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媒体技术在语文教学中的辅助作用

2014-03-04 04:06郭熠
读写算·教研版 2014年1期
关键词:多媒体课件辅助语文教学

郭熠

摘 要:多媒体技术在语文教学中辅助作用明显,使用多媒体课件能辅助教学, 能提高语文课堂教学效率,在科学发展日新月异的今天,要合适的运用多媒体,真正体现它的长处和辅助教学的功能。

关键词:多媒体;多媒体课件;语文教学;辅助

中图分类号:G71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2-7661(2014)01-019-02

科技的日新月异使计算机在人们的日常生活和工作中变得不可或缺。作为一名一线的语文教师,十几年的讲台生涯,令我对多媒体在课堂中的应用颇有一些感触。

有的人说多媒体技术的运用,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能提高语文课堂教学效率。 在以往的教学中,教师们只是一本书,一张嘴,一支笔,或者再多上一张挂图、一块小黑板。教师教得累,学生学得也累。有些学生甚至失去了学习的兴趣。现代多媒体技术介入课堂,以它丰富的多媒体形式最大程度地调动了学生的视听感官系统,充分展示了教学手段的多样化,弥补了传统语文教学的枯燥和乏味,丰富了学生的直观感受,让学生在无意识下主动、轻松地接受语文知识。科学研究资料证明:人们从语言信号获得的知识,能够记忆15%,而从图象信号获得的知识,能够记忆25%,如果同时使用这两种传递知识的工具,就能够接受知识内容的65%。多种媒体的综合运用能拓宽教学时空,向学生提供与教学内容相适应的详实、典型的具体经验或感性材料,为思维活动的展开构筑坚实基础。多媒体的语文课件以课本内容为依托,借助计算机采集、加工、存储、输出信息极为快捷的优势,对教学内容进行开放式的充实,增加文字、声音、图形、图象、动画、视频等 , 有利于突破教学重点难点。教学效果也有了显著的提高。现代化教学技术的加盟,必然将给过去沉闷的语文审美教学注入美的无限生机。

也有的人说多媒体好比鸦片,鸦片的量适中可以治病救人,然而如果量大或者频繁使用,就可能上瘾甚至死亡,而多媒体的一个最大特点就是给人以直接的、强烈的视觉感受,大多数时候根本不用经过神经中枢大脑的思考,它可以将那些抽象的诗文转化为形象生动的直觉画面,从而辅佐学生理解,但是如果经常性的大量使用,便极有可能使学生产生依赖心理,将对文字的注意力转移到画面上(这是不用经过大脑思考的,人天生有一种惰性,有影视它是绝对不会在乎文字的),并且语文教学并非影视学,时间一长,学生喜欢语文实际上也就变成了喜欢影视,不知不觉中将语文教学的语言文字的感受能力主体性给偷换掉了,无形中也就暗合了当前的所谓“读图时代”,扼杀学生的想象力也就理所当然了。你也就成了无意扼杀学生想象力而实际上的效果却恰恰相反的教学改革中集体无意识自杀中的一员。

那么,我们究竟该如何看待多媒体与语文教学的关系呢?笔者认为既不能大褒大赞,也不能全盘否定。历史上任何新事物的产生与发展,总是荆棘相伴。20世纪80年代某国学大师预言:抽水马桶不会在中国推广使用。因为它会使中国人的腰腿力量减弱,而传统的蹲式厕具,因为可使人一边如厕一边练马步而备受喜爱。科技的进步、社会的发展是任何人都挡不住的。中国人虽对武术情有独钟,但抽水马桶却已普及全国。我想多媒体之与语文教学也是如此,任何人想抵制先进的科技带给我们的便利,或者说是不愿学习新鲜知识而故守陈规的都是行不通的,我们要考虑要做的只是如何让多媒体恰如其分地服务于语文课堂,使语文课堂变得生动有趣,发挥学生主观能动性,快乐之中完成大纲要求,提升学生素养,放飞学生的文学梦想。

首先,作为一线的语文教师比较好的方法就是根据需要自己动手编制课,可运用所购买课件的有用部分,再加进自已设计的内容,适时适当地调用以辅助教学。当然,这需要教师们会制作课件,但无论怎么会制作课件,语文教师的定位还是语文教师,不是定位在我这堂课用没用电脑,或是我是多么善于制作课件上。这就需要语文教师把握好分寸,不可舍本逐末,忽视了精心构思教学设计、合理使用教学方法,忽视了对学生的正确引导、激励。要做到合理使用多媒体,我想应该注意以下几点:1、目的性:即运用教学媒体要达到什么教学目标。2、必要性:用和不用效果一样的就不用,用了能提高教学效率、取得更好的教学效果的才用。3、实效性:媒体运用要讲求实际效果,不能只是简单演示,走过场。

