田道军
幸福是一种使人心情舒畅的境遇和生活。一般来说,有许多愉快情感体验的人,更有可能感觉他们的生活是幸福的。每个人都渴望过上幸福生活,拥有幸福人生。美国教育家诺丁斯在《幸福与教育》一书中把“幸福作为生活和教育的目的”,只有通过幸福教育才能为学生将来拥有一个幸福的人生奠定良好基础。班级是学校教育、教学工作最基本的组成单位,是学生在校活动的主要场所。幸福班级的建设对于实现幸福教育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
建立舒适的班级环璄
教室环境 教室是学生的第二个家,学生白天的绝大部分时间都在这个大家庭生活和学习的。对学生而言,教室是他们学习和生活的主要场所,更是其成长的精神家园。其环境布置应体现家的“温馨”,要给人一种宁静、向上、书香的感觉。张贴栏有学生们的获奖证书、优秀的作业、精美的书画等。班级的橱柜里摆放着各种各样的图书、杂志。教室里,前后黑板的上方张贴班风、学风,墙柱上张贴名人名言,黑板一侧由学生写上警示鼓励的话语,讲台两侧、教室后面摆放几盆花草。总之,我们要为学生营造一个温暖的氛围,建设一个“家”的班级环境,让每个学生都要强烈的归属感,感受到“家”的幸福。
宿舍环境 宿舍也是寄宿学生休息、生活的主要场所。能否创设良好宿舍环境,直接关系到学生生活与学习的幸福与否。由于时间上的特殊性以及教室与宿舍的明显区别,宿舍管理往往是班级管理的一个难点。在宿舍管理上,我们应更多地教会学生自我管理,从宿舍环境的布置到各种物品的摆放要对学生提出明确而具体的要求,让学生逐步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同时宿舍主要是学生休息的场所,要让学生养成不打扰别人、不影响别人休息的习惯。只有在得到充分的休息之后,才会有充足的精神、充沛的体力和愉悦的心情,为学生在教室里幸福学习提供良好基础。
平等和谐的人际关系
平等对待学生,多交流沟通 高中阶段是学生品德形成的关键时期,高中生往往觉得自己已经长大,不愿意继续接受成人的教育和管理,因此,教育管理不当极易使学生产生逆反心理和对抗情绪,造成师生关系、生生关系的紧张甚至对立。针对这一阶段学生的心理特点,教师要平等地对待每一个学生,尊重信任学生,多与学生交流、沟通。在与学生交流时,不要摆架子,要多微笑面对学生,不要一直站在教师的角度去思考问题,而要多从学生的角度去分析,这样才能理解学生,与学生坦诚相待,真正做学生的朋友。教师要宽容学生,允许学生犯错误,这样才能在班级里,在师生之间、生生之间建立起平等和谐的人际关系,才能让师生体验到幸福。
事事有人做,人人有事做 高中生已经有一定的生活自理能力、组织管理能力,教师要充分信任学生,要采取民主管理的方式,让全体学生参与班级管理,而不是让少数人做事,让少数人管理班级。教师可以学习魏书生老师的一些做法,采取班级轮值制度。根据每一个学生的个性特点、能力状况,把班内工作分配到个人,使每个人都是“官”,都是班级的主人,真正做到事事有人做、人人有事做,这样,可以增强班级的集体荣誉感,增加学生的归属感。
尊重理解个性,满足学生需求 人们需求的满足所带来的后果是快乐与幸福。马斯洛的需要层次论将人的需要共分成5个层次,最高层次的需要是人对自我实现的需要。每个人当自我的潜能充分发挥时,由此而产生的幸福感就是人精神上最大的幸福感和最高境界的幸福。在班级中,每个学生都有自己的独特性,他们有着不同的个性、不同的知识水平、不同的能力。我们要在各种校园活动中,如运动会、校园艺术节、校园歌手大奖赛等,为满足不同个性、不同需求的学生提供自我展现的平台。让他们充分发挥自己的聪明才智,发挥丰富的想象力与无穷创造力,让他们的潜能得以释放,并在心理上获得无穷的快乐与满足。
积极向上的集体氛围
建章立制,规范行为 没有规矩不能成方圆。班级管理中,制度是支撑。高中生的自我意识逐步形成,如果制度规章由班主任制定,必然会引起学生的逆反心理和对抗情绪。在班级组建之初,班级规章制度的制定一定要师生的共同参与,要采取民主协商、师生共同讨论的方式,这样制定的制度才能得到学生的认同,也才能真正发挥其应有的作用,从而形成人人参与制定规章、人人遵守规章制度、人人参与管理的良好氛围。
正确导向,扶正压邪 在一个集体中,每个人都很在乎别人的看法和评价,因此,在班级管理中,正确的舆论比规章制度更能去触动学生的心灵。一个良好的班集体,要用正确的舆论导向去影响、规范学生的行为,真正做到正气抬头、邪气低头;要让每一个学生知道什么事好做,什么事能做,什么事应该去做,形成“好人好事人人夸,不良现象人人厌”的风气;要让正确的舆论导向成为一种潜移默化的教育力量。
多管齐下,形成合力 要对各小组清洁卫生、课堂纪律、文明礼仪等各方面进行统计考核,表扬先进,批评后进,在整个班级形成团结竞争、积极向上的良好的氛围。要通过晨会、班会、黑板报、手抄报、表扬栏等多种教育阵地对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要在班级树立清洁卫生、课堂纪律、文明礼仪等各方面的先进典型,让他们成为全体同学的学习榜样,进而在全班形成你追我赶的良好风尚,让全体学生在自我价值的实现中感受幸福。
(作者单位:江苏省如皋市第二中学)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