慕明宜
发展的辉煌
改革开放35年来,西部印刷业一直走在健康发展的快车道上。
1.整个行业实力大大增强
据2012年出版的《中国印刷年鉴》统计资料显示,2011年西部12个省市和自治区共有印刷企业15700余家(不含打印、复印、影印企业),约占全国印刷企业10万余家(2012年统计数字)的15%;从业人员30余万人,约占从业人数356万人的9%;印刷工业总产值803亿元,占全国印刷工业总产值8677亿元的9.26%。近年来,西部百强印刷企业稳定在15家左右,约占全国百强印刷企业的15%。2013年还有1家印刷企业进入全国示范印刷企业行列,逐步缩小着与中东部地区印刷企业的差距。目前书刊印刷产品中个性化、多样化的精品书刊也能在本地区印刷,改写了高档特殊产品南印的历史。维吾尔、藏、蒙等少数民族学生课本和图书均可在本地区内排、印、装,助力了本地区民族教育和文化的传承。包装装潢印刷发展更为迅猛,纸制品印刷、塑料印刷、金属制品印刷、商品票据印刷、磁卡印刷、证件印刷等门类齐全。特别是陕西、四川、云南、重庆等省市的一些包装装潢印刷企业已具有相当的规模和水平。胶印、凹印、网印、数字印刷等工艺齐全,适应和满足了西部经济社会发展对包装产品的印刷需要。在 1.5万余家印刷企业中,以国有和国有控股企业为主体,民营企业、中外合资企业、独资企业、股份制企业等多种所有制形式的企业共存,在竞争中共赢共发展,为西部印刷业的快速发展作出自己的贡献。
2.印刷技术装备水平有了质的飞跃
改革开放之前的二三十年里,西部印刷业的技术水平十分落后,成为制约印刷业发展的主要瓶颈之一。20世纪八九十年代,西部地区印刷业在两个印刷技术进步方针的指导下,借着改革开放的东风,加快了技术革新的步伐,加大了技术升级的力度。许多企业,特别是那些大中型国有印刷企业购进了诸多国内外先进的排、印、装设备,淘汰了性能落后的陈旧设备。伴随着全国印刷业第二次技术革命浪潮的推进,告别了“铅与火”,进入了“光与电”的新时代。西部地区印刷技术落后的帽子已甩到了九霄云外,技术装备水平发生了质的变化,适应了国民经济和出版业快速发展的需要。当前信息技术快速发展,波及各个领域。西部地区一些远见卓识的企业已有所谋划,并开始了行动,实现了卫星传版、CTP直接制版、数字印刷;有的还探索传统印刷与光、电、声等介质和相关媒体的融合发展之路。总之,西部地区的印刷业正大踏步地走在“0与1”的第三次印刷技术革命的大路上。
3.印刷设备及器材制造业有了新的发展
陕西的卷筒纸凹印机、干式复合机、瓦楞纸印刷模切机、瓦楞纸印刷开槽机、卷筒纸柔印机、特种油墨等;四川的PS版、切纸机等;云南的四开、八开小胶印机等;内蒙古的制版设备、胶印机等都在市场上占有相当大的份额。陕西北人的部分产品还是国内首创。总之,一批新兴的印刷设备及器材制造企业相继建立并得到创新发展,为西部印刷业的发展,乃至全国印刷业的发展提供了一定的硬件技术支持。
4.产品质量稳步提高
自“九五”规划实施以来,西部印刷企业的竞争意识有了显著的增强,真正意识到了质量取胜是竞争致胜的决定性因素。企业实施了各种行之有效的质量管理措施和办法,行政主管单位加强了监管和引导,出版单位制定和实施了产品印制质量奖励办法,取得了明显的效果。产品质量的合格率稳定在95%以上,有些重点产品的印装质量更属上乘,可与全国先进印装水平相媲美。特别是陕西的书刊产品质量、云南的包装装潢产品质量更为突出,其中一些产品曾获得全国“优质品一等奖”和“中华印制大奖”。西藏、内蒙、新疆等省市和自治区的印刷产品质量也有明显提高。总之,西部地区印刷产品不再是过去的粗制滥造,优质的产品不断铸造着西部印刷业的品牌,为扩大内需和对外贸易创造了条件。
发展的源泉
西部印刷业之所以能够快速发展,主要得益于以下几个方面:
1.得天独厚的区域优势
