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光烈
2034年的传媒大学*(上)
■朱光烈
信息社会已经进入了以人为本的发展阶段,教育也出现了以人为本的发展趋势。物质主义文明已经不可持续。国际上的许多大型研究发现,文明大革命即将爆发,教育也将爆发大革命。当前盛行的专业主义教育扼杀人性,把人训练成“狗”,必须扬弃。未来的大学应当是思想家的摇篮。祝愿我的母校在2034年建校80周年的时候,改造成为一个思想家的摇篮。让思想冲破牢笼吧。
专业主义;信息社会;教育;以人为本;大学;思想家
在20世纪80年代至90年代中期,活跃在中国屏幕上的著名主持人、播音员多为北京广播学院毕业生。此后的若干年来,各个电视台广泛吸收其他学校其他专业的毕业生,甚至通过在电视上举行大奖赛的办法,在民间广泛地选拔主持人,这些新的新闻工作者和电视工作者表现得都很不俗,甚至有些人比起新闻与传播类专业毕业生来,成绩更为突出。
最近几年,随着高等教育大众化时代的到来,社会选择毕业生出现了不重视毕业生的学历和专业,而重视毕业生的能力的趋势。中国著名的报纸《南方周末》在2004年2月5日,以半版的篇幅刊载了一篇《诚聘杂志英才》的广告,在对于记者、编辑的条件中豁然地写着:“不拘于学历、资历、既往职业,只要有才华,对新闻有浓厚兴趣者即可”。
新闻与传播教育的危机不仅仅是中国大陆的事情,在境外也存在着同样的问题。2004年8月在云南丽江召开的中国传播学论坛上,有三位学者介绍了美国、台湾和香港新闻与传播专业毕业生的求职现状。在美国,新闻与传播机构更喜欢知识面很宽的毕业生,而不太喜欢新闻与传播专业毕业生;在台湾,新闻与传播机构更喜欢用非新闻与传播专业的毕业生,也不太喜欢用新闻与传播专业的毕业生;在香港,已经从事新闻与传播工作的新闻与传播专业毕业生没有一个承认在校期间学习到的东西有用。看来,新闻与传播类专业教育在世界各国、各地都遇到了危机。
国外的某些专业教育也遇到了类似的危机。根据英国《经济学家》2002年7月27日发表的文章《10万美元的问题》报道,斯坦福大学商学院教授杰弗里·普费弗和另外一位学者在一篇文章里说,很少有证据表明MBA(工商管理硕士)教育对于一个人的薪水和职业会产生很大影响。文章引用另一位MBA教育专家的研究成果说,通过对19名哈佛MBA毕业生的职业生涯的调查,发现其中10名或者自己办的公司破产或者从别人办的企业中失业。文章引用MBA的两类主要顾主——咨询公司和投资银行的内部研究文件表明,未接受MBA教育的人并不比接受这种教育的同事差,其中一项研究的作者这样说:“通常接受MBA教育只是使你比同事们大几岁而已。”挖苦得够意思了。
美国一位“另类教授”、蒙特利尔麦吉尔大学的博士生导师、实习经理明茨博格也激烈抨击MBA教育。他说MBA教育的课程脱离环境教授管理学,而管理是一件困难和不确定的工作。这门专业与技术类专业不同,譬如医学有一个确立的知识基础,法学有案例大全,这些都可以供所有从业者参考,而如何成就良好的管理工作却太不确定。按照明茨博格的观点,美国企业的大部分弊病,以及它们之所以失去公众尊重都来源于MBA教育的世界观:精明、善于分析,并确信管理技巧可以从一家公司搬运到另一家公司。根据明茨博格的说法,很少有受到MBA教育的人进入管理层,多数人从顾问和投资银行家起步,但是,很多人后来没法获得高级管理职位。墨西哥《改革报》于2004年9月9日发表的马修·林恩的文章中写道,根据美国管理专业研究生入学考试委员会(GMAC)的调查,设立MBA专业的大学已经减少,2004年全球仅有143所大学设立MBA专业,MBA教育正在失去自己的功能,走向衰退,辉煌不再。文章在分析了各种原因之后否定了把企业管理当作一门科学的观念。1999-2000年证券市场上的巨大泡沫让一些公司顷刻化为乌有,终结了课本上所教授的企业管理理念,证明了管理是技巧,而不是纸上谈兵,是需要多年的实践积累和经验才能得来的。明茨博格开出的改造MBA教育药方是,当经验丰富的经理们聚集在一起相互学习,讨论共同关心的问题并走访各自的企业时,管理学就会得到最好的发展。
据报道目前中国大陆的MBA专业教育仍然极其红火,毕业生就业于企业管理岗位的工资远远高于其他专业毕业生就业于其他岗位上的工资。新闻与传播教育还在以超过以往的速度大量地分蘖出甚至凭空推出新的专业,一阵风刮过,莫名其妙的新专业的招牌就在校园里成片地挂了出来。这些现象很难被认为是正常的,很可能是盲目的,反映了中国教育与先进国家的差距。这种发疯似的专业爆炸到什么时候是个头?教育工作者应当从这种“繁荣”现象中看到危机,立志改革。教育和学习再也不能在专业主义的道路上滑下去了,现在需要思考的是反其道而行之,在许多领域取消传统的专业教育和学习,走向文化素养培育的道路。
