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春华,杨占明
(陇东学院 体育学院,甘肃 庆阳 745000)
安塞腰鼓是我国陕北广泛流传的一种鼓舞形式,因发源于陕西省安塞县,故名“安塞腰鼓”。安塞腰鼓历史悠久,源远流长,资料考证已有2000多年的历史。安塞腰鼓表演气势磅礴,铿锵有力,有“天下第一鼓之称”。1996年安塞县被国家文化部命名为“中国腰鼓之乡”,2006年5月20日安塞腰鼓经国务院批准列入首批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如今,安塞腰鼓已经走进西北少数高等学府,为安塞腰鼓的普及和推广迎来了一个新的格局。
溯其安塞腰鼓的起源,必先从安塞的历史地理讲起。安塞古为白翟地,秦汉设高奴县,宋代以“安定边塞”之意设安塞堡,属绥德军辖,为宋夏交兵的古战场……至今塞堡遍野,烽墩随处可见。安塞地理位置优越,自古为兵家必争之地,有“上郡咽喉”、“塞北锁钥”之称,可北控,可南御,朝朝重兵把守,代代战事迭起[1]。安塞因地处北方少数民族和南方汉民族的过渡地带,所以在其长期的历史变迁与民族融合中,中原农耕文化与西北少数民族游牧文化相互交融渗透,逐渐形成当今独具特色的安塞文化,并且在其以后长期发展过程中,由于地处黄土高原腹地,鄂尔多斯盆地边缘地带,地形闭塞,交通落后,所以在其他地区古老文化相继消失的时候,而安塞文化比较完整的保留了下来,并且成为我国传统文化保存最好,民间艺术力量较为集中,最有代表性的地区之一。因此,闭塞的环境保留了文化,也保留了艺术。对于安塞腰鼓的具体历史起源,没有较为明确的历史记载,也很少有学者在这方面做深入的调查。因此,关于安塞腰鼓的起源大多是民间传说,归纳总结,其中具有代表性的有“战争说”、“巫仪说”和“祭祀说”。
安塞地处西北要塞,与古长城和内蒙古毛乌素沙漠接壤,与北方少数民族的居地相邻,是一片历代饱受战火与纷争的土地,无论是古代我国西北少数民族之间还是汉族与少数名族之间,都曾使得这片土地战火连绵。这里地形复杂,是古代中原王朝抵御北方少数民族的天然屏障,是北去大漠,南通关中的交通要塞,历朝历代都有着举足轻重的战略地位。鼓最早出现在军队中的记载出于《易经·中孚》:“得敌,或鼓,或罢,或泣,或歌。”意思是:“俘获了敌人,有击鼓的,有哭泣的,有唱歌的”。可见鼓的军事用途源远流长。相传,战国时期,在秦国北部,安塞腰鼓装备于各个边塞驻防的军队,将士将腰鼓视同刀箭,作为战争不可缺少的装备。一旦遭到突然袭击,就以鼓报警,传递军情;在两军交锋,以鼓助战,威慑敌人;若寡不敌众时,则以鼓告急,请求援助;当克敌制胜,则以鼓为乐,庆贺胜利。因此安塞腰鼓作为军队设备在北方地区应运而生。
安塞地处黄土高原北部,北接内蒙古高原,气候条件恶劣,冬季气候寒冷,民众易感伤寒而病,但是由于自然条件的制约,生产力水平低,科学、教育、文化、医疗都不发达,人们认识和改造世界的能力受到了严重限制,无法摆脱对自然的困惑,只能依托和追求神灵的保护,长期受到迷信思想的束缚,所以当地巫术横行,并且成为一种社会风气。相传周文王时,安塞地区风调雨顺,人民安居乐业,但有一段时间瘟疫横行,人民死伤者甚多,君臣上下,人心惶惶。人们想法驱除瘟疫,谋求生存。于是有人提出,瘟疫是一种邪恶的妖魔,畏惧震动,害怕红色,于是人们想起了用鼓驱除瘟疫。他们创造了一种鼓,系在腰间,身上披红挂彩,扮成各种巫神怪兽之类,边打边喊,驱邪避难,因此在浓厚的迷信主义色彩下产生了安塞腰鼓。
在陕北民间人们习惯把秧歌称为“社火”意为祭祀土地神。在过去,安塞腰鼓多在庙会祭祀场合中演出。所以凡逢庙会,腰鼓队就在“伞头”的带领下,敲锣打鼓,吹着唢呐,抬着祭祀所用的整猪整羊赶向寺庙烧香拜神。在庙会会长的主持下举行“谒庙”,然后在庙院舞弄一番,意在祈求神灵保佑,风调雨顺,五谷丰登,国泰民安。每年春节前后,也是腰鼓队集中演出的时候,从除夕到元宵,腰鼓队翻山越岭,走村串户,挨家挨户拜年(在民间叫做沿门子),每到一户,伞头根据本家的具体情况,面对已经排好的神位说一段祈祝性的话,然后进行腰鼓表演。在陕北,人们都相信这样可以消灾免难,四季平安。直至今天,这种遗风仍然在陕北及其大多地方有所保留,安塞腰鼓表演也成为民间祭祀活动和节日喜庆不可缺少的程序。
时代在进步,安塞腰鼓的功能随之也发生了改变,它不再是过去的战争情报、祭祀方式和巫仪之术,现在安塞腰鼓已经发展成为人们健身娱乐的活动方式,成为人们逢年过节、农闲喜庆不可缺少的庆祝方式之一。而且在部分西北高校公共体育教学中,安塞腰鼓已做为一门公共体育课程引入到学校体育中来,这是安塞腰鼓推广与普及的一个转折点。