西部地区曾被认为是贫穷、落后的地区,但它同时也具有诸多的区域优势。客观地讲,西部地区劣势与优势并存,且优势远大于劣势,是一片待开发的处女地,蕴藏着巨大的发展机遇。西部地区的12个省市和自治区的土地面积为538万平方公里,占全国土地面积960万平方公里的56%;人口近3亿,占全国13亿人口的23%。总之,西部地区土地广、人口少,开发的潜力大。西部地区现已成为我国主要的农牧业生产基地、能源基地和原材料基地,在国民经济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西部地区自然资源特别丰富,其中水能蕴藏量占全国总量的82.5%。矿产资源的储量也十分可观,现以探明的储量表明:西部地区的煤炭储量占全国的36%,石油储量占全国的12%,天然气储量占全国的53%。在全国已探明的140多种矿产资源中,西部地区就有120多种。旅游资源得天独厚,秦兵马俑、法门寺、莫高窟、九寨沟、黄果树瀑布、漓江、华山等都是闻名国内外的旅游景区。还有遵义、延安、重庆渣滓洞、西安杨虎城纪念馆等革命传统教育基地也在西部。历史上穿越亚欧大陆的“丝绸之路”,曾是中国与亚欧诸国贸易交流的重要通道,如今它又闪烁着历史的光辉,继续发挥着“丝绸之路”经济带的作用。广西的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的建立,为发展中国和东盟10国的经济贸易合作发挥着积极的作用,产生着深远的影响。西部地区的科研教育力量雄厚,特别是陕西、四川等省的高等院校和科研机构数量多、科研水平也高,这里集聚了一定数量的高级人才,其中不乏有“两院”院士和国家科技奖获得者。特别是陕西的印刷专业院校数量多,品位高,为本地区和全国各地源源不断地输送着各个层次的印刷人才。西部地区的战略位置异常重要。酒泉、西昌卫星发射基地就在西部,还有一些重要的军事科研机构和企业布局在西部,是国防建设的大后方。西部地区的市场潜力也很大,蕴藏着极大的发展商机,是扩大内需拉动经济发展的重要地区。这一切有利条件,无疑是包括印刷行业在内的产业快速发展的源泉。endprint
2.党的优惠政策的扶持
新的历史时期,党和政府把改变西部落后面貌,加快经济发展作为建设小康社会和经济强国的重要方面予以重视。十多年前提出并实施了西部大开发的战略,在经济发展上予以资金、信贷、税收、财政等诸多优惠政策的扶持,助力了西部经济走上健康、快速发展的轨道。如今西部地区的公路、铁路和航空线路如同蜘蛛网般地把区内各省与全国各地、乃至周边邻国连接起来。西部不再是交通不便、信息闭塞的落后地区。西气东输工程的建成与投入使用,已初具效益;内蒙古的风力发电清洁能源工程不断扩大;陕西神木的优质煤开采进入高产期等,对西部地区经济发展的贡献日益增大。西部地区的经济发展总量虽不及全国的平均水平,但发展速度却大大超过全国的平均水平。陕西杨凌的国家级农业科技示范区迅速发展,它产生的示范带动作用越来越大……西部经济奋起的步伐空前迅猛。
为了开发西部,党和国家鼓励外商和东部发达地区的企业到西部投资建厂,谋求新的发展。西部地区的外资企业从无到有,至今已有一定的数量和规模。他们融入西部经济建设之中,与西部本土企业公平竞争、合作双赢,成为西部经济发展中不可忽视的重要力量。就印刷业而言,外资企业较多的有广西、四川、陕西等省,外资印刷企业均达10家以上。这些印刷企业为当地印刷业的发展作出了比较大的贡献。
近年来,东部发达地区企业过度集中,造成能源的相对短缺,企业承租的土地和厂房价格呈上扬态势。即使是企业自有的土地和厂房,向国家缴纳的相应税费也较高,还有劳动力成本也比西部高许多,企业生存和发展的成本越来越高。部分东南沿海企业寻求外迁的途径,以降低成本,谋求再发展。西部正是这些企业首选迁移或扩建的热土,西部地区的招商引资像磁铁一样具有很强的吸引力。
西部是我国少数民族聚集的地区,5个少数民族自治区都在这里。国家对民族自治区的经济发展给予大力扶持,多次召开援疆、援藏工作会议,部署、安排、落实扶持政策,促进这些地区经济的快速发展,实现民族团结和社会稳定。
毫无疑问,西部地区的印刷业必然惠及党和国家的诸多优惠政策和实际的物资援助,由此产生的良好宽松的经济环境更加有利于西部印刷业的长远发展。
3.印刷工业园区建设的拉动
西部地区和全国一样,印刷工业园区建设几经沉浮,却又保持着经久不衰的热度。经过多年的优胜劣汰之后,西部仍有几个印刷工业园区发展良好,为振兴西部印刷产业给予了新的助力。其中成都现代印务基地、重庆现代印刷包装基地的建设都取得了较好的效果。西安印刷包装产业基地建设成效更为突出,它是“十一五”陕西印刷行业发展纲要确定的重点项目,该基地规划用地面积5168亩,分两期完成。项目建成后可实现年产值100亿元,容纳企业上百家,解决就业5万人,创造税收8亿元。目前第一期工程——中小企业园基本建成,并展现出良好的发展前景。2012年已招商相关企业52家,实现产值34.73亿元,占全省印刷产值的1/3。该园区已显示出生产链完整、技工贸一条龙、产学研结合、产业技术优势和区域产业整体竞争力突显的现代化印刷城的雏形,在6个国家级示范园区中是成果最丰的园区之一。
