
跟踪导练(五)(2)
道德是否必需?——《海狼》对道德虚无主义的思考
论道德的生命力
强化道德建设
论道德榜样
道德理想国的构建
道德模范自有后来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