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田钰莹
(河北金融学院艺术教育中心 河北·保定)
当前,文化产业作为新兴的朝阳产业,在全球范围已形成蓬勃发展的总体态势,国内外专家学者不仅对文化产业结构的研究如火如荼,而且发展特色文化产业和构建多元化、高层次文化产业领军人才与创新团队方面的研究也越来越受到青睐。无论政策制定或是措施执行,实施“人才兴文”战略,打造高素质文化人才队伍是新时期文化产业发展的必由之路,在学界引起了较高的重视。
2010年,党的十七届五中全会上指出:“推动文化产业成为国民经济的支柱性产业”。2012年,党的十八大报告中明确提出:“文化是民族的血脉,是人民的精神家园”,“促进文化和科技融合,发展新型文化业态,提高文化产业规模化、集约化、专业化水平。营造有利于高素质文化人才大量涌现、健康成长的良好环境,造就一批名家大师和民族文化代表人物,表彰有杰出贡献的文化工作者”。在文化产业发展过程中,无论是艺术家,还是其他的文化领军人才,他们全部的智慧集聚过程,既是他们的社会功能发挥作用的过程,也是他们的产业集聚效应发挥作用的过程。从本质上说,特色文化产业的发展,是要依赖文化领军人才带动的。2010年3月,《河北省文化产业振兴规划》(2010-2015)正式出台,它结合当前文化领域改革发展的需要,重点将河北省文化产业概括为八大行业(出版印装发行业、文化旅游业、现代传媒业、文化娱乐及演艺业、文化产品生产及销售业、动漫游戏业、民俗节庆及会展业、体育休闲健身业),实施八项工程(数字化引领结构化升级工程、城镇文化魅力提升工程、科技兴业工程、产业集聚工程、龙头再造工程、品牌培育工程、项目带动工程、市场优化工程、规划建设工程)和30 个重大项目。大力发展文化产业,利用后发优势,推动我国产业结构优化,增强民族文化竞争力、提高文化软实力,走跨越式发展道路,成为我国文化建设的重要内容和经济社会发展的战略目标。
1、河北省文化产业发展特征分析。据统计,到2012年6月底,河北省已拥有国家级文物保护单位168 处,居全国第二位;省级以上文物保护单位682 处,居全国第六位;获准建立五批共10 个国家文化产业示范基地和1 个国家级文化产业试验园区,三批共83 个河北省文化产业示范基地。一批新兴文化企业和重大项目兴建开工,已成为河北省文化产业加快发展的有力保障。但是,河北省文化产业还存在总量不大、结构不优、地区发展不平衡、产业集聚效应差、核心竞争力弱等问题,文化体制改革相对滞后、经济基础薄弱、文化消费水平较低、公共财政投入不足、支持政策不配套等成为制约文化产业发展的主要因素。要使文化产业真正成为国民经济的支柱性产业,离不开高素质、高层次的领军人才和创新团队。
近年来,河北省通过深化文化体制改革,不断改善文化产业的投资环境,先后制定下发了《河北省建设文化大省规划纲要》、《河北省关于加快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发展的若干政策》、《关于鼓励社会资本进入文化产业的意见》、《关于促进文化产业发展的实施意见》等文件,逐步放宽文化产业准入门槛,为文化产业发展提供政策支持。重点发展出版印装发行业、文化旅游业、现代传媒业、文化娱乐及演艺业、文化产品生产及销售业、动漫游戏业、民俗节庆及会展业、体育休闲健身业等八大行业;大力实施数字化引领结构化升级工程、城镇文化魅力提升工程、科技兴业工程、产业集聚工程、龙头再造工程、品牌培育工程、项目带动工程、市场优化工程和规划建设工程等八项工程和30 个重大项目。文化领军人才在开发与转化特色文化资源、形成独特的内容创意、进行经营方式创新和高新技术应用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
2、实施领军人才开发计划紧扣文化主导产业。人是文化的创造者,人才是文化产业发展繁荣的第一推动力。首先,河北省把现有的各类专家、省“新世纪三三三人才工程”一二层次人选,以及优秀博士、博士后研究人员、高层次留学人才,统一纳入领军人才开发计划,并作为重点培养对象,鼓励他们组建团队、承揽重点研究课题和重大工程项目。河北省采取专家举荐、行业推荐、个人自荐相结合的方式,侧重于在钢铁、装备制造、石油化工、食品、医药、建材、建筑、电子信息等主导产业,以及高新技术产业、农业、水和矿产资源、生态环境与社会公共安全、人口与健康等重点领域中进行评选。对选拔出的领军人才及创新团队要予以重奖。同时,河北省还鼓励领军人才承担“863”、“973”等国家级重大科研项目,对省重点项目和省重点产业支撑项目,优先支持省级领军人才承担,支持领军人才根据行业、产业的发展要求自主立项。
