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遗址保护新模式——城市遗址公园

2014-03-06 02:09郭俊伶燕山大学艺术与设计学院066004
大众文艺 2014年20期
关键词:圆明园遗址公园

郭俊伶 (燕山大学艺术与设计学院 066004)

文化遗产对于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保持人类文化多样性有着无可替代的意义。近年来,国家对遗址环境整治,保护展示和考古调查都取得了实质性进展。在“十二五”结束后,我国即将形成五片(西安片区、洛阳片区、荆州片区、成都片区、曲阜片区)、四线(长城、大运河、丝绸之路、茶马古道)、一圈(边疆和海疆)为重点、150处重要大遗址为支撑的大遗址保护新格局。单霁翔教授指出,大遗址保护的工作模式正在由被动的保护转向主动地引导。保护的关键不仅仅是协调好各部门的关系,归根结底还要从方式、方法上研究和探索符合地域特性、和谐发展的遗址保护途径。目前在大遗址保护的思路和方法上,我们已经取得了明显的进步。南京宝船遗址公园成功的将遗址展示与保护的矛盾降到最低,在以古代造船作塘为依托建设遗址公园其最大的特点是保存了遗址周边环境结构的原真性。进一步将文物保护中的“守”与公园的“放”相结合,对有关航海人文资源进行重新整和、再生,融合充分挖掘了我国航海史内涵,并结合周边环境去体现现代城市文脉,保证文化延续性的同时又满足现代文化生活的需要,体现新时代的公园景观设计规划方向。

我国经济高速发展带来的土地开发给遗址保护带来巨大冲击。这种形势下,借鉴国外城市遗址公园展示与保护理念对我国遗址公园建设有理论上的指导意义,希腊雅典卫城属于建筑群遗址,代表了古希腊圣地建筑群、庙宇、柱式和雕刻的最高水平。雅典人保护与展示理念显得独具特色。在保护遗址过程中强调的是公众参与性,包括修复过程也是一种探索与体验。神庙修复工程可以有条不紊的进行,游客在徜徉神庙时对其中的一块砖一块石头推测其具体位置。这种主观能动的体验会加深印象,相应的建议则及时调整和完善则有助于考古遗址公园下一步的工作。遗址的不可逆性与独特性决定了前期保护的重要,意大利庞贝古城从发现到现在已有经过两个世纪但其考古工作从未间断,遗址目前也只开放了三分之一。日本遗址保护理念始于上世纪20年代,日本学者针对本国遗址特点找寻特殊的展示与利用方法。能以最通俗的语言去传达信息是最简单不过的。日本吉野里遗址公园与飞鸟公园尤其突出了这一理念,公园建设通过多种展示手段的综合运用,将遗址以更加通俗易懂的形式介绍给普通参观者,运用独特的景观设计手法从知觉到行为无不带动着人们的观光热情。

在我国,由于遗址种类繁多,性质各异,分布也很广。我国遗址公园逐渐分化出了不同性质与形态的遗址公园。但真正意义上的遗址公园按性质主要分为建筑遗址与园林遗址,展示模式也主要以“博物馆”式与“园林”式为主。“博物馆”式遗址公园展示模式主要对历史上曾经辉煌过但是现已不完整的名园遗迹进行完整保存,在遗址保护线外部重新建构其相同主题景观环境烘托。譬如,圆明园遗址公园,圆明园是我国园林的瑰宝,极具历史价值与美学价值。圆明园遗址公园从1988年开放到今算是我国遗址公园发展中最有纪念意义及影响力的。规划前期园内现仅存山形水系、园林格局和建筑基址,假山叠石、雕刻残迹仍然可见,包括圆明、长春和万春三园遗址。周边遗址环境相关性不强,周边毗邻高校、科技园与居民区,还有城市非建设地带。为此,公园采用内外有别的原则将空间分为三园遗址和遗址范围外规划绿地两部分,为实现其原真性特点,三园遗址整体保护为主,遗址的维修、恢复必须有利于体现圆明园历史的真实性。但是,随着近年来土地成本极高,公园内外绿化利用频繁,占用滥用现象频发。导致公园功能复合。再加上相关单位以产业为导向对遗址景点的不断规划整治,问题也愈加明显。有2004年对圆明园九州景区的整治,改动了原有建筑遗址,致使一部分原有遗址信息丢失。在园外缓冲地带,存在着依墙搭建居住房屋的现象,环境脏乱差。圆明园遗址的核心区内,商业气味比较浓厚,有相关单位开办了中华皮影文化城、同仁堂药店等购物中心。曾经有研究人员对入园游客进行的问卷调查发现,大部分的游客圆明园遗址的保护现状基本满意,超过一半的游客反对完全重建圆明园。三分之一的游客希望大幅改善圆明园遗址的保护管理。这些回馈是验证遗址公园建设是否合理、保护方向是否正确的最有说服力的数据。而且此种使用后评价方式是很有必要的。既然开放了,必要会有使用上的矛盾出现,尽早的发现问题。

