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 泠,李彩香
(西北工业大学管理学院,陕西 西安 710129)
志愿服务,是指任何人志愿贡献个人的时间、精力、技能、资源等为社会提供非盈利、无偿、非职业化援助,服务社会公众生产生活和促进社会发展进步的行为。大学生是未来社会的接班人,是我国志愿服务群体的重要组成部分。鼓励和引导大学生参与志愿服务,能丰富大学生活,是大学生参与社会生活的方式之一,有利于大学生将所学知识与实践操作结合起来,也是大学生在实践中锻炼成长的现实途径,有利于大学生更好理解、内化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基本内涵,有利于大学生提升自身创新能力等综合素质。
胡锦涛总书记在关于着力提高人才培养水平,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的论述中提出:坚持育人为本、德育为先,把促进学生健康成长作为学校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坚持文化知识学习和思想品德修养的统一、理论学习和社会实践的统一、全面发展和个性发展的统一,强化能力培养,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注重培育学生的主动精神和创造性思维。大学生志愿服务在实现高校提高人才培养水平的“三个统一”方面,无疑具有良好的促进作用,它既是人才培养的有利平台和良好的推进器,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有效载体,在帮助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等方面发挥着积极作用。
志愿服务是一种自发行为,若高校能够给予有效启发和指导,在大学生文化知识学习与思想品德、理论学习与社会实践、全面发展与个性发展中铺设桥梁,将对于人才培养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志愿服务活动倡导的精神符合当代学生特点,他们主体意识普遍较强,内心崇尚自我激励、完善,渴望接触了解融入社会并在其中实现自身价值,为具有特殊困难以及需要帮助的社会成员提供服务等活动,是满足大学生存在感和价值感等心理需求的重要途径。大学生志愿活动的内容随社会需求的变化而变化,带有较强的时代性和社会性,体现大学生实现自身价值与能力的愿望。
大学生志愿服务作为动员和凝聚青年学生的有效方式,是志愿者把自己的知识技能运用于实践,并在实践中检验和提高自身素质的过程。大学生志愿组织在开展活动过程中增强学生之间为共同使命奋斗和努力的向心力和凝聚力,有利于培育信任氛围,进而有利于促进其他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开展。同时大学生志愿组织所形成的主流价值教育氛围也使其成为高校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载体。
大学生志愿服务通过服务目标和过程能够在一定程度上传输知识与技能,随着志愿者行动的深化、服务项目的专业化、知识化,能促进大学生运用所学业务知识,并在服务中巩固知识,提高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有利于大学生探索关注、发现问题能力的培养。学生为了实现志愿服务任务,需要智力和知识支持目标的有效完成,该过程能促使发现专业知识学习的重要性,也有利于在实践中选择专业兴趣点,进而扩展和调整对职业生涯规划的认识。
志愿服务活动是引导大学生开展社会实践活动的有效载体,其常规活动、专项活动、自主实践活动的开展具有较强的实践性和可操作性。在涉及多个部门、组织的工作过程中,锻炼志愿者处理繁杂的组织协调工作的能力,还有利于培养与服务对象进行有效沟通。发挥作用的空间越大,越能吸引和促进学生的关注与能动性。
大学生志愿服务基于社会发展需要,服务内容涉及范围广,是学生接触社会的良好平台、贴近生活的生动课堂,促进当代大学生对国情、社情的理解,从而激发学生对于自身应以如何方式投身社会实践和生活的思考,提前积累的社会经验和对社会的理解也会缩短学生进入社会的不适应期。
志愿活动可以培养青年的公民意识、奉献精神和服务能力,改善社会风气和人际关系,同时实现对社会其他群体或个人的育化,为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创造良好的社会环境。志愿服务活动是大学生开展道德教育的有效载体,学生在帮助他人、服务社会的同时,也潜移默化地影响和感染被帮助对象,影响和感染周围群众,进而影响和改善整个社会的道德水平,这种文明的传递过程,是社会高尚道德情操的传递和发扬,也使学生有效自我教育、实现自身道德境界提升。
