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的时机与背景

2014-03-05 10:08:27张晓英
考试周刊 2014年5期
关键词:学生教育时机背景

张晓英

摘 要: 学生教育是任重道远的工作。本文的教育案例是一个五年制高职护理专业学生的真实故事。通过案例阐述教育是一门复杂的艺术,没有一成不变的模式,要根据学生专业、个人特点、时间点的选择及家庭背景等因素随机应变,因势利导,才能取得最好的效果。

关键词: 学生教育 时机 背景

一、案例背景

新班级建立之初需尽快选定班级干部,因对新生各项情况不了解,班主任工作开展困难。而有些岗位的人选是结合个人特长决定的,如体育委员、文艺委员等。也许你可以认为不行就换,但我个人觉得既然选了,就要培养,不到万不得已不要轻易放弃,否则对学生而言也是一种无言的伤害。

二、案例呈现

小秋入校时个人特长中填着体育,当时有两三个同学填有体育特长,初步感觉她朴实,就定了做班级体育委员。入校后一段时间的观察反映出小秋学习不主动,成绩中偏下,工作能力一般。一年后小秋父亲因车祸去世,母亲也没有稳定工作且身体不好;尽管小秋上学在经济上应该还是可以维持的,但学校考虑到她失去了父亲,在各方面从经济上给予帮助。班主任也从思想和生活上尽可能关照她,但父亲的去世似乎没有给小秋带来过多的感触,在校期间尽管没有任何违纪现象,但业余时间偶尔还有出外上网现象,成绩越来越差。

小秋的现状让作为班主任的我感到比较为难,工作能力在不断的指点下基本可以达到要求,但较差的学习成绩多少有些让班干部失颜。多次委婉提醒她要注意自己的学习,平时多下工夫,她也总是答应得好好的,可没有实际行动。护理专业学生要通过全国执业护士资格考试和就业时用人单位的招聘考试。

正在我苦恼之际,接到了小秋妈妈打来的电话。原来她妈妈也对小秋的表现感到了不安,在家时上网的时间多,却从不看书,还向家里提出要求买苹果手机;她妈妈告诉我答应她成绩好就满足她。我也反映了小秋的在校表现和担忧,表达了在家庭现有经济条件下有手机用就行了,没必要在物质生活上攀比,特别是以学习为条件;同时从小秋妈口中了解到小秋与她爸感情很淡,无所谓。这让我有点惊讶,但也不便多管学生的私人生活。

时间在往前,学生在成长。新学年班干部评选时,鉴于小秋成绩实在太差,能力平平,心里打算改选班内另一成绩较好,而在体育运动能力上又强于小秋的同学;可意外的是民意评选中小秋的选票却很高,说明她同学关系还不错,考虑到她父亲去世,不想给她增加心理负担,思虑再三,本着学校是培养学生的场所,我还是继续用了她。

我们班级的学习和纪律总体上是不错的,多次被評为文明班级,但这不能说班级内就不存在问题。我发现偶尔也会在晚自习上出现不安心学习的现象,直接表现为被学校纪律部查到扣分。摸底调查发现在自习课上说话多的也就几个同桌,还是几个三好生与学习弱势学生的搭档同桌。于是,我决定着手处理这一问题。

在处理这事情的过程中,根据不同情况我分头对学生进行情况了解,也与学生真诚交换建立一个积极向上的集体的建议,针对性地批评教育这些学生存在的问题,处理效果非常好,解决班级内存在的看似不大却不能忽视的问题。值得一提的是,在找同学谈话的过程中,其中有一位除学习成绩不理想,其他方面都还行的同学对我说的一句话引起了我的深思,那位同学说:我跟小秋在一个宿舍关系挺好的,我看她做班干部的成绩也不好,就想着差点也没什么。

于是,我灵机一动找来了小秋,主要针对三个方面跟她谈了话。一是告诉她这次班干部评选中她的情况,以及依然将她留在体育委员工作岗位上原因,重点强调同学对她的信任和班主任的期望;二是将她好朋友的想法转达给了她,让她想想作为同学信任的班干部在同学和好朋友中造成的不良影响,是否辜负了班主任的期望,站在班主任的角度,她该怎么做?三是强调在现有的学习状况和家庭背景下,如何面对全国执业护士资格考试和就业时用人单位的招聘考试?