在建立文化产业专门人才数据库的基础上,通过学历教育、在职培训、网络远程教育、高层次人才引进等多种形式有计划、有步骤地实施文化产业人才培养工程。“河北省文化产业人才培养工程”把文化产业专业研究机构和学术团队的培养和建设放在重要位置,在基础理论研究、国际文化市场、新兴文化业态以及网络文化产业等多个领域,为河北省文化产业发展提供切实有效的行业咨询和智力支持。另外,未来要逐步形成专科职业教育、本科教育、研究生和博士教育依次递进的完整的文化产业人才学历教育体系。在科学定位培养目标、合理设置专业方向、精心构建课程体系基础上,全面创新文化产业人才培养机制。
所谓人才的社会作用强化期,是指每一个具体从事职业活动的人所具有的社会功能最集中、最明显的时间区间。如在这个时期中,青年文艺人才以旺盛的精力、敏锐的创作思维和充满活力的艺术创造手段来进行创造性的艺术生产。在这个时期段之内,他们的活动成果最能准确地适应社会的各种需求,他们所创造的艺术产品最成熟、最具有表现力,而且在社会中的影响能量最大、力量最集中、功能作用最强。对于领军人才在河北文化产业中的社会强化效应研究,是河北省建设文化大省和强省必须做好的重要课题。
1、充分发挥河北省文化特有资源的“虹吸效应”,加大人才吸纳力度。国内发达城市落户的高门槛,一定程度上造成人才的外流。通过地理优势,河北既可以打“京广高铁发展带”牌积极向国内外吸引人才,又可以打城市宜居宜业的“发展环境牌”吸引“领军人才”。这就需要各地根据自身文化发展实际,抓紧制定人才落地规划,广泛招贤纳士。
2、创新人才建设和引进机制,变“刚性”引进为“柔性”聚集。利用区位优势和生活圈效应,完善人才、智力、文化产业项目相结合的人才建设机制,积极引进“文化专家”、“艺术大师”。
3、进一步建立和完善人才开发战略体系。政府应当重点扶持文化产业人力资源的开发和企业家的培养,在体制机制、政策和工作制度上全方位为人才特别是社会民营企业的人才创造良好的条件和环境,使全社会的创造力能够充分发挥,从而进一步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
4、人才培养重点结合“八大行业、八项工程、30个重大项目”。按照“合理布局、优化结构、提升档次、壮大实力”的原则,重点加强高素质文化人才在出版印装发行、文化旅游、现代传媒、文化娱乐及演艺、文化产品生产及销售、动漫游戏、民俗节庆及会展、体育休闲健身等八大行业中巩固和提高重点行业对河北省文化产业的支撑作用,推动具有战略性、引导性和带动性的大项目建设,努力在重点领域形成局部强势。重点打造红色旅游、动漫、文化产品集散交易、文化创意人才培训、会展演艺等优势产业,努力建成产业特色鲜明的文化创意中心城市,发挥对全省文化产业的强劲辐射和带动作用。
目前,文化产业成为国民经济支柱性产业,促进文化和科技融合,发展新型文化业态,提高文化产业规模化、集约化、专业化水平。构建多元化的文化产业人才培养体系,加快制定文化产业人才培养规划。同时,加大文化人才引进和开发力度,有计划地引进国内外的高层次文化人才。完善人才管理机制,健全技术、管理、品牌等参与收益分配的具体办法。在文化企业积极试行企业家年薪制,允许文化企业对有突出贡献的优秀人才以成果入股等形式参与收益分配。设立奖励制度,表彰有突出贡献的文化产业工作者。营造出有利于高素质文化人才大量涌现、健康成长的良好环境,造就一批名家大师和民族文化代表人物,表彰有杰出贡献的文化工作者,成为人才塑造工程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综上所述,领军人才是具有一定的专业知识或专门技能,进行创造性劳动并对社会文化发展做出贡献的青年人,是人力资源中具有高素质和创新能力的青年劳动者。青年文化领军人才在开发与转化特色文化资源、形成独特的内容创意、进行经营方式创新和高新技术应用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随着河北新的主导产业体系的建立,文化产业由起步阶段进入到加速发展的新时期。特色文化产业是区域经济、文化和科技的融合,是燕赵地域特色文化的产业载体,具有极强的区外辐射力。产业提升期待着人才,要使文化产业真正成为国民经济的支柱性产业,离不开高素质、高层次的领军人才和创新团队。国民素质是现代化的基石,国民素质的高低在国家社会发展中发挥着巨大的主导作用,对文化产业发展更具有积极的作用。探讨领军人才在河北文化产业发展的社会强化作用,有助于转变文化产业发展中的思维方式,推动河北省创新人才培养和使用机制,吸引高水平的领军人才和创新团队集聚,促进特色文化产业综合竞争力的全面提升。可以肯定,对领军人才的培养,将是未来文化产业发展的决定因素。
[1]《文化部“十二五”时期文化改革发展规划》解读[N].中国文化报,2012.
[2]林西,蒋小瑛.文化产业领军人才的特征及概念解析[J].经济研究导刊,2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