大学生志愿服务实施主体为在校大学生,服务范围涉及助残助困、支教支农、医药卫生、社区建设、环境保护、大型赛会、应急救助、法律援助等多领域。其大多以组织形式而非个人身份,以直接参与志愿服务的方式开展活动,以贡献时间、知识和技能为主,存在一个正式或非正式的组织框架约束。在我国,大学生志愿服务与国情和社会发展状况、教育目标的侧重和社会需要同步协调。
古人云:读万卷书,行万里路,深刻阐述了知识学习与实践探索的关系。志愿服务对于人才培养的作用是在二者的结合与相互作用中体现出来的。现今大学生志愿服务与高校人才培养无论在重视程度、政策导向、资金扶持都与还没有效地结合,发挥应有的作用。主要体现在指导体系和实践体系两方面:
目前高校志愿者服务团队绝大多数停留在与高校其他社团组织和评价方式相同的体制下,组织建设相对薄弱,没有凸显出志愿服务组织区别于其他社团组织人才培养的特色和优势,大部分青年志愿者组织和协会未能有效发挥作用,人员流动性较大,少有品牌性、延续性好的服务组织,不能体现大学生在专业和智力方面的优势,好的传统难以得到保持和发扬创新。主要由于高校在对于如何通过大学生志愿服务进行人才培养和教育的目标、体系、平台、内容等方面的思考和作为的缺失。
首先,目前高校未能对通过志愿者服务达到人才培养的哪些目标进行有效地梳理和定位,而仅将大学生志愿服务工作作为校园文化活动的一部分,鲜有向人才培养的工具性等作用上发挥和扩展深化,服务实践与思想教育的结合欠缺,导致后继动力不足,组织发展容易出现瓶颈和盲目性。
其次,在二者相结合的体系上,缺乏系统性和进阶性,仅仅是鼓励与倡导,却缺乏扎实具体可实施的操作计划,没有师资指导要求和规范,组织建设不健全,自身综合实力不足,志愿服务与人才培养对接点较少,且在志愿服务过程中,教育阶段的侧重体现不够明显。
第三,在志愿服务与人才培养结合的平台没有有效搭建和有力抓手,如何利用现有校园学生组织方式、资源和文化,将志愿服务的育人作用纳入其中,依托已有平台,形成有效合力,增强通过志愿服务达到人才培养目的的普及程度,以学生喜闻乐见的方式渗透和营造氛围。
第四,在指导内容上,高校对志愿服务组织的指导与培训缺位。由于针对大学生志愿者活动的培训范围、内容及方法方面的不足与欠缺,缺乏的技能与素质缺乏针对性的了解,培训内容与需求不相匹配,降低志愿者服务的效果。引领性、专业性指导的缺位,使得大学生志愿组织缺乏发展计划和创新,降低活力和吸引力,难以培育较具影响力和精品化的志愿者组织,同时导致通过志愿服务所达成的育人成效不明显,学生在此方面获得的知识和能力不足以凝练、发挥和迁移。
首先,我国大学生志愿服务内容相对较少,主要集中在支教助困、敬老爱幼、扶贫济困、环境保护等传统项目,服务内容集中扎堆,服务质量良莠不齐,服务持续性差,导致通过类似的志愿服务所达到的人才培养方向不够全面,教育的普及型和吸引力有限。
其次,在服务方式上,主要依托于学校的社团组织,形成有目标的事务团队,在校内和高校之间进行宣传和组织,筹集资金作为实现志愿目标的经费,从而解决当前所助对象的问题,服务过程单一循环,缺乏针对不同服务群体和服务目标所建立起来的多样化组织和服务方式。在这样的情况下,学生的自我学习和自我提升的动力不足,探索精神逐渐减退,容易产生固定思维和组织运作方式,不利于高校志愿服务氛围的良性推进。
第三,由于大学生接触的社会实际问题较少,对社会现象和问题理解不够充分,使志愿服务的高度和层次有一定的局限性,服务切入点和关键点掌握有所偏差,接触社会机会较少,对社会复杂的认识程度不够,容易产生眼高手低的现象,服务初衷目标与实际效果不相匹配,缺乏活力和外向型视角,有时还具有一定的盲目性,加之当代大学生参与社会事务的氛围和参与机会的限制,大学第一课堂教育的社会性引导不足,学生的创新意愿和创新能力不足,导致志愿服务活动也缺乏创新的动力与活力。志愿服务本应成为培养创新人才的试验田,但在创新教育和指导以及对志愿服务本身重视程度的不足,导致学生很难在此方面获得有利的资源和充分的能力发挥。
这些局限与不足,在限制大学生志愿服务发展的同时,也削弱了大学生志愿服务对于人才培养应有作用的发挥。
针对高校大学生志愿服务与人才培养结合过程中在的问题,提出以下对策建议。
首先,明确通过志愿服务可达到的人才培养的目标和内容。例如在感恩教育、社会责任感教育、爱国主义教育、民族精神教育、实践探索教育、创新思维教育、励志教育、心理健康教育、职业生涯规划等方面可通过志愿服务有所渗透。尤其在公民精神教育上,大学生志愿服务有不可替代的作用。志愿服务是培养社会志愿精神的有效载体,大学生志愿服务者组织是社会服务领域的重要群体,促进培育成熟的公民社会、浓厚的志愿服务精神、深刻的社会文化认同和社会监督,进而带动好社会协同机制。
