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端蒂隐神经营养血管皮瓣修复膝部软组织缺损

2014-03-04 10:00:46梁卫中
西部医学 2014年8期
关键词:膝部筋膜皮瓣

梁卫中

(河南大学附属南石医院创伤骨科,河南 南阳473065)

膝部皮肤软组织缺损如果未及时进行覆盖,可能引起关节腔感染、关节及软骨破坏等众多问题,甚至导致关节功能丧失,因此应及时予以修复,以保全膝关节的功能[1]。由于膝关节存在着解剖的特殊性和功能的复杂性,膝部皮肤软组织缺损的修复需达到早期覆盖创面,后期功能恢复,预防关节挛缩等目的,这就要求修复膝部软组织缺损的理想覆盖物不但能有效封闭创面,预防感染,而且要具有一定的柔韧性和伸展性,耐摩擦,能保证膝关节的活动度,后期不会引起关节挛缩。近端蒂隐神经营养血管皮瓣即能满足上述要求,我院2010~2013年应用近端蒂隐神经营养血管皮瓣转移修复膝部软组织缺损6例,效果良好,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本组共6例,其中男性5例,女性1例,年龄24~51岁,平均(34.9±7.3)岁;致伤原因:车祸4例,外伤1例,电击伤1例;右侧4例,左侧2例;膝关节外露4例,其中1例髌骨骨折,1例髌骨部分缺失。皮肤软组织缺损面积5.5cm~8cm×3cm~6.5cm。

1.2 皮瓣设计 以隐神经的体表投影即股骨内上髁后缘至内踝前缘的连线为中轴线,股骨内上髁后缘下方3~4cm处为旋转轴点,根据受区创面的部位、大小和形状设计皮瓣,标记出皮瓣的轮廓,皮瓣面积较受区创面大10%~15%。

1.3 手术操作 在止血带下彻底清创,清除创面坏死、变性组织及分泌物,暴露肌腱尽量保留。切开皮瓣远端皮肤、皮下组织至深筋膜下,显露大隐静脉、隐动脉和隐神经,切断并结扎大隐静脉和隐动脉,锐性切断隐神经。切开皮瓣两侧,以“3-0”丝线间断缝合皮下与深筋膜数针,以免深筋膜脱离损伤皮神经营养血管皮支,在深筋膜下平面向近端锐性剥离掀起皮瓣,保留胫骨表面骨膜,分离比目鱼肌并后向前推进覆盖胫骨,在近旋转点时注意观察穿支位置,避免损伤。切开蒂部,蒂部保留3~4cm的深筋膜,尽量保留血管蒂周围组织,确定隐神经及大隐静脉营养血管丛包含在蒂内,筋膜蒂表面保留2~3cm宽的皮肤,以利于转移后缝合,分离蒂部至旋转点,松开止血带观察皮瓣血运,如皮瓣血运良好,切开蒂部与创面之间的皮肤,将皮瓣经明道转移至受区。术后常规放置负压引流。供区创面直接拉拢分层缝合或移植大张中厚皮片。本组有5例直接缝合,1例移植大张中厚皮覆盖创面。

2 结果

6例中术后1例皮瓣边缘部分坏死,经换药后创面二期愈合,5例皮瓣成活,术后随访1年,皮瓣无明显挛缩,耐磨擦,小腿内侧供区创面愈合良好。

3 讨论

3.1 近端蒂隐神经营养血管皮瓣的应用解剖 隐神经是由股神经发出的感觉神经,在膝关节以下至内踝与大隐静脉、隐动脉伴行,走行于深、浅筋膜之间,其上段1/3由隐动脉营养,中下段2/3主要由胫后动脉发出2~7支肌间隙穿支和跗内侧动脉营养[2];由节段动脉链状吻合构成的皮神经旁血管网与神经营养血管上、下行支吻合构成的神经内血管网相互吻合,形成广泛沟通的神经血管丛,是皮瓣远距离供血的主要来源[3]。它们发出的侧支与邻近的深筋膜、皮肤血管网吻合沟通,构成皮神经两旁较大面积皮瓣能够成活的血供形态学基础[4]。

