肖书源+李云波+潘艳民
所谓“个性”,是指个人特有的能力、气质、兴趣、性格等心理特征的总和,是在一定的社会环境和教育的影响下,通过长期的社会实践逐步形成和发展起来的。是人们的心理倾向、心理过程、心理特征以及心理状态等综合形成系统心理结构。
个性化人才是指在某些专业或学术方面具有突出的才能,且经过相关专家认可或具有相关业绩证明的学生。个性化人才,就是让其个性得到充分发展,适合学什么,就让其学什么;适合干什么,就让其干什么;有哪一方面的兴趣与特长,就让其在哪一方面发展。但个人的发展必须与社会的需求相复合,必须与所在组织的需求相吻合,这是个性化人才发展的基本前提。
一新建民办本科院校生源特点分析
1生源质量偏低
在高等教育大众化时代,在目前的高校招生体制下,新建民办本科院校的生源质量明显偏低,通常只能录取到高考分三、四百分左右的学生,随着生源数量的减少,今后这一分数段可能会继续走低。这些学生由于在基础教育阶段长期受压,自信心较低,学习积极性、自觉性不高,进入大学后大多学习目标不明确。
2学习热情不高
主要表现为有一定积极向上的学习目标,并付诸一定的行动,但缺乏持之以恒的学习毅力和良好的学习习惯。新建民办高校生源质量偏低,学生基础普遍不好,基本功不扎实,给他们的进一步学习带来困难。学生课堂上课注意力不集中,学习热情不高,不专心听讲,看课外书、吃东西、玩手机、睡觉、聊天等现象较为普遍,大部分学生对未来人生要求越来越低。
3热衷社会实践,轻视理论学习
新建民办本科院校的学生社会实践能力普遍较强,参加课外活动积极性较高,他们可以以极大的热情组织参加一些文娱活动、体育比赛、参加志愿者活动或参加一些学校社团等,但对于理论学习由于课程枯燥、教学实践课程较弱等因素致使其对理论学习失去兴趣。而又有一部分学生因家庭条件优越,上学只是混文凭,更不把理论学习放在心上。还有的学生由于原来文化基础差,对进入大学更高层次的知识把握能力不强,跟不上学习节奏而自动放弃学业。
二新建民办本科院校个性化人才培养面临的困境
1人才培养模式没有体现个体的差异性
新建民办本科院校的人才培养大都延续长期以来实施群体化的教育模式,把学生看做是统一的个体,把学校看成是“人才培养的工厂”,培养千篇一律、缺乏个性、社会适应能力欠缺的人才。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在教学规划上,人才培养方案、课程设置、教学计划、教学大纲、实践教学等不能与时俱进。二是在课堂教学上,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时间统一,教学改革止步不前。三是在考试评价体系上,考试模式、内容、答案、时间统一。这种传统的人才培养模式,在培养学生的规范意识方面具有积极作用,但忽视了个体的差异性。
2教学过程没有发挥学生主动性
教学过程仍过于重视知识传授,脱离生源的实际情况,不从学生实际需要出发,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和能力。过于强调教师的主导作用,缺乏因材施教,师生互动环节,仍延续机械地传授知识的过程,学生被看做是知识的无限接收器,而不是有思想、有创新精神、有个性的青年,严重地束缚了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
3教学管理没有体现学生多样性需求
新建民办本科高校的现行教学管理制度未能从办学特色、生源特点、应用型人才培养需要的角度进行修改,仍然存在以下特点(1)对教学过程规定的过细过死,不利于开展多样性教学活动;(2)有的地方过于统一和刚性,缺乏柔性和灵活性,挫伤了学生的积极性,不能满足学生多样化的个性需求。
三新建民办本科院校个性化人才培养途径
1改革人才培养模式
确定符合学生个性化发展的培养目标,是实施个性化培养的前提。黑龙江外国语学院依据生源特点,积极从以下几个方面探索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
(1)对学习有兴趣的学生,可选择学院为其增设的“加选课”,或申请学院内开设的本专业以外的课程,考核通过可记载学分,必要时可以顶替本专业的公共任选课或专业任选课。加选课为专业非必修课程,对学生无学分要求,主要为扩展学生知识面和学生考研等需要、满足学生兴趣爱好等需求而增设的课程。分公共加选课与专业加选课两种,其中公共加选课开设大学英语5、6,数据库应用基础2,应用文写作、考研辅导等;专业加选课由各专业自设。
(2)从第三学期(含第三学期)开始,学生对所学专业开设的部分课程不感兴趣,在完成主干课程学习的基础上,可根据本人意愿自选、自学与专业结构相关的学院未开设的课程,经申请被批准后予以注册,期末(或下学期初)经考核通过后,予以置换相关学分。
(3)对学习有困难的学生,可对其其它优势或天赋进行培养与扶持(发表论文、发明专利、各类赛事奖励等)。在其完成本专业主干课程的基础上,其它方面的成绩经专家认定可适当按相应的比例顶替专业非主干课学习效果不满意的成绩。
