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刊记者 付倩倩
“地方治理除了做好法治政府和服务型政府之外,要更好地利用治理的概念、治理的精神,吸纳民间组织、市场组织,参与到公共管理和公共服务的供给中来。”
访谈嘉宾
刘 峰
全国政协委员、中国行政体制改革研究会副会长
杨雪冬
中央编译局世界发展战略研究部副主任
燕继荣
北京大学政治发展与政府管理研究所副所长
《决策》: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的现代化是全面深化改革的总目标,您怎样理解这种表述?
刘峰: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的现代化既然是总目标,那它就是既管长远又管眼前,既管中央更管地方,而且对地方治理意义可能更直接、更现实。
杨雪冬:我认为应该从两个层次上来理解。
首先,这个国家治理应该是多主体、多层次的。治理的主体中,政府是核心但不是唯一,还包含社会、市场等;再一个治理是多领域多层次的,十八届三中全会中也提到了,包括政治治理、社会治理、生态治理等等。
另外,怎么理解现代化,这里面既包括我们学习西方的一些先进的、相关的东西,也包括根据改革开放30多年来社会、经济出现的新情况,创造出一套适合中国国情的治理体系、治理方法和治理手段,并不是简单地移植西方的一些制度和做法。所谓现代化,“化”不是一个终点,始终是一个过程。
《决策》:这个总目标,对于地方治理又提出了什么要求?
刘峰:我认为应当把握住几个要点。
第一,处理好共治与自治的关系。共治是一种协同,强调的是治理主体的多元化,不仅要突出党和政府的主导,还要让社会、企业、民间的力量来参与。另外,要注重基层自治发力,推动社区的自治、农村乡镇的自治,让公民有序地参与政治、参与管理,让基层释放更大的活力。
第二,处理好法治与德治的关系。治理体系的核心应该是制度化的、法治的,就是说要尽量减少人治的色彩,多一点法治意识,尤其是对地方干部而言,不然会陷入很被动的境地。同时,中国的法治一定要和德治结合,就是说现代治理要有更多的伦理。在基层治理方面,如果说法治是硬的,是约束,是刚性,那么德治就是柔的,刚柔相济至关重要,要把依法治国和以德治国结合起来,但是以法治为主。
第三,地方治理强调回应性。地方治理的一个重要任务就是提供更优质的公共服务,所以地方治理的最大特点就是老百姓有什么合理的诉求,地方政府要及时地回应。十八届三中全会明确提出地方政府的四项职能,即公共服务、市场监管、社会管理和环境保护,地方政府要围绕着职能做文章,更好地履职尽责,这样治理才更有效。
总之,地方政府治理还要突出一点,就是把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依法行政三者有机结合起来,但是结合起来比较难。治理,说到底,难点重点都在地方。
燕继荣:中央高层能够认可“治理”的概念,而不是简单讲“管理”,这是一个很好的观念上的进展。
对于地方政府来说,怎样治理好地方,中央已经给出了明确的方向。一个是建设法治政府,法治政府既强调约束政府行为,规范自己,也强调政府要做一个护法的使者,要公平公正地执法。一个是建设服务型政府,强调满足百姓需求,提供好的服务。
按照学术上的理解,治理更多强调的是社会、市场,多方的、多元的共管共治精神。所以地方治理除了做好法治政府和服务型政府之外,要更好地利用治理的概念、治理的精神,吸纳民间组织、市场组织,参与到公共管理和公共服务的供给中来。
所以说要给地方政府什么建议的话,我觉得第一做好法治政府,第二做好服务型政府,第三是做好多元共治的这种公共治理的概念。
《决策》:在地方治理层面,基层治理是非常重要的一个环节,因为它离老百姓最近,您觉得目前基层治理存在哪些问题?应该如何改善?
燕继荣:基层治理确实很重要,以往我们觉得基层薄弱了,采取的做法是把政府往下移,移到社区里面,有的地方建立社区服务站,实际上就是把政府的腿伸进去。社区服务站本应是一个自治组织。但是现在,它忙着完成一些政府交办的工作,往往是在为政府服务,满足不了社区老百姓的需求。另一方面,社区服务站的工作人员也觉得委屈,自己不是公务员身份,待遇也不高,还要承担这么多政府交办的工作,以至于吸引不到优秀的年轻人,这就形成不了一个良性的循环。
我认为基层治理在体制上要有一个新的变化。社区服务站不是政府的下辖机构,它应该是提供一个公共服务的平台。打个比方,它就像一个火车站,这个车站可以跑政府的车,可以跑企业的车,也可以跑社会组织的车,工作人员就是维持这个车站的正常运转,负责协调。社区的老百姓有需求,社区服务站来收集整合,而它的背后有一个巨大的资源库,里面有政府的资源、企业的资源等等,可以到资源库里找到资源来满足社区民众的需求。政府如果想统计一个数据,统计局可以派工作人员到社区服务站来,服务站负责通知社区居民配合工作,协调好时间等,但不是由它来完成统计工作。
这是以社区居民的需求为导向的一种服务设计,与原来的那种以政府管理需求为导向的社区制度设计,我认为是不一样的。
《决策》:我们在评估地方治理成效的时候,应当考虑哪些因素,建立哪些考评指标?
燕继荣:不妨从以下几个方面评价好政府。一是经济发展。就是说除了总量,还要强调它的均衡性,人均收入增长的程度要作为重点考核。二是政治进步,一些反对意见,是不是可以得到合理疏导和平等对话。三是有公平竞争的机会,比如公共服务的提供引入竞争机制。四是社会福利,就是公共服务能不能做好。我们说要改变GDP的评价指标,实际上就是更多地引入民生指标,要加大其比重。比如一个地方的教育能不能办好?医院能不能提供让人满意的服务?还有就是政府绩效,以上提到的很多都可以反映为政府绩效,经济发展、政府形象、社会福利等等。
其实对一个地方来说,评价指标不需要做得多么全面完善,可以根据自己的需求,调整一两项指标,把它作为最主要的,其他的作为辅助性的次要指标就可以了。
《决策》:您怎样看待地方领导干部考核标准与地方治理的关系?
刘峰:地方治理应该注重能力建设。治理体系是以制度为核心的,更多的是依赖中央宏观层面,而地方治理则需更加务实,强调治理能力。地方治理能力建设的目标有以下几点:首先,要树立群众意识,学会更加敏锐和准确地把握老百姓的需求,从而能够有的放矢;第二,要增强地方政府的公信力,对地方政府来说,公信力比生命还重要;第三,要加强执行力,有人说“上面一桶水,底下一滴水”,地方政府要加强执行力重在激励,通过一些改革,让老百姓感受到实实在在的好处,让他们有创造力。此外,还要更加关注绩效管理,既要注重动机导向,又要注重结果。
中组部出台“政绩考核八条”,对选人用人和干部考核体系做出调整,说明指挥棒明显在变化。这恰恰是与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的现代化相吻合的,一致的。选干部要避免唯分数、唯票数、唯GDP,这对地方治理提出了更高要求,再用原先那种发展方式就不行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