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星记者

2014-03-05 06:46那福忠
今日印刷 2014年1期
关键词:明星

那福忠

大卫·布林(David Brin)是美国的科学家、未来学家,也是著名的科幻小说作家,他的最新小说《存在》(Existence)被评为最有深度的科幻小说,Tor(一位年轻的女记者)就“存在”这本书里。在此书里的2050年,现实与虚拟结合,人体与机械结合,共同存在,挑战地球的未来。

资深媒体人Steve Outing评论大卫·布林对未来新闻媒体的看法方向正确,可能性也很高。目前已经不乏有媒体人跳脱媒体机构自行发展,借助大众的力量去做更准确的新闻报道,只要有小说中2050年的技术便绝对可行。硅谷作家Dan Gillmor(《We the media》作者)曾说:“我的读者知道的比我多。”

小说中提到,2050年的记者虽然隶属于媒体机构,但都是单打独斗,借助众多粉丝的力量,建立自己的品牌,成为“明星”。媒体机构反而居于次要,与现在记者打着媒体机构的品牌去采访的形式迥然不同。

想象那时候的地球,好像被罩上一层网络,连接着地球上100亿人口中的每个人,把真实与虚拟两个世界结合在一起,“眼镜”成了沟通的工具,或者说是唯一的工具,称为“实景”(Tru-View)。人们透过嵌在眼镜中的超级计算机,可以找到任何人、看见任何地方,也可以进入数字世界。现在稀有的“扩增实境”,到那时便是日常生活。除了戴眼镜,还有人用隐形眼镜,更有人做“眼睛移植”,可以永地久活在“实景”中。

女记者Tor的采访路线以报道新闻为主,几十年不断的天灾人祸,到2050年不但继续,而且越演越烈。这成了她采访的重点,而且她可以随时把灾难现场的情况通过“眼镜”播放出去。那时的地球变成了一个实实在在的“地球村”,每发生一件大事便会立刻传遍“全村”。记者凭自己累积的可信度,吸引了大批跟随者从而使自己成为明星,并创造了个人的威信,媒体机构的品牌反而居于次要。

记者的跟随者就像明星的粉丝,可能有成千上万,甚至可达上百万、上千万。这些人不光是粉丝,还扮演助理的角色,记者需要信息或遇到问题时,会请他们发表意见,表达同样意见的粉丝越多,表示这个意见的可靠性越高。如果记者遇到专业问题,也可以从粉丝中甄选人员组成调查小组,协助调查并解决问题。

这样的做法现今行不通,因为群众的意见分歧既多又缺乏理性,常把少数的理性意见掩盖,但到2050年可以克服这个问题。记者的超级计算机可以先把粉丝的响应过滤,再整理剩下可靠度较高的响应,然后一层层征求下去,响应会越来越少、越来越理性,最终得到可靠度最高的结果。现在没有这样的技术,当然也没有这样的记者。

这本书被评为有深度的科幻小说,新闻记者仅是其中一部分。一些资深媒体人对“明星记者”的未来颇为认同,认为这极有可能是新闻媒体未来发展的方向,因为不用等几十年,现在就已经有了蛛丝马迹。《纽约时报》曾有3位“明星级”的人物在同一天宣布离职,到目前为止,该报今年一共有13名优秀新闻人员离职,有人用Exodus(圣经旧约《出埃及记》,意指出走潮)一词形容《纽约时报》今年的人员变动。

《纽约时报》一度是优秀新闻从业人员的“归宿”,一旦进入便终身留守,而现在却留不住人。业界分析这个现象是许多因素共同造成的,例如内部的人员缩减、管理阶层的更换,以及外部有越来越多的资金涌入新媒体,这无疑给优秀新闻从业人员的工作带来了难度。

当《纽约时报》与美国40%的报纸网站“筑墙”收费试图增加收入之际,投入新媒体的资金却突然增多。例如,社区新闻网站Buzzfeed刚募集4600万美元;家电网络杂志Engadge获美国在线巨额投资;图片传递网站Snapchat拒绝了Facebook的30亿美元收购,显示出社区网络市场的诱惑力;B2B信息技术网站Spiceworks也募集了5000万美元;另外Jeff Bezos也即将把《华盛顿邮报》炒热。

美国作家Dan Lyons曾多年为知名杂志撰写科技专栏,今年换工作到一家B2B市场集散网站HubSpot,用软件把商家的市场营销转换成潜在的顾客。他说虽然仍对新闻有浪漫的憧憬,但眼看新闻媒体赖以为生的广告开始摇动,所以必须要离开。HubSpot的一个客户原来在报纸上每年花费80万美元刊登广告,现在用HubSpot每年的费用仅12000美元,且效果比报纸还要好。

Beacon新闻网站标新立异,是个“制造明星记者”的平台,现在的规模还不大,只能制造“小明星”,但颇有前瞻性。网站的做法非常简单,读者每个月付费5美元,不是订阅网站,而是订阅一名记者,网站用所收费用的一小部分维持开销,大部分归记者所有。目前这个网站有50名记者,每月的收入完全看个人本事,名气越大、读者越多、收入越多,记者也许不能靠这个发财,但却可以借此机会展示才华,创造个人品牌。

读者付费并不局限于阅读已订阅记者的文章,还可以阅读所有记者的文章,如果对订阅的记者不满意,下个月可以订阅别的记者。网站靠读者付费资助,所以没有广告;记者靠读者付费资助,可以用于深入采访。每月5美元对读者来说并不算多,却可以在清爽的画面中阅读各类报道。

以前只有电影明星,后来有了电视明星,运动商业化以后又有了体育明星。在信息界年纪大一点的朋友都知道刚过世的James Martin,他写了几十本信息方面的经典之作,被称为信息明星。现在新闻界向“明星制”转型,也就不足为奇了。endprint

猜你喜欢
明星
这些年我们追过的明星
明星猝死背后
我们都是大明星
第一位明星
明星们爱用什么健身APP
扒一扒明星们的
一个明星村的诞生
明星
谁是大明星
我家也有大明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