1.以人为本的社会发展趋势
20世纪30年代,整个资本主义世界发生了空前的经济大萧条、大危机,在这之前,资本主义的工商管理奉行的是泰勒主义,在这之后的50年代出现了相反的理论,这是关于人性的两种完全不同的认识。美国学者道格拉斯·麦克格利格在《企业的人性化方面》一书里把前一种理论称之为X理论,后一种理论称之为Y理论,并列出了一个表,说明这两个理论的不同。这些不同一共分为十条,其主要内容可以概括为,X理论把人看成愚蠢的、懒惰的、被动的和为了物质利益而工作的,因而必须加以控制和教导;Y理论恰恰相反,认为人们是积极的、争取精神满足的和实现价值的、能够自我指导的、需要尊重的。①
很多年来风行于媒介上的以人为本口号源头何在,或许是一个永远弄不清楚的问题,但是在我看来虽然不敢说Y理论就是这个源头,但是至少可以把它看做是以人为本的这个新的理念强有力的彰显。人的精神活动才是人的本质,但是,长期以来因为人类的精神力量还不发达,人们生存在天地间,主要还是为着物质生存条件而奋斗,于是,人性受到了物质力量的巨大歪曲,人被物化,精神本质被遮蔽和扭曲;20世纪中期,正是信息社会逐渐形成的时代,人类的精神力量(主要是通过技术表现了出来)飞速壮大,物质对于人类的控制和对于人的异化开始迅速弱化,人性的本来面目开始彰显了出来。发达国家一些特大型跨国调查研究都发现,在过剩经济到来之后,人由致力于对于物质主义的追求转化为对于精神价值的追求,追求被尊重和个性表达。于是以人为本的口号的提出也就成为水到渠成的事情了。信息社会里的以人为本理念所凸显的主要是对于人的个性和精神价值的尊重和满足。
在短短的一二十年里,人类对于自身的认识发生了如此翻天覆地的变化,实在是一件伟大的历史事件。在今天,人们必须承认人的积极价值和尊重人的精神价值,只有在这个基础之上才能够谋求各个领域的发展,包括教育和学习事业的发展。下面我们介绍的世纪之交发生在学习和教育领域里的革命性变革,它们恰恰与这种对于人性的革命性认识相一致。
2.学习范型和教育范型的理论发展
20世纪是一个在人类教育史上极其重要的世纪,一方面机械的工具主义教育发展到了顶峰,一方面教育理念(甚至少量教育实践)正在从这个顶峰向有机的、和谐的文化主义教育方向转移。与此同时,学习范型也发生了重大的转型。关于学习范型的转型,高文教授在《教育以人为本》②一文里对这种转型进行了梳理,在20世纪的一百年里,学习范型经历了四种不同的转变,现在将其摘要和修改后介绍如下:
行为主义的范型 20世纪初,桑代克提出了行为主义学习理论。根据这一理论,桑代克曾提出有关人类学习的三条主要定律:效果律、练习律和准备律。学习者成了奖励与惩罚的被动接受者,而教师则是奖励与惩罚的施与者和操练与练习成为首选的教学方法。行为主义学习理论最大的问题在于它把心理学研究的第一块基石——人的意识排斥在研究领域之外。这种隐喻过分强调死记硬背的学习,而忽略了有意义的学习,它所侧重的是对知识的记忆而不是知识的迁移。
信息加工范型 20世纪六七十年代,随着计算机的问世与发展,认知心理学家以计算机作为类比物,将计算机中信息符号的加工形式等同于人的认识,认为学习是知识的获得。这种理论是以加涅为代表提出的。根据这一学习观,学习者是信息加工者,他们接受信息,运用智力操作对信息进行处理、编码,将信息存储在记忆之中,然后在需要时对信息进行提取。与此同时,教师被视作信息的施与者,信息之源,因此,教师应该具有丰富的知识,而学生则是一个空的容器,知识像物品一样由教师那里装到学生这个容器里。因此,最好的教学方法就是讲课和课文的阅读。信息加工理论取代了行为主义理论,但是它显然具有将人的学习孤立化、简单化的嫌疑。
认知建构主义的范型 20世纪皮亚杰的认知发生论和格式塔心理学在心理学发展中影响特别重大,从70年代以来,在学者们反思行为主义与认知的信息加工理论的前提下,皮亚杰的认知发生论和格式塔心理学得到了借鉴和发展,他主张以生态学的方法取代行为主义与信息加工的方法,强调研究自然情景中的认知,更多地关注社会、历史、文化等因素对智能系统内部复杂的信息加工和符号处理的影响。这种理论被称之为认知建构主义的范型。这种理论还明确指出,知识是由认知主体积极建构的,建构是通过新旧经验的互动实现的,认知的功能是适应,它应有助于主体对经验世界的组织。至此,“学习是知识建构”的学习隐喻得以确立。这一隐喻的确立表明人类首次参照人脑的机制构建学习模型,是真正意义上对人的学习研究的开端。
社会建构主义范型 20世纪90年代,苏俄心理学家维果茨基有关心理发展的社会中介理论在世界范围中广泛传播,对心理学的更新以及世界各国的教育改革产生重大的影响。建构主义的重要流派之一是社会建构主义,这个流派正是在维果茨基里程碑式的研究工作基础上形成的。为了适应网络时代的需求,目前,在社会建构主义的理论框架中正在形成新的学习隐喻,即学习是社会协商。
