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俐苹
人与人之间多一些交流和沟通,这个世界就多一份温暖与关爱,生活就多一缕阳光。沟通是一门学问,也是一门艺术。作为一名年轻教师在与家长的沟通过程中,必须了解家长的心理,需要根据沟通对象的不同情况,以真诚的态度,运用灵活的沟通技巧,采取正式和非正式的多种沟通方式,才能收到良好的效果。
《纲要》里指出:“家庭是幼儿园重要的合作伙伴”。应本着尊重、平等、合作的原则,争取家长的理解、支持和主动参与,并积极支持、帮助家长提高教育能力。著名教育家陈鹤琴先生曾说过:“幼儿教育是一种很复杂的事情,不是家庭一方面能单独胜任的,也不是幼儿园一方面能单独胜任的,必定是两方面共同合作方能得到充分的功效”。是的,作为一名幼儿教师不仅要面对许多不同天真烂漫的幼儿,而且还要面对许多不同的长。如何实现合作共担教育重任?如何促进幼儿的健康发展?如何做好家长工作?加强教师与家长情感沟通是关键。
一、以爱为本,“退一步”海阔天空
在家长的意见与幼儿园要求产生较大分歧而又难以协调时,我采取“退一步”的策略,通过不断地沟通使家长逐步转变态度。彤彤是后来插到我班的,入园后家长以孩子小为由,提出不让孩子在幼儿园单床睡而让老师搂着睡的要求,尽管我们做了许多工作,家长还是坚持,一时难以协调好。于是我们只好暂时让步,但是为了不影响其他孩子的情绪,我们协商先让班里其他小朋友睡然后再哄彤彤睡。有一次,班里一个孩子闹肚子拉在裤子里,我忙于收拾而忽略了彤彤,正好她的爸爸有事要接她走,听到由于彤彤没人搂而哭闹,她爸爸抱起孩子冲进洗漱室,对着我劈头盖脸地训斥起来:“你们老师也太没有爱心了,孩子满脸的鼻涕眼泪孤单单地躺在那里心里多害怕,你知道这会给孩子心灵造成多大的伤害吗?”此时我虽然可以做出解释,但我并没有和彤彤的父亲争辩。安抚了孩子之后,我对彤彤的父亲说:“让我们共同想一个更好的解决办法吧!我也是爱的彤彤!我们都不希望孩子受委屈。”我宽容的态度,也让他消了气。事后我积极主动与彤彤的妈妈交流,让她了解集体生活对培养孩子的重要性,了解在集体生活中怎样帮彤彤助孩子拥有快乐健康的心理特征。经过多次推心置腹的沟通交流,的彤彤家长主动提出以后不再让老师搂着孩子睡了。以真挚的爱喝宽容的心,退一步,消除了家长的疑虑,改变了家长的态度,也进一步融洽了家园的关系。
二、以爱为本,“进一步”合情合理
孩子之间的冲突和摩擦是难免的,在对待孩子之间的冲突的问题上,家长的表现也是各不相同。对某些情绪激动、争强好胜的家长,我采取“进一步”策略,尽快平息事态。玉宇是个好动的孩子,喜欢玩一些打打闹闹的游戏,同伴有时就会受到他的攻击。一天早上,亮亮的妈妈怒气冲冲地来找老师:“我要看看谁是玉宇,他为啥欺负我家亮亮,我也来教训教训他!”担心情绪激动的亮亮妈妈有过激的言行,我赶快前进一步挡在了她的前面,诚恳但坚决地说:“有话好好说,教训我可以,但是不能教训孩子,班上的孩子都是我的孩子,我有责任保护他们。”理直气壮地“进一步”,使亮亮的妈妈感到心理上的震慑,同时我对亮亮妈妈好言相劝,很快使她的情绪平静下来。事后亮亮的妈妈也觉得自己的行为太冲动,考虑问题太偏激。我们又心平气和地交流了家长应怎样正确对待孩子之间发生矛盾的问题,让她相信老师会教育孩子如何正确处理这样的问题。她感受到了老师是爱每一个孩子的,包括她家亮亮,是爱教会我们如何化解矛盾,关键时刻的“进一步”既避免了矛盾的激化,又使人际关系变得更融洽、更和谐。
三、以爱为本,让爱沟通无限
“当一位母亲将刚满三岁的孩子第一次交到老师的手里的一刹那,伴着孩子的哭声,她的心有些酸有些痛,当她离去的时候,她的心还留在孩子的身上。一整天她都会惦记,孩子会哭多久;在家里都是喂饭的,午饭能吃得饱吗?午睡时都要拍着、搂着,还要摸着妈妈的耳朵,老师会哄吗?不是这位母亲不相信老师,是因为母亲对孩子的爱。也正是因为爱,才将年幼的孩子送到幼儿园接受良好的教育,让他适应集体生活,期盼他茁长成长。我虽然不是母亲,但我懂得这份爱的重量……今天,让我们为孩子成功迈出人生的第一步而喝彩,为我们伟大的母爱而鼓掌!在每次与家长沟通中,我都会用这些充满理解和感情、善解人意的话来打动家长,赢得家长的信任。无需我表白自己将如何精心照顾每一位幼儿,浓浓的爱心和彼此的理解已获得了家长们的信任。
四、以爱为本,转变家长的教育观念
孩子都是家里的宝贝,往往父母给予孩子过多的是溺爱。家长教育观念的转变,直接影响幼儿教育的成败。首先,要改变家长错误的教育态度,过分的溺爱、迁就,过分的干涉、保护,过分的包办以及过高的期望都是不正确的。家长必须改变这种观念,理智地教育子女,家长应有意识地培养独生子女的独立性和自主精神,克服依赖性,不使幼儿长期处于享受权利而不尽义务的特殊地位。幼儿从小承担一定的家务,养成劳动的习惯,同时也尊重别人的劳动,形成良好的品行,对于他的成长是很有帮助的。其次,要让家长做好榜样,幼儿各方面的发展都处于萌芽和初步形成阶段,模仿是他们的普遍特点。良好的榜样能使幼儿学善,不好的榜样则使幼儿学坏。第三,家长对独生子女的教育要求,应注意保持一贯性和一致性。正确的要求如果不能贯彻和巩固,家长威信就难以树立,幼儿对父母的正确性会产生怀疑。当爱的教育在家庭中过多地倾向于家长付出的时候,幼儿园老师给予幼儿的爱就应该区别于家庭。
《纲要》里指出:“教师是家园合作的发起者、组织者和参与者。强调只有教师具备接纳家长的积极态度,尽可能地满足他们的需要,教师与家长交流沟通的渠道才可能畅通,从而激发他们参与幼儿园教育的兴趣和热情,双方才会建立合作的伙伴关系,才会为孩子的健康成长而齐心合力”。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