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杨雷]
Y在十八岁那年偶然在学校图书馆发现了一本名叫《人生的智慧》的书,作者是叔本华。Y读完这本书,突然产生了一种“相见恨晚”的感觉,若能早点读到这本书,人生就会大不一样。Y很想拜访这个叫叔本华的家伙,可他已经死了一百多年,Y只好感叹:“君生我未生,我生君已死。”
Y从那以后就爱上了叔本华,几乎买下了他全部的作品。Y疯狂地在宿舍里读,在操场上读,在教室里读,在图书馆里读。Y为此转了专业,从物理系转到了哲学系。系里的老师问他为什么要转专业,他说:“人总是要死的,而精神是不死的!我要用有限的生命创造无限的精神财富!”老师听完不由得竖起大拇指,说Y真是个难得的理想主义者,以后肯定会有大出息。
Y把叔本华当作自己的精神偶像,并把叔本华的“要么孤独,要么庸俗”这句话当作自己的座右铭。Y的毕业论文写的也是关于叔本华的,获得了优秀论文推荐。Y大学毕业后,本打算当一名中学哲学老师,可没有一所学校愿意要他,因为没有一所学校专门开设哲学课。当老师的梦想破灭后,Y在父母的安排下进了一家广告公司,可没几个月就被老板炒了,理由是Y的广告设计太深奥,不符合通俗、简明的要求。Y没有反驳,而是安静地离开了。Y说自己是一个有修养的人,跟人争辩毫无意义。既然毫无意义,就坚决不去做。
Y在大学期间没有谈恋爱,他一门心思钻进哲学研究中去了。等到大学毕业后,他的父母就给Y安排了相亲,但Y不愿意去,他说自己不想这么早结婚,一结婚人就变庸俗了。Y的父母看着儿子,无奈地摇摇头,说Y不孝,眼泪都快流下来了。Y见状,心就软了下来,同意去相亲。Y见了要相亲的女孩,不知道该说些什么,就谈起了叔本华的哲学。女孩听得云里雾里,最后找个理由离开了,Y从此再也没有见过这个女孩。
Y没有再去找工作,也没去相亲,而是把自己关在房间里继续研究哲学。他打算在三年内写一本哲学著作出来。Y的父母看着Y这个样子,十分心痛却又无可奈何。认识Y的人也说Y读书读疯了,但Y不这样认为,他说自己很清醒,他不愿意做个庸俗的人,所以就宁愿孤独。
三年后,Y没有写出哲学著作,而是找了一份公司职员的工作并结了婚,老婆是公司的同事。又过了一年,Y有了自己的孩子。他再也没有向别人提起过叔本华,有人取笑他是哲学家,他咧嘴一笑:“过去的事儿,提它干吗?”接着Y发出感慨:“其实人都是庸俗的,因为人需要填饱肚子!叔本华要是没有继承一大笔遗产,他还会去搞哲学吗?”
摘自《三联生活周刊》2014年第8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