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欢
(广州中医药大学,广东 广州 510006)
医学院校志愿服务教育的现状及对策研究
——以广州中医药大学为例
李欢
(广州中医药大学,广东 广州 510006)
现阶段,高校各类志愿服务活动发展迅速,但是相对应的志愿服务教育还存在很多缺陷和不足。文章通过揭示志愿服务教育内涵、分析志愿服务教育现状指出志愿服务教育中存在的一些问题,并据此构建推进医学院校志愿服务教育的相关对策。
医学院校;志愿服务教育;对策
近年来,各高校志愿者工作逐步走上了快速发展的道路。但仍然存在持续性不强、行政色彩浓、教育维度单一等问题。广州中医药大学作为新中国首批兴建的4所中医药高等学府之一,教育资源丰富,教学体系完善,具备组织专业化的志愿服务教育的能力和条件,可有效推进志愿者工作的健康可持续发展。现以广州中医药大学为例,探讨医学院校志愿服务教育的现状及相关其对策。
志愿服务教育是指社会或社会群体通过对受教育者施加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的影响,使其树立志愿服务信念,锻炼志愿服务意志,养成志愿服务习惯的社会实践活动。其中,志愿精神教育是核心,助人为乐教育是重点,道德教育是基础。
我校志愿服务教育的现状总体乐观。学生能够充分认识社会志愿服务的重要性,有强烈的接受志愿服务教育的愿望,但仍存在以下问题。
1.学生参与热情高涨,但持续性不强。由于目前学校的志愿服务在培训教育方面存在不足。大部分志愿者没有经过任何培训教育,一般少有的必要的培训教育往往具有很强的针对性,围绕相关服务项目的技能需求设计培训内容,很难拓展到人生成长与社会见识的层面,也缺少对志愿者自身的成长需要的关注,导致学生理性参与不足,可持续性不强。
2.组织动员过于行政化。高校志愿服务体系一般是由校党委直接领导,各院共青团负责组织实施。在党委规划领导下,综合考虑学校实际和相关专业特点,由校团委制定志愿服务活动工作规范、政策和措施,作为全校志愿服务工作开展的统一指导标准。具体到各院系,则由其所在院系分团委组织实施,院系各班级学生共同参与。这种组织模式单向展开,纵向由上而下,逐级贯彻实施上层规划要求,导致志愿者服务活动开展缺乏灵活性,活动开展完全依赖学校上级的组织规划,志愿者严格按照指导标准被动执行,容易产生依赖性和服从性,久而久之,志愿者主体性发挥受到限制,自发参与热情被削弱,必将导致效率低下、服务意识降低、创新性差等现象,活动效果大打折扣。
3.师资不足,教师缺乏专业性。目前我校志愿服务发展迅速,但是存在师资队伍不足、缺乏专业性等问题。而志愿服务质量高下主要取决于师资队伍的结构和质量。虽然担任志愿服务教师的学生辅导员或者团干部尽职尽责,但由于缺乏专业化和系统化的理论知识,他们只能凭借自身工作经验和自身感悟开展志愿服务教育工作,其培训质量根本无法达到实际需求。此外,培训体系不规范,培训内容缺乏针对性,定位不明确等问题,也是制约志愿服务教育质量的重要因素。
4.志愿服务教育理论与实践脱节。我校志愿服务教育课程及相关实践活动未纳入学校整体教学计划之列,志愿服务教育存在重理论研究轻实际践行的现象。作为一项公益性活动,志愿服务虽源于志愿者的自觉,但要可持续的发展必须有相应的理论支撑。但由于志愿服务教育理论的先天不足,难以发现志愿服务丰富多彩的需求,亦缺乏把社会志愿服务需求转变为学校志愿服务项目的机制和媒介。
1.构建高校志愿服务教育的三大机制。随着社会的发展和人们需求的变化,志愿服务实践有所发展,但具体的志愿服务教育工作却是十分繁冗而复杂的,高校校志愿服务教育机制必须符合学校自身实际并充分兼顾学生特点才能推进志愿教育服务的发展。以我校为例,教育机制体系主要包括保障机制、评价机制和激励机制为三个方面。保障机制是志愿服务教育展开的前提和基础,为志愿服务教育提供基础设施保障、资金保障、师资保障、舆论保障等;评价机制则贯穿于整个教育过程的始末,它通过制定合理的评价标准,对教育过程和结果进行分析、比较,给出正确的价值导向,从而保证志愿服务教育符合社会主义价值标准和现代社会价值观,保证其既注重理论教育评价,又增强社会实践教育环节的评价;既要继承和发扬优良传统,又要学习和借鉴其他成功案例有益经验和成果,并要重视整体效果的评价,促进形成志愿服务教育的合力。激励机制则需营造良好的社会氛围其有效形成,作为激励机制衡量标准的志愿服务教育工作业绩评价考核内容和考核方法要科学合理,考核结果可与志愿服务教育工作者的报酬制度设计相结合。
