楚 野(综述),梁 斌(审校)
(广西壮族自治区人民医院骨科,南宁 530021)
神经肌肉本体感觉促进(proprioceptive neuromuscular facilitation,PNF)技术是以促进神经肌肉反应为主的一种治疗手段,由神经、肌肉、触觉、听觉、视觉、运动感觉等共同参与。20世纪40年代,由美国神经生理学家Herman Kabat创立[1]。经过70多年来的不断发展和完善,PNF技术逐渐受各国医学界的重视和应用,现已成为多种神经肌肉系统疾病的康复治疗手段,主要涉及神经科、骨科等多个领域。近10年来关于PNF技术在临床应用中的报道较多,该文对其进展进行综述。
PNF技术作为一种康复治疗方法,在1946~1951年由Kabat Kaiser学院研究并发展起来。不久后,Kabat的物理治疗师Margaret Knott和Dorothy Voss发展和完善了PNF技术。因此,PNF技术又称为Kabat-Knott-VOSS技术[2]。Pollock等[3]认为,PNF技术的理论基础决定了其有效的康复治疗效果,其理论基础包括:①每个人都有发育和再发育的潜能;②运动的发展都是由近端向远端或由头向足;③反射活动控制可以早期运动,而姿势反射的维持或增强则可控制成熟的运动;④正常的运动功能的发育就是通过有目的的活动学习促进行走功能和自理活动。PNF技术康复治疗是一种综合疗法,不仅针对某个具体问题或身体的某一部分,而且是对机体整体功能的指导[4]。PNF技术通过刺激肌肉和关节的本体感受器,利用牵张、牵引和关节压缩等本体感觉刺激以及应用螺旋对角线运动模式,再控制神经肌肉运动,从而促进恢复运动功能。本体感受器主要存在于皮肤、肌肉、韧带、关节软骨和游离神经末梢等部位,它们通过周围神经将感受到的振动、运动等感觉冲动传入脊髓后索,通过内侧丘系到大脑皮质感觉中枢,再通过中枢运动传出体系,输出相应运动反馈,调整运动反应。整个过程为多关节及多肌群的整体运动,强调多个关节及肌肉的共同参与[5],PNF技术能通过肢体近端或远端功能肌肉的运动来带动远端或近端的瘫痪肌肉运动,增强瘫痪肌肌力,并通过视觉、听觉、姿势感觉来提高患者的注意力,使患者治疗全程均全身心投入到康复锻炼中,由被动锻炼变成主动锻炼,提高大脑中枢对远端肌肉的控制调节能力,使功能锻炼更有效[6]。20世纪以来,学者们相继完善了PNF技术的基本操作方法和技术,在手法接触、牵拉、牵引、挤压等基础上提出口令交流、视觉刺激等,使不同的患者能够获得更全面的PNF技术治疗,推动了理论和实践的发展。
Kofotolis等[7]研究了56例患有慢性背脊痛的妇女,结果表明静态及动态PNF技术均能使患者脊柱的灵活性、肌肉动态及静态耐力明显提高,背痛程度降低。王俊等[8]在水中PNF技术对膝关节损伤后功能障碍的治疗作用研究中发现,在进行系统综合康复治疗时配合水中PNF技术更能提高膝关节功能障碍患者的综合功能及日常生活能力。车世钦等[9]在对桡神经损伤修复术后功能恢复的应用研究中发现,PNF技术可促进桡神经损伤修复术后功能的恢复,对局部组织肌肉、肌腱的挛缩及关节粘连也起到了一定的预防作用。PNF技术能促进肌肉之间的协调运动和功能性运动,促进腕关节活动度、运动及感觉功能的恢复。在关节松动术治疗肘关节骨折术后功能障碍的研究中发现,PNF技术中的关节松动术对肘关节功能障碍治疗有明显疗效,能有效促进肘关节的主动及被动关节活动度、肌肉力量、本体感觉和缓解疼痛[10]。
PNF技术被美国内科医师和神经生理学家Herman Kabat创立和传播后,逐步应用于中枢神经系统损伤的康复治疗。PNF技术中的很多手法都是按照中枢神经系统损伤患者的功能丢失而设计,包括肌肉萎缩、肌力下降、关节稳定及平衡能力下降等。近年来,随着研究的不断进行和深入,PNF技术更广泛地应用于脑外伤、脑血管疾病、脊髓外伤以及周围神经系统损伤的临床康复治疗[11]。PNF技术主要是通过刺激人体的本体感受器,激活和收集最大数量的运动肌纤维参与功能性活动,从而促进瘫痪的肌肉收缩,同时通过调节感觉神经的兴奋性来改变肌肉张力,缓解肌痉挛的发生[12]。刘风珍等[13]针对PNF技术对脑卒中功能障碍恢复的影响进行了研究,研究人员在治疗组中使用PNF技术中的收缩-放松-主动活动,并保持稳定的节律,结果发现治疗组脑卒中患者的上肢运动功能有不同程度的恢复。于青[14]的研究表明,体针联合PNF疗法早期干预对改善脑卒中后肢体运动功能障碍的效果显著优于单纯的Bobath疗法。通过体针联合PNF疗法早期干预,可使脑卒中患者致残率明显下降,能更有效地防止并发症及废用综合征的形成。潘毓健[15]对脑卒中患者平衡功能影响的研究中发现,PNF技术预防脑卒中患者失衡跌倒具有重大意义,其结合常规康复治疗对提高脑卒中患者平衡功能具有较好疗效。在对脑卒中运动控制的有效性研究中发现,增加外周型本体感觉促进的PNF技术在脑卒中综合康复训练中的应用,有利于脑卒中患者肢体功能、感知觉以及心理功能恢复,并有效地促进患者积极参与社会活动,达到尽早回归社会的整体康复的目标[16]。
