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静
(首都经济贸易大学 外语系,北京 100070)
基于多元智能理论下的商务英语教学模式探究
赵静
(首都经济贸易大学 外语系,北京 100070)
随着全球经济的一体化及我国对外贸易的快速发展,市场对经贸人才提出了更高要求,培养适应市场需求的经贸人才已成为高等教育面临的课题。商务英语教学对经贸人才培养有着巨大推动作用,如何建立有效的商务英语教学模式,如何通过多元智能教学方式提高教学水平,通过有效的教学途径提高经贸人才能力,是本文深入探讨的问题。
商务英语;教学模式;多元智能
自加入世贸组织以来,国际商务英语教学呈现出快速发展的态势,多媒体教学方式引入课堂使得以往那种以老师为核心的“平面小课堂”逐步变成了教师、学生以及众多视频、音频资料共存的“立体大课堂”。北京奥运会和上海世界博览会的成功举办使世界再一次重新认识了中国,中外交流在未来将进入一个全新的时代。作为全球的商务语言,英语以它的多样性和易变性而著称,这就导致了英语以多种形式存在并具有文化背景的多样性。英语在与其他语言的接触中成长,成为一种混合语言而不断迅速演变,以此满足文化和交际的需要。我国的商务英语教学也需要在多元化方面进行调整,以期在横向跨专业领域和纵向专业内部延伸上有所突破。
商务英语的概念在学术界尚有争论,学术界普遍认为商务英语是专门用途英语(ESP)的重要领域,是人们从事国际商务活动时经常使用的英语,它是以国际商务为语言背景的应用性英语学科。由于国际商务涉及到许多不同行业和领域,所以,商务英语涵盖了相关的各个领域的专业英语,如经贸英语、金融英语、会计英语、法律英语、广告英语等。作为一门复合型较强的学科,商务英语的教学不仅限于对一般外语知识的掌握,更重要的是要把学生培养成具备经贸实战需要及市场竞争力的现代型人才。
早在20世纪90年代初,我国外语教学界就开始了有关英语创新型人才培养的探索,当时主要针对中国复关和入市的潜在市场需求,提出“单一型的贸易业务员”已经不能适应市场开放条件下的工作,应该把着眼点放在复合型英语人才的培养上。2007年,教育部首次批准在对外经济贸易大学设立我国第一个商务英语本科专业,并在2009年制定了《高等学校商务英语专业本科教学要求》(试行),《教学要求》把商务英语专业的知识结构和能力构成分为语言能力、跨文化交际能力、商务知识与技能和人文素养4个模块及若干个分项。此举进一步明确了硬与软能力的结合。语言和商务知识属于硬实力,以书本、课件及音视频教材储存,通过标准化的考试进行评估;跨文化交际能力和人文素养则属于软实力,难以用小范围的教材进行展示,其更多散落在国际商务活动的细节中。目前,我国商务英语教学主要以外贸外语类院校与财经院校为主,更多强调专业通用特征而非个性特征,在针对区域发展的差异性上存在一定不足,由此在教学中存在一些突出问题。表现在以下几方面。
1.重理论,轻实用,重点不突出。很多非财经类高校对商务英语专业的设定不到位,不同地域的高校在教学计划、内容上差异很大。这里的关键是受制于区域经济发展的不平衡及经济滞后性,这就直接造成在教材的编写上更多强调理论性内容,实用与实战性的内容过于缺少。在教学中,我们惯性的“以考促学、以成绩论优劣”的做法,使得学生过度注重书本知识,而忽略了实际应用与交流能力,对应用人单位注重实用与综合能力的需求,学生的择业受到了很多限制。
教学内容在一定程度上受到了不同经济发展背景的局限,尽管学生在课堂之外也可以各种手段和方式,进行专业知识的补充,但这种缺乏教师指导、缺少侧重点的学习方式,使学习的针对性降低,学生往往是花费了很多时间去收集相关题材的内容,其结果往往是事倍功半,造成学习效率低下。
2.授课教师能力存在短板。目前,我国绝大多数从事商务英语教学的老师没有与之对应的学历背景,更缺乏实战性的从业经历,多数任课教师是从教授英语基础课程转行而来,这种双向的缺乏直接造成教师对英语之外的内容,特别是大量的商务性内容,缺乏深刻认识与实践能力,授课中更多的只是“纸上谈兵”。在教学方法上仍较多采用传统的普通英语的教学方式,课堂的语言交流互动多、实例分析与问题探讨的内容相对缺乏。面对社会人力资本投资回报率的综合影响,在薪资待遇无法满足预期目标的情况下,也使得一些优秀人才离开学校。
