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湘北大鼓”艺术特征初探

2