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元海
[上海海洋大学,上海 201306]
文化是民族的血脉和灵魂,是人民的精神家园。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和十八大提出要以高度的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增强全民族文化创造活力,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这一科学论断,是党对当代中国文化建设发展规律的历史性把握,充分体现了我们党对于文化价值深刻认识的理性升华。大学是传承、创造先进文化的中心,大学文化对于社会文化具有重要的辐射、引领作用。因此,大学必须以高度的文化自觉推动新时期的大学文化建设,为实现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奋斗目标做出应有的贡献。
(一)文化自觉的内涵
“文化自觉”这一概念最早是20世纪80年代许苏民先生在“论中华民族的文化自觉”一文中提出的,[1]之后他又多次论及这一问题。他指出,“所谓文化自觉,乃是指这样一种文化心态:它是通过文化反省的途径来认识旧文化的没落和新文化的产生的必然趋势,从而清醒地意识到自身的历史使命,并付诸实践。”[2]但文化自觉作为一种社会思潮真正引起人们的普遍关注,是在20世纪90年代费孝通先生大力倡导之后。费孝通先生在1997年提出:“所谓文化自觉,是指生活在一定文化中的人对其文化有‘自知之明’,明白它的来历、形成过程、所具的特色和它发展的趋向,不带有任何‘文化回归’的意思。不是要‘复旧’,同时也不主张‘全盘西化’或‘全盘他化’。自知之明是为了加强对文化转型的自主能力,取得决定适应新环境、新时代文化选择的自主地位。”[3](P190)费孝通先生所说的文化自觉,反映出作为文化主体的人的“自我觉醒,自我反省,自我创建”,[4](P371)体现出一种深刻的文化反思、充分的人文关怀、广阔的文化境界和高度的社会责任感。
文化自觉是文化主体在文化实践、文化反省、文化创造中所体现出来的一种文化意识和心态,其本质包涵着多个层次,具有非常丰富的蕴含。[5]首先,文化自觉是指对自身文化的强烈认同,是自身文化意识的提升。这是文化自觉的根基和前提。文化认同,是对本民族自身文化的样式及其价值的认可。其最根本、最集中的表现在于坚持本民族文化的主体地位。其次,文化自觉在某种意义上就是文化反思,反思意识是文化自觉意识的核心和本质体现。其实质就是对自己文化的来源、得失的清醒反思。费孝通曾指出,文化自觉的含义应该包括对自身文明和他人文明的反思,对自身的反思往往有助于理解不同文明之间的关系。最后,文化自觉就是要善于做文化比较,文化比较是达到文化自觉的桥梁和途径。在文化多元的今天,各国之间的文化交流日益频繁,各种文化的影响日益加深,要具有世界眼光,能够理解别的民族的文化,增强与不同文化之间的接触、对话、相处的能力,通过对多种文化的学习和比较,从而充分认识本土文化的优劣,吸取他者文化的优点,扬弃自我文化的缺点,最终走上一条文化发展的健康大道。
(二)大学文化自觉的内涵
大学是传承、创造先进文化的中心,是一个国家的文化高地。大学文化是大学在长期的办学实践的基础上,经过历史的积淀、自身的努力和外部环境的影响,逐步形成的一种独特的社会文化形态。它以大学人为主体,以知识及其学科(专业)为基础,是大学精神文化、物质文化、制度文化和行为文化的总和,是人类先进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一所学校有别于其他学校的根本所在。大学文化承担了教育、传承、服务和引领等重要功能。因此,树立高度的大学文化自觉,是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和十八大精神,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重要内容,也是历史赋予大学的神圣使命。可以说,大学文化上的觉醒是一所大学最重要的力量,文化上的自觉是一所大学最深厚的根基。大学文化自觉是指一所大学对文化在发展进步中的地位和作用的深刻认识,对文化建设内在规律的正确把握,对文化发展历史责任的主动担当。它是大学的一种内在的精神力量,是推动大学科学发展的思想基础和先决条件。[6]我们要建设高水平的大学,必须进一步增强大学的文化自觉,具体来说就是做到三个高度自觉。