学习范型的更替与发展表明人类对于学习本质认识的不断深化。这种发展的趋势是由片面的、机械的认识不断走向全面的、有机的认识,当今的学习理论越来越关注学习主体的主动性、创造性与社会互动性。学习是基于知识建构的社会协商。
3.学习和教育的实践发展
教育由“无脊柱”向“有脊柱”转变 在1995年第5期的《编译参考》里还有一篇名为《从知识教育学到行为教育学》的文章,这篇文章把知识教育称为“无脊柱”型的教育,把“行为教育”叫做“脊柱”型教育,“脊柱”型教育正不断得到确认,它不是对人进行各种局部、孤立的教育,而是通过一种可以调动、拓展和发挥其全部能力的生活和活动的制度,对人进行全面教育,旨在实现人的最高生活价值,这是一场“哥白尼”式的革命。③在世纪交替之际,教育正处在两种教育学基本趋向的斗争之中,一种被称为“知识教育”,它正处在衰退之中;一种被称为“行为教育”,是一种新生的、正处在发展中的教育。知识教育是传统的教育,是以传授知识和积累知识为手段的应付考试而非为了生活的教学,学习是记忆和被动重复的,是老师单方面的灌输,教师提供的知识被认为是完整的、已成定论的,限制和剥夺了学生的创造性,教育体现出封闭性和终结性。“行为教育”主要的趋向是面向生活,教育集中在学生身上以及与班组的关系之上,以尊重、承认和爱护受教学者为基本态度,学校是一个准备未来创造性生活的车间,它与生活互相联系,学校的活动是由学生发起和指导的主动性活动。行为教育有自发的创造性,面向社会,以形成人与人之间和睦相处的气氛,培养对社会的责任感和提倡争取社会进步的行为。
“知识教育”和“行为教育”两者之间的根本区别在于:前者把教育者与被教育者对立起来,把学校与社会割裂开来,而后者把教育者与被教育者统一起来,把学校与社会联系起来。教育正在走向整合,不仅是知识的整合,而且更是生活的整合。
近十年来,各发达国家的教育都有着类似的发展。这种教育改革与学习隐喻范型的转变是一致的、同步的。
个性化教育的兴起及其意义 在美国、荷兰等西方国家兴起了根据学生个人的特点进行教育的运动。在美国出现了自选教育,所谓自选教育是指学生及其家长可以按其自身的意愿选择教育内容,学校则向学生提供多样化的课程,以保证学生的自由选择。自选教育打破了整齐划一的传统教育模式,形式繁多,发展迅速。④进入80年代,英、美更出现了教育回归家庭的趋势,孩子在家庭里接受教育。在荷兰出现了教育的自由化趋势,学校根据学生的具体情况变通地进行教育,学生可以自由选择班级和教学方式。正是这样的教学顺其自然、尊重学生、充满着人性味。
师生之间每天交换思想、看法被认为是最重要的传统教育方式之一,人们只有在这种相互倾听、争论的气氛中才能激发活力、开阔思路、张扬个性、培养创造精神和创造能力。这种教育不论是在古希腊还是在中国的春秋战国时期都是大行于世的,它所体现的是以人为本的教育传统,其本质是追求个性和个人价值的充分实现。只有个人价值得到充分实现社会才有活力,才能进步。可惜的是随着西汉“独尊儒术”的提出,中国长达两千年的历史社会价值越来越倾向否定个人主义而崇尚整体主义,这种整体主义是在整体名义之下行专制统治之实的哲学。而西方个人主义传统一直流传至今,其间工业文明使个性普遍受到严重压抑,一切都纳入到了统一规格之中,教育也不例外。教育以整体主义为模式,个性和潜在的天才大多数被扼杀了,人文精神也很难真正地培育起来。60年代兴起的信息社会正在使个性从“大烟囱”的镇压之下重新解放出来。个性化教育与企业管理中的以人为本的管理模式非常一致,都是对于人的尊重和人性的解放。
现在网络也已经广泛地参与到了现代教育事业之中,并为教育个性化发展开辟着巨大的可能性。
虚拟思维方式的合成性与高度个性化 所谓虚拟思维具有两个特点:一个是“合成性”。思维的合成性是指超越事物原有的系统,突破原有的限制,把思维的触觉从本系统扩展到其他系统。数字化所组成的虚拟世界为思维的“合成性”提供了空前的、最好的活动舞台。与社会实践的这一特性相适应,人类思维也是合成的。另一个是高度个性化。在以往的社会中,个人往往被淹没在“虚幻的集体”之中,人只能被动地接受,而少有主动选择的机会,思维的个性化也淹没在思维的整体性之中。随着电脑网络的发展,自主的选择权力不断增加,虚拟生活正在为每个人提供充分自主性的空间,思维高度个性化时代正在到来。⑤虚拟思维方式的两个特点,恰恰与学习向建构主义范型的转变、教育向“有脊柱”型转变以及教育个性化的发展相契合,说明学习与教育的当代发展有着更为深刻的社会根据,是当前社会大革命的一种反映、一个组成部分。
4.创新是未来人类的基本生存之道
现今什么最打紧?创新! 进入信息社会以来,“知识爆炸”一词充斥着各种媒体,关于信息爆炸的数据也非常多。“知识爆炸”实际上是“创新爆炸”。没有创新,哪里得来新的知识使知识得以爆炸呢?