此外,宫殿与城址遗址,陵墓遗址、聚落遗址等建筑遗址也是我国物质遗产中类型较为丰富的一种。不同类型建筑遗址的展示有不同的侧重点。此类建筑遗址原先功能已经消失,现在可作为城市标示性建筑存在。也具备考古等科学价值。像南京大报恩寺遗址公园。在我国历代帝王陵墓中,秦始皇陵是规模最大、埋藏物最为丰富的一座,出于保护的原则,最早开发的秦始皇兵马俑只是秦始皇帝陵的冰山一角,尚未全部开发,此类遗址公园可以分为重点展示与部分展示。针对陵墓遗址群的独特性,遗址公园建设时整体布局以封土为中心,并将周围的大的山形水系等自然景观一起纳入景观范围。总体上结合骊山语渭水的关系。结合场地内整体南高北低的走势,以及“北司马道”的存在。景观轴设计以“骊山-秦始皇陵+渭河”为中心线。同时充分结合秦始皇陵原有之内、外格局。此类“园林式”展示模式与主题公园的主要区别在于在营造休闲环境的同时,突出“遗址标示的”运用,完成园区由中心岛四周渐趋自然与外围相融合,阐释了古代墓葬文化中“风水”等哲学理念。(见图)

秦始皇陵遗址公园效果图(来源于网络)

由此可见,遗址公园开发利用既要坚持考古与保护研究的持续性,期待有新的遗址被发现,又要面对城市空间的变化、人们的利用方式改变等等不确定因素,在规划中灵活处理遗址与城市空间关系,保证遗址环境的结构完整与主题的持续性。在借鉴西方先进的措施和手段的同时,打造具有地域性的遗址独有的特色文化,对于我国千城一面的现代城市具有重要意义。另外,遗址公园建设绝不是为了显耀一时的政绩或是经济上的寄托。在旅游业愈来愈热,消费主导性越来越强的今天,阮仪三教授这样评价:旅游其实是一种文化。在旅游六要素——吃、住、行、游、购、娱——前加两个字,第一个是 “保”,第二个是 “管”。归根到底是要提高人们的文化品位,将历史价值与城市记忆深刻到现代人心中,除了依赖于遗址价值的传播手段,更多的是把隐藏着的历史信息传达给游客。关乎于人文,尊重遗址,尊重历史,形成具有地域特色的交互式的体验感知,才是真正达到遗址开放的目的。

北京市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 《圆明园遗址公园总规》.

猜你喜欢
圆明园遗址公园
淮安市加强对泗州城遗址的建设引导
考古学家怎样发现遗址?
我家门前的小公园
大河村遗址仰韶文化房基保护加固修复
元上都遗址出土石刻的保护与研究
印象·圆明园
The Old Summer Palace on the photos 珍贵老照片,还原圆明园
在公园里玩
游圆明园有感
圆明园里过大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