1.地位认识上的高度自觉。大学之大,非大楼之大,最重要的是大学有精神,大学有文化。大学文化是一所大学的灵魂,是一所大学赖以生存和发展的重要根基,是大学发展的“软实力”。我们必须清醒地认识到,当前,我国的大学文化与世界一流大学的文化相比还存在着较大差距,与高校的发展需要相比还有许多不适应的地方。因此,必须对文化在大学发展中的地位和作用在认识上要有高度自觉,即在弘扬大学精神、完善大学制度、倡导行为文化、建设物质文化等方面要有高度自觉。大学文化是大学增强吸引力、扩大影响力的重要手段,是大学建设发展的内在原动力,是大学的核心竞争力之所在。它的潜移默化作用,对培养大学生高尚的道德情操、健全的人格具有积极的导向作用,对大学生专业素质的培养和创新能力的确立有很好的推动作用,对和谐师生关系的形成有极大的促进作用。总之,先进的、健康的、高雅的大学文化能够为大学发展提供强大的精神动力和思想支撑。
2.规律把握上的高度自觉。文化作为上层建筑,虽然是由经济基础决定的,但是它有其自身独有的特性,有其自身的发展规律。要推动大学的文化建设,就必须深刻地认识和科学地把握大学文化建设的特点和规律。首先,大学文化建设必须遵循经济发展决定文化发展的规律。大学文化是随着大学与社会政治经济关系的变化以及大学组织自身结构的变化而发展的。[7]因此,大学文化建设的内容要与社会经济发展的现实状况紧密结合,要及时、敏锐地反映社会经济发展的时代脉搏。其次,大学文化建设必须遵循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相统一的规律。这是推进大学文化建设取得实效的重要环节。既要大力倡导以自由探索、勇于批判、大胆创新、严谨求实为基本内涵的科学精神;又要注重“以人为本”作为核心的人文精神,追求真善美等崇高的价值理想。最后,大学文化建设必须遵循文化发展的一元性与多样性相统一的规律。大学文化建设必须用社会主义的核心价值体系来引领,坚持马克思主义在大学文化中的根本指导地位,贯彻执行“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方针,坚持现代大学的文化个性,重视文明交流、沟通、对话,反对文化霸权,突出多元文化之间的良性互动,从而促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大学文化的繁荣昌盛。
3.责任担当上的高度自觉。有没有强烈的文化担当,反映着一所大学的理想追求和精神面貌,是一所大学是否一流、是否有生命力的重要标志。为此,大学文化要自觉地承担起引领社会思想文化进步的责任,更加自觉地立于文化潮头、担当文化发展的先锋。从大学发展演进的历史过程来看,大学文化一直是引领人类思想进步的文化中心。欧洲中世纪的大学在一定程度上为文艺复兴和宗教改革奠定了重要的思想文化基础。中国古代的书院文化也曾经代表了中国古代的主流文化,它对中国传统文化的传播和发展做出了重要的贡献。综观近千年大学的历史,无论古今中外,大学文化作为社会的精英文化一直是社会文化的精神支柱,它不仅创立了人文主义文化、科技文化、创新文化等世界文化主流,更一直承担着引领人类文化发展、民族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的重要使命。[8]大学文化引领和主导社会文化的责任具体表现为三个方面。首先,大学文化发挥了强大的社会辐射作用,带动着社会精神文明建设,对社会经济发展起到了促进的作用;其次,自觉推进文化可持续发展。就是自觉担负起对民族文化传统的传承责任,同时自觉担负起对外来文化的鉴别的责任。最后,推进文化创新。文化的生命就在于不断地推陈出新,大学文化要勇于创新、善于创新,以推进大学文化的繁荣发展。
