顾敏
《义务教育品德与社会课程标准(2011年版)》指出:“教学活动可在课堂上完成,也可安排必要的课前准备或课后延伸活动来配合。” 课前自主探究活动作为课前准备活动的一种,是整个教学活动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它的有效开展,既是课堂活动有效进行的前提条件,又是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重要契机。学生课前自主探究活动的有效开展,离不开教师的引导与辅助。
一、有效前提——明确要求助理解
“了解活动的目的、要求,是学生有效开展课前自主探究活动的前提。”这是每一个品德教师都知道的常识。但在实际操作中,教师往往交代了活动的目的、要求,却疏于确认学生是否真的完全会意。殊不知,如果学生理解有误或有偏差,不仅会导致活动方向的迷失,还可能影响对活动难易程度的判断,增加畏难情绪,并最终导致活动的失败。因此,布置课前自主探究活动任务时,教师一定要多注意观察学生听到任务之后的神情,倾听学生的问题,及时发现学生的疑惑,帮助学生解决问题,为学生自主探究活动的有效开展扫清障碍。
【案例1】苏教版五年级上册《我更了解自己了》
课前,笔者要求学生按照教材中“提示”的要求去完成课前活动:找自己熟悉的人去了解他对自己的看法。但是学生却焦躁不安,疑云重重。有的说:“我和邻居几乎没说过话,我怎么向他了解对我的看法?”有的认为:“我爷爷住在外地,我们一年也难得见到一面,我要打电话去问他对我的看法吗?”……原来学生对教材的要求理解比较狭隘,认为只能访谈教材插图中所提示的人物(爷爷、奶奶和邻居),由此感到茫然无措。发现问题后,笔者重新解释说明活动的要求——找像爷爷奶奶、叔叔阿姨这样,比较熟悉我们的人去采访。学生理解了教材中“提示”的真正含义,疑问迎刃而解,活动也得以顺利进行。
为什么对同一个“提示”,学生和教师的理解却截然不同?其原因在于,小学生的理解能力有限,而教师容易根据自己的理解水平去臆想学生的理解能力,把问题简单化,忽略了学生会遇到的问题。因此,教师在提示活动要求时,需要从学生的角度换位思考,把活动要求明细化,表达明确、详尽,便于他们充分理解;还要确认每个学生是否真的理解了这些要求,以及时解决学生产生的问题。
二、必要保证——适当帮扶助探究
品德课的课前自主探究活动能否顺利开展,除了学生对活动开展的要求是否明确、是否愿意积极主动地参与活动等主观因素之外,还受到一些客观条件的影响。因此,为了保证学生顺利开展课前自主探究活动,减少客观因素的干扰,教师应该提供具体的辅助:提示和指导学生收集资料的渠道;预设活动开展中可能遇到的困难,并提供解决办法;主动与活动可能涉及到的重要人员沟通,争取他们的支持和协助,降低学生活动开展的难度,保证活动的顺利开展。
【案例2】苏教版五年级下册《父母的难处》
笔者以“晚上回家和自己的父母交流,了解自己的父母在日常生活的方方面面有哪些烦恼,并把访谈的结果写在教材中”为要求,分别组织两个班的孩子完成课前自主探究活动。
甲班,布置课前自主探究作业后,任由学生完成。结果,有的家长以忙为由一再推拖,最后完全遗忘,孩子课本上的记录空空如也;有的家长为图简便,直接填写“答案”。课堂上,只有寥寥几位孩子发言,且多为“爸爸妈妈工作压力大,很忙”这样笼统的话,后续教学几乎无法进行。
