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文情感教学中的“四剂良药”

2014-03-05 23:14:01徐娟
考试周刊 2014年6期
关键词:作文情感生活

徐娟

小学阶段儿童的思维,总是直接跟情感体验相联系。因此,作文教学就情感诱发而言,尤为重要。而现阶段,对于作文教学而言,学生能写的东西越来越少,更谈不上情感的抒发。即使有些许的表露,也只是蜻蜓点水,无关痛痒,为了应付而完成。面对这样的难题,结合自己切身的经历,就如何培养孩子作文中情感的抒发,谈谈自己的想法。

一、走进大自然——激发作文情感的加油剂

学生的学习过程是一个认识的过程,情感是伴随着认识活动而产生的。列宁说:“没有‘人的感情就从来没有也不可能有人对真理的追求。”这说明情感对人的认识和活动有着巨大的推动作用。孩子们要带着情感认识周围的世界,必须走进大自然,对太阳、树木、花朵、云彩及自然界各种各样的色彩和音乐进行了解,不仅用智慧,而且用心灵感知一切。因此,教师要有目的、有计划、有准备地组织学生开展参观、比赛、游览及其他有益的活动,努力开辟第二课堂,丰富学生的课余生活,陶冶学生的情操。可组织春游或秋游活动,要求写《记一个游览活动》的作文;让学生观看一场紧张的球赛,要求写《记一次球赛》的作文等。每一次学校组织春游,其实是一次很好地培养孩子热爱大自然的机会,特别是对于生活在城市中的孩子,可以组织他们去农村、去田间游玩一次,感受农民伯伯是如何种植蔬菜的,如何收获的;看到从来没有看到的东西,在引起他们好奇心的同时,也激发他们对农村的喜爱,特别是农村的一些小动物,他们可以如此亲近地接触他们喜爱的动物,他们怎么会不爱上他们呢?而回来以后,相信在他们的作文中除了丰富多彩的内容外,还会自然地流露对大自然、对农村的喜爱之情。

二、细致观察——激发情感的润滑剂

人的观察力、敏捷的思维和创造力,都是生活磨炼赋予的。生活每天都给人以启迪,然而生活的这种赐予却是转瞬即逝的。如何捕捉并且留住它们,这就需要我们引导学生注意平时对生活的观察和积累,因为只有积累,才有素材,才可能有创造。一般说来,学生往往被他们所经历的矛盾的生活、被他们接触的人物和事件所激动,才有了写作欲望,才能产生好的习作。学生只有认真地观察、深刻地认识客观事物后,才会使自己的情感与之产生共鸣,从而写出好文章。这正符合作文“积理必富而为文始佳”的道理。平时,学生对周围大量的人、物、事往往视而不见,主要原因是学生的注意力容易分散,不懂得如何观察、认识事物。因此,教师要教育学生做生活的有心人,引导他们从不同角度观察和认识事物。应在观察中丰富和发展学生的高级情感,包括道德感、美感等,使学生的生活情趣更高尚,生活的感受也会更深刻,更敏感。让他们的心灵与事物间搭起一座情感的桥梁,从而通向“为文始佳”的目的地。叶老说:“生活就如泉源,文章犹如溪水,泉源丰盛而不枯竭,溪水自然活泼地流个不歇。”要解决学生“没有材料可写,无法表达情感”这一作文中最大的困难,老师就必须有意识地丰富学生的生活,帮助学生从丰富多彩的生活中获取作文材料,抒发自己的情感。

1.开展活动

为丰富学生的生活,老师可根据作文的训练要求,结合学校的专题教育,利用班队会、课外活动时间,有意识地开展一些活动,并努力使思想教育和作文训练同步。如为了配合学校五十周年主题活动:我设计“读学校的历史”、“讲学校的故事”、“唱学校的赞歌”、“扬实小的精神”等一系列主题活动。“读学校的历史”,要求学生查找有关书籍,利用课余时间自学阅读,并认真做好笔记;讲“学校的故事”,要求学生在故事会上人人讲一个关于校园中的故事,可小可大,力求做到脱离书本,声情并茂;“唱学校的赞歌”,要求学生每人唱一首颂扬学校的歌曲,或独唱,或小组唱,或表演唱,然后举行演唱会;“扬实小的精神”,要求学生在学校尊师守纪,勤奋好学,关心集体,做学校的小主人;在家中尊老爱幼,勤俭朴素,学做家务,做家乡的小主人;在社会上大做好人好事,送温暖,搞调查,提建议,做家庭的小主人。形式多样的活动,能加深学生对生活的认识和体验,增进学生对生活的热爱和向往,也为学生作文“有话可说,有情可抒”做好铺垫。

2.参观访问

当学生对某些题材缺乏细致了解时,可指导学生到实地参观访问。如,我们学校位于亭林公园附近,班上所有学生都去过亭林公园,可一写有关亭林公园的作文时,却写不清楚,写不具体,那就更谈不上对它的喜爱。可见,他们平日对一些景物观察没有留心,对一些游乐设施了解不具体。作文前,我就有目的地组织学生再次游览亭林公园,并布置学生回来写游记。游览时,我指导学生注意观赏园中的花草树木,逐个了解各种游乐设施的名称、特点,认真观赏园中悬挂的字牌,重点观察几处并做好笔记。回来后,稍作指点,大多学生都能写出内容具体的好文章。通过调查采访,学生既受到教育,陶冶情操,又丰富作文素材。

三、联想——激发作文情感的灵感剂

思想情感是文章的灵魂,思想情感来源于生活与作者心灵的碰撞,而使生活与作者心灵连通的桥梁正是联想。所以,缺乏联想,就很难产生思想情感;联想丰富,思想情感就丰富。联想是思想情感的引发器。

由滴水穿石联想到人们的学习、工作,就会产生“持之以恒方能成功”的思想;由千里之堤毁于蚁穴的现象联想到人的成长,便会产生“勿以恶小而为之”的观点;由落山的太阳联想到人的暮年,就会产生“夕阳无限好,只是近黄昏”的伤感。著名作家郁达夫的名言“一粒沙砾见世界,半瓣花上说人情”,形象地说明联想对引发思想情感的作用。

四、创设情境——激发作文情感的催化剂。

“作文难”是学生写作心理的一大障碍。指导小学生作文,不能采取硬性命题的做法。小学生情感丰富,善于想象,易受感染,必须调整小学生的作文心境。前苏联教育家聂恰耶娃就主张,把作文训练同阅读、美术、音乐等学科联系起来,在带动学生情感的前提下,让他们摄取自然界和社会生活的内容。因此,在指导习作时,教师要根据小学生的心理特点,用语言或借助电教手段,通过朗读、评论乐曲、看画面等把学生带到特定的意境中感受、联想,从而使学生入境生情,浮想联翩,继而有感而发。

作文教学要回归于本位,将无限的教学资源延伸到学生的情感抒发中,学生情感真实流露的关键在于老师如何引导,相信有了这“四剂”良药,老师教学起来就会易如反掌。

猜你喜欢
作文情感生活
如何在情感中自我成长,保持独立
失落的情感
北极光(2019年12期)2020-01-18 06:22:10
情感
如何在情感中自我成长,保持独立
红批有声作文
红批有声作文
红批作文
红批作文
漫生活?阅快乐
生活感悟
特别文摘(2016年19期)2016-10-24 18:38: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