3.母文化在一定程度上形成的干扰。母文化通常是指人本身通过遗传基因继承的关于本民族、本群体的特有价值观和意识形态。它在特定人群的潜意识中存在并左右人们的行为。这一文化往往会在实际活动中形成跨文化交流与沟通的无形壁垒。
首先是传统思维定式造成的干扰。在与不同文化背景的人进行交流时,我们往往会由于思维定式造成“喧宾夺主”的情况,这在外教参与的课程中体现得尤为明显。例如,外教提出的一些具体的任务要求往往带有很强的针对性,而中国学生则很难体会到其中的意义。其次是文化生成性造成的干扰。东方文化认为,有群体后再有个体,个体是群体的一员而且是群体中不可分割的一部分,中国自古强调群体价值。而西方文化则认为人们作为社会的存在物,总是双重地存在着,一方面作为独立的个体而存在,另一方面作为群体的一员而存在。整个社会极力推崇个人主义,十分强调自我价值实现,以个人成功来衡量人生价值,在日常生活、学习和工作中,人们喜欢标新立异、独树一帜。
1.多元智能理论的内涵。多元智能理论是美国著名发展心理学家霍华德·加德纳(Howard Gardner)于1983年提出的,他认为人类的智能主要是由语言智能、数学逻辑智能、空间智能、身体运动智能、音乐智能、人际智能、自我认知智能、自然认知智能八项组成。人类的智能是多元化而非单一的,每个个体都有自己突出的智能,而且都拥有不同的智能优势组合。下表是传统智能观和多元智能观的比较。
表1 传统智能观和多元智能观的比较
由表1可以看到,智能是情景化的。智能是一种生理的潜力,存在于大脑中,智能分布在个体环境中,只有考虑到一个人的处境才能真正理解他的智能。多元智能要考虑到智能在不同文化下的不同表现,文化与经验在人体智能上具有重要的意义,虽然每个人生来都有多种智力智能,但其发展的程度和方向会受到环境和文化的影响,这就解释了不同时期及文化下不同智力发展水平的程度差异。所以在以英语为基础的教学内容体系中,增加更多适应区域特色的差异性内容就显得尤为重要。
智能是一种问题解决能力。多元智力理论重视紧密联系实际,重视创造社会需要的物质和文化产品的能力。长期以来,我国教育重视规范与条理,逻辑思维严谨性很好,但应变能力不足,课堂之外与终身教育发展明显欠缺,这对于劳动力资源的竞争力提升很不利。在全球价值链的变革过程中,生产与服务、经营与管理、研发与应用在逐步实现无缝式连接,这对从业人员的问题解决能力提出了新的要求,在不破坏岗位分工的情况下,每一个参与者都需要充分了解前端与后端的内容,问题的解决不再是单兵作战,而是在利益共同基础上的群策群力。
智能不是由遗传因素决定的。多元智能理论承认智力具有生物基础,具有发展的潜力,除了要多方面、多维度地看待智力,发展智力的多样性,还应该以发展的眼光看待智力,寻求智力的发展。即使某些领域不是学生所擅长的,也都是有发展空间的。我们不奢求一个普通的财经类学生能够迅速掌握某一技术领域的知识,但希望他能够通过此种交流活动掌握时代发展的前沿内容,互学互利。
教育应该在全面开发每个人的各种智能上,为学生创造多种多样的展现智能的情景,给他们多样化的选择,促使学生自发地对自身的强项和优势进行开发,挖掘自身的潜能,为教育和人的可持续、全面发展铺设一条道路。
2.应用多元智能理论推进商务英语教学。
(1)借助文化接触和探究的好奇心,激发学生跨文化的交际动机。跨文化交际动机为感知文化差异,趋向确定同一,从而形成适应性的第三种文化。心理学的研究表明新颖的东西能激发人的兴趣,吸引人的注意力。现代认知心理学认为认知上的不和谐能够引发好奇心。文化定型是在对于文化差异的概括上产生的,通过文化定型交际者自然而然地感知到自身文化与其他文化的差异,从而产生趋同确认以形成适应新文化的心理趋势。此外,对异文化的接触、分析、储存直至文化定形(他定型)建构会造成已有认知的不和谐,激发出对异文化更多的好奇心。
(2)教学课程的动态化和多元化。教师可以将原来书本的内容具体化,即形成一个个的小项目,然后给予学生具体的角色。例如在国际贸易课堂中,教师可以把一笔交易拆分成一个个小任务,包括负责电话预约前台信息收录员,负责接待访客的公关部员工等;可以模拟外商参观工厂的生产流程,助理业务员从事的询盘、报价、下单等基本程序;负责保险、支付等任务的结算部业务员。学生通过完成任务就可以完成一笔交易。在全球性危机发生后,国际金融市场的剧烈波动成为世人关注的焦点。我们在国际商务英语课程中可以结合国际外汇的走势,来分析其中波动的缘由。而来自海外媒体的诸多信息成为主要的参考对象,这些信息几乎都是原版英文,学生可在分析过程中熟悉相关的英语知识,提高自身对相关领域的反应灵敏度。
