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慧娜 张泊平
摘 要: 数字媒体技术专业是一门应用性、实践性很强的复合型学科,注重学生技术能力和创新能力的培养。本文把TRIZ理论引入到专业课的建设中,从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成绩评价方式三个方面进行改革,注重学生实践能力和创新思维的培养。
关键词: 数字媒体技术专业 TRIZ理论 创新能力
TRIZ(Teoriya Resheniya Izobretatelskikh Zadatch)理论是一种知识化、系统化、科学化的创新方法,成功地揭示了创造发明的内在规律和原理,能够提高人们的创新思维能力,为人们创造性地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提供了系统的理论和方法工具。许昌学院数字媒体技术专业成立于2010年,立足社会需求,扎根学生实际发展,旨在培养具有综合知识和技能的应用创新型人才。我院在数字媒体技术专业课程的教学过程中,引入了TRIZ理论进行指导,在一定程度上提升了学生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和创新思维能力,有效提高了教学质量。
1. TRIZ理论概述
TRIZ理论是由前苏联以G.S.Altshuller为首的研究人员在研究了近250万件发明专利的基础上总结出来的,对发明专利进行了分析和分类,总结出创新原理,以解决新出现的发明问题。运用TRIZ理论解决发明创造问题一般可分为分析技术系统、确定技术矛盾、解决技术矛盾三个步骤。
针对实践中需要解决的问题,TRIZ理论提供了一套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工具。這套工具首先帮助人们克服思维惯性,如九屏幕法,让人们既关注问题本身,更了解问题发生的环境因素和问题内部的各个子问题等。其次,系统分析法帮助人们分析各个子问题及它们之间的关系,从而准确定位解决问题的关键点。最后,S曲线和八大金华法则帮助预测技术、产品发展规律等。TRIZ理论包含的方法和工具很多,通常挑选其中部分方法进行逻辑组合,形成一套适合解决相应实践问题的完整算法[1]。
运用TRIZ理论解决实际问题的一般过程为:首先可以将具体问题抽象成TRIZ模型,然后运用TRIZ理论的标准方法和工具, 例如发明原理等, 从而得到该问题的普适解, 最后根据实际情况将这个普适解进一步转化为特解(领域解)。经过上述一系列步骤, 得到的特解就是具体问题的TRIZ解决方案。这样, 原有的技术系统得到了进化,原有的冲突得到了解决, 即在原有问题的基础上产生了发明和创新[2]。
图1 TRIZ理论解决实际问题的一般步骤
2.许昌学院数字媒体技术专业课教学现状
数字媒体技术专业是一门多学科交叉的复合型学科,应用性、实践性很强,传统的理论为主、实践为辅的教学方式并不适合该学科以技术为主、艺术为辅的专业教育。许昌学院数字媒体技术专业教学团队根据市场需求,结合学生实际情况积极探索合适的课程教学模式,注重学生创新实践能力的培养。
首先,专业课程体系设置注重因材施教,尊重学生的个性化需求和自主性发展。教学体系中除了专业必修课程和专业限选课程外,大量开设专业任选课程,大致包含游戏设计、影视后期、影视广告三个方向。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爱好灵活自主地选择课程。
其次,结合专业和课程特点,给学生提供充足的实践时间,实施全实践教学。我院数字媒体技术专业课程的教学全部安排在多媒体机房开展。在授课过程中,学生边学边练、教师边讲边演,师生实时互动。教师在授课过程中,引导学生从不同侧面分析问题,提供多种技术解决方案;在辅导过程中,对学生展开分层次指导,最基本要求是重复教师的案例,同时强调教师提供方案的优化角度,并鼓励学生积极探索新的解决问题的方案。
最后,结合数字技术专业以技术为主、艺术为辅的特点,在实践教学过程中,注重新教学方法的引入和熟练教学方法的修正。在具体授课过程中,课程组教师积极引进和改进案例教学方法,尝试全案例教学法;同时,考虑到案例教学虽然以其特有教学理念和方式在创新型人才培养方面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但是,创新需要一种科学方法来指导。TRIZ理论与传统创新方法相比,优势在于揭开了创造发明的内在规律和原理,快速确认可解决案例中的问题,有效激发学生活泼、自主的学习与创新兴趣。因此,在实施案例教学法过程中,课程组教师引入TRIZ理论进行指导,有效促进了教学目标的完成。
3. TRIZ理论在数字媒体及技术专业课程中的应用