其次,理顺大学生志愿服务的管理指导体系,指导要具有进阶性。主要体现在,在明确培养目标和内容的前提下,在已搭建的组织平台中,思考在志愿服务的不同阶段,需要如何形式、哪类侧重来使教育内容与实践内容相统一,学生服务体验收获与教育的提炼总结同步契合,二者互为需要和补充。教育者和组织指导者应该从学生加入志愿服务自发式和启发式的两种动机入手,深化、增强、保持和扩大对志愿精神和志愿行为,通过制度建设、活动创新、能力发挥、传帮带等方式保护好自发式志愿精神的热情,通过成果宣传、典型人物、团体活动等方式增强启发式志愿精神的吸引力与凝集力例如在志愿服务的动员阶段,在不同教育内容上选取哪些平台做人才培养工作更为合适;在志愿服务组织实施进行过程中,如何适度干预、启发和调整组织和成员的服务方式和方法,促进学生发现问题、思考和经验总结;在志愿服务的成果展示时期,建立更易于被接受的具有影响力的宣传方式,增强参与者的荣誉感,同时扩大动员的群体和成果,继而投入下一阶段的志愿服务循环。
第三,搭建好大学生志愿服务对于人才培养的平台。建立和明确由党团主导、以学生社团和院系为主要单位,宣传部、学生工作部、教务处等机构协调联动机制,由大学生自愿发起自上而下和自下而上两种模式结合。利用好高校现有学生组织团体作为平台尽可能扩大实施人才培养的主体范围,建立人才培养的渠道。以专业教育、思政教育、校园文化为主阵地,以第一课堂学习、党建、团建、班风建设以及其他方式的校园组织方式为抓手,实现针对不同学生群体和组织目标特点的指导功能。这其中,共青团组织处于服务引导地位,通过政策导向和舆论宣传引导支援服务的良性发展,在团委设立青年志愿者工作部、成立校级青年志愿者行动指导中心,青年志愿协会等形式,完善大学生志愿组织专门工作机构,加强对学生的志愿精神引导和业务水平、服务水平的提升,对志愿活动提供必要支持,保障活动健康有序开展。
首先,搭建、梳理和扩展志愿服务实践外向化平台,通过组织集中社会实践、鼓励分散实践、开展针对社会发展和经济建设的报告会与讲座、与用人单位建立校企合作人才培养长效机制等方式,依托一些大型高水平的社会活动,提升和宣传大学生志愿者,注重志愿者组织之间的沟通联系,增强志愿精神的感染与影响,使志愿组织实现规模集群性,从而提高志愿组织在大学生校园文化氛围的分量与地位,使学生志愿实践方式多元化、建立学生对不同社会层面和领域的立体了解,建立危机社会意识。
其次,实践教育是发挥志愿服务人才培养优势的关键环节。现有大学生志愿服务对服务内容的侧重大于对大学生志愿者能力提高发展的侧重,虽然满足了服务对象的需求,但是没有满足大学生素质提高、能力增强的深层次需求,从而限制了大学生素质的发挥和活动水平和质量。高校应在对志愿服务的实践指导中设计更多能提升大学生素质与能的内容,使之与服务对象的需求匹配,扩充志愿服务的内涵,创新志愿服务的形式,进而达到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能力,增强其参与社会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发现问题、思考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第三,开展特色培训,交给方法,达成学生自我培养教育。作为从事志愿工作的回报,在奉献爱心的同时,大学生希望从中得到能力和特长的培养,掌握实用技能,锻炼和增强参与社会事务和公共事务的能力。高校应努力探索和开辟第二课堂,针对志愿服务的特点,开展例如国情社情透析、礼仪修养、新闻写作宣传、人力资源管理、公共关系、沟通的技巧等特色培训。志愿服务者的自主志愿性使得其成员有清晰的、自我意识的对组织的承诺,可以将自己与社会融为一体,把服务他人与教育自我有机结合起来。高校可多为学生志愿组织铺设新路径,提供方便和可靠的后盾,有意识引导学生自主探索模式,鼓励和培养学生对于社会焦点和志愿服务内容的敏感度和发掘力,从而达到符合社会发展要求和内涵的创新,再以搭建的平台让学生完成实践的全过程,从而达到学生的成长和自我培养教育的主动性和惯性。
综上所述,大学生志愿服务突破了传统育人远离社会生活而导致的弊端,是当代大学生参与社会事务的重要途径,是新形势下高校人才培养工作的重要载体和有效平台,极大调动大学生内在积极性和主动性,引导大学生在实践中自我体悟、自我教育、自我提升,对提升学生综合能力、社会责任感、组织沟通工作能力、创新能力等有着不可估量的作用。
[1]蔡立彬.高校青年志愿者行动的德育机制、成效及发展对策探析[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05,(08).
[2]周围,刘继勇.大学生志愿者活动与高校精神文明建设[J].江西社会科学,2000,(12).
[3]颜吾佴,赵岚.创建有特色的大学生志愿服务机制[J].中国高等教育,2002,(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