剖宫产术后发生粘连的危险因素调查分析及防治对策

2014-03-06 15:53:36丁敦素杨革辉四川省乐至县童家中心卫生院妇产科64507四川省乐至县人民医院妇产科
医学理论与实践 2014年4期
关键词:手术过程组间剖宫产

丁敦素 杨革辉 四川省乐至县童家中心卫生院妇产科 64507; 四川省乐至县人民医院妇产科

粘连是指正常情况下处于分离状态的腹腔脏器或组织间异常的纤维结构,绝大多数的粘连都继发于腹膜损伤,而最常见的引起腹膜损伤的原因是外科手术[1,2]。鉴于此,为了进一步研究和探讨临床导致剖宫产术后发生粘连的危险因素,从而有针对性提出相关防治对策来降低剖宫产术后粘连的发生几率。本文以我院2010年12月-2012年12月期间收治的剖宫产术患者154例为研究对象进行了回顾性分析,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文所选取的154例剖宫产术患者中,年龄22~44岁,平均年龄28.42岁。全部患者中发生粘连的共计125例,粘连发生率为81.16%。按照患者实施手术过程中子宫切口位置是否正常(以切口位于膀胱返折腹膜下1.5cm的位置为基准,高于或者低于此位置均为位置异常)分析,子宫切口位置正常的患者76例,子宫切口位置异常的患者78例;按照患者实施手术后是否发生感染情况分析,术后感染患者39例,术后未感染患者115例。

1.2 方法 观察患者实施手术过程中子宫切口位置、术后感染发生情况与粘连发生之间的关系。

1.3 统计学方法 所有数据均采用SPSS11.5软件包进行处理,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且以P<0.05为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患者实施手术过程中子宫切口位置与粘连发生之间的关系比较 按照患者实施手术过程中子宫切口位置是否正常进行分组,子宫切口位置正常组的76例患者中,轻度粘连42例(55.26%),中度粘连11例(14.47%),重度粘连7例(9.21%);子宫切口位置异常组的78例患者中,轻度粘连11例(14.10%),中度粘连43例(55.13%),重度粘连11例(14.10%)。粘连发生情况组间比较,子宫切口位置异常组患者的粘连发生情况较子宫切口位置正常组患者的粘连发生情况严重,且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2.2 患者实施手术过程中术后感染与粘连发生之间的关系比较 按照患者实施手术后是否发生感染情况进行分组,术后发生感染的39例患者中,轻度粘连15例(38.46%),中度粘连15例(38.46%),重度粘连9例(23.08%);术后未发生感染的115例患者中,轻度粘连38例(33.04%),中度粘连39例(33.91%),重度粘连9例(7.83%)。粘连发生情况组间比较,术后感染组患者的粘连发生情况较术后未感染患者的粘连发生情况严重,且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3 讨论

随着剖宫产手术应用的不断成熟以及相关医疗卫生条件的不断改善,近年来,临床剖宫产率呈现出了逐年缓慢升高的趋势。而在这一趋势下,患者实施手术后的相关近远期并发症所带来的负面影响逐渐显现出来。尤其是剖宫产术后发生粘连在很大程度上降低了患者手术后的生活质量,在一定程度上威胁着患者的生命健康。由此可见,临床上针对预防剖宫产术后粘连的相关研究具有重要的临床实践意义和理论研究意义[3,4]。

从临床同类研究和报道结果中总结得知[5,6]:患者实施手术过程中子宫切口位置不正常和发生术后感染均可提升患者发生粘连的程度。从本文结果上分析,也进一步证实了这一观点:(1)粘连发生情况组间比较,子宫切口位置异常组患者的粘连发生情况较子宫切口位置正常组患者的粘连发生情况严重,且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2)术后感染组患者的粘连发生情况较术后未感染患者的粘连发生情况严重,且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在临床上为了有效地降低患者发生术后粘连的几率,针对以上结果,笔者实施以下有针对性的防治对策:应针对以上危险因素,由有经验的医师主刀,术中仔细操作,避免损伤,以确保产妇安全,同时做好相关的消毒工作,降低感染的发生几率。此外,要进一步规范产科手术等级资质,严格依法行医,加强手术技能的训练,提高妇产科医生对围产期出现的各种情况的处理能力,促进阴道自然分娩,降低剖宫产率是提高妇女生活质量和生殖健康水平的重要措施[7,8]。

综上所述,本文可以得出以下结论:在临床上导致剖宫产术后发生粘连的危险因素是子宫切口位置异常和术后发生感染,应有针对性实施防治对策从而降低剖宫产术后粘连的发生几率。

[1]徐芳,沈晓露,郑园园,等.影响宫腔镜下宫腔粘连分离术为主综合治疗疗效相关因素分析〔J〕.温州医学院学报,2013,43(4):245-248.

[2]王冬莲,廖湘玲,陈亮香,等.宫腔镜术后再粘连高危因素配对病例对照研究〔J〕.医学临床研究,2013,30(5):853-855.

[3]马彦彦,祝新利,等.不同术式剖宫产术后二次开腹手术时盆腹腔粘连情况比较〔J〕.中华妇产科杂志,2005,40(11):729.

[4]Levy X,Fontaine E,Segalini V,et al.Elective caesarean operation in the bitch using aglepristone before the pre-partum de-cline in peripheral progesterone concentration〔J〕.Reprod Domest Anim,2009,44(Suppl 2):182-184.

[5]陈保红.宫外孕患者不同程度盆腔粘连的相关因素研究〔J〕.中国医药指南,2012,10(16):174-175.

[6]王海娜,廖晟,蒋优芬.宫腔镜下手术治疗宫腔粘连的临床疗效观察及宫腔粘连的相关危险因素分析〔J〕.中国医师进修杂志,2012,35(36):7-9.

[7]靳军,王彩霞,王茜.剖宫产术后盆腔粘连相关因素分析〔J〕.浙江创伤外科,2011,16(3):335-336.

[8]黄凤雁,于爱军.宫颈锥形切除术后宫颈管粘连的影响因素分析〔J〕.肿瘤学杂志,2011,17(7):537-538.

猜你喜欢
手术过程组间剖宫产
老年髋关节置换术压疮高风险者手术过程急性压力性损伤护理干预
保留远近双蒂皮瓣削薄术治疗手足部皮瓣移植术后臃肿畸形临床观察
数据组间平均数、方差关系的探究
一胎剖宫产,二胎必须剖吗
剖宫产之父
更 正
Geological characteristics, metallogenic regularities and the exploration of graphite deposits in China
China Geology(2018年3期)2018-01-13 03:07:16
保温护理对98例全身麻醉患者术后复苏应用价值分析
腹膜外剖宫产术应用于二次剖宫产的疗效观察
麻醉复苏室与临床护理特征性分析与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