微软公司的比尔·盖茨2000年底对巴西《阅读周刊》记者说:虽然微软在市场上维持领导地位已经20多年了,但是,“我们每天必须不断创新”。美国《商业周刊》2001年4月9日一期的文章《创新大师》(作者埃米·科尔蒂斯)认为创新高于一切,“对于现今来说,什么最为打紧?一言以蔽之:创新”。
“知识爆炸”时代的到来,要求生活在这个时代的人必须具有创造性和创新能力。学生当然毫不例外。
社会对毕业生的要求什么最打紧?能力! 教育迅速发展是现代世界各国的一个普遍现象。在历史上,接受高等教育只是少数社会精英的特权,现今在发达国家高等教育早已经大众化。高等教育的大众化标志是适龄青年进入高等学校受教育的百分比超过50%,按照这个标准,北京从2003年开始也进入了高等教育大众化阶段。在高等教育还是社会精英的特权的时代里,在多数情况下,大学毕业就业不成问题,甚至毕业生还有挑选工作岗位的余地。但是随着高等教育大众化时代的到来,大学毕业生的就业越来越困难了,用人单位对于毕业生的挑选也越来越苛刻。不仅如此,他们的挑选标准也相应发生了变化。在信息社会到来之前,一般说来用人单位会以毕业生所学的专业作为挑选的第一考虑,而到了信息社会,除了一些专业性太强的专业之外,用人单位考虑专业对口问题的越来越少,而是把毕业生的创造能力作为首选标准,即使那些专业性很强的工作招聘也不例外。笔者认为这种趋向的到来,至少有两个原因:一是大学毕业生多了,挑选的余地大了;二是目前的高等教育专业过于细化和操作化,这种太窄的操作化教育很难培养学生的创造力,而信息社会却对于具有创造能力的人才的需要却正在急剧上升。
中小型企业对于提高就业率和增加平民收入的作用越来越重要,积极发展中小型企业是各国的重要政策,许多人离开大企业,自己开创中小企业。据英国《焦点》月刊估计,到2020年“我们”将有一半以上的人选择自己的工作,正如经济学家查尔斯·汉迪所说,“我们”将不再“找工作”,而是要“寻找主顾”,也就是说,人们必须自己开创事业。发达国家回家工作也已经成为趋势,《焦点》估计,在今后20年里在家工作的人数将越来越多。这种发展趋势对于创造力的需求也会更为强烈。机器人正在越来越多地取代现有的工作岗位,越来越多的简单劳动者将越来越难以就业,人的工作岗位将主要是创造性强的岗位,对于人的创造力需求将越来越强烈。④
虚拟社会新时代的主题是什么?创新! 思维方式是社会实践在人的头脑中的内化,是人的生存状态和生活方式的理性表达。人类已经经历了两个不同的社会实践形态:农业社会实践与工业社会实践,农业社会实践所催生的思维方式是笼统的综合思维方式,工业社会实践所催生的是分析思维方式。电脑网络出现以后,人类社会实践方式进入了虚拟社会实践时代,这种新的社会实践正在催生新的思维方式的诞生,也就是虚拟思维方式的诞生。虚拟的社会实践使人类的思维方式发生了重大的转变,根据陈志良和桑业明在《论虚拟思维方式》一文,这种转向主要有两点:一是从静态的实体型思维方式转向动态的关系型思维方式的转折,二是从现实性思维方式转向虚拟性思维方式的转折。虚拟实践促使人要“像虚拟实践那样思考”。
《论虚拟思维方式》一文对于虚拟思维方式概括了三个特点。其中之一是,虚拟思维方式是一种“如何是”的思维方式。先于虚拟思维方式的思维方式主要是“求真”“求知”的思维方式,追求“是什么”,这是一种死板的教科书的知识。与这种思维方式不同,虚拟思维的对象是思维本身,是思维如何使人进行思维的,是一种“如何是”的思维方式。虚拟使思维与行为统一在一起,“思维即行为”。在以往的思维中,受求知的逻辑所支配,思维的创造性很难获得发展,虚拟思维借助数字化在虚拟空间对事物进行各种可能性的再组合,演绎着人类思维是如何进行思维的这一过程。所以,虚拟思维方式在最大限度内发挥着思维的创造性功能,从而在深层次上实现了人类实践活动是真正的创造性实践。这一特点从根本上决定了创新是我们这个时代的主题。⑤
1.爱因斯坦:学习的原动力是什么?
