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城市雾霾天气治理中的经济发展方式转变

2014-03-04 01:37茹少峰雷振宇
关键词:天气经济发展

茹少峰,雷振宇

(西北大学 经济管理学院,陕西 西安 710069)

2010年以来我国GDP总量位居世界第二位, GDP年均增长率为9.8%,经济发展取得了巨大成功,但是伴随经济增长而导致资源过度消耗,城市天气质量污染问题日益严重[1-2]。面对城市严重雾霾天气的影响范围扩大的状况,使得我们不得不反思雾霾天气形成与经济发展方式的深层次关系。党的十八大报告中的第四部分提出把“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作为经济发展的主线。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决定》指出,深化经济体制改革,坚持和完善基本经济制度,加快完善现代市场体系、宏观调控体系、开放型经济体系,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加快建设创新型国家,推动经济更有效率、更加公平、更可持续发展。因此,本文主要从经济发展方式的角度来研究我国城市雾霾天气的治理问题。

一、城市雾霾天气与经济发展方式的关系

经济发展方式是生产要素的分配、投入、组合和使用的方式。具体是指通过生产要素变化,包括数量增加、结构变化、质量改善等,实现经济发展的方法和模式的总称。经济发展方式总体分为两种:以粗放型为主的规模扩张型经济发展和以集约型为主的效率提高型经济发展。不同的经济发展方式,对环境的影响以及资源的利用效率是不同的。

在以粗放型为主的规模扩张式经济发展模式中,经济发展是建立在资源和能源的过度消耗基础上,在这种发展模式中我国城市主要能源是煤和石油,城市的大气污染以煤烟性污染为主,主要污染物为烟尘和二氧化硫,造成全国大、中城市的总悬浮微粒和降尘基本都超过国家规定的标准。在这种经济发展方式中发展方式的粗放忽视了城市经济系统与自然生态系统间的物质、能量和信息的传递和循环的规律,在城市经济发展中形成高开采、高消耗、高排放、低利用“三高一低”的城市线性经济发展方式;同时城市发展中规模扩张过度和开发过度,对环境保护重视不够,对城市环境形成巨大压力,形成了空气中粉尘物质过多。粗放型的规模扩张式经济发展忽视了经济结构内部各产业之间的有机联系和相互影响,忽视了社会经济系统与生态环境系统间的有机联系,大量废气的排放造成了严重的大气污染,形成了严重的雾霾天气,这种天气造成对城市社会经济以及人体健康的重大损害。

以集约型为主的效率提高型经济发展依靠生产要素的优化组合,通过提高生产要素的质量和使用效率,通过技术进步、提高劳动者素质、提高资金、设备、原材料的利用率而实现增长。这种经济增长方式的实质是以提高经济增长质量和经济效益为核心。这种发展方式注重能源资源的合理利用,鼓励开发和应用节能减排的新技术,明确各行业污染排放的标准和政策措施,用制度和价格机制来约束企业的废气和污染物的排放。倡导节约能源资源的生产方式,对城市的大气环境影响小。

因此,经济发展方式与环境污染、雾霾天气的形成密切相关,以粗放型为主的规模扩张式经济发展模式是造成我国当前城市雾霾天气的主要原因。城市经济发展方式只有从以粗放型为主的规模扩张型转向以集约型为主的效率提高型经济发展,城市的雾霾天气才能得到彻底治理。

二、城市雾霾天气形成原因的经济发展方式视角分析

雾霾是雾和霾的总称,雾霾主要成分是粉尘,包括燃煤产生的粉尘、建筑施工产生的扬尘以及自然界产生的类似风沙粉尘;其次是二氧化硫、氮氧化物等其他有害物质在酸化后形成颗粒状的化学物质。这些颗粒容易和水、粉尘形成一种酸化的盐,从而变为更大的有害物质的颗粒物,危害较大的是PM2.5,而这些含有有害物质的颗粒蒸发速度很慢,除了靠风刮,没有别的办法把它吹散。雾霾产生的主要原因有工业生产排放的废气,燃煤排放的烟尘,交通工具排放的尾气,以及建筑工地和道路交通产生的扬尘等[3][4](P19)。