同时为了应对多元文化,可以在国际商务英语的课堂中与广告专业的老师或学生合作,从事有关广告中应用价值的“测试任务”。商务英语广告语属于应用型的语言,与普通英语的风格有着明显的区别,这些语言用词精炼,唯美,点到即止,耐人寻味,从而更好地吸引了消费者的注意力,激发了其购买欲望。因此,商务英语在对外宣传广告语的创作上要善于突破定式思维,勇于创新,尽量赋予广告语秀外慧中、生动机智、幽默风趣等独特的魅力。成绩测试可从两个方面进行鉴定,一是广告对象是否能够理解;二是在对外进行各种商品推销时,使用商务英语来设计商品的广告语,这样可使学生充分体验到国际商务活动的真实情景。
(3)充分发挥网络第二课堂的作用。学校课堂的时间毕竟是短暂的,学生在课后如何进行有效的巩固和提高则是学校和老师要考虑的问题。各校应该大力发展网络学院,通过采用多种承载信息的媒体来容纳更多的及时信息增加教学密度;同时让学生接触更多的国外的影视作品,在满足学生好奇心的同时,让学生更多地体会出其中的文化含义。例如:美国电视剧《广告狂人》反映的是上世纪60年代的纽约,大胆地描述了美国广告业黄金时代残酷的商业竞争。这本身就是一部鲜活的教科书,而且还能从中比较出50年以前的商务英语与现代商务英语的区别。
(4)改变考核方式。一般的期末考核都是以理论考核为主,以书面试卷为形式,学生往往是考试结束后就忘记了大半知识,甚至出现高分低能的现象。既然课堂引入了实训模式,那么考核方式也应该做出相应的调整,否则学生还是会以死记硬背书本知识为主。考核的方式可以是部分理论笔试加部分实训操作,通过考察学生实践操作过程,既可以检查学生是否掌握理论知识,同时也能动态地考察学生的英语口头表达能力,小组活动中的合作精神、协助和沟通能力。
学生的英语成绩由这样一个函数构成:G=f(词汇,语法,做题技巧,练习)+u。u就是文化,是成绩的重要组成部分,一个学生在经过学习之后,应该对商务英语的情景有所感触。这是考核的所要测试的重点内容。
上述教学模式的改革离不开老师与学生的共同努力,这一努力的过程本身就是文化融合更新的过程,它存在于不同代际之间,以下是一个收益矩阵:
从矩阵中,我们发现课堂的双方在保持原有学习和工作习惯性行为时,各自只能得到10分;在一方做出改变,而另一方仍然保持原有状态时,改变的一方获得了巨大的收益,而另一方则原地踏步,整体效果不明显;而当双方都有针对性地做出向心型改变时,体现的便是教学相互推进的动态效果。
商务英语教学中,老师自身文化修养与能力的提高是关键。语言教学与文化背景知识并举是提高教学水平、多出人才的核心。笔者认为,首先,可以有计划地分批安排商务英语教师到企业一线进行实践,以丰富他们的商务实践经验。其次,应该鼓励商务英语教师参加国内各种商务英语师资培训班以及各种商务英语学术活动。另外,积极引进具有丰富商务实践经验的双师型教师或聘请业务专家、业内资深人士担任兼职教师。这些教师将成为商务英语师资队伍中重要的组成部分,可以很好地优化商务英语师资队伍结构。
[1]中国对外贸易形势报告2011秋季[EB/OL]. http://www.mofcom.gov.cn/gzyb/gzyb.htm l
[2]沈银珍.多元文化与当代英语教学[M].杭州:浙江大学出版社,2006.
[3]陈晶辉.“文化语境与商务英语翻译研究”[J].经济研究导刊,2011,(14).
[4]武彦辩,赵欣.浅析商务英语教学中商务文化意识的培养[J].内蒙古财经学院学报(综合版),2009,(5).
[5]陈丽.专门用途英语研究[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0.
G642.0
A
1674-9324(2014)45-0191-04
本文系首都经济贸易大学2013年教学改革重点课题“针对学习者个体差异的大学英语教学模式研究——多元智能理论视角”(02491354210114)的研究阶段性成果
赵静(1964-),女,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外语系讲师,教育学硕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