这次谈话结合了天时地利,我认为是个最好的时机,相比平时唠叨好比一剂猛药,根据学生的感激、责任和义气的心理抓住了要害。谈话之后,小秋同宿舍同学告诉我说,小秋最近学习非常用功,晚上看书到很晚。在期中考试成绩出来后,我看见她的成绩从班里的倒数第二名(47名)上升到19名;我没有在班上表扬她,只是对她宿舍的另一个班干部说:小秋这次成绩有进步,是不是偶然现象,老师要看她期末成绩。我知道这话会转达到她那。于是,小秋越发勤奋了,同学们都看见她利用一切时间在看书。在期末成绩出来后,小秋的成绩名列班级第十二名,第一次被评为优育积极分子。

看到平时教育不见大成效,却在这个特殊时机下教育取得良好效果,我非常欣慰。

教育本身就是多方因素结果,包括家庭、学校、社会多方面,积极的因素会使学生不断进步,有时一些消极因素也会让你的努力大打折扣。在多年从事教育工作的经历中,我从来就是十分重视家庭的配合效果的,应该说绝大多数家长为了自己的孩子都会非常配合;但有时也会出现无意识的意外。

可是,半年之后,我发现小秋的成绩又退步了,尽管学生成绩有一定波动是正常的,但小秋的成绩退的多了,差点就回到了“新中国成立前”。根据多年教育学生的经验,我认为学生在掌握了一定的学习方法、成绩上升很大之后一般是比较稳定的。问题出在哪儿呢?班级很稳定,宿舍同学的成绩也都不错。

一天,无意中我知道小秋有了苹果手机,这让我感到惊讶,难道……于是我主动联系了小秋的妈妈,在与她妈妈的交谈中,她妈妈说:一方面是担心自己女儿用的手机不如别人好,会被同学看不起,另一方面是因为女儿说没有高级智能手机没法完成作业。我感到无语。首先学生中有人用苹果手机,但毕竟是少数,职业教育从来都提倡学生以学业和技能为主,勤俭节约,何况小秋还一直拿着学校的贫困学生补贴,班级也在各方面照顾她。在班级的日常教育中我总认为贫困不用因为拿了补贴而感觉低人一等,但是不是也不应该用多数学生不用的高档手机呢?其次学校从没有什么作业需靠高档智能手机完成,如果需要什么信息传递一般手机足够,我们是护理专业,不是什么信息化专业。

看来小秋的教育还得继续,与家长的沟通也让小秋妈和她家一个文化程度较高的亲戚认识到家庭在这个问题上的失误,决定重新纠正小秋的错误。如果我们没办法改变家长的观念,则只有通过多与学生交流改变这个教育成功基础上的败笔。教育是离不开各方面的环境因素的。

三、案例反思

学生教育是任重道远的工作。这个案例是一个2009年入校的五年制高职护理专业学生的真实故事。它让我深刻感受到教育是一门复杂的艺术,没有一成不变的模式,要根据学生专业、个人特点、时间点的选择及家庭背景等因素随机应变,因势利导,才能取得最好的效果。

首先,教育学生的方法要因时制宜,因人而异。有些学生需要常敲木鱼,不断鞭挞;有些学生的教育需要润物细无声,春风化雨;还有些学生需要抓住时机和关键点,敲山震虎达到一击中靶。

其次,通过这个案例,更让我感受到教育学生时各方面配合的重要性,学校、班主任,特别是家庭教育,对教育具有不可忽视的作用。

猜你喜欢
学生教育时机背景
“新四化”背景下汽车NVH的发展趋势
《论持久战》的写作背景
当代陕西(2020年14期)2021-01-08 09:30:42
两个人结婚的最好时机
海峡姐妹(2017年12期)2018-01-31 02:12:24
畅想 把握每一次时机跨越成长
教育心理学在学生教育教学工作中的应用
未来英才(2016年13期)2017-01-13 06:52:53
中师学校学生的人性化管理
论班主任如何教导学生
师生互动4时机
运动(2016年7期)2016-12-01 06:34:17
晚清外语翻译人才培养的背景
浅谈对中职学生教育管理模式的创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