爱因斯坦在《目标》一文里写道:
我们所能有的最美好的经验是奥秘的经验。它是坚守在真正艺术和真正科学发源地上的真正感情。谁要是体验不到它,谁要是不再有好奇心,也不能再有惊讶的感觉,他就无疑于行尸走肉,他的眼睛是迷糊不清的。就是这样,奥秘的经验——虽然掺杂着恐怖——产生了宗教。我们认识到有某种为我们所不能洞察的东西存在,感觉将那种只能以其最原始的形式为我们感受到的最深奥的理性和最灿烂的美——正是这种认识和这种感情构成了真正的宗教感情;在这个意义上,而且,也只有在这个意义上,我才是一个具有真挚的宗教感情的人。⑥
宗教感情,亦即体验奥秘这种最美好的经验才是学习的原动力。人们需要通过学习去不断地探索奥秘,这是人的精神需要。离开这种原动力,教育者和学习者无疑都是“行尸走肉”!但是现代社会里,绝大多数的人都把教育和学习看成培养人才和获得谋生本领的途径,他们的精神被物质扼杀了。
2.弥尔顿:学习最幸福,无知最坏
生活在17世纪的英国诗人、政论家、教育家约翰·弥尔顿写过一篇随笔《论维护学习》,以锐利的笔锋论述了学习之于人类的伟大意义。文章一开头便写道:
学习比无知更能给人类带来幸福。
弥尔顿指出,除了人们的普通生活之外,还有一种永恒的生活,这种永恒的生活,只有在学习沉思中才能找到。通过学习沉思,精神得以振奋,不仗肉体的力量而在自身之内集聚着精神的力量。他毫无顾虑地认为,学习是青年人最美的装饰,是成年人的有力后盾,是老年人的安慰和荣誉。他说,我将不提很多生前就享有极高威望的人,甚至古罗马的一些伟大人物,赢得了巨大的荣誉之后,他们又从生活的竞争和动乱中回到了对文学艺术的研究之中,如同进入了一个避风港和受欢迎的避难所。“很明显,这些受尊敬的智者意识到必须把留给他们生命中的最美好的时间用于最有用的事业之上。”
如果人类的幸福在于精神的丰富愉快和高尚,那么这样的一种快乐就只能在学习和文学艺术中才能得到。当普遍的学习一旦形成了一种社会风气,人们的精神就不会只局限在这种监狱般的黑房子里了,而将伸展到无限广阔的世界中去,直到完全占据整个世界和空间。
“必须把留给他们生命中的最美好的时间用于最有用的事业之上”——学习和精神探索,这句话说得是多么好啊!这才活得像个人。而无知是人生的最大的敌人,弥尔顿写道:
无知已面临着死亡。荣耀只有到人们老了之后才会被赋予那些杰出的人。那些在生活中一直有节制并把时间和自身全部献给高尚的文学事业的人和为人类服务的人,将被赋予至高无上的智慧奖赏而超出一切人。
弥尔顿列举了许多动物(甚至无机物)的学习倾向,认为人如果不学习连它们也不如。然后写道:
无知是比享乐主义更坏、还卑鄙、还讨厌的东西。一句话,无知是完全堕落的东西。⑦
精神活动是人的本质。以满足精神需求为目标的学习,是彰显人的本质的学习,只有这样的学习才可能培育和提高人的文化素养与创造能力。
1.创造性学习状态
文化习得过程是一个人精神层面的自然的文化活动。这种学习是全方位的学习,听课、读书、与别人交谈、接触媒介,人们往往从中发现一些新的境界(新的领域、新的知识、新的想法等)从而使心理感到满足。文化习得正是在这种心理满足过程中酝酿、升华的,在不经意之中,各种感悟、体验以至于发现、创造自然而然地发生。这是纯粹的学习,体现的是灵魂的自由,谁在学习中没有这些体验,没有学习的自由驰骋感、满足感、愉悦感,谁就不能说他真正地学习过。之所以说这是真正的学习,因为这种学习摆脱了功利主义的控制,是一种纯粹的精神活动和纯粹的精神满足。
动物基本上只会追求物质满足,有时也有一点精神享受,譬如游戏,但是十分简单而直感。人之所以成为人,人和动物的区别,就在于有意义追求,有精神。对于人来说,虽然物质的保证是最基本的保证,但是物质享受只是初步的享受,精神的享受才是高级的享受,真正的享受。在知识和精神领域里有着无限的美妙世界,是物质的世界无法比拟的。人的好奇心理是与生俱来的,从人学的视角看,不断地学习是人的本质的展现。真正的学习就是到这个知识和精神世界里,到这个意义世界里漫游,去领略那里的名山大川,去品尝那里的美味佳肴。这是学习者心理的渴求,心理的满足,是人的深层精神需要,它使人生丰富多彩、妙趣横生,使人生获得健康和较为圆满。学习需要刻苦,但是学习更是一种快乐,在学习中刻苦酿造快乐。如果我们的学习还不是宗教修炼,学习还往往会有功利性的结果,从兴趣和爱好出发去学习,既是一种享受又可以转化为功利之果,当然这往往需要一个过程,但是一旦实现了这种转化,它所带来的往往不是小的功利之果,而是大的功利之果,实现由无用向大用的质的重大飞跃。这是关于学习的理想的、纯净的状态,在现实学习中不可能完全实现,但是,我们明白了这个道理,就可以争取在最大的程度上解放我们的学习,把学习变成一种愉快的游戏和创造力的酿造活动。