(一)大学文化不自觉的症状和表现
选取的神经网络模型以包含因果关系的适当信息接受训练。因此,第一步要取得受损的与完好的结构地震反应资料,这可通过结构反应的实测、模型试验或数值模拟实现。
大学文化不仅是大学办学历程的结晶,更是大学人主动实践的结果,大学文化形成后就成为制约和促进大学发展的重要力量,从根本上决定着一所大学的品位、特色和质量。大学发展史表明,世界一流大学的建设都是以大学的文化自觉为基础和前提的。与自觉对应的是自发或不自觉,亦即人们没有认识和掌握一定客观规律时的活动。大学文化的不自觉表现在放弃了自身目的对社会世俗无原则的简单迎合,导致了大学精神失落、育人文化缺位、传统文化淡忘等倾向。
1.大学精神失落。大学精神是大学文化的精髓和核心,是大学的办学理念和价值追求,是大学在长期发展过程中逐渐形成的、反映大学本质并时时影响着大学师生的价值观取向、思维方式和行为方式的精神支柱和内在力量,它主要包括独立精神、自由精神、人文精神、科学精神、批判精神、民主精神、社会关怀精神和创新精神等。但随着大学由社会的边缘走向社会的中心,面对来自外界的种种诱惑和压力,加上自身固有的矛盾,部分大学的大学文化渐渐迷失了本性,从而导致大学精神渐趋失落。其主要表现为:大学人追求知识、崇尚科学、为科学而献身的共同目标与强烈愿望减退,功利主义、拜金主义、拜官主义、学术寻租在校园泛滥,素朴高雅的生活方式和严谨不苟的治学态度被庸俗的、急功近利的褊狭意识所取代。校园文化呈现出对世俗文化亦步亦趋的反应。面对竞争压力,“走出象牙塔”的高等学府被市场功利性慢慢吞噬。不少大学的自主性、自治性已不复存在,人文性、博雅性也难以留存。大学文化在市场化大潮的裹挟下逐渐淡忘人类的终极关怀,离其初衷越来越远,处于迷失方向的危险中。大学在追求设施“现代化”的过程中,在追逐“世界潮流”的同时,丢失了自己的文化特质,抛弃了可贵的大学精神,丧失了大学的独立性,大学的风骨 “软化”了。[9]
2.育人文化缺位。大学文化在本质上是“育人”文化。文化(culture)本身就有栽培、培育的含义。我国古代的文化概念,大多也是指“以文化之”的意思。大学文化的育人功能在于造成一种文化氛围,去感染、陶冶师生,使生活在校园之中的人能不知不觉地接受教育,并内化成风格、习惯。教育与文化的关系如此密切,但在教育实践中我们却常常忽视文化的作用。在大学建设中,曾一度只注重“大楼”等物化的指标,忽视精神文化的培育;在人才培养中,更多的是注重“知识”传授,忽视文化育人的倾向,这就导致了我国大学人文精神的滑坡。我国大学又是特别地强调教学活动的专业性质包括教师和学生的专业属性,这就使得“以文‘化’人”的文化自觉存在着某种缺失,这其实也导致了对教育目标的偏离,其结果是,教育与文化渐行渐远。呼唤文化自觉,呼唤文化立根,呼唤文化育人,应当成为当代社会和当代教育面临的重大课题和神圣使命。[10]
3.传统文化淡忘。中国的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五千年来智慧的结晶。在中国的传统文化中有很多优秀的文化遗产,过去、现在和将来都会对我们民族的民族风格,精神道德产生积极的影响,需要我们科学地发掘,传承和发扬。但不可否认,部分大学人对本民族的文化、传统缺乏自觉的认同和吸收,而对外来的西方文化欣然接受并逐步依赖。甚至一些人过分地关注中国文化中的负面因素,并以此为借口对传统文化加以批判和否定,把中国近代的落后归因于中国文化,从而盲目地推崇和效仿西方文化,贬低自己民族的传统文化。大学人特别是大学生对传统文化的吸收传承呈弱化、淡忘的趋势。大学生们宁愿去读外文原著而不去读诸子典籍,原因竟是因为前者比后者易懂。这种现象不容乐观。大学人担负着文化建设的重任,文化自觉应该成为每个大学人的基本素质。
(二)大学文化不自觉的成因
