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琳
摘 要:社会保障责任的主体是国家。国家是社会分配的组织者,是全民利益的代表;公民是权力的主体,公民具有生存权,任何公民都有在生活上获得社会保障的权利。
关键词:社会保障制度;意义;途径
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保障是国家通过立法和行政措施设立的,是保证社会成员基本经济安全各项目的总和。社会保障由四个部分组成:社会救助、社会保险、社会福利、社会优抚。 从21世纪初中国人口已达13亿,这一庞大数字预示着国人的生存安全已提到日程上来。近几年,中国流动人口数量持续增长,大量农村外来务工人员及城市内无业、失业、准失业人员生活困难,且缺乏必要的社会保障,这部分人员的不满情绪不断增多,其中一些人不惜铤而走险,致使社会刑事案件发案数递增,社会矛盾越来越大。因此建立社会保障制度势在必行。
建立和完善社会保障制度是确保民生安全的第一要务。随着中国社会体制的转型,大批劳动力年龄偏大、文化素质低,而他们恰是下岗分流的“主力军”。这批劳动大军为中国创造积累了半个世纪的财富,理应受到社会的尊重。但目前我国社保普及面小,保障项目较单一,除政府、国有企事业单位工作人员外,农民、个体劳动者、自由职业者,尤其是40、50下岗未就业者,没有资格享受公共资源。现在,他们又是上赡养老人,下供养子女读书的支撑者。如果他们在生活中得不到社会保障,将给整个家庭带来震荡,增加社会不安定因素。老弱病残的健康保险、失业保险、儿童成人教育经费需要迫切解决。再从我国独生子女的状况来看,第一批独生子女已长大成人,由两个独生子女组成的家庭将成为中国家庭的主流。尽管他们的文化素质普遍比父辈高,就业率高,但家庭、工作的稳定性极其脆弱,如果没有健全的社会保障制度,他们将面临更为沉重的家庭负担,深陷于各种矛盾中。
建立社会保障制度有助于计划生育政策的进一步巩固、贯彻、实施,减轻人口负担,加快国人摆脱世代贫困的速度。尤其是在广大农村,生产力水平参差不齐,很多地区仍以体力劳动为主。养儿防老不仅是一种观念,也是不争的事实。50年代到70年代,成年人面临这样的问题:生七、八个比生一、两个孩子养老送终更可靠,同时家里出现一个摆脱贫困的“拯救者”的机率会更大些。后果是人口猛增,生活的负担更为沉重。与此同时,一部分先富起来的人急需财产继承人,不吝惜罚款的超生,两种现象恶性循环。要从这种怪圈中走出来,中国必须建立完善的社会保障制度,从而解除人们生老病死、失业、伤残和隐性失业的后顾之忧。进而减少计划生育阻力,人民安居乐业。同时社会保障制度的建立、发展、完善有助于社会精神文明、物质文明水平的提高。劳动者得以解除家庭负担,轻装上阵,专心致志的从事本职工作,为国家创造丰富的物质和精神财富。政府会有充足的时间和能力提高人民的文化生活水平,这样才能从整体上提高中华民族的科学文化素养、思想道德素质、民主法制意识。形成一种良性循环,促进人类社会的文明进步。
社会保障制度的建立有利于推动中国政治、经济体制改革,调节社会经济关系,消除分配不公的消极作用,维护社会公平。中国坚持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经济政策,建立现代企业制度。这就要求产权清晰,责权明确,政企分开。要积极推进配套改革,确保国有资产少流失、不流失,必须理顺各种经济关系,减少不必要的行政开支,建立社会信用体系,杜绝贪污腐败与挪用公共财政社会保障等基金,完善民主监督制度,保证国家财富真正取之于民、用之于民。私人企业、商业、服务业也要建立私人退休金制度和其他福利制度,杜绝资方车轮战术占用大量廉价劳动力,使劳动者通过社保享有生存权。建立社保体制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需要,有利于劳动力流动和劳动用工制度的改革。劳动力的配置必须通过市场进行,优胜劣汰是市场规律的作用。人的智力、体力、环境等自然和社会的差异,尤其广大农民收益和社会风险的增大,不可避免地使个人收入差距扩大,一部分人失业、破产。这就要求国家向低收入的穷人提供救济,对老人提供医疗津贴、房屋津贴等。扩大社保覆盖范围,使各种用工形式、各种所有制形式的职工都享有劳动保障,从而使市场竞争更法制化、公平化、人性化。
建立社保体制有利于扩大内需,拉动中国经济进步。如果没有社保制度,公民就必须靠储蓄来解决生存问题,从而降低了社会总需求,人们花不花钱成了中国经济能否增长的举足轻重的筹码。据资料介绍,全国库存积压商品三万亿人民币,国内86%的商品供过于求,市场销售疲软,大量企业资金周转不灵,刺激力不足,外需不足,内需成为中国经济的瓶颈。现今居民储蓄对居民具有“生存”意义,普遍认为储蓄式轻易动不得的,否则,生病、子女教育和住房问题都随时会成为家庭灾难。所以,人均数量很少的居民储蓄,是不会轻易被调息等措施所牵引。因此必须建立和完善社保制度,刺激生产、消费,使之形成良性循环。
关于建立和完善社保制度,应该从国情实际出发,同时借鉴国外的先进经验。如美国,目前有95%的从业人员参加养老保险,雇员年满65周岁缴费年限满10年,可以退休并领取养老金。我国应结合国情把就业社保、义务教育住房等设施的需求纳入公共资源范围,由政府、用人单位及个人共同承担。为保证各自履行义务,必须通过公开的制度化政治参与渠道,利益表达机制和社会协商方式,统筹协调各方利益,即劳动者要有监督的权利,资方要有被监督的渠道,政府要有履行义务的有效渠道,劳、资、政府三方相互监督,权责利明晰。防止企业经营者将拖欠工人工资甚至欠薪逃逸作为“盈利”的一个重要手段。防止公民利益被公开侵夺,对公共财富直接掠取。为促使失业者就业,克服懒惰思想,要采取积极措施规范就业,鼓励公民勤劳致富奔小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