但是,很多人却不是这样,他们学得过于干涩、艰苦,而难于有点乐趣。这与教学内容和学习的境界有关,很多学员学习的目的仅仅是那一张文凭,教学也致力于这一点,于是,应试便是学习的一切,学习方法死记硬背,套题、猜题,考试作弊,这里哪还有什么乐趣可言。有的成人学习者见到老师监考严厉,居然对老师说:“你干嘛这样不讲情面,你知道我们学习多么不容易吗?”凄凄然,愤愤然,这样的学习是死去活来的学习,是活受罪,还有什么意思、什么价值?更有胸无点墨却有权有势的成人学习者,自己并不学习,却可以花钱买文凭,或走后门获得试卷,甚至找人代考,去获得文凭。这种学习不仅得不到精神的享受和真正有用的本事,而且还会在内心深处刻上深深的伤痕。法国大诗人保尔·瓦莱里说过:“我毫不犹豫地宣称,文凭是文化的死敌。”我想,瓦莱里所说的“文凭”应当是这种为文凭而获得的文凭。指望这样的人能够通过学习去获得精神上的满足,去发挥创造力,适应社会的发展,就是指望水中可以捞月,他们的文凭只是一个水中的月亮,文化素养、创造力只是在天上那个月亮里才有。
还有一种学习境界,学习者并不只是甚至就不是为了获得文凭,而是为了获取可以立刻变成工作成绩直接用得上的知识和经验。如果学习者本来对于本职工作还一窍不通,而教学者又还可以传授一些简单的有用的知识和技巧,学习者还是可以一时从中获益的。但是,在大多数情况下,这种学习目的也往往会使学习者感到失望,失去学习兴趣。别人的知识和经验是别人在彼时彼地获取的,学习者的工作是在此时此地发生的,别人的知识和经验不可能完全适应学习者的此时此地的条件,没有把别人的知识和经验经过改造、扬弃、整合升华为文化素养的过程是没用的,至少是没有大用的。
19世纪英国宗教家、教育家约翰·亨利发表过《关于大学的概会》的演说,演说强调学习到的知识客体要成为我们自己的主体事物,就是要把它们加以消化,使之与我们原先的思想融为一体,没有这些,就不会随之产生所谓“知识扩增”和“心智生长”。有了“知识扩增”和“心智生长”就可以洞察事物之间的相互影响、本质联系,看到它们的整体、本质和中心,只有这样的人,才配得上“造诣高深”和精通哲理的美称;而没有“知识扩增”和“心智生长”的人,思想就会流于狭隘。即使博览群书的人,见闻甚广,也是如此。
约翰·亨利这里所说的“知识扩增”和“心智生长”,与我所说的文化素养很相似。在我以前的论述里,提出过个人文化的概念,个人文化是主体里的各种知识、经验以及先天因素相互作用融合在一起的产物,个人文化存在于显意识里也存在于潜意识里,包括价值取向也包括思维方式,它是创造的真正源泉。个人文化的形成不是知识和经验本身的积累,法国一位诗人说过,文化是知识被遗忘的遗留。文化素养是个人文化呈现于世的面目。应试教育以及只是想学到操作技巧的专业主义教育的学习趋向很难形成个人文化和提高文化素养。
接受知识有两种状态:吹风状态和播种状态。吹风状态是指外在的知识像风一样刮过你的脑海,文化的种子没有留下来;播种状态是指知识有如种子撒播在你的大脑的土壤里,它会生根、发芽、成长成一棵大树。在接受这粒种子的时候,你会感到被触动,甚至对这粒种子发生了感情,你兴高采烈,你爱它,这样,这粒种子才可能进入你的大脑的土壤之中。这时的种子已经不是知识的种子,而是文化的种子,它受到你的脑海中原有的文化滋养,加工后汇入你的主体精神的文化海洋之中,提高着你的文化素养和创造力水平。这是一种春风化雨、自然生长的过程,渗透在全方位的生活之中。佛家强调他们的修炼是生活中全方位的修炼,是在社会中的“修炼”。它要求“心静如水”,全身心地投入其中。真正的学习犹如佛家的修炼。爱因斯坦说过,科学家要有宗教情感。
学习既然是精神探索,它一定是创造性的,因此它一定会充满着个性。充满个性的学习也一定是充满创造性的学习。充满个性和创造性的学习标志着精神的高扬,这种精神状态一旦用在了工作上一定也是充满着个性和创造性的。只有学习充满着个性和创造性,才可能使事业和生活充满着个性和创造性。所以从一个人的学习状态就可以看出未来他的工作状态。
2.“精神四达并流”