1.多元文化的影响。多元文化是全球化进程中文化发展的一个重要特点和趋势,多元文化给我们带来了益处,也带来了问题。在这一趋势下,各种思想文化之间的交流、交融、交锋更加频繁。文化霸权主义、文化消费主义、意识形态终结论等都在不同程度上影响着我国文化建设和文化安全,同时也凸显了当前我国大学在文化层面以及文化问题上的不自觉。大学历来是多元文化的汇聚之地,是各种思想、各种文化交织碰撞最激烈的地方,多元文化对大学文化的影响不可低估。在多元文化选择方面,部分大学生在政治信仰、价值观念方面发生了动摇,出现了对马克思主义的主流意识形态的认同危机,对主流文化存在质疑。同时,大学历来是西方敌对势力“西化”“分化”的重要阵地,我们不去占领,敌对势力必然来占领。早在1983年邓小平就针对西方的文化霸权提醒国民要重视文化安全问题,他说:“属于文化领域里的东西,一定要用马克思主义对他们的思想内容和表现方法进行分析鉴别和批判。如果我们不及时注意和采取坚定的措施加以制止,而任其自由泛滥……后果就可能非常严重。”[11](P4-45)从长远来看,这个问题还关系到党和国家的前途命运。只有唤起大学文化的自觉意识,不断增强师生对文化转型的自主能力,我们才能牢牢掌握文化发展的主动权。
3.创新意识明显不足。无论是物质文化、精神文化、制度文化,还是行为文化,创新是贯穿其中的一个永恒的话题。大学文化创新是文化自觉的题中应有之义,深化文化自觉的必由之路是切实树立文化创新意识。文化自觉作为一种理性文化意识、一种价值理性精神,本身具有极强的创造性和开拓性,能够理性思考自身文化的过去、现在,知道自身文化的优劣强弱之处,并且知道别的民族文化对自己文化的补益作用,能够理性把握自身文化未来的发展趋向,就会努力地去创造未来,开拓未来,更新自身,发展自身。[5]这就是说,大学文化创新应是大学人自觉的文化选择。但一个无可否认的事实就是,中国的大学文化创新意识明显不足,创新成果很少,无论是创造发明还是发现,与一个大国的人数、大学数量都是不成比例的。钱学森先生辞世前进行的最后一次系统谈话,是关于科技创新人才培养问题的。他说,“中国还没有一所大学能够按照培养科技发明创造人才的模式去办学!”钱先生无法释怀的问题是,中国的大学为什么缺乏创新能力?所以,“大学文化创新”是一个非常值得认真思考和深入探讨的题目。[13]
“文化自觉是一个艰巨的过程”,[3](P190)它首先是各民族对自己的文化传统有明确的自我认识,其次是对异族文化有所了解,再次是在各民族文化自觉的基础上,实现人类文化的新发展。这也就是费孝通先生所说的“各美其美,美人之美,美美与共,天下大同”。[3](P190)大学作为优秀文化传承的重要载体和思想文化创新的重要源泉,应使文化自觉成为自身文化发展中的一种品质,积极实践以更好地实现其文化担当,进而促进文化大发展、大繁荣。我们认为,大学文化自觉的实现路径大致可以从思想、行动和制度三个层面去把握。
(一)大学文化自觉需要思想
能否自觉首先在于思想。思想是行动的先导,思想有多远,大学就能走多远。这里的思想是指陈寅恪先生坚守的大学“独立之精神,自由之思想”,这也是对大学精神的高度概括。温家宝曾指出:“一所好的大学,在于有自己独特的灵魂,这就是独立的思考、自由的表达。千人一面、千篇一律,不可能出世界一流大学。”[14]大学要有独特的灵魂,即是说,大学不仅要有灵魂,而且要独特。我国教育家蔡元培在主政北京大学时,曾提倡“思想自由、兼容并包”的办学方针,允许各种学派自由发展。这一办学方针对北京大学、中国革命以及现代高等教育都产生了广泛而深远的影响。他认为:“大学者,‘囊括大典,网罗众家’之学府也。循思想自由原则,取兼容并包主义,无论何种学派,苟其言之成理,持之有故,尚不达自然淘汰之命运者,虽彼此相反,而悉听其自然发展。”“此思想自由之通则,而大学之所以为大也。”[15]美国著名教育家赫钦斯也曾指出,“如果在一所大学里听不到与众不同的意见,或者它默默无闻的隐没于社会环境中,我们就可以认为这所大学没有尽到它的职责。”[16]