许昌学院数字媒体技术专业开设在信息工程学院,但该专业的实践课不同于该院开设时间较长的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的实践课,更加注重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实践能力和创新意识的培养。课程组在专业课程中引入TRIZ理论指导,改变了传统的教师讲、学生做、只注重技能培养的情况,有效增强了学生的创新意识,提高了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
(1)TRIZ理论在教学内容规划中的应用
教学内容是传授给学生的知识和技能、灌输的思想和观点、培养的习惯和行为等,是根据教学目标确定的,在教与学的相互作用过程中起着重要作用。
近年来,我院特别重视课程改革,关注优质课和精品课建设,注重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作为我院近年来新开的专业之一,数字媒体技术专业不同于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教学内容的审定要结合专业特色和培养目标。课程组教师为了增强学生的创新意识,在教学内容的制定中,引入TRIZ理论为指导,增强教学过程的实践性,引导和鼓励学生尝试使用多种不同于教师课堂讲授的创新的方法完成一些案例,注重培养学生实践能力、创新意识。除此之外,教学内容还要注重广度和深度[3]。广度方面,每一门专业课教学内容的制定都要围绕专业体系,使学生每学完一门课,就能对数字媒体技术专业有一个更全面的认识,能认识到已学专业课的作用,并使用创新理念把易学知识灵活应用于专业发展。从深度方面,运用TRIZ理论为指导,尽量挖掘一门课程的知识点在诸如室内外设计、游戏设计、影视后期等方向案例中的灵活应用。例如,在制定《计算机图像处理基础》课程的教学内容时,课程组通过关注该课程在专业中的地位和其他专业课的关系、课程知识点在其他专业课程中的被需求程度和应用程度等,让学生站在专业体系角度认识该课程的地位和知识点在专业的应用范围;在具体的课程环节,注重案例的安排,深入浅出地让学生理解一个知识点在不同案例中的灵活应用方法,并让学生运用TRIZ理论进行思考和讨论,提升其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2)TRIZ理论在教学方法改革中的应用
教学方法是教师和学生为了实现共同教学目标,完成共同教学任务,在具体的教学实施过程中运用的方法,常用的有演示法、讨论法、练习法、项目驱动法等。
我院数字媒体技术专业课程组教师根据专业特点和培养目标,在教学过程中积极转变角色,从单纯的知识传授者转换为知识点学习的引导者、合作者、参与者,探索新的多样化教学方法,在实际的授课过程中,采用以全案例教学法为主、启发式教学和任务驱动法为辅等的综合教学法,并引入TRIZ理论指导,提升教学方法在学生创新意识培养方面的作用。例如,在《计算机图像处理基础》课程的授课过程中,在不同案例的实施过程中,注重鼓励学生对已有方法进行改进,引导他们依据TRIZ理论尝试新的案例解决方案。
(3)TRIZ理论在成绩评价方式构建中的应用
传统的实践课成绩评定方式是比较松散的,一般由教师根据学生的迟到、早退情况、操作的熟练程度、作品提交情况、课堂的活跃度等给出。
引入TRIZ理论后,实践课内容和授课方法都有了不同程度的改变,成绩的评价依据和评价方法也要相应地做出修正[4]。首先,评价依据要有所改变,以往的评价依据更看重学生技能方面的培养,新的评价依据在适当保留以往的评价依据外,还应着重提高实践方案的完善和创新程度、成员之间的合作程度、作品的完善程度等,整体上更加看重学生自主创新能力。其次,评价方法也由教师一人评分变成由团队间互评、团队内成员互评和教师评分三部分,更激励学生自主学习。
4.结语
数字媒体技术专业不同于其他的理工和文科专业,具有技术为主、艺术为辅的特点,更加注重学生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的培养。该专业课程教学内容、教学方法等规划必须结合专业特色,突破传统教学过程中的惯用技法,采用多样化教学方法,并引入TRIZ理论为指导,注重学生创新思维的启发和创新能力的培养,真正培养出理论知识、实践能力、综合素质等多方面拥有良好素养、具有数字媒体技术制作和开发技能的应用创新型人才。
参考文献:
[1]方微.什么是TRIZ理论[J].安徽科技,2012,(11):20-22.
[2]江敏,刘立军.基于“TRIZ-CDIO”的计算机基础课程教学改革研究[J].电脑知识与技术,2012,8(35):8435-8437.
[3]张学龙.《系统工程》教學方法的改革与实践:TRIZ理论视角[J].科技经济市场,2013(7):70-72.
[4]唐倩雯.基于TRIZ理论工具在中职教学中的探究.中国科教创新导刊,2013,(25):71.
许昌学院2013年度教育教学研究(02013105)资助项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