钟玉霞
受应试教育的影响,地理学科与中考升学无缘,正因为没有升学压力,导致许多学生把地理学科当成“副科”,学生学习不积极主动的状态比较普遍。然而,地理学科有较强的综合性,与现实社会的联系比较密切,不论从哪个角度说,学好地理对于学习其他学科都是很有帮助的,因此,要提高地理教学质量,首先必须激发学生对地理学科的学习兴趣,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课堂气氛中学习地理知识,激发学生学习地理的兴趣,让被动学习变成主动学习,实现学生学习意识的转化,掌握正确的学习方法。
一、精心设计引导,激发学习兴趣
“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在地理课堂教学中如果教师的新课导入能吸引学生,学生就会精力集中,产生强烈的求知欲。
谚语引导法:谚语是短小精悍而富有哲理和科学的,是人民生产实践和社会实践经验、知识的总结。谚语中有许多涉及中学地理教学方面的内容。如“一山有四季,十里不同天”的谚语引入高山气候的学习,又如在“新疆”一节教学中,可用“早穿棉袄午穿纱,围着火炉吃西瓜”说明新疆气温日较差大的特点,引入西北内陆地区温带大陆性气候的学习。这些谚语能提高学生学习地理的兴趣,启迪思维。
谜语导入法:为了让学生对地理学科产生兴趣,教师在教学时可先让学生猜谜语,如在教学我国“34个省级行政区”时,可先让学生猜几个省级行政单位的名称:“船出长江口”、“碧波万顷”、“宝地”、“银河渡口”等。这些谜语,大部分学生可能猜不出来,这时教师不必忙着说出答案,而要求学生认真听课后再回答,这样学生便会带着迫不及待的心情,投入教学中。又如在教学《地球的五带》前,让学生猜:站在地球上,一地最特殊,冬天无太阳,夏天始终亮。(打一地名)学生思忖不得其解时,教师顺势引导,这样就自然导入新课,通过谜语,激发学生学习地理的兴趣。
联系生活,设问导入:教学过程中,应尽量结合实际,使学生感到身边有很多地理现象,孕育着地理原理。教师可根据教学内容,联系实际,设计问题,引入新课,如“地球的公转”内容对初中学生来说是个难点,在讲述这个问题时,根据学生每天对昼夜长短变化的亲身感受,每过一段时间我就会提问:“现在太阳直射点在哪里”,“南、北哪个半球获得太阳热量多”,“现在是什么季节”等问题。又如,学习“新疆”一节时,教师可以这样设问:“当你走在大街上,看到卖烤羊肉串或者卖葡萄干时,你会想到什么地方?”绝大部分学生都会回答:“新疆。”教师可接着问:“说道新疆。你还会联想到什么?”学生可能各抒己见,如“新疆的哈密瓜、歌舞、沙漠、绿洲……”等,在学生产生浓厚兴趣的同时导入新课。
在初中地理课堂教学中,新课的导入是多种多样的,在教学中只要教师采取适合的方法,就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情感,启发和引导学生的思维,让学生用最短的时间进入课堂教学最佳状态中,取得满意的教学效果。
二、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培养學生的兴趣
教学过程并不是一个机械地把知识从一个头脑移植到另一个头脑的过程,学生是学习的主体,如果孩子没有学习愿望的话,我们的一切想法、方案、设想都将化为灰烬,变成木乃伊。教师应尽量给学生进行自主探究的材料。学生有了问题才会探究,只有主动研究才会有兴趣,兴趣是促进学生构建良好认知的推动力,是培养探究能力的重要措施,可根据地理学科的特色,提出一些启发思维、引起兴趣的问题。如除石油之外,海湾战争背后还有哪些地理上的原因?交通路口为什么把红灯定位停止信号?要建一个四面都朝北的房子应建在哪里?一天中为什么会出现昼夜更替现象等,并适当引导学生自我思考,做出简单解释,在设计对学生提出的问题时,要让学生有一种:“跳一跳就能够得着”的感觉,这对学生产生较强的好奇心有很大的促进作用。又如可以采用表演、游戏、辩论等活动。讲到《多民族的大家庭》时,课前我让学生自己或者自由组合,选择自己喜爱的民族,并搜集相关的资料,到上课时,有的学生表演蒙古族的摔跤,有的四人小组,表演新疆歌舞,有的还做了一些藏族和回族的宗教仪式,课堂气氛很热闹。不同的课程,合理变换着教学方式,不仅不会影响教学,反而会让学生的兴趣提高。教师利用这种好奇心激发学生进一步的求知欲望,从而调动学习的积极性,培养学生对地理学科的兴趣,教学效果也会有所增强。
三、积极利用多媒体辅助教学,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
随着现代教育技术的不断发展,运用多媒体辅助教学已经成为当前教育发展的必然趋势,多媒体可以创设有趣的教学情境,可赋予声、形、色,使知识化抽象为具体,化静为动,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克服传统教学中静态呆板的课文和板书的缺陷。通过课件可以让学生开阔眼界,丰富学生的知识,更重要的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例如:《地球的运动》这一节教学内容中,地球公转运动时地球上太阳直射点回归运动及春夏秋冬四季的形成既是重点,又是难点。为了帮助学生认识地球公转运动的基本规律,教师化静为动、化难为易,根据教材中“地球公转示意图”的原理,设计成具有交互功能的互动式课件——《地球的公转》flash动画课件。在演示课件时可以调节地球公转运动的快慢,或让地球停在公转轨道中的任何位置。当地球处于不同位置时,能清楚地看到太阳直射点的变化情况,让学生能具体、形象地认识地球上四季形成的原因。通过多媒体,茫茫宇宙中一颗蓝色的星球伴随着悦耳的音乐由远及近向我们“走”来,一下子就吸引了学生的目光。随着地球的旋转,地轴及地轴倾斜的方向和角度的出现,太阳在中心位置放射出光芒,昼半球和夜半球的交替闪现等一幅幅动画的展开,学生的注意力被集中到感兴趣的画面上,此时出现了字幕:“由于地球自转,产生了?摇?摇 ?摇?摇现象。”学生的兴趣立刻高涨,积极思考,踊跃发言。利用多媒体动画、结合有趣的图像和绝妙的声音辅助教学,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吸引注意力,使他们产生学习动机,从而自觉、主动、积极地获取知识。多媒体课件的运用,让不易理解的重点、难点,变得生动、形象、具体,清楚易懂,使学生对地理知识产生极大的兴趣,教学上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又如讲“黄河上下——地上河”的概念时,我们用flash播放黄河形成“地上河”的形成过程,接着讲述并播放黄河携带大量泥沙进入下游的录像,说明黄河年复一年的泥沙不断沉积,河床不断抬高,最后形成“地上河”的原因。这样的例子还有很多。教师可根据学校实际情况,在条件许可的基础上,积极运用多媒体辅助教学。
在初中地理课堂教学中,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方法是多种多样的,地理老师要不断改进教学方法,引导得当,根据教学内容、学生状况、自身素质及学生的实际情况,不断探索、实践,寻求最能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方法,不断给学生学习乐趣的体验,让学生怀着求知的欲望,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有效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