近年来我国发生的城市雾霾天气突出表现为:(1)影响范围广。2013年城市雾霾天气涉及华北平原、黄淮、江淮、江汉、江南、华南北部等地区,受影响面积约占国土面积的1/4;(2)持续时间长。根据中国社会科学院和中国气象局发布的《气候变化绿皮书:应对气候变化报告(2013)》,今年以来全国平均雾霾天数为29.9天,较常年同期偏多10.3天,中国长三角、珠三角、京津冀三大区域的城市群每年出现雾霾污染的天数达到100 天以上,霾的天数呈现西部减少、东部增加的趋势;(3)污染物浓度高。根据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2013 年上半年节能减排形势分析报告》中数据显示,在国家气象局开展监测的城市中,PM2.5年均浓度超过世界卫生组织推荐的空气质量标准指导值若干倍;(4)危害严重。雾霾不仅给城市居民的工作生活带来不便,而且雾霾会造成呼吸、心脑血管等多种疾病,甚至引发癌症。同时造成巨大经济损失,根据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在《2013 年上半年节能减排形势分析报告》指出:2010 年北京、上海、广州、西安因PM2.5 污染分别造成早死人数为2 349、2 980、1 715、726 人,共计7 770 人,分别占当年死亡总人数的比例为1.9%、1.6%、2.2%、1.5%,经济损失分别为18.6、23.7、13.6、5.8 亿元,共计61.7 亿元。由此可见,我国城市雾霾天气呈现出逐年面积增大、城市增多、时间长,污染物浓度高、危害巨大等特征,同时呈现出城市雾霾天气现象与城市经济发展方式高度相关的特征。经济发展方式或经济增长方式有两种,一是主要依靠生产要素投入实现的 “粗放发展”,另一种是主要依靠提高要素使用效率实现的“集约发展”。我国早在“九五”(1996—2000)计划中明确提出,实现经济发展方式由“粗放发展”到“集约发展”的转变,然而这个任务至今并没有得到切实实现或改进,从而导致资源过度消耗,经济结构全面失衡,贫富分化差距拉大,环境高度污染等一系列问题。

(1)高能耗的粗放型经济发展方式是城市雾霾天气形成的主要原因。我国城市粗放经济发展方式首先表现在能源消耗总量的扩大。据国际能源机构报告,2000年我国能源消耗只有美国的一半, 而2009年我国能源消耗量已经超过美国的总量,尤其是我国的煤炭消耗量增长迅速,现已赶上全世界其他国家的总和。从能源消耗的结构上看,根据国家统计局网站数据,我国依旧以煤为主,煤炭占比高达67.1%,石油占18.4%,天然气仅占了5.3%,非化石能源、可再生能源只有9.2%,同时中国近80%的发电厂依靠煤炭发电。另一方面,据有关研究表明:我国烟尘排放量的70%,二氧化硫的90%,氮氧化物的67%来自于燃煤,烟尘、二氧化硫、氮氧化物是雾霾的主要成分。因此,高能耗是城市雾霾天气形成的主要原因。环境保护部副部长吴晓青研究指出:在长三角、珠三角、京津冀这三个区域,虽然国土面积仅占中国国土面积的8%左右,却消耗全国42%的煤炭、52%的汽柴油,生产55%的钢铁、40%的水泥,二氧化硫、氮氧化物和烟尘的排放量均占全国的30%,单位平方公里的污染物排放量是其他地区的5倍以上。可见目前我国粗放型经济发展方式中的能源消耗量与城市雾霾天气呈现高度正相关。

(2)能源利用率低的粗放型经济发展方式导致城市雾霾天气加重。经济粗放型发展方式表现为我国能源利用效率总体偏低,国务院在节能减排“十二五”规划的通知中指出,我国国内生产总值约占世界的8.6%,但能源消耗占世界的19.3%,单位国内生产总值能耗仍是世界平均水平的2倍以上。2010年全国钢铁、建材、化工等行业单位产品能耗比国际先进水平高出10%~20%。大气污染物排放强度仍然很高,SO2的排放量是美国的60倍。由此可见,由于我国能源利用效率总体偏低,进一步加剧了在单纯追求GDP数量时,能源的高消耗和雾霾天气的加重。

(3)粗放型经济发展方式导致的工业废气排放是城市雾霾天气形成的源头。我国经济粗放型发展方式的另一个显著特点就是大量投资下的旧型“工业化路线”选择,而且在近年更出现了低效率和资本密集型特征的“重化工业化”浪潮。据国家统计局网站数据显示, 2011 年我国工业部门耗能量占能源消费总量的比重约为70%,排放的二氧化碳为61.9亿吨,二氧化硫、氮氧化物和粉尘的排放总量为0.59 亿吨。在工业内部结构中,处于主导地位的建材、冶金、石油炼化、火力发电、化工和重型装备制造占工业总比重达79%,生产过程中排放的工业污染占全国总污染的60%以上。因此,旧型的“工业化路线”和“重化工业化”浪潮是城市雾霾天气形成的必然源头。

