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伴成长方式,就是将兴趣爱好或者是性格习性接近的学生组成互助小组,使其建立良好的同伴关系,他们可以在一起共同活动,学习中遇到难题可以相互协作解决。在教师的引导下,将学生之间的人际关系建立起来,使同伴关系成为其社会化发展过程中的重要组成部分。经过同伴交往,不但建立起了真正意义上的交往实践,而且还有利于中学生心智的发展,可以促进其社会化。
一.建构同伴成长方式的必要性
中国现在独生子女居多,加之社会环境的复杂以及城市生活的快节奏,使很多家庭中的中学生都处在缺乏同伴成长的环境中,这对于中学生的未来成长是毫无益处的。一些学生不会与同学相处,在学习上不会充分利用各种条件,而且逐渐养成了孤傲、漠视一切的性格。鉴于此,在学校教学课堂中引入同伴成长教学方式,对于学生的身心健康是非常必要的。
二.语文教学中采取同伴成长方式的作用
新课程的教学目标,就是要实现中学语文教学的创新。这就为传统的语文教学输入了新鲜的空气,给教学课堂以生机和活力。与此同时,对于中学语文教师来讲,不失为一种挑战。采用同伴成长方式,可以使学生在学习中结伴同行,相互促进。
(一)同伴成长方式可以使学生在语文学习中相互促进
在教师的引导下,学生之间建立起同伴关系,可以使学生之间进行心灵的沟通。尤其是对于语文课程内容的体会,可以经过同伴之间的相互交流,从情感的角度出发去深刻地领域语文课文中的内涵,从而使表象的领会得以升华。
(二)同伴成长方式可以使学生在语文学习中共同进步
语文课程中总是会充满美感,生命的意义从中缓缓地流淌出来,如涓涓细流,滋润着学生的心田。如果教学课堂生动而有趣,就会使学生沉浸在语文教学乐趣中,潜移默化中深刻领会教学内容的含义。同伴成长方式被引进到语文教学当中,使学生不再孤单,将自己的思想与同伴相互交流,会提高学生对于语文知识的外延能力,并达到一个新的层面。通过彼此的交流而相互激励,从而实现了精神上的提升和愉悦。
(三)同伴成长方式可以使学生在语文学习中懂得相互尊重
采用同伴成长方式,可以使学生相互之间进行感情的交流,并在此基础上,相互鼓励前行。任何一个智商和情商正常的人,都会希望自己更为优秀。学生之间的相处,可以使其在比较中求发展,而学生的审美情趣,也会随着语文教学的深入而有所改变。处于中学时代的学生相互之间的感染力是很强的。由于对于社会的认知度还不足,所以,从语文教学中,就可以获得对美的思维定势,从而懂得相互尊重之美。
三.采用同伴成长方式对于语文教学发展的重要意义
(一)采用同伴成长的语文教学方式,可以为学生建立共同学习的平台
建立学生同伴成长模式,并不仅仅局限于语文课堂,而是以这种方式推动有利于语文教学的各种活动方式。通过建立起共同学习的平台,使学生主动参与到课堂教学内容中来,并在语文教师的引导下,积极思考,扩展思维。大力开展语文的第二课堂活动,将语文的教学内容融入其中,让学生主动参与,并通过扮演不同的角色来从不同的角度体会语文内容。让学生之间相互学习,为提高主动思考的能力建立良好的基础。
(二)采用同伴成长的语文教学模式,可以改进学生的学习方式
按照语文教学的传统方式,语文教师站在讲台上讲解,学生在台下认真地聆听。教师讲课呆板,学生神思飞扬,并没有将语文的课堂内容深入到大脑中吸收理解。在这样的语文课堂中,学生总是处于被动学习的位置,如此高压式的灌输教学方式,使学生在课堂上饱受“煎熬”。以同伴成长方式,使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对于语文的学习有了新的理解,并建立起更为行之有效的语文学习方式,认识和掌握学习的规律,实现高效学习。
(三)采用同伴成长的语文教学方式,可以提升初中语文教学质量
对于初中语文教师来讲,同伴成长的语文教学方式还有待进一步探索,并使其成为个体发展的有效途径。让学生在良好的同伴环境中进行学习实践,在实践中自主参与、主动发现、合作探究。在促进学生个体发展的同时,教师在教学方面也受到影响,需要进行有效教学的实践研究,最终提升学校教学质量。
总结:
为了倡导新课程改革,并实现教学目标,就需要引导学生改进学习方法,以帮助学生学会学习、主动学习。在中学语文的教学探索中,采用同伴成长方式不但可以引导学生在合作学习中获得良好的效果,而且还能够提高语文教学质量。
周勇晖,教师,现居江苏无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