3.2 手术注意事项 设计时皮瓣面积较受区创面大10%~15%,以免勉强缝合因张力过大而影响皮瓣供血或静脉回流,本组有1例皮瓣远端有1cm坏死考虑即因此引起;皮瓣旋转点一般选择隐神经的浅出点,皮瓣切取后如转移高度不够,可打开内收肌管,向上剥离显露隐神经、隐动静脉,上移旋转点达到满意长度,可明显增加皮瓣转移距离[5];切取皮瓣时先从皮瓣远端切开,显露大隐静脉、隐动脉和隐神经,然后在深筋膜下平面向近端掀起皮瓣;皮瓣蒂部保留3~4cm的深筋膜组织,避免过窄损伤血管网,影响皮瓣供血,又利于皮瓣静脉回流[6];蒂部避免过度剥离,尽量保留血管筋膜蒂周围组织以免损伤吻合血管网影响皮瓣血供;皮瓣经明道转移,蒂部不可过紧,避免受压和扭曲,如旋转点处张力较大,可在局部设计三角皮瓣,旋转后三角皮瓣与切口两侧皮肤缝合,避免缝合后张力过大引起皮瓣血运受阻[7];皮瓣深面应彻底止血,常规放置负压引流,既可防止皮瓣下尤其是蒂部血肿形成导致皮瓣坏死[8]又可减小张力,使皮瓣紧贴创面以利愈合。

3.3 近端蒂隐神经营养血管皮瓣修复膝部软组织缺损的优点 ①皮瓣血运丰富,手术成功率高。隐神经营养血管皮瓣的皮神经旁血管网与神经内血管网相互吻合,其侧支又与邻近的筋膜、皮肤血管网吻合沟通,形成广泛沟通的神经血管丛。隐神经营养血管皮瓣的血供具有多源性、节段性分布特点,它与神经周围的血管、肌肉、筋膜和皮肤血管相互吻合成相互交通的立体血管网,因此其血供相当可靠,分离蒂部时保留一定的宽度深筋膜,勿损伤蒂部血管,皮瓣常能成活。本组1例皮瓣远端有1cm坏死,考虑系设计皮瓣偏小,勉强缝合皮瓣张力过大引起。②)神经和穿支血管解剖位置恒定,相对表浅,手术操作简便。③系局部皮瓣,转移覆盖创面方便,一次手术即可完成,不用二期手术,皮瓣色泽与受区接近,不臃肿,术后外观好。④不牺牲肢体主要动脉,不需吻合血管,对机体损伤小。⑤皮瓣在小腿内侧,位置隐蔽,皮瓣切取后供区创面大多能拉拢缝合,术后对外观影响小。总之,近端蒂隐神经营养血管皮瓣是修复膝部软组织缺损的理想皮瓣,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4 结论

近端蒂隐神经营养血管皮瓣具有血管位置恒定,血供可靠,手术操作简便,皮瓣厚度适中,耐磨擦,对供区影响不大等优点,是修复膝部软组织缺损的较好选择。

[1] 李利平,徐文圣,张建军.带隐血管神经蒂皮瓣移植修复膝关节Ⅲ度烧伤创面[J].衡阳医学院学报,1999,27(4):398-399.

[2] 彭 智,刘双意,谭宏昌.大隐静脉动脉化游离隐神经移植的实验研究[J].中华手外科杂志,2001,17(3):172-175.

[3] 林加福,郑和平.膝周软组织缺损修复进展[J].解剖学研究,2001,33(4):304-307.

[4] 张世民,侯春林,徐达传.对带皮神经营养血管皮瓣的再评价[J].中国临床解剖学杂志,2001,19(1):82.

[5] 赵顺吕.隐神经营养血管皮瓣转移修复膝以远软组织缺损12例分析[J].微创医学,20094(4):373-374.

[6] Parodi PC,de Bias io F,Rampino-Cordaro E,et al.Distally-based superficial sural flap:advantages of the adipofascial over the fascio cutaneous flap [J].Sc and J P1ast Recon ctr Surg Hand Surg,2010,44(1):37-43.

[7] 柴益民,林崇正,陈汉东,等.吻合浅静脉的逆行皮神经营养血管皮瓣的应用[J].中国修复重建外科杂志,2001,15(4):217-218.

[8] Masquelet AC,Romana MC,Wolf G.Skin island flaps supplied by the vascular axis of the sensitive super ficia nerve:anatomic study and clinical experience in the leg[J].Plast Reconstr Surg,1992,89(6):1115-1121.

猜你喜欢
膝部筋膜皮瓣
居家运动——膝部练习(高级篇)
中老年保健(2022年1期)2022-08-17 06:15:22
居家运动——膝部练习(中级篇)
居家运动——膝部练习(初级篇)
三焦“筋膜”说——从筋膜学角度认识三焦
筋膜枪成“网红”消费品
手足骨筋膜室综合征早期预防及切开减张术后的护理
足内侧带蒂皮瓣修复足跟部软组织缺损
超薄游离股前外侧皮瓣修复足背软组织缺损
隐神经——大隐静脉筋膜皮瓣修复足背部软组织缺损
颈阔肌肌皮瓣修复颌面部软组织缺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