邱小红等[17]研究脑血管意外、脑外伤引起的偏瘫上肢的治疗发现,50例患者中36例在接受PNF技术治疗后,肌痉挛有不同程度的缓解,出现分离运动,比较明显地恢复了其上肢功能。刘建宇[18]对PNF技术与偏瘫患者立位平衡极限能力的关系进行了深入研究,结果表明PNF治疗手法对提高偏瘫患者平衡极限能力的效果较为明显。杨丹丹[19]对早期偏瘫后肩关节半脱位患者进行了对比研究发现,PNF技术对偏瘫患者早期有明显疗效,但是偏瘫患者在前期有一定恢复外,并没有因长期接受PNF治疗而有进一步的恢复,远期疗效不明显。王玉龙[20]结合偏瘫患者肩关节半脱位的发病机制,针对性地选择一些PNF技术治疗偏瘫患者的肩关节半脱位,利用计算机的放射学测量观察治疗前后肩关节的变化,发现选择性地使用PNF技术治疗患者肩关节半脱位有较为明显效果,病程较短的患者治疗效果更为显著,为我国的偏瘫治疗提供了重要的理论依据。曾宪敏[21]在早期应用PNF技术治疗脑卒中偏瘫的疗效观察中发现,PNF技术注重整体治疗,可明显改善脑卒中偏瘫患者的肢体功能,提高其日常生活能力,对于促进偏瘫患者的康复有较好的作用,值得临床推广。康杰等[22]在环状加压结合PNF技术对脑卒中急性期偏瘫上肢恢复的有效性研究中发现,脑卒中急性期给予PNF技术治疗的同时结合环状加压,可通过反复熟练的和目的性的治疗模式最大限度地恢复患者的上肢功能。彭松波等[23]认为,确保偏瘫患者恢复后期足内翻治疗有效的关键是选择恰当的促通技术和合适的训练项目。结合重心转移及步态训练对促进下肢运动分离有更好的效果,可提高患者步行速度。改良PNF技术结合手法有效降低踝关节张力,既能强化下肢肌力较差肌群的肌力,又可促进踝关节外翻、背伸。
PNF技术经常被用来改善关节的主动和被动的活动范围。良好的柔韧素质可以防止损伤,提高动作的协调性和灵活性,促使肌肉更匀称健美。影响柔韧素质发展的因素很多,包括皮肤、肌肉、骨结构、关节周围的韧带的弹性和伸展能力,尤其依赖于肌肉放松和紧张的调节能力及中枢神经的调节。PNF技术能有效改善柔韧性的机制包括基于拮抗肌反射性放松和牵张反射等伸展反射的神经生理现象以及基于体内抑制现象和交互抑制现象。王小迪[24]在PNF技术拉伸法对肌肉力量、柔韧性及生物电特性的影响研究中发现,PNF技术拉伸法对柔韧性有改善作用,值得进一步推广。Rees等[25]对PNF技术改善活动量较大妇女踝关节僵硬和力量发展方面的效用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PNF技术可以提高踝关节活动度和关节周围肌肉的力量,是一种有效的临床治疗手段。Mahieu等[26]研究发现,PNF技术能改善踝关节的背屈活动范围。常颍等[27]在国外研究的启发下进行试验,发现PNF技术拉伸相对静力拉伸来说是更为优越的发展柔韧素质的方法。该研究成果进一步完善了我国PNF技术有关改善人体柔韧素质的研究,推动了PNF技术在体育训练中的实践应用。马文杰[28]在柔韧性训练中运用PNF技术的试验研究发现,摆动伸展、静力性伸展都可以有效地提高柔韧性,这是经过试验研究和检验的,PNF技术在柔韧性训练中的运用特别是结合了以上两种训练方法的运用可以使神经功能大大改善,使肌肉的血流量增加,减少肌糖原的利用,减少乳酸的产生,增加有氧代谢的脂肪利用率,提高最大功率的输出量。
覃彪民[29]运用PNF技术结合传统针刺疗法对53例特发性面神经麻痹患者进行了治疗,并与药物组47例患者的恢复状况进行对比,在治疗的30 d中发现,PNF技术治疗的患者恢复速度更快,疗效较药物组突出。吕亚南[30]对股神经损伤致股四头肌不完全性瘫痪进行康复治疗,运用PNF技术结合本体感觉训练等中医康复技术对其中1例康复速度十分缓慢的患者进行加强康复治疗,3个月后发现该患者恢复了正常功能,证明了PNF技术与中医治疗相结合具有一定疗效。任立红[31]实践了PNF技术结合推拿、牵引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的研究,结果表明两者结合、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既恢复了颈椎的本体运动感觉,又纠正了颈椎的力学关系,有效地缓解或消除疼痛,值得临床推广。