庄子主张人要心灵自由(庄子自述:“思之无涯,言之滑稽,心灵无羁绊”)。尼采主张人要“精神自由”。这些正是文化素养高的人的精神特征。一旦精神得到解放,创造的洪流才有可能奔涌而出,在我们的头脑里构成一个波澜壮阔的、变化无穷的、美妙无比的世界。这种人在古希腊哲学家柏拉图那里被称为“哲学家”,在17世纪法国思想家帕斯卡尔那里被称为“有教养的人”。这种人“大道归一”,“思之无涯”“心灵无羁绊”,这就是“通”。“大道归一”的“一”或许就是这个“通”字,就是对于宇宙的普遍规律的认识。做人和干事业都可以在这里相统一。真正有成就的、不同领域里的精英们也是在这里相通。你不是寻求创造方法吗?可以移植的具体方法是没有的,或是有限的,而只要有了这个“通”字,我们便有了找到多种多样创造方法的宽阔大道,它可以打开你的“天目”,使你看到不“通”的人难以看到的广阔世界,使我们不仅在所从事的领域里很快地得心应手,而且可以使我们旁务其他领域,并有所发现、有所创造。“通”了的头脑里面到处是源头活水,思维左右逢源,触类旁通,创造力就在此中,一切创造也由此产生。庄子把这种境界形容为“十日并出,万物皆照”“精神四达并流”(《齐物篇》)。我们永远达不到这个光辉的顶点,但是我们却应当不断地走向这个目标。有没有这个目标是成败的首要因素,没有这个目标我们将一事无成,有了这个目标我们就会去开辟通往成功之路,而在这条道路上走多远将从根本上决定着我们成绩的大小多寡。
3.先进思想观念的培养是学习的灵魂
马克思认为,观念“不外是移入人的头脑并在人的头脑中的改造过的东西而已”。⑧先进的思想观念是对于时代的整体感悟,它来源于对于社会发展现状与发展趋势的了解和大致全面的知识结构。在我看来,不敢说全部,至少可以说绝大多数重大创新活动都是在先进观念的框架内形成的,离开先进观念,就难以诞生为新时代所接受的重大创新。有些创造一时还不能为社会所接受,不是因为它落后于时代,而是因为它超越了一般人的眼光,看到了社会深处的发展和潜在需要,走到了一般人的前面,并且它终将为社会所接受。这种创造是超常的、原创性的创造,它也离不开对于先进的思想观念的依赖,甚至更需要对于先进思想观念的依赖,需要对于社会发展的洞察。
反映社会发展的先进思想观念具有发展的瓶径意义。当前人类社会发展进入了一个大革命的时代,在这个时代里,最重要的不再是物质,而是虚拟的知识和思想,特别是思想。先进思想观念的获得对于学习和教育来说既是最为根本的又是最难做到的。
4.批判精神、科学精神与精神的追求
人类历史发展到今天,已经积累了巨大的文化遗产,对于这些遗产既要继承,更要发展突破。我相信,在今天这个空前的社会大革命时代里,对于已有的文化应当有一个根本性的突破。把已有的文化遗产当成衡量一切的真理标准,不准有任何异议,维护它的霸权地位,是极其有害的。在我们的头脑里,应当有一个永不消退的坐标,这个坐标的一端是对于一切文化遗产的承认,另一端是对它们的怀疑,所谓科学精神则是在这两者之间不断游移的隶属度,它不可以完全倾向于任何一端,不然它再也不是科学精神了。科学史表明,科学正是在这样的张力中不断发展的,科学必须给各种思想和设想留下发展的空间,即使在目前看来是错误的思想和设想,也不可武断地否定,不准其存在,它的错误与否,必须在未来发展中去识别。如果科学采取故步自封、“唯我独尊”的姿态,自以为可以大包大揽地解释一切,判决一切,那么它不再具有科学精神,而堕落为“科学迷信”,与巫术无异。按着马克思主义,科学精神可以使人的精神本质得以解放,科学精神张扬是推动社会进步的根本力量。“让思想冲破牢笼”这个当年著名的马克思主义口号,应当成为不仅是科学的而且还是人类的永恒主题,在当前社会大革命时代里,它的意义尤其重大。
批判精神是一种精神的追求,学习如果只是一种功利的追求,很难产生出批判精神,只有拥有批判的精神才可能由无用走向灵活之用以至于大用。
5.吕洞滨的手指头:人的可持续发展能力
神话里说,吕洞宾有点石成金之术,他见到一个可爱的小孩,连续点了许多金子给他,但是那个聪明的小孩硬是不要,他要的是吕洞滨的手指头。小孩说,金子可以花完,有了吕洞宾的手指头,什么时候都可以点出金子来。教育和学习所关注的根本应当是帮助学习者长出这个吕洞宾的“手指头”,而不应当满足于给学习者多少“金子”。
社会的急速变革,知识爆炸和急速更新,促使成年人普遍地卷进了不断的学习之中。从初级的农业技术培训、下岗职工的就业培训,到高等函授教育、广播电视大学教育、成人高等教育和高等教育自学考试,以及在职硕士、博士教育,种类繁多,遍地开花。现代教育迅速冲出了校园走向整个社会,迅速冲开了传统的受教育的年龄段栅栏,流向人的终身。与此同时,企业也正在变成学习型企业,大力鼓励和组织员工学习越来越成为发展的战略目标。教育的社会化和终身化是现代社会的一道独特的风景线,也是现代社会的一大特征。现代社会是学习社会,未来社会更是学习社会。