“独立之精神,自由之思想”是大学精神的核心所在,是大学发展创新的前提,更是大学保持自身特有文化气质的必然需要。大学作为文化的殿堂和研究学问的地方,独立思考、自由表达是其治学的品质,是大学的灵魂。学校能够自主办学,教授能在自己的学术研究领域内自由地进行研究,这个源于中世纪学者行会的惯例是大学存在的“生命线”。[17]崇尚独立思考的大学,才能培养出具有独立人格、不盲从任何权威的人才; 没有独立性,就谈不上自主,更不可能有真正的自由。大学要自觉担当起文化传承与创新的历史责任,就应该为全体师生提供思想独立、人格独立的体制保障,对大学的结构和风气进行全面反省的自觉,切实落实“教育家办校”、“教授治校”等办学理念,赋予大学充分的办学自主权,强化“教授委员会”这一学术权力主导的高校内部管理体制,弱化行政主导体制。此外,在当下社会高度市场化和商业化的背景下,大学还要具有远离功利、与世俗保持距离的自觉。这样,“独立之精神,自由之思想”的大学精神才能回归,大学才能找回它失去的灵魂。
(二)大学文化自觉需要行动
文化自觉不是一个口号、一个理论命题,而是一种重要的实践活动。大学文化自觉,不仅体现在对文化认识的高度自觉,责任和使命的自觉担当,更重要的是体现在自觉付诸行动。行动自觉是大学文化自觉实现的关键。
1.加强大学文化选择的自觉性。文化选择是人们在社会和文化发展过程中对文化发展多种可能性进行的选择,是人类在长期进化发展进程中逐步形成和发展起来的文化调节和适应机制。通过文化选择,人类文化得以进化。[18]大学文化选择既是大学自身文化活动及大学文化功能的产物,又是当时社会现实中文化冲突与文化趋向的折射。从大学的地位来看,大学作为文化传递、传播和创造的机构,常常成为古今中外思想文化的汇聚地。在这里,民族文化与外来文化、时尚文化与红色文化、主流文化与亚文化之间常常发生着聚合、交流、碰撞、冲突和融合。在多元文化背景下,在文化冲突与融合的过程中,大学只有不断地加强文化选择的主动性与自觉性,才能实现大学作为社会的思想先驱和文化中心,发挥其引领社会文化进步与发展的重要作用。
一是要正确对待中国传统文化。我国是有五千年历史的文明古国,先人为我们留下了丰富的文化遗产,主要包括儒学、佛学、道学为代表的在道德、伦理、民族文化心理等方面有着重要影响的文化资源。对待中国传统文化的方法应该是古为今用,批判地继承。要认同本民族的优秀文化,如《周易大传》中“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的刚健有为精神,《论语》中所提倡的“舍生取义”、“三军可夺帅,匹夫不可夺志”的品质,《孟子》中提出的“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的独立人格等。而对传统文化中的糟粕,必须予以否定和抛弃。我们必须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为根本,增强大学文化对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性。
二是要始终以积极态度对待外来文化。对待外来文化要防止两个倾向:一是闭关自守,二是全盘西化。其科学的态度和方法应该是兼容并蓄。在现代化的进程中,要有勇气实行“拿来主义”,面向世界,博采众长,采取兼收并蓄的方式,努力发掘外来文化的精华,让一切有利于现代化建设的东西为我所用。邓小平指出:“社会主义要赢得与资本主义相比较的优势,就必须大胆地吸收和借鉴人类社会创造的一切文明成果。” 要以尊重差异、包容多样为原则,以海纳百川的博大胸怀深入挖掘其他国家和民族的文化营养,积极开展对外文化交流,推进海外中国传统文化研究,加大中华文化对外的传播力和影响力。同时,要自觉维护文化主权,抵制西方文化霸权。
三是要以营造积极向上的校园文化氛围为核心,努力开发和利用各种校园文化资源。包括校园群体文化资源(学生文化、教师文化等)、校园时尚文化资源(网络文化和拇指文化等)、校园舆论文化资源(校内宣传栏、横幅、广播、电视、报刊等)、校园名人文化资源、校园建筑文化资源,以及校训、校史、校风等;要以弘扬红色文化为突破点,努力开发党史资源,如长征精神、延安精神、沂蒙精神、抗日精神、抗震救灾精神等精神资源。大学文化自觉要充分利用以上生动的文化资源,挖掘其丰富的文化意蕴,在各种文化活动中加以传承创新、发扬光大。