(4)出口导向的粗放型经济发展方式是影响城市雾霾天气形成的重要因素。出口导向的经济发展方式是经济“粗放发展”方式的延伸,以本国货币汇价低估以及适度的关税和非关税保护为特征的出口政策,促进了我国经济的高速增长,但是也暴露出消极因素;如近年来我国大量生产电解铝、硅铁、电石等高能耗、高污染产品,大量出口以换取外汇,这实际等于出口能源,而留下污染。另外,我国所吸引的外资中,相当一部分是从发达国家转移过来的高能耗、高污染的所谓PII产业[5](P60),在获取低廉利润而为发达国家生产优质产品的同时,我们却承担了大量的高能耗与高污染。

三、我国城市雾霾天气治理的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对策

总体来看,我国经济粗放的发展方式是造成城市雾霾天气严重的主要原因。美国亚洲问题研究所专家说:“要完成这些城市发展任务,必须有钢铁、水泥、玻璃、化工制品、重工业及电力,这一切都会拉动煤炭消耗。真正降低能耗的是向服务业占更大比重的经济模式转变”[6]。因此,在城市雾霾天气的治理中,要实现从以粗放型为主的规模扩张式向以集约型为主的效率提高型经济发展转变。

(1)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是城市雾霾天气治理的唯一选择。与经济粗放发展对应的是经济集约发展,区别在于经济集约发展已经主要不是靠要素投入驱动,而是主要靠技术进步和效率提高实现。19世纪后期,先行工业化国家的经济发展实现了由主要依靠物资资本的积累和资源投入驱动向依靠人力资本积累和效率的提高驱动的转变,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库兹涅茨(Kuznets)称这样的经济发展为“现代经济发展”,舒尔茨(Schultz)认为:“技术进步来源于人力资本,即人的知识和技能的提高,人力资本和物质资本不同,它乃是递增报酬的重要来源”。由此可见,经济集约发展方式不是靠大量的能源投入,从而切断了污染排放源。因此,在城市经济发展中,要从投资驱动转向创新驱动,提高企业自主创新能力,依靠科技进步,推动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大力发展高新技术产业,最大限度地推进城市经济发展中的资源循环利用,最大限度地降低城市经济发展中的大气污染排放强度。

(2)坚持走新型工业化路线,实现城市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经济集约发展方式实施的路径是坚持新型工业化道路,新型工业化道路是环境污染小、经济效率高的工业化。我国雾霾天气发生的城市主要在经济发达地区,这些地区依然坚持旧的工业化路线,一些城市热衷发展重化工业。因此,必须坚持走新型工业化路线,加大服务业的发展力度,加强与科学相关技术的应用,加强信息通信技术在生产、物流等领域的应用,使经济发展越来越多建立在效率提高的基础上,减少经济发展对城市环境,特别是大气环境的影响。

(3)走环境友好型和资源节约型城市发展道路。在城市经济发展中加强环境保护和生态建设,促进人与自然和谐相处,尽快扭转城市经济发展中的高排放、高污染的状况,进一步加强城市环境保护和生态建设。改变重数量轻质量的传统发展方式,从追求经济增速和规模转向提高经济效益和质量。建设经济发展、资源高效、生态健康的新型城市,在生产过程中实行清洁生产,在城市建设中进行生态化设计与改造,实现城市经济发展中废物的循环利用,在消费环节倡导勤俭节约,完善再生资源回收利用体系。

参考文献:

[1] 张玉川,戴凌冰.城市雾霾——逼迫人类开启一个新时代[J].城市与减灾,2013,(5).

[2] 周涛,汝小龙.北京市雾霾天气成因及治理措施研究[J].华北电力大学学报,2012,(2).

[3] 王旭光.雾霾治理与经济发展探究[J].经济视角,2013,(8).

[4] 潘小川,李国星,高婷.危险的呼吸——PM2.5 的健康危害和经济损失评估研究[M].北京:中国环境科学出版社,2012.

[5] 吴敬琏.中国增长模式抉择[M].上海:上海远东出版社,2013.

[6] 中国财经报.十面“霾”伏为中国发展敲警钟[N].中国财经报,2013-01-30.

猜你喜欢
天气经济发展
“林下经济”助农增收
天气冷了,就容易抑郁吗?
迈上十四五发展“新跑道”,打好可持续发展的“未来牌”
谁是天气之子
盛暑天气,觅得书中一味凉
增加就业, 这些“经济”要关注
Weather(天气)
民营经济大有可为
砥砺奋进 共享发展
改性沥青的应用与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