乙班,布置课前自主探究作业后,教师通过家校通平台把活动的内容告知了家长,重点交待访谈的目的、要点,并特意提醒家长配合:“请您抽出时间将您生活、工作中得意和烦恼的事与孩子好好聊聊。请相信,五年级的孩子不再仅仅是需要您温柔呵护的小不点,也可以是您倾诉心曲的好伙伴。让孩子直面现实的生活,了解父母的压力,会让孩子更懂事更贴心。”家长纷纷回复短信表示感谢。学生们收获很多,课堂教学时,交流不仅有话可说,还具体动情。“我们家原来的户口在外地,为了让我上到理想的小学,爸爸妈妈在我上学前在东山买了房子,每个月还贷3000多元,几乎用去了妈妈所有的工资,现在我们主要靠爸爸的工资生活。我觉得爸爸妈妈为了我,真是很辛苦!”“我的妈妈是做销售的,虽然工资收入还好,但是压力非常大。因为她每个月都要完成销售指标,才能多拿工资。以前,我老是觉得她脾气不好,动不动就发火,其实她也不想凶我。”……充分的情感蓄势,使得后面的两个环节“哪些难处和我有关”“我和父母共患难”的教学水到渠成。
三、必经过程——三步流程助实施
开展课前自主探究活动,目的是让学生把自己获得的资料,以恰当的方式与同学交流,丰富彼此的体验,深化感悟,从而更好地为课堂教学服务。要达到这样的目的,学生对资料的收集处理,就必须经历三个过程:一是广泛收集各种资料;二是认真筛选,将搜集到的资料根据一定的标准进行取舍;三是整理加工,让学生用简洁的语言、合理的方式交流解决问题的方法,三者缺一不可。
【案例3】苏教版五年级下册《我是独生子女》
笔者以“世界人口的飞速增长给地球带来了哪些沉重的负荷”为题,要求学生开展课前自主探究活动,收集资料。交流时,学生纷纷炫耀各自收集到的很多资料;但被问及“这些资料你们都看过了吗”“谁能给我们说说你印象最深的一段资料”时,却面面相觑、哑口无言。
发现情况后,笔者及时调整:(1)启发学生思考:收集资料的目的是为了什么?是比比谁收集得多吗?(2)组织学生交流讨论:怎样才能让搜集的资料发挥它真正的作用,促进课堂交流?(3)榜样示范:笔者把自己查找到的资料整理成一篇汇报的范文。通过这一过程,同学们逐渐明白:收集到资料后,自己应当先认真阅读,了解其内容;为了便于交流,长篇资料应当瘦身,尽可能做到短小、精要;资料的呈现形式应当尽可能多样化,除了文字资料,可以有图片、视频、实物等资料。经过一番“补救”,学生课前活动中得来的资料,终于在课堂教学中发挥了应有的作用。
反思整个过程,本应一以贯之、均等用力的三个完整过程,变得不完整了。这种遗憾背后隐藏的是对学生能力的盲目高估——简单认为学生搜集资料、理解资料、交流信息是一个自然而然的过程,无须教师指导。其实对于高年级的小学生来说,筛选资料、加工整理资料和收集资料一样,都是很有难度的工作。
因此,教师布置课前自主探究任务时,还需要尽可能做到以下几点:(1)明确要求,不仅明确对所需收集资料主题的要求,还要明确对资料筛选、加工的要求:短小精悍、形式多样;(2)预留充足时间,为学生完成资料收集、筛选、加工留下教师二次指导的必要空间;(3)二次指导,通览学生初次收集、筛选、加工后的资料,根据情况或全班辅导,或有重点地进行个别帮助;(4)榜样示范,请收集、筛选、加工资料做得出彩的同学介绍自己的经验。这样,边扶边放、循环往复,学生收集、筛选、加工资料的能力才能不断提高。
综上所述,品德课前自主探究活动开展的主体是学生,活动实效的取得,关键在于教师的引领和帮助。愿所有品德教师能正视自己的责任,时刻谨记:孩子就是孩子,他们的认知能力、理解能力、实际操作能力有限;时刻做到:导扶并重、细致入微,让他们在活动中体验更多,感悟更深!
(作者单位:南京市江宁实验小学 江苏南京 211100)
责任编辑 徐向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