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金融企业的金融机遇

2014-03-04 08:39:01李智慧
IT经理世界 2014年3期
关键词:金融业务业态流通

李智慧

若企业考虑通过建立消费金融业务来创造新的利益增长点,那么本次银监会出台的新办法可谓创造了一个绝好良机。

在经济发展的背景下,中国消费者对耐用消费品以及培训,旅行,装修,婚庆等服务的需求不断增加。然而快速变化的社会、日益激烈的竞争、收入增长放缓,还有住房等负担的加大,让绝大多数的工薪阶层的可支配收入并未达到一个满意的水准。由此,面向个人消费者的简单便利的消费金融的需求也随之提高。

但是,在中国,除了住房和汽车贷款之外,大家对真正意义上的消费金融服务的认知还是很少。因为就在不久之前,消费金融还仅限于银行及经过认可的消费金融公司才能提供。由于银行的信用卡日益普及,渗透到商业流通领域,消费金融服务和现有的信用卡服务的差异化也很难为大家理解。2013年11月14日银监会公布了修订版《消费金融公司试点管理办法》(于2014年1月1日生效),准予非金融机构作为主要出资人参与这个领域,对商业流通企业和制造企业为主的非金融企业而言,将是享受此项金融改革利好的大好时机。

新办法为流通等业态和消费金融业态相结合提供了契机,对非金融企业而言,消费金融究竟意味着什么?我们从日本或韩国的消费金融的发展历程做一个探讨。日韩的消费金融服务是商业流通企业独自开展的,面向中产阶级或将来有希望成为中产阶级的阶层的服务。商业流通企业和制造企业从向自己的顾客开展分期付款业务开始,逐渐过渡到发行店内具有透支功能的会员卡,再到直接发放消费贷款等业务,消费金融服务对提升企业的营业额起了关键的作用。现在,日韩的大型商业流通企业集团的旗下,大多数都拥有银行、信用卡业务、消费信贷业务等消费金融部门,其利润占到集团整体利润的15%~20%左右,成为一个有很好发展前景的业务。中国的金融服务主要以银行为中心,一直以来受到严格监管。对于银行而言,中低收入消费者因其属性偏离目标定位,导致银行服务的覆盖面存在空白,因而备受诟病,也相对限制了消费扩大。

中国自从2012年开始,百货业态的销量开始减速,加之电商网购强势冲击,实体门店销售大幅缩水。在电商支付领域,已经有大量第三方支付平台浮出水面,提供安全便捷的支付服务,经历几年持续发展,部分电商支付平台已经开始尝试带有透支功能的信用支付服务,为这个行业的广阔前景提供了很大的期待。

掌握有大量实体门店资源的流通企业,应该充分利用本次契机,提供面向实体门店消费者的消费金融服务,以不断提高企业自身的竞争力和盈利能力。在业务开展的过程中,不同业态有必要针对本企业的特性研究适合的消费金融商业模式,同时参考国外先进企业的事例,甄选最佳解决方案。日本的各家非银行金融企业自行开展信贷管理,经过几十年的发展,积累了企业独自收集、分析数据的专业知识和经验。而支撑消费金融业务必不可少的是个人征信信息管理以及与之相应的授信系统(IT系统、审查机制),另外债权管理和回收体制(如呼叫中心等)也不可或缺。消费金融业务开展之后,如何与市场活动相结合以实现适合自己企业顾客的便捷安心的服务,最终达到提高营业额的目的,是各个企业所应探讨的关键所在。

根据日本某大型家电连锁卖场的分析,将原有的积分卡(不具备消费金融功能的会员卡)附加上透支或分期功能之后,客单价提高了1.5倍。

虽然十八大提出了在2020年前,通过改变经济增长模式和收入分配结构来将收入翻倍的计划。但是在目前工薪阶层可支配收入缓慢增长的情况下如何刺激消费,众多企业都在寻求破解之道。若企业考虑通过建立消费金融业务来创造新的利益增长点,那么本次银监会出台的新办法可谓创造了一个绝好良机。

猜你喜欢
金融业务业态流通
为新业态撑起“社保伞”势在必行
公民与法治(2023年1期)2023-03-31 06:02:54
我国城市商业银行国际金融业务拓展策略探讨
环球市场(2020年22期)2020-01-18 13:30:42
圣物的流通——蕃尼古道上的尼泊尔鎏金铜佛流通考察
商业银行发展住房租赁金融业务的路径探析
“流通空间”的中西方比较
商业银行发展县域网络金融业务的策略探讨
现代金融(2016年7期)2016-12-01 04:50:19
“智”造升级 引领模具新业态
模具工程(2016年7期)2016-06-15 20:28:52
播客Podcast业态分析
黑龙江省物流企业创新物流金融业务模式与风险控制分析
山西农经(2015年7期)2015-07-10 15:00:57
新业态 新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