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没有剩女这个词,也没有这个概念。
有一次,我曾经问一位快40岁的美国女人,为什么到了这把年纪还不嫁人?她特别典雅地回答我:“急什么,我还没选中陪睡的呢。”
的确,在美国,任何人都可以活到老、爱到老。在他们的印象里,30到50岁是女人最好的年华,就算到了60岁还被叫做年轻人呢!90岁的老太太拉着60岁的小伙子结婚登记,这事儿搁美国一点也不新鲜。
相比之下,在我们伟大祖国,女人一旦过了30岁就会被打上“剩女”的标签。许多人就会自然而然地觉得条件好的男人不应该从这堆里选了—不管男人多大年龄,他们总是喜欢20多岁的年轻姑娘。就这一点,我觉得咱们中国男人偶尔相当孙子(包括崔哥我),这种想法特没劲。
我在美国生活了20多年,感觉美国男人并不认为女人越年轻就越有魅力,他们觉得每个阶段的女人都有不同的美。许多美国男人甚至鄙视处女,认为那是没有“工作经验”的表现。
有一次,我的三儿子邀请一大堆高中同学来家里参加派对。他小声跟我八卦,说哪个女孩有男朋友,哪个没有。
我看了一圈,指着其中一个东方女孩,小声对他说:“那个女孩多好呀,你怎么不去追她?”我儿子一听,差点跟我急了,他用英文飞快地跟我说:“爸,她可是virgin (处女),谁追她呀,一个loser (失败者)。”
我的儿子虽然是中国人,却有了美国思维。在许多美国人看来,如果一个女孩在20岁左右还没有捕猎过一个男人,那的确应该算是失败的。
但是反观国内,许多男人有着不同程度的“处女情结”,有的男人甚至非处女不娶。对此,崔哥我无比愤慨地说:天底下没有一个国家像我们中国这么看重处女。
美国女孩在16岁时,如果有异性朋友,家长会允许他们单独出去吃晚餐、看电影。但前提是,到点必须回家。与中国家长视“早恋”为洪水猛兽不同的是,美国家长鼓励孩子与异性交往、相处,但同时,他们也会教育孩子要懂得如何保护自己。
所以,我们家的3个男孩都曾交往过异性朋友,当时我还特别得意。过后我一琢磨,才发现其实美国女孩是在拿我们家儿子练手。她们从16岁开始就有计划有预谋地拿男人练手,等到了22岁或25岁的时候,就成了久经沙场的情场老将。有了这样的历练,很难成为剩女。
而我们中国家长,披着疼爱子女的外衣,禁止自家女孩和任何异性接触,恨不得希望她们在30岁以前最好过着尼姑般的生活。等过了30岁一看,呦,自己女儿怎么没人娶呀,然后我们的家长就开始从背后像瘟疫一样把女儿往外推。
我的3个儿子在美国中学里都学过一门课,叫how to make friends(如何交友),这门课让他们交到许多朋友,包括异性朋友,让他们的中学时光不再孤单寂寞。但我认为他们学的最有价值的一门课,其实是 how to break up (如何分手)。
有一天,我的二儿子回来,兴高采烈地说,爸,妈,原来被女孩甩了没什么可怕的,老师说了,河里有的是鱼—美国最有影响力的交友网站起名就叫Plenty of Fish (有的是鱼) 。
男孩有了这样的心态,就会觉得失恋怕什么—根本不是个事儿。对此,崔哥我强烈建议中国学校也开此课,那样的话,国内每年跳楼的少男少女就会减半。
国内有句老掉牙的口号,叫“好好学习,天天向上。”向上就是往上爬,往社会、权力、财富、虚荣的顶峰爬。一个忙于爬天梯的民族很少有闲心观赏周边的美景,体味男女的温情,享受精神和文化的品质。这就造成了小孩过早成熟,少年一脸老成,中年满目沧桑的“剩”景。
然而,“好好学习,天天向上”这句话伤害最大的就是女孩子,因为社会和家庭的压力让她们只往上爬,等爬到顶端时,才发现自己已经被“剩”了。
所以,请大家记住北美崔哥的最新语录:“好好学习,天天向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