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军
牙克石市第一小学建校于1936年,是一所有着近80年历史的老校。近年来,学校坚持德育为先、课改为重的思想,认真贯彻党的教育方针,不断突出学校德育的地位和作用,扎实推进课改,取得了一些成绩。
一、坚持德育为先
(一)加大德育工作力度
一是做到以德育为中心。在组织领导、业绩评价和后勤保障上做到了以德育为中心,形成了全员育人的德育体系。德育工作所需的人、财、物都能得到很好的保障,“三育人”得到很好落实,近三年来,德育方面投入资金达40万元。
二是德育工作坚持“三贴近”原则,即贴近学生,贴近实际,贴近生活。明确了德育就是服务,服务学生成长、服务学校发展。德育工作目标的深化,使学校德育工作始终具有很强的方向性、针对性、可行性和实效性。
三是高度重视师德培养和班主任队伍建设。不断加强“敬业爱生、为人师表”为主题的师德建设。班主任队伍建设中坚持做好争先创优工作,设计并使用了学生“成长记录袋”和“素质评价表”,对学生的成绩评定采用等级制加激励性评语的方法。每学期召开一次班主任工作经验交流会,推进了德育改革和研究。
四是重视学科教学的德育渗透。在课堂教学中,最大限度地诱发学生的情感体验,把学科知识与道德认识、道德行为在教学中结合起来,寓德育于教学的各个环节。做到了充分挖掘德育内容,优化课堂结构;做到了导行实践,升华道德认识;做到了倡导德育科研,加强理论积淀。
五是重视营造良好的育人氛围。提出“全面育人,全程育人,全员育人”的要求,全体教职工人人都是德育工作者。通过小处和细节的设计,丰富学校文化内涵,发挥环境育人作用,形成了学校无闲时,时时都育人;学校无闲处,处处都育人;学校无闲人,人人都育人的文化氛围。
(二)创新德育载体
学生教育活动和社会实践活动是教育的重要载体,我们坚持活动育人,有目的、有计划地举行了一系列丰富多彩的教育活动。寓教育于活动之中,让学生在活动中磨炼意志、陶冶情操、完善人格。
一是注重体验,积极开展校外实践和社会调查活动。通过学生的主动参与来培养学生社会实践能力及高尚的道德品质。开展“我的低碳生活”青少年调查体验等实践活动,先后走进农场、市公安局交巡警大队、社区等场所进行调查体验。召开“倡导低碳生活,共建美好家园”主题中队会,在家庭实践“我的低碳生活”节水、节电,处处做小小宣传员、行动员。“我的低碳生活”调查体验活动已上报自治区参加科技创新大赛。
二是注重培养,开展常见蔬菜种植活动。利用校园内的种植田作为教育基地,为每个班级分配自留地种植常见蔬菜,学生自己种植,聘请有种植经验的家长为校外辅导员指导管理,让学生在种植体验中充分感受劳动和收获的快乐。
三是注重锻炼,开展红领巾交易市场活动。全校1000余名学生打破年级、班级的界限,按照各自的兴趣、爱好进行编组,形成各具特色的30个“红领巾小社团”。学校已成功举办了七届“红领巾交易市场”,引导学生,将闲置的文具、书本、玩具、手工制品等进行“以物换物”交易。种种活动既提高口语表达、观察能力,同时也培养了学生的节俭意识和等价交换观念。
四是注重责任,切实加强安全教育。学校建立健全了《一日常规安全管理》等制度,经常开展安全教育活动,不断增强师生的安全意识。学校每学期组织法制教育、安全教育讲座,进行紧急疏散演练。
二、积极探索实践,深化课程改革
(一)规范常规教学,夯实课程改革的基础
从横向上辐射学科“全”,从纵向上单一学科“严”,从管理上强调“控”。对每一个学科的备讲批辅考工作都提出了具体、明确、严格的要求,并以此作为对教师教学工作考核的重要依据,要求分管教学领导把深入一线教师检查、指导、督促、整改备讲批辅考等常规教学工作作为重要的日常工作。在学年的期末检测工作中,要求出题者认真学习新课程标准,严格按照课程标准中年级目标做好试题说明。立足学科整体实际,剔除出题者个性化内容,面向全体,从试卷的效度、区分度上进行把关,制定双项细目表。召开成绩分析会,学科全体教师集体分析,总结优势和不足,协助每位教师进行有针对性的整改。据此分管教学领导做出学科质量分析报告。从核心上抓好课堂教学的“实”,从评价上把教育的终极目标定位于学生终身发展。建立多元化评价机制,实现评价角度多元化、评价周期多元化、评价主体多元化。