杨年煜[32]在PNF技术用于偏瘫患者步态训练的疗效观察中发现,PNF技术结合传统康复治疗方法对偏瘫患者进行步态功能的恢复具有促进作用。白蓉[33]在低频调制中频联合PNF技术治疗脑卒中后肩关节半脱位疗效观察中发现,低频调制中频联合PNF康复技术治疗对肩关节半脱位患者运动功能的恢复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对复位率的改善与常规康复治疗无明显差别。任立红[34]运用PNF技术结合药物离子导入、推拿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既恢复了颈椎的本体运动和感觉,又纠正了颈椎的力学关系,有效缓解或消除了眩晕等症状。郭文乾[35]采用麦肯基力学疗法联合PNF技术对神经根型颈椎病的治疗进行了研究,结果发现,麦肯基力学疗法的使用能明显提高PNF技术对神经根型颈椎病的治疗效果,减少疼痛程度。不仅纠正了颈椎不正确的力学关系,而且丰富了PNF技术的应用手段,值得临床推广应用。王润妹等[36]在PNF技术联合拮抗肌针刺对上肢痉挛性偏瘫的疗效研究中发现,疗效优于单纯拮抗肌针刺,可以有效改善上肢运动功能,缓解肌痉挛并提高患者的日常生活能力,具有临床应用价值。
PNF技术于20世纪80年代引入我国后,经过几十年的理论发展与临床实践,在临床康复医疗中得到广泛的应用。回顾这些研究结果不难发现PNF技术结合常规牵引、针灸、高压氧等方法治疗骨科、神经科疾病以及在临床康复中应用的研究仍然较少,研究也不够广泛和深入。应用PNF技术结合中医传统康复技术治疗外周神经损伤、脑损伤、脊髓损伤、骨与关节损伤方面有显著疗效,是康复治疗中的一个新方法,值得进一步探讨和研究。
[1] 赵耀.PNF技术在临床康复治疗中的应用探讨[J].中国当代医药,2009,16(8):16-17.
[2] 唐丹.本体感觉神经肌肉促进法[J].中国康复医学杂志,1994,9(4):187-191.
[3] Pollock JW,Faber KJ,Athwal GS.Prosthetic Replacement for Distal humerus fractures[J].Orthop Clin North Am,2008,39(2):87-200.
[4] 李荣祝,吕亚南.PNF技术研究现状与展望[J].中国临床新医学,2011,4(4):371-373.
[5] Puentedura EJ,Huijbregts PA,Celeste S,etal.Immediata effects of quantified hamstring stretching:hold-relax proprioceptive neuromuscular facilitation versus static stretching[J].Phys Ther Sport,2011,13(3):122-126.
[6] Ferber R,Osternig L,Gravelle D.Effect of PNF stretch techniques on knee flexor muscle EMG activity in older adults[J].J Electromyoqr Kinesiol,2002,12(5):391-397.
[7] Kofotolis N,Kellis E.Effects of two 4-week proprioceptive neuromuscular facilitation programs on muscle endurance,flexibility,and functional performance in women with chronic low back pain[J].Phys Ther,2006,86(7):1001-1012.
[8] 王俊,张志杰.水中PNF技术对膝关节损伤后功能障碍的治疗作用[J].中国康复,2009,24(3):187-189.
