丁根华 赖小军 夏侯海峰
江西省新余市中医院,江西新余 338025
高血压脑出血是脑血管病中病死率、致残率高的一种疾病,发病率高,以老年人为主,目前发病年龄趋于年轻化,严重威协人们的健康[1]。在高血压脑出血中,基底节部位发病率最高,占70%以上,具备手术指征的脑出血手术有开颅清除血肿或微创穿刺引流术,其中微创穿刺引流术中以硬通道钻孔穿刺和软通道锥孔穿刺引流报道较多[2-4]。本文探讨改良软通道微创穿刺引流治疗基底节血肿的临床效果。
选择2011年2月~2014年2月本院收治的基底节血肿患者52例,其中男34例,女18例,年龄38~86 岁,平均(62.1±1.5)岁,入院血压高者49例,有肺部并发症者8例。
格拉斯哥昏迷量表(Glasgow coma scale,GCS)评分12~15 分,意识清楚或嗜睡,偏瘫48例,失语20例,呕吐36例,小便失禁12例,出血部位在右侧基底节32例,左侧基底节20例。
采用改良软通道微创穿刺引流技术治疗。根据CT 定位,选择穿刺点,一般位于OM 线上4.5 cm 中线旁开2 cm,标线定位,消毒,暂不铺巾,局麻成功后先锥颅达硬膜表面,锥尖刺开硬膜,采用山东大正公司生产的一次性颅脑引流装置,14号或16号穿刺软管,内夹钢丝导针,穿刺方向平行OM 线与矢状面略成10°角(偏向颞侧),根据血肿大小选择进针深度,一般到达血肿最后端,拔出导针,有暗红色血性液体流出,固定,结束手术。术后第1 天根据头颅CT 复查结果调整软管深度,尿激酶溶解,抽吸残余血肿,直至血肿基本清除。
手术后7 d 采用GCS 评估患者的意识水平,手术后14 d 采用斯堪的纳维亚卒中量表(Scandinavian stroke scale,SSS)对神经功能进行评分。
采用SPSS 15.0 统计学软件进行数据分析,计量资料用均数±标准差表示,采用t 检验,以P<0.05 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52例患者中,完全恢复26例,生活基本自理22例,中转开颅4例,无一例死亡。
患者术后7 d GCS 评分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4 d GCS 评分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表1)。
表1 治疗前后GCS 评分的比较(分,±s)
表1 治疗前后GCS 评分的比较(分,±s)
与手术前比较,t=1.35,*P>0.05;t=2.47,#P<0.05
患者的神经系统在术后14 d 开始恢复,术后14、28 d SSS 评分与手术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0.01)(表2)。
表2 治疗前后SSS 评分的比较(分,±s)
表2 治疗前后SSS 评分的比较(分,±s)
与手术前比较,t=3.87,*P<0.05;t=4.21,#P<0.01
基底节血肿当血肿量>30 ml,血肿周围的脑组织受压迫造成缺血缺氧,缺血所释放的神经毒性物质对脑细胞加速损害,因此清除血肿,减少继发性病理改变,减轻灶周组织损伤,抢救生命,保护灶周组织具有积极意义,手术治疗可降低致死率和致残率[5-6]。
开颅手术无论多么微创对患者的脑组织和机体都是一种比较大的损害,这种损害在很大程度上抵消了其清除血肿的意义[7]。微创穿刺引流技术应运而生,硬通道钢制穿刺针管壁薄,前端开放且锐利,进针时对脑组织及神经纤维造成切割,脑组织的操作仍较大,一旦进针后不能调整或改变方向,且CT 检查伪影较大[8]。
改良软通道微创穿刺引流相对硬通道穿刺引流无脑组织切割,无脑组织摆动产生的二次损伤,而且软通道可进可退,根据血肿溶解情况可调整深度,选用山东大正公司生产的一次性颅脑引流装置,引流管的前端为盲端的硅胶管,进管时对脑组织及神经纤维起分离作用,引流袋增加了抗反流装置,预防逆性感染,且CT 检查无伪影现象。基底节血肿选择经额叶入路穿刺与颞叶入路,临床效果和死亡率无明显差异且存在优势[9-10]。经颞叶微创手术引流这种手术方法最大的缺点是,最容易导致损伤重要皮层功能区或者大血管,导致皮层功能出现障碍,致使损伤血管出血等副作用;但额叶为功能哑区,大血管分布少,经此部位穿刺引流不会导致大脑的重要功能损伤或者误伤大血管,最大程度地保留了脑皮质功能[11-12]。软通道穿刺引流,锥颅也是关键之一,锥颅时使用锋利三棱锥针刺破硬脑膜,带针软管须经硬脑膜破口置入可防硬膜外血肿形成,对坚实的血肿块采用尿激酶10 000~20 000 U 溶解,2~4 h 后抽吸[13-14]。反复多次,直至血肿基本清除。
综上所述,改良软通道微创穿刺引流技术对颅内血肿治疗有效,操作相对简单,适宜在临床推广。
[1]袁葛,赵继宗.脑出血的病因学和外科治疗[J].国外医学脑血管疾病分册,2004,12(5):237-340.
[2]桂达新,凌锋,谵燕飞,等.小骨窗开颅术和钻孔引流术治疗脑出血的疗效比较[J].中国脑血管病杂志,2004,1(7):292-294.
[3]王东成.经额叶入路手术治疗高血压脑基底节区出血14例分析[J].中国实用神经病杂志,2006,9(5):234-237.
[4]尤书德.经额/颞部微创清除术治疗基底节区出血的对比观察[J].中国实用神经病杂志,2004,7(4):98-99.
[5]Piotrowski WP,Rochowanski E.Operative results in hypertensive intracerebral hematomas in patients over 60[J].Gerontology,1996,42(6):339-347.
[6]Wang WZ,Jiang B,Liu HM,et al.Minimally invasive craniopunct ure therapy vs.conservative treatment for spontaneous intracerebral hemorrhage:results from a randomized clinical trial in China[J].Int J Stroke,2009,4(1):11-16.
[7]毕向峰,唐宝苍,高春香,等.额部入颅锥颅血肿穿刺抽吸引流术治疗自发性基底核出血[J].中国脑血管病杂志,2008,5(10):439-441.
[8]王焕明,王步兵,孙荣君.早期微创钻孔引流治疗高血压脑出血90例临床分析[J].中国临床神经外科学杂志,2008,13(11):231-233.
[9]王忠诚.王忠诚神经外科学[M].武汉:湖北科技出版社,2006:864-866.
[10]孔文涛,常小龙,赵德清,等.微创手术治疗高血压脑出血[J].中华神经外科疾病研究杂志,2011,10(3):276-277.
[11]孙巧丽,琚冬梅,邱茜茜,等.微创软通道穿刺引流术治疗高血压脑出血50例临床体会[J].中国实用神经疾病杂志,2011,1(1):69-71.
[12]孙金刚.改良微创颅内血肿清除术治疗高血压性基底节区出血的体会[J].中国社区医师(医学专业),2011,13(4):234-236.
[13]蒋秀娟.43例小脑出血临床分析[J].心脑血管病防治,2008,8(4):269-272.
[14]石元洪,唐洲平,徐金枝,等.脑出血血肿抽吸术临床疗效的综合文献分析[J].中华医学杂志,2009,90(19):1333-13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