(4)前四学期内,学生对所学专业确实失去兴趣的,可以转专业或方向。
(5)在完成课内学时的基础上,要求每个学生要通过自学学习方式完成任意自选2-3门课或8学分(含自行设计、完成的调研报告、有主题的实践总结等)的成绩。
2改进教学方法
现代教育的发展要求师生之间形成新型的民主平等关系,教师的教学活动能够在促进学生积极参与的基础上充分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能力发展。教师传授知识不再只是讲清事实(是什么)和道理(为什么),而是要教给认识的思维方法(怎样做),教是为了不教。个性化培养是根据所有学生的个性特点,在确切了解其特长和爱好的基础上开展相应的教育。这就要求我们实施因材施教,在教学方法上可采用双向教学法、案例教学法、启发式教学等,给学生留有思维的空间,激励他们自己提出问题、思考问题。
3构建多元化课程体系
(1)公共基础平台课程。为了顺应专业教育与通识教育相融合的高等教育发展态势,公共平台课程应具有通识教育的性质。公共基础平台中的课程面向全院学生,其中公共必修课程是进行通识教育和素质教育的基本课程,包括“两课”、语言能力、身体心理健康、信息获取与处理、学习能力、创新能力、创业能力、就业能力等方面课程。公共基础平台中的的公共选修课是为培养学生兴趣、爱好、特长而开设的素质文化课程。
(2)专业基础平台与专业选修平台课程。为了建立独具特色的个性化人才培养模式,可将各专业课程分为专业基础平台课程和专业选修平台。专业基础平台课程是为学生奠定比较系统的学科基础理论知识,体现厚基础、宽口径的学科教育特点,将相同、相近学科专业的基础课程打通,注重内容的拓展性和延展性,搭建厚实的统一平台,以此加强基础、拓宽专业口径。
专业限选、任选课程是指某类专业学生应修读的非主干学科专业课,主要面向相关科技、产业领域,传授较深入的专门知识的课程,每一专业可根据专业发展和市场需求,设置适当的专业方向和选修课程,体现个性化人才培养特色,此类课程遵循教学内容精简优化原则,体现岗位性、职业性特点,适当设置体现专业前沿知识和跨学科知识的选修课程。
(3)模块课程。模块课程性质为选修课,分为公共选修模块和专业选修模块,其中专业选修课是为拓宽学生的就业口径,满足学生的专业爱好,培养学生的专业特长而开设的。为了增强专业选修课的指导性和实用性,避免学生选课的盲目性和随意性,将传统的专业选修课按课程性质及其社会功用进行有机组合,形成若干专业方向模块,供学生自主选择。专业方向模块既要反映社会人才需求,又要适应学生的志趣爱好,能全方位的促进学生的可持续发展能力的提高。每个专业根据需要一般至少设置两个或多个专业方向模块,每个模块学分数大致一致。
(4)素质与能力拓展模块课程。素质与能力拓展模块课程是促进学生的综合素质的可持续提高、完善学生知识结构和能力而开设的课程,由知识拓展课,技能拓展课,创新活动组成。知识拓展课以适应现代工作和生活需要的工具性知识;以认知社会进步和文化发展的人文社会知识;以科技进步和理论创新的自然科学知识;以社会分工和行业发展的专业知识为主;技能拓展一般不设课,由学生通过相关技能实践或考核获取学分,每个专业均指定一项适合学生培养实际且能反映国际、行业和企业标准的技能证书项目,学分设定根据技能证书考核的难易程度而定;创新活动由学生通过参加学科竞赛、参与科技创新项目、发表论文等形式获得学分。
4建立个性化评价体系
采取多维评价制度,建立适合学生个性发展的多元评价指标体系。第一,评价内容要综合化。不仅要进行专业知识和基本技能测试,还要测试实践能力、交际能力、创新能力等。第二,评价形式要多样化。运用各种合理手段监控教学质量,规范和引导教学行为,督促学生认真学习。一是提倡考试方式多样,可采用口试与笔试结合、开闭卷结合、研究论文和实际操作结合等形式。二是提倡试题类型多样,着重考察学生的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第三,评价标准科学化。既要有知识掌握标准,又要有创新性标准,既要符合共性要求,更要满足个性需要。
新建民办本科院校实施个性化人才培养是体现学院办学特色,实现“坚持以人为本,面向全体学生,落实全面发展和个性发展紧密结合的人才培养目标”的基本途径,是提高新建民办本科院校人才培养质量,为区域性经济社会发展提供高质量应用型人才的重要保障。
参考文献
[1]卢洁.对高校教育个性化培养模式的思考[J].教育与职业,2012(11).
[2]于晓红,张慧,景志红.个性化人才培养模式与教学方法的研究[J].中国大学教学,2009(2).
[3]张云.高等学校个性化教育体系的构建[J].南京林业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8(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