2.加强中国特色大学文化构筑的自觉性。可以说,特色就是文化,特色就是生命,特色就是品牌,特色就是核心竞争力。大学文化既有共性,又有个性。优秀的大学文化除了要坚持以人为本、不断进取、追求卓越等共性以外,还应抓住学校的自身特点和具体情况,不要盲目追求高、大、全,要根据时代和文化建设中所面临的挑战,创建一条适合自己的大学文化建设特色之路。大学必须形成高度的文化自觉,把构筑特色大学文化作为大学可持续发展的战略选择,给予高度重视并长期坚持。一所大学的文化是否有特色,一要看它能否适应这所大学发展的需要,能否促进这所大学的进步。二要看它是否对中国社会主义文化具有吸引力、辐射力、渗透力与示范力。没有强大渗透力与示范力的大学文化不是先进文化,没有持久吸引力与辐射力的大学文化不是特色文化。中国特色大学文化只有达到自觉,才能够唤起社会的广泛自觉,成为引领社会的文化旗帜。[19]文化的核心是价值理念。为此,大学要善于从学校的发展历程中,总结、提炼具有闪光的核心价值理念,逐步形成具有特色的文化品牌。例如,牛津大学在数百年发展的历程中,形成的“献身上帝、献身学术”的精神及其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构成了牛津办学特色的基础和学校特色的有机组成部分。构筑特色文化,大学还要营造具有学校特色的、有助于师生发展的、宽松自由的学术文化环境,在强化学术道德建设中形成大学的学科特色、科研特色和人才培养特色等,进而提升大学的核心竞争力。
3.加强文化载体建设的自觉性。大学文化自觉最重要的着眼点是丰富、创新文化建设载体,以适应大学文化建设的新需要,满足师生的文化需求。大学文化活动是大学文化建设“活的”载体。我们需要不断地探索,我们要贴近师生的需要,开展丰富多彩的师生文化活动,体现出娱乐性、学术性和时代性的特点,凸显学生自觉参与、自主教育、自我提高的活动特色,使师生能够从活动中体会到至美、至真、至善的精神追求。例如,复旦大学通过对校园传统的宣传橱窗的展览文化功能进行发掘和丰富,创建了系列橱窗文化,致力于把校园橱窗展览建设成表达大学文化思考,展示大学文化内涵的文化典章。自2005年百年校庆庆典至今,复旦大学策划并展出了百余场校园文化橱窗展览,涵盖了党建宣传、文明文化、教学科研、院系风采和学术活动等五大主题,成为校园文化建设的重要窗口。又如,上海海洋大学在加强内涵建设的同时,注重校园物质文化建设,美丽的、花园式的校园不仅陶冶着本校师生,也赢得了广大中外到访者的赞叹。
(三)大学文化自觉需要制度
思想能否转化为行动,制度是根本保障。大学制度就是大学组织管理与运行的规则体系。文化和制度之间是相互依存、相互制约的关系。作为文化中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制度本身就是一种文化,它是一种规范性文化。大学制度是大学文化的体现和外化,而大学文化是大学制度的精神和灵魂。大学文化规定了大学制度的方方面面,反之,被大学文化所规定的大学制度又会对这种文化形态不断地强化,使之得到巩固和保障。制度的建构和创新是实现文化自觉的长效机制,也是大学文化可持续发展的刚性保障。因此,大学文化自觉的根本保障是实现制度自觉。
一是以文化价值为导向制定大学制度。并非所有的规章制度都是大学文化的内容。只有那些符合大学价值观要求、增强大学向上精神、激发师生积极性和自觉性的管理制度,才能构成大学文化的组成内容。这就要求在大学制度的制定中体现大学文化。即在制度的制订、修订过程中,要以大学所倡导的价值观和核心理念为依据,使制度成为大学文化的载体。例如,基础建设制度,必须体现大学可持续发展的生态文化;科研考评制度,必须体现学术自由、追求真理、竞争合作;在学科建设和人才培养制度方面,必须体现科学精神和人文精神。
