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名词解释 •
三腔起搏器中的真性与假性室性融合波
与一般起搏心电图相同,三腔起搏器心电图也存在真性与假性室性融合波。
双室各自起搏的QRS波发生的相互融合,或左室、右室、双室起搏的QRS波与自身QRS波发生的融合都称真性室性融合波。显然,当起搏率与自身心率相近,或起搏器设置的AV间期与自身PR间期相近时,容易发生真性室性融合波。三腔起搏器起搏时设置的AV间期都应短于自身的PR间期,其设置得越长,起搏与自身QRS波发生室性融合波的概率越高。真性室性融合波的QRS波形态一定介于原来两种或三种QRS波形态之间。与一般室性融合波不同,单纯右室或左室起搏的QRS波时限常比双室起搏形成的真性室性融合波时限宽,振幅低。
三腔起搏器电图中起搏与自身QRS波形成的真性融合波并不少见,部分病例的发生与计时有关。其偶尔发生时不需特殊处理,持续存在时,可通过增加起搏频率或缩短起搏的AV间期而减少室性融合波。诊断自身QRS波与起搏QRS波形成的真性融合波时需细致分析QRS波形态,在这种真性室性融合波前一定要有确切的P波及相应的PR间期,这样诊断才可靠。
有学者认为,当自身窦性激动沿房室结及希氏束下传激动心室间隔的同时,左、右心室的游离壁也同步被起搏脉冲激动,心室的激动将由三点启动:室间隔和左、右心室的游离壁。以左室为例,这样才能真正使心室处于“球形收缩”状态,产生的血流动力学效果将优于单纯双室游离壁的同步起搏,故推荐将双室起搏的频率及AV间期程控为与自身心律的房室间期相似,这种观点尚需更多资料证实。
传统的假性融合波是指心室的起搏脉冲落在患者自身的QRS波中,并对该心室除极未起任何作用。因此,当自身QRS波中虽有起搏脉冲,但QRS波形态与其他自身QRS波形态又完全一样时,提示该起搏脉冲对心室除极无效,属于起搏电能的浪费。
假性融合波常因心室感知问期过长引起,即自身心室波的初始电压偏低,需等一定时间后才能达到感知阈值,造成心室起搏脉冲未被及时抑制。三腔起搏器心电图中存在假性融合波时不能证实该起搏脉冲的有效或无效。长期存在的假性融合波可造成起搏能量的不必要浪费,可通过调整起搏频率及AV间期而解决。
三腔起搏器心电图还有广义的真性和假性室性融合波,例如左、右心室的再同步化起搏可形成新类型的真性室性融合波。此外,当左、右心室起搏的VV间期设置不当时,还能形成三腔起搏器心电图独有的假性融合波。即单侧心室起搏脉冲发放在前,其激动心室并已形成QRS波,而另一侧发放较晚的心室起搏脉冲落人QRS波中而未起作用,当该QRS波形态与单侧心室起搏完全一样,则能确定为假性室性融合波,临床医师设置VV间期时需要考虑这一问题。
(郭继鸿 编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