园区建设为凝聚优势企业、发挥聚集效应、整合产业优势、增强效益、提高竞争力起着示范带动作用。对西部地区印刷业发展方式的转变和再发展起着巨大的推动作用。
4.西部人的觉醒
不可否认,在改革开放初期,西部人陈旧的观念未有多大变化,仍旧因循守旧,行动迟缓,贻误了改革之初良好的发展机遇,曾一度拉大了与东部经济发展上的差距。1992年邓小平南巡讲话发表后,西部人经过认真学习和反思,观念开始有了大的转变,思想有了大的解放,从“姓资姓社”争论的羁绊中解脱了出来,开始了真正的觉醒。觉醒焕发了信心,信心产生了前行的力量。与此同时,全国各地,特别是东部沿海地区改革发展的成果和经验对西部人的觉醒再加助力。沉睡的雄狮猛醒之后,威力是很大的,西部印刷业的大发展也是从那时醒悟之后启航的。
发展的动力
西部印刷企业在过去的35年里,普遍开展了各种形式、卓有成效的改革。实施工资分配制度改革,打破了“大锅饭”的平均主义分配制度,探索实行了计件工资、绩效工资、岗位职级工资等分配制度,公平、合理的分配制度激发了职工的工作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大大提高了工作效率。实行了人事制度改革,引入了公平、公正、公开的竞争机制,使各类人才都能在适合自己的岗位上施展才华,创造了职工能进能出,干部能上能下,充满活力的人力资源管理机制。实行人性化管理,创造了企业经营的和谐氛围。国有企业转换经营机制,实行自主经营、自我发展、自我约束,自负盈亏的经营机制,开始走上市场,寻求适合自己的发展之路。国有企业还实行了产权清晰、责权明确、管理规范的现代企业管理制度,促进了企业健康有序发展。实行了体制改革,企业根据自身实际,采用不同的体制,较好地发挥了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
近年来,为了增强国有企业的活力,西部国有印刷企业普遍进行了体制改革的探索,有的选择国有企业的强强联合,实行资源的重组整合和规模化经营,在市场竞争中显示出强大的生命力,强化了国有印企在印刷行业的主体地位。1993年由陕西省印刷厂等6家国有企业联合组建的陕西金叶科教股份有限公司、2003年由新疆新华一厂和三厂联合组建的印刷集团公司、2005年由6家印刷企业和出版社联合组建的内蒙古爱信达教育印务有限公司和2012年兰州新华印刷厂等几家国有印企组建的印刷集团等都成效显著的,成为西部印刷企业的龙头和骨干。那些经营困难的国有企业则通过“国退民进”的形式,走上了民营化之路。陕西省印刷厂、国营五二三厂、广西南宁双龙实业有限公司等诸多企业都是这样,为企业经营增添了活力。民营印企对西部印刷业的贡献越来越大,它和国有印企共同推动着西部印刷业的持续发展。
2011年是国家“十二五”规划的起始之年,国家和行业都制定了“十二五”发展规划,它将指引我国经济持续再发展。目前《文化产业振兴规划》和印刷业“十二五”发展规划已进入关键的实施阶段。2013年11月闭幕的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作出并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对今后的改革作出了具体部署。改革将成为攻坚克难、经济平稳较快发展的强大动力。印刷业特别是西部印刷业在面临挑战与机遇并存的情况下,正在认真学习领会、贯彻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的精髓,抓住当前的有利契机,结合企业实际,使改革再深入、再发力,加快市场化之路的进程。科学调整产品结构,促进产品升级转型,加快发展方式转变,与中东部印刷业的差距再缩小、再拉近,为建设印刷强国、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梦再作贡献。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