但是,面对着滚滚而来的新知识洪水的冲击,想在知识洪水里学会游泳,赶上知识洪水的潮头并非易事。因此,学会学习是未来人的基本生存之路:不是拥有很多的财富,也不是已经获得了很多的知识和技术,而是创造性的学习——随时随地获取新的知识和技能,并把它们不断地幻化为文化素养,成为创造力的源泉。
创造力不仅是当前工作的需要,而且还是一个人能力的衍生能力、可持续发展能力。创造力旺盛的人可以在不需要脱产的条件下随时随地吸纳和习得新的知识,创造新的能力。社会发展速度太快,有些知识和技能仍然需要脱产学习;在非脱产学习中系统的知识学习也是必要的,但是大量的知识和技能只能通过这种随时随地地、“略知一二”地吸纳、学习和培育。这种能力的创造基于一种心灵的开放程度和注意力的集中。人的心灵应当是永远开放的,这是基于这样的一种认识:世界是无限博大和深不可测的,至今人类对于它的认识还是极其肤浅的和片面的,因此,我们在不同的认识和知识面前保持谦恭的态度,随时随地准备学习、吸收是完全必要的。我们没有权力随意地否定什么,对于目前我们还不能接受的东西,除非是具有明显的破坏力的东西(譬如目前的恐怖主义文化和专制主义文化),最好的办法是存疑下来,等待未来的进一步认识。这种开放姿态是我们培育可持续发展能力的第一要素、先决条件。
在以往的文明里,由于物质生存资料的匮乏,人们把主要力量投入到了获取物质生存资料的活动中去,我把以往的文明称之为物质主义文明,工业文明是物质社会发展的顶峰。信息社会的到来引发了信息爆炸。信息爆炸,尤其是技术爆炸被纳入到了获取物质生存资料的社会行为之中,严重地破坏了环境的和谐,正在威胁着文明的可持续发展;同样地,作为物质手段的信息爆炸在主体内部,也已经严重地破坏了精神的和谐,阻断着精神和能力的可持续发展,不断引起精神的不安。教育和学习领域功利主义和专业主义的肆无忌惮地横行,既是信息爆炸对于社会可持续发展破坏的需求,也是信息爆炸对于精神可持续发展破坏的表现,它正在使人不再成为其人。在人们已经提出社会的可持续发展战略思想的同时,应当提出精神的可持续发展的战略思想。这种战略思想要求教育和学习必须走向以人为本的、以学习为中心的、不断趋向全面发展的和谐之路。这种和谐之路是德才兼备、与时俱进之路,创造性的学习之路,是人的可持续发展能力不断获取之路。人类正面临着由物质主义肆虐带来的毁灭的很大可能性,社会和谐的、可持续的发展首先需要一大批和谐的、可持续发展的人,把培育和谐的和能力可持续发展的人作为学习和教育的目标,是人类社会面临的避免毁灭的最根本、最重大、最紧迫的任务。对于每一个现代人来说,这种学习目标也具有同样的意义。现代人经常说要去“充电”,意思是说要去学习新的专业知识,但是这是远远不够的,我们必须沿着培育和提高文化素养的道路去“充”“可持续发展能力”之“电”。我们需要把自己塑造成一辆“太阳能汽车”,一边发电一边奔跑,而且没有污染。燃油汽车正在被淘汰出局,我们自己也要意识到,如果不能从物质主义和专业主义狭隘的牛角尖里爬出来,走向文化素养的广阔天地,被淘汰的命运就会等待着我们。
一切社会的创造活动都来自于个人的创造活动,而个人的创造活动都来自于个人的文化素养,文化就是力量。
(未完待续)
注释:
① [美]肯尼斯·克洛克、琼·戈德史密斯:《管理的终结》,中信出版社2004年版,第30-31页。
② 载《全球教育展望》,2001年第9期。
③ 载北京《编译参考》,1995年第5期。
④ 参见北京《21世纪》,2004年第3期,晓达编译《焦点》文章的内容。
⑤ 陈志良、桑业明:《论虚拟思维方式》,载《新华文摘》2004年第11期,原载《东岳论丛》2004年第1期。
⑥ [美]爱因斯坦:《目标》,载《二十世纪巨人随笔·科学家卷:我们都是未解之密》,光明日报出版社1995年版,第51页。
⑦ [英]约翰·弥尔顿:《论维护学习》,载李良忠主编:《在剑桥听讲座》,中国民航出版社2002年版,第187-195页。
⑧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2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217页。
(作者系中国传媒大学高级编辑)
【责任编辑:张国涛】
*本文写于2004年,未发表。2013年11月为纪念中国传媒大学建校60周年修改补充,其中最后一节“我的有托之乡”是新加的内容。作者注,2003年11月17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