其次,上多媒体课应紧扣主题。学生的接受能力反应能力毕竟有限,过多的资料使他们目不暇接,一些重要的内容学生往往还未抄下来就一闪而过,不少多媒体课堂常出现学生的笔记不完整的情况。如果与课堂教学无关的插图、动画、音响充斥整个课件,刺激了学生的无意注意,严重地影响学生对课堂知识的注意力,学生表面看似兴趣盎然,课堂看似活跃,但实际上教学的效果可能并不好。语文老师应尊重学科特点,制作课件时,切忌滥用画面来代替学生对语言文字进行深入细致的体验和理解。在教学过程中需要特别注意教学手段与教学内容的有机结合。同时也注意到在运用多媒体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注意多媒体教学的应用目的不在于给学生灌输了多少知识,而在于侧重于学生能力的培养,应根据教学要求来进行课件设计这样才有助于提高多媒体教学的质量。应关注学生接受了什么,学到了什么方法,是否有助于学生掌握理解文章。我们在制作多媒体课件的时候,必须充分认识多媒体课件的特性,从语文学科的特点出发,从学生的认知规律出发,从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出发,从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出发,从优化教学过程出发,严格遵循实用性原则,恰当性原则,综合性原则,辅助性原则和启发性原则。只有这样,才能真正凸现出计算机多媒体辅助教学的优越性,使之逐步从幼稚走向成熟,实现多媒体课件与语文教学的最佳整合。例如,在《故都的秋》一文的教学中,我精心制作了课件,对于本课的重点—进行欣赏性阅读,陶冶情操,提高审美能力,我做了如下设计:首先通过动画展示陶然亭的芦花,钓鱼台的柳影,西山的夕阳,玉泉的夜月,潭柘寺的美丽秋景图,并配以优美的古筝乐曲和充满韵味的课文朗读,让学生从中直观地感受出故都的秋的清,静,悲凉之美,引出了本课的教学内容。

再次,多媒体教学不是减轻了教师的劳动的强度,而是向我们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上多媒体课不是让学生看电影。老师必须督促学生在上多媒体课时,牢牢抓住教学重点, 勤于思考,学会记录, 积极参与课堂活动。 不要把教学的双边活动变成教师指挥课件播放、学生死盯屏幕的过程。如果学生得不到教师生动言语的诱导、形象神态的感染,从头至尾只听到音箱里的声音、看见银幕上的图像;教师只顾忙着操作机器,播放事先制作好的课件,不能深入到学生中间了解学生对知识掌握的情况,那么,课堂教学效果将大打折扣。例如:在《琵琶行》的教学中要充分而恰当的运用多媒体教学,首先,我们得找到一支感天动地、旋律跌宕起伏的琵琶曲,让学生在欣赏中领会课文中的摹声比喻;还可以配上一幅秋江月夜图,去分析课文中如诗如画的景物烘托。但对于这一千古名篇,显然还远远不够,还需要教师巧妙地去“导”、去“引”,去探寻江州司马与琵琶女两个人物的关系,去研究作者是怎样刻画两个人物形象的,去思考何以“座中泣下谁最多,江州司马青衫湿。”当学生的主体地位得以最大限度确立的时候,教师的主导地位就得到了最大限度的认同。 多媒体教学仍处于探索阶段,我们在使用的过程中应着眼于其“辅助”作用,正确运用于课堂教学。如果喧宾夺主,把课堂变成毫无生机的“人机对话”,或为追求时尚,借此来哗众取宠,装点门面,将会使现代化的教学手段失去其积极的意义。

最后,多媒体辅助教学设计应给学生留出思考的余地。仅仅采用直观手段来组织教学,对学生思考力、想象力、联想力是一种极大的限制。为避免此种弊端,常用的办法是:①、借助图文资料,激发学生的想象。如简介作者,可选取作者不同时期的照片,并配以文字资料的介绍。这样可以促使学生去思考、去想象作者的生平事迹及其精神品质,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也可以简介文章的写作背景,截取些背景资料,最好能配上声音,引领学生进入作品的境界中去品读作品。②、设计一些开放性的问题,供学生思考。为了使多媒体教学不至于束缚学生的思维,我们在制作多媒体课件时,可以设计一些开放性的问题供学生探讨,不要求有标准答案,只要学生能畅所欲言,各圆其说就行。其实问题设计得好,多媒体手段更能启发学生积极地思考,开拓思维空间,发展思维能力。如教读课文《故都的秋》时,可以设计以下问题供学生思考以启发学生发表各自的见解:作者为什么不用明快的笔调来颂秋?你认为本文是颂秋还是悲秋?请说说各自的见解。

以上是我在教学中的几点感受,但是作为一名教师,如何方便、快捷、高效地运用多媒体,也不是一朝一夕就能驾轻就熟的。那是需要不断努力,付出辛勤的劳动的。就像小时候学骑自行车,刚开始的时候避免不了要摔跤,但当你学会了,你就会发现原来骑自行车要比步行快的多。

参考文献:

[1] 王茹华.浅谈语文教学中多媒体运用与传统教学模式的结合.

[2] 林 清.教学媒体 阅读课堂的催化剂.

猜你喜欢
多媒体课件辅助语文教学
小议灵活构造辅助函数
倒开水辅助装置
减压辅助法制备PPDO
多媒体课件优化英语课堂的反思性研究
多媒体课件在高中物理教学中的应用
提高车辆响应的转向辅助控制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