(二)推进校本培训和校本教研
一是有计划地开放骨干教师课堂、讲堂。充分发挥学校自治区级教学能手、学科带头人示范引领作用。每学期都有计划地开放骨干教师课堂、讲堂。重点突出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基本理念、学科落实课程改革相关目标和要求、构建和谐校园、促进教师成长等多个课改领域。
二是面向校内开放“新秀教师课堂”。学校的骨干教师与青年教师结成了“辅导对子”,对青年教师的专业知识、专业技能、专业素养特别是课堂教学能力进行全面培养。在此基础上,在校内开放他们的课堂,以检验辅导效果,扩大辅导面。
三是独创调研式听课。通过分管教学领导的多次调研式听课,达到了解情况、指导教学的目的。特别是找出课程改革中,一些课堂教学突出问题的成因,对症下药,及时指导整改,并将好的做法推广。
四是探索主动式邀请听课。教师结合课程改革中的一些感受、领悟、困惑,邀请一些领导、教师听其专门准备的课,与他(她)分享感受、领悟或找出解决迷惘和困惑的思路和方法。邀请式听课促进了学校浓厚研究氛围的形成,将过去的被动式接受听课转变为主动式邀请听课,为教师的成长提供了新的平台和空间。
五是认真开展“七个一”活动,即每天读一篇课文;每周临摹一篇字帖;每学期读一本教育专著;每学期写一篇读书心得;每学期出一节公开课,及时做反思;每学期开展一个小课题研究;每学年,举办一次教师基本功竞赛,促进教师教育教学能力的提高。
三、德育、课改双促进双提高
由于坚持德育为先、课改为重的发展思路,学校德育工作与课程改革呈现相互促进、相互推动、共同提高的良好局面。
(一)办学特色进一步彰显
几年的德育实践和课程改革,学校按照既定的发展目标,扎实推进,实现了“德育特色品牌化、师资队伍精良化、管理形式科学化、管理方式人文化、课程设置多样化、常规教学规范化、校本研修制度化”的办学特色。为此,学校先后获得“全国名优学校”、“内蒙古自治区义务教育示范学校”、“内蒙古自治区义务教育实验学校”、“内蒙古自治区红领巾示范学校”等荣誉称号。
(二)育人效能进一步发挥
近三年来,学校学生操行评定优良率均达到90%以上。有20余名同学先后被评为呼伦贝尔市和牙克石市“三好学生”、“优秀学生干部”和“优秀少先队员”。多名教师被评为自治区、呼伦贝尔市以及市本级德育工作先进个人。
(三)教师专业化水平进一步提升
课程改革实施以来,培养了大批优秀的青年教师。1人获得国家级名师称号,1人获得国家级教学能手称号,3人获“全区小语整改先进个人”称号,1人获全国课堂教学比赛二等奖,自治区学科带头人2人,盟级学科带头人3人,自治区级教学能手9人,盟级教学能手11人。50余人次在自治区、呼伦贝尔市、牙克石市教学竞赛中成绩优异。教师教研教改及教育科研论文有100余篇在自治区、盟(呼伦贝尔市)级以上教育刊物发表或获奖。教师中专业学历合格率提升至100%,教师整体素质有了很大的提高。
(四)学生素质进一步增强
丰富多彩的活动为学生创造了施展才能的空间,在全国、自治区各级各类比赛中,学校学生均取得了优异成绩。全国迎奥运征文比赛中,57人获奖;在“为学杯”全国中小学创新作文大赛中,108名学生获奖;在全国“雏鹰之声”讲故事比赛中,2人获金奖;学校的“小黄马”马头琴队在2009年参加中央电视台举办的全国“魅力校园”文艺汇演中,获得金奖;学校毽球队连续五年包揽全市比赛七个项目所有第一。
(五)示范带动作用进一步凸显
学校各项工作得到了社会各界的一致认可和好评,发挥了良好的窗口作用,辐射作用。学校2013年作为呼伦贝尔市学校德育工作现场会的主会场作了德育特色活动经验介绍,先后有多个兄弟学校前来参观学习交流。
春风化雨勤润物,芬芳吐蕊香满园。在改革的年代赋予教育者的是更厚重的期望,牙克石市第一小学的工作一定会更上一层楼,取得更大的辉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