1935年中央红军长征到达陕北,革命思想的传入彻底打破了陕北固有的封闭状态。安塞腰鼓的现代发展也正是在这一时代开始。1942年,毛泽东同志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发表了重要讲话,论述了文艺与生活,文艺与政治,借鉴与继承,普及与提高等问题。这一精神深刻影响了中国文艺的发展方向,为落实毛泽东同志的讲话,鲁迅艺术学院文艺工作者深入农村,搜集、整理了大量民间资料,并且对其加工、整理,使其贴近现实,接近生活。在这一时期,安塞腰鼓得到了真正的继承与发扬,为宣扬党的路线方针,鼓舞人们投入抗战起到了积极作用;并且成为军民合欢,庆祝胜利与解放的一种象征,因此这一时期的安塞腰鼓被誉为“胜利的腰鼓”,载入了红色革命的史册。改革开放以来,安塞腰鼓真正进入快速发展时期,在这一时期,现代影视媒介对它的发展起到了极大的推动作用。1984年程凯歌编写的《黄土地》在全国上映,使安塞腰鼓名声大振。1986年安塞腰鼓获得民间舞蹈大赛金奖;1988年在农运会绽放光彩;1989年写进专题记录片《八千里路云和月》。进入20世纪90年代以后,安塞腰鼓先后参加了11届亚运会开幕式,香港回归等多次大型表演活动,在带动区域文化发展和建设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并曾一度走出国门,于日本、德国、意大利等国演出。1996年安塞县被国家文化部命名为“中国腰鼓之乡”,2006年安塞腰鼓正式经国务院批准列入首批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2009年,1424名鼓手参加了国庆60周年庆典,接受了全国人民的检阅。
当今安塞腰鼓已经相当普及,从农村到城市,从黄土高坡到大江南北,据有关部门统计,截止2004年,安塞县有安塞腰鼓协会14个,经过正式培训注册的鼓手有4万余人,骨干腰鼓手6000余人[2]。分为少儿腰鼓、青年腰鼓、老年腰鼓、女子腰鼓等多种,各乡镇都成立了腰鼓协会,协会办公室设在县文化局,承担各种对内对外交流和表演项目。
安塞腰鼓是我国传统体育项目,是在特有的历史传统和文化背景下产生的,只有深入了解民族文化才能挖掘其中的内涵,深刻体会其丰富的含义[3]。然而当前,许多人只看准了安塞腰鼓的经济价值,认为安塞腰鼓是安塞特有的“名片”,是安塞的“摇钱树”,但是忽略了对这棵树的浇灌和培育。因为大多数人只满足于当前的现状而没有对其价值进行深刻的挖掘,并且在传统的基础上缺少创新和提高,不能适应时代发展需求,使安塞腰鼓的功能没有得到充分发挥。
目前安塞腰鼓开展形式单一,项目形式陈旧。在大力倡导全民健身,构建和谐社会的今天,很多古老陈旧的东西已不适合当代人的需要,不能被大多人倡导和接受。所以严重阻碍了广大人民的参与积极性,使得腰鼓项目不能得到大众化的普及,进而严重影响安塞腰鼓的继承。因此,传统体育项目很有必要经过改革创新,不断开创新的打法,以适应新时代的要求,满足大多数人的健身需求,满足不同年龄阶段人的要求。
随着安塞腰鼓体育项目的不断发展,一部分人已经认识到了安塞腰鼓的价值。尤其是经济价值,刺激很多人投入到安塞腰鼓运动项目中来。使从事安塞腰鼓运动的人员增加,队伍不断壮大,但是据调查,这些人大多为农民,没有经过专业训练,技术参差不齐,许多人对于一些高难度动作不能完全把握,长此以来,一些高难度的传统动作或被简化、或被丢失,使安塞腰鼓的文化价值受到严重损坏。另外,一些精通安塞腰鼓技艺的老艺人相继离休或者逝世,受到中国传统思想观念影响,一些独门绝技没有得到向外传播,也使得安塞腰鼓的精髓没有得到很好的继承和发扬。在这种情况下,不利于安塞腰鼓的发展,安塞腰鼓也会逐渐失去原有的魅力。
江泽民说:“一流大学应该成为继承、传播民族优秀文化的重要场所和交流借鉴世界进步文化的重要窗口。”安塞腰鼓作为一种文化形式,所以它的传播离不开学校这座平台。然而在我国的很多学校,尤其作为安塞腰鼓发源地的西北地区,很多学校并没有开设安塞腰鼓课程,这很不利于安塞腰鼓的长久发展和保护。当地有关部门的重视程度也严重制约着安塞腰鼓的发展前景,虽然作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安塞腰鼓有着很高的文化艺术价值,当前安塞腰鼓的保护与继承已经势在必行,当地政府很重视腰鼓艺术事业的发展,尝试过很多办法来发展安塞腰鼓,但是仍然没有达到当地居民期待的那样,给安塞经济带来更大的发展空间。据调查发现,很多曾经参加过亚运会、国庆庆典等大型表演的职业鼓手因为生活所迫,纷纷退出这一行业,另谋生计,这在很大程度上是政府政策性问题造成的,职业人员没有生活保障,腰鼓队伍管理松散、资金不足、技术不湛、设备不全等因素仍然限制着安塞腰鼓队伍的进一步壮大。