二是以文化创新为突破口创新大学制度。大学是制度文明的产物,回顾大学的发展历程,正是一次次大学文化的变迁与创新促进了大学制度的一次次创新,从而成就了大学的一次次飞速发展。制度创新是大学文化自觉的重中之重。大学制度创新的首要任务是冲破一切妨碍大学文化发展的思想观念,确立先进的大学理念,重塑大学精神。大学制度要始终以大学自治、学术自由和人文精神这三大组织文化理念为核心来进行变革和创新。其次,积极推动大学内部管理体制改革创新,革除一切制约大学文化发展的体制性障碍,确立体现学术本位的管理体制,实现学术权力与行政权力的有序协调;再次是要建立“以人为本”的管理运行机制,彰显大学制度文化建设中各主体的地位,为大学文化建设提供制度保障;最后,做好制度的整合工作。要加强制度出台部门之间的协调、沟通,对制度进行整理、合并,简化、明确各部门的职责,避免在制度中出现多头管理、考核不一致的现象,从而形成一股管理合力,带动和提升大学的文化自觉。
三是以文化认同为支撑执行大学制度。对于优秀大学文化的塑造而言,制度供应和制度建设是必要的,但是制度的执行更为重要。制度只有得到公正地执行,才会具有权威性。一项制度得不到严格、有效的执行,不仅会使制度本身形同虚设,而且还会对师生的思想与行为产生很坏的影响。大学文化中,制度文化更强调师生的认同,它强调通过师生执行制度,认同、认识大学文化,同时在认同、认识大学文化的基础上,自觉自律,严格遵守这些制度,从而实现制度向文化的转化。因此,大学必须以文化认同为支撑自觉执行制度。而且大学制度在执行时,应做到制度实施主体遵循“程序正当性”原则,即在制度执行时,必须公平、合理、正当;同时,制度面前人人平等。领导要以身作则,带头执行,只有这样,制度的实施才能有理和有力,才能养成师生的规则意识,形成期待的行为规范和价值,从而培养相应的大学文化自觉。
参考文献:
[1]许苏民.中华民族的文化自觉[J].青年论坛,1986(11).
[2]许苏民.文化哲学:走向21世纪的世界哲学主潮[J].江汉论坛,1989(6).
[3]费孝通.论文化与文化自觉[M].北京:群言出版社,2007.
[4]费孝通.费孝通文集(第14卷)[M].北京:群言出版社,1999.
[5]张冉.文化自觉的概念界说与本质特征[J].人民论坛,2012(2).
[6]王建南.建设高水平大学的文化自觉[N].福建日报,2013-03-26.
[7]李元元.对加强我国大学文化建设的几点思考[J].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07(4).
[8]谢和平.大学应当成为文化自觉与文化自信的主要引领者——在四川大学文化自觉与文化自信研讨会上的讲话[N].光明日报,2011-11-23.
[9]董泽芳.社会学视域中的大学文化[J].现代大学教育,2013(1).
[10]李庆明.在教育者栖居的大地上仰望[J].中国教育报,2011-5-22.
[11]邓小平.邓小平文选(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3.
[12]俞卫真.当代大学精神的失落与重塑[J].赤峰学院学报(汉文哲学社会科学版),2011(9).
[13]卫燕.大学为什么缺乏创新能力[J].群言,2011(3).
[14]温家宝.好的大学应有独立的思考、自由的表达[N].中国新闻网,2010-02-01.
[15]蔡元培.北京大学月刊 (发刊词,1918年)[J].北京大学学报,2005(1).
[16]张安哥,甘永涛.西方大学理想的嬗变、模式、挑战与应答[J].江西社会科学,2008(4).
[17]周感芬.从“思想独立 学术自由”去思索中国的大学精神[J].教育文化论坛,2011(1).
[18]封海清等.大学文化选择论略[J].江苏高教,2006(4).
[19]刘尧.自觉建设中国特色大学文化漫谈[EB/OL].http://jypls.zjnu.edu.cn/show.asp?id=36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