[9] 车世钦,于敏.PNF技术在桡神经损伤修复术后功能恢复的应用[J].中国康复,2012,27(2):99-101.
[10] 车世钦.结合PNF的关节松动术(MWP)技术治疗肘关节功能障碍初探[J].中国伤残医学,2012,20(10):9-12.
[11] Rameckers EA,Speth LA,Duysens J,etal.Botulinum toxin-a in children with congenital spastic hemiplegia does not improve upper extremity motor-related function over rehabilitation alone:a randomized controlled trial[J].Neurorehabil Neural Repair,2009,23(3):218-225.
[12] Marek SM,Cramer JT,Fincher AL,etal.Acute effects of static and proprioceptive neuromuscular facilitation stretching on muscle strength and power output[J].J Athl Train,2005,40(2):94-103.
[13] 刘风珍,冯丽萍.PNF技术在急性脑卒中上肢功能恢复中的作用对照研究[J].中国康复,1998,2(5):510-511.
[14] 于青.体针联合PNF疗法早期干预对改善脑卒中后肢体运动功能障碍的疗效观察[J].临床和实验医学杂志,2012,11(24):1928-1930.
[15] 潘毓健.本体感觉神经肌肉促进技术对脑卒中患者平衡功能的影响[J].中国康复理论与实践,2012,18(1):22-24.
[16] 潘毓健.本体感觉神经肌肉促进技术对脑卒中运动控制的有效性研究[J].老年医学与保健,2011,17(2):81-84.
[17] 邱小红,范巧珍.PNF技术在偏瘫上肢治疗中的应用[J].当代医学,2002,17(6):355-356.
[18] 刘建宇.神经肌肉本体促通技术对偏瘫患者立位平衡极限的影响[J].中国康复理论与实践,2004,10(9):546.
[19] 杨丹丹.PNF技术治疗早期偏瘫后肩关节半脱位的疗效[J].中国康复,2007,22(2):104-105.
[20] 王玉龙.PNF对偏瘫肩半脱位的影响[J].中华物理医学与康复杂志,2002,24(6):386-389.
[21] 曾宪敏.早期应用PNF技术在脑卒中偏瘫治疗中的疗效观察[J].临床和实验医学杂志,2010,7(3):59-61.
[22] 康杰,叶川东.环状加压结合PNF技术对脑卒中急性期偏瘫上肢恢复的有效性[J].中国康复,2010,25(5):340-342.
[23] 彭松波,程群.改良PNF技术和下蹲训练对偏瘫恢复后期内翻足的影响[J].神经损伤与功能重建,2008,3(4):289-290.
[24] 王小迪.PNF拉伸法对肌肉力量、柔韧性及生物电特性的影响[J].中国运动医学杂志,2011,30(4):387-391.
[25] Rees SS,Murphy AJ,Watsford ML,etal.Effects of proprioceptive neuromuscular facilitation stretching on stiffness and force-producing characteristics of the ankle in active women[J].J Strength Cond Res,2007,21(2):572-577.
[26] Mahieu NN,Cools A,De Wilde B.Effect of proprioceptive neuromuscular facilitation stretching on the plantar flexor muscle-tendon tissue properties[J].Scand J Med Sci Sports,2009,19(4):553-560.
[27] 常颍,王晓东.PNF法拉伸和静力拉伸练习对改善跨栏运动员的髋关节柔韧性作用的比较[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05,28(11):1516-1520.
[28] 马文杰.在柔韧性训练中运用PNF 技术的实验研究[J].搏击·武术科学,2010,7(1):52-53,67.
[29] 覃彪民.针刺结合PNF治疗特发性面神经麻痹[J].中国康复,2007,22(2):98.
[30] 吕亚南.股神经损伤致股四头肌不完全性瘫痪康复训练的体会[J].广西医学,2007,29(10):1622-1623.
[31] 任立红.PNF技术联合牵引、推拿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J].颈腰痛杂志,2011,32(4):317-318.
[32] 杨年煜.PNF技术用于偏瘫患者步态训练的疗效观察[J].中国实用医学,2008,3(32):162-163.
[33] 白蓉.低频调制中频联合PNF技术治疗脑卒中后肩关节半脱位疗效观察[J].中国实用神经疾病杂志,2010,13(21):4-6.
[34] 任立红.PNF技术结合药物离子导入、推拿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J].河北医药,2012,34(5):770-771.
[35] 郭文乾.麦肯基力学疗法联合PNF技术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的疗效分析[J].重庆医学,2011,40(16):1602-1604.
[36] 王润妹,宋成宪.PNF技术联合拮抗肌针刺对上肢痉挛性偏瘫的疗效[J].实用医学杂志,2012,28(3):411-4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