安塞腰鼓是黄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它的产生发展与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息息相关,其文化内涵与特定的文化氛围有直接的联系,在它的长期流传过程中形成了刚劲激昂,豪放勇猛,气势非凡,铿锵有力,深厚庄重的特点,从表现艺术方面,不仅有浓厚的民族特色和生活积淀,还具有一定的时代精神风貌[4]。安塞腰鼓在各种演出中,通过自己的艺术向社会做出了宣传,有效提高了自身的知名度和影响力,但是仅仅通过单一的形式还不够,安塞腰鼓应该顺应时代的要求,通过现代媒体,运用书籍、报刊、电视节目、视屏、网络等媒体全方位,多手段的进行宣传,加强其知名度。
随着安塞腰鼓影响力的不断扩大,加强安塞腰鼓的管理、改造和技术的提高,不仅成为安塞腰鼓发展的需要,也是社会发展的需要[5]。虽然时代的发展对安塞腰鼓的技术难度有所降低,以便普及和推广。但创新是所有艺术发展的不竭动力,安塞腰鼓作为安塞的一个亮点,一种古老的文化艺术形式,在创新的过程中应该不忘继承其一些古老的技艺。使其既能体现传统精神,又能反映时代需要,在不断创新中体现更丰富的色彩。
文化产业被认为是21世纪最具发展潜力的产业之一。但是当前,安塞腰鼓的产业化道路并没有真正形成,尤其外部资本在这方面的投资很少。因此,应该充分利用政府在安塞腰鼓产业化发展中的作用,利用地域条件为安塞腰鼓的发展创造一个良好的环境,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增加资金投入,同时引进和培养安塞腰鼓专业技术人才,引进资金,扩大规模,向外界宣传安塞腰鼓的优势,吸收更多的外地资本进入安塞腰鼓产业化建设中[6]。
对于非物质文化的传承和保护而言,使非遗项目回到历史,回到民间,回到生活,无疑是最有效的办法[7]。学校是传播民族优秀文化的重要场所,对传承和弘扬民族文化有着重要的作用。因此无论是在道义上、还是条件上高校都应该是民族文化和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先行者,而地方高校公共体育教学,是学校体育和社区体育紧密结合的枢纽,是保护和发展地方文化的重要渠道,因此在高校开展安塞腰鼓公共体育课程,不仅是地方院校开展体育校本课程的重要途径,同时也是安塞腰鼓得到更好的传承与发展的重要渠道。
但是据调查发现高校开设安塞腰鼓课程的很少,目前仅有陕西理工大学、科技大学、长安大学、延安大学和甘肃陇东学院已将其引入到公共体育教学中来。因此,笔者建议,加大把安塞腰鼓引入课堂的力度,尤其是引入地方高校的公共体育教学中来,在开设安塞腰鼓课程的同时重视该门课程开发与研究,使其逐步正规化、时代化、系统化。进一步为我国传统文化的发展,为安塞腰鼓的普及和推广迎来一个更广阔的空间,也为高校公共体育课的教学注入更新鲜的血液和更丰富的内涵。
[1]安塞县地方编纂委员会.安塞县志[Z].西安:陕西人民出版社,1993:68-75.
[2]高新兰,周建东.安塞腰鼓打出黄土地[N].人民日报(海外版),2004-10-14.
[3]马永军,杜春斌.安塞腰鼓的历史回顾[J].延安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2(2):101-103.
[4]徐同忠.贺国候,安塞腰鼓的社会特性研究与课程开发构想[J].山西学院体育学院报,2005(4):58-62.
[5]李世荣,马莉,魏锦龙.黄土地上的体育文化——安塞腰鼓[J].陕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6:82-85.
[6]张应龙.安塞腰鼓产业化发展[J].价值工程,2011(36):273-275.
[7]许万林,曾玉华.安塞腰鼓在高校的传承分析[J].体育文化导刊,2012(4):78-9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