2.系统设计志愿服务教育内容。志愿服务教育内容的设计要从多层面出发,多维度构建,不仅要包含基本的志愿精神教育、通识教育、专业教育、专题教育,还应构建正确的价值导向教育,不仅要传授志愿服务技能,还要通过实践活动的感化作用,增强受教育者的志愿服务意识。因此,志愿服务教育内容的设计必须系统化,贯穿于高校全部的知识和能力培养的课程中,不能因为专业教育、专题教育内容的设计而忽略一般性的通识教育、精神教育,也不能因而过于强调后者而忽视或弱化前者,要平衡两者的关系,互通有无、彼此补充,无使偏颇,从而达到互相促进的效果。
3.加快衔接专业教育与志愿服务教育。一是合理设计志愿服务教育课程与学分,构建专业课与志愿服务教育相结合的课程体系。二是在专业教育中增加志愿服务教育理论和实践活动环节,将志愿服务教育与专业技能教育有机
地结合起来。促进两者互相渗透,相互发展。
4.统筹配置志愿服务教育师资。从事志愿服务教育的师资队伍,除必须具备丰富的专业理论知识和管理经验外,还要有深厚的志愿服务教育培训经验。此外,师资队伍的统筹配置还应包含多方面专业人才,如善于组织规划带领团队的组织人员,善于宏观协调志愿者招募、培训、岗位分配等众多繁冗关键环节的策划人员,善于协调、激励团队的活动推进人员,热衷志愿服务活动并具有深厚志愿服务教育研究理论和相关专业就能的技术人才等。师资人员的聘用,可以直接由学校专业人才库中热爱志愿服务有强烈的志愿服务教育愿望、有丰富的志愿教育经验的人员中考核、选拔,还可根据课程设置和岗位职能,全校范围内广泛选拔并加以系统培训,根据培训结果合理配置至各领域,任人以能,从而提升志愿服务教育的教育质量。携手社会志愿服务教育机构,共享教育资源,共建实践平台,引入社会志愿服务教育领域的专业人才,有效利用志愿服务教育的社会网络资源,是提升高校志愿服务教育的又一重要途径。
5.精心培育志愿服务项目和品牌。创建优质志愿服务项目和品牌,首先必须要切实掌握社会志愿服务需求。在符合社会需求的基础上,充分结合高校专业学科特点,合理利用社会有效资源,打造高品质的志愿服务理论教育和实践平台,从而吸引广大学生志愿者和社会各方面人才参与其中,并充分激发他们的潜能,培养志愿服务精神的同时,促进他们组织能力、协调能力、专业技能等各方面能力的发展。志愿服务理论教育和实践平台必须具备可实施性,其内容设计可结合学生的学科专业特色和优势涉及诸多社会领域,如环保、计划生育、流动人口、党员义工、助残、敬老、科普、就业创业等,从而实现志愿服务需求与供给的平衡的同时,实现志愿者个人理想与服务实践的统一。
近年来,我校学生出国交流学习或工作的人员日趋增加,国外将志愿服务作为学生升学与就业衡量指标之一的理念也逐渐得到国内各高校的广泛重视。基于此,可设立专门组织以负责志愿服务项目管理与实施,发布志愿服务项目的政策研究信息、志愿服务的档案管理以及考核鉴定等工作,此外,还可根据服务项目的需要开设专门的教育课程。志愿服务教育体系的构建是一项长久而艰巨的工作,需要我们在不断实践的过程中逐渐探索完善。
[1]北京志愿者协会.走近志愿服务[M].北京:中国国际广播出版社,2006:47.
[2]王锐兰.高校志愿服务教育的应然、实然与或然[J].江苏高教,2012,(6).
[3]龙永红,吴晓东.大学生志愿服务:问题、动力及其激励[J].青年探索,2011,(5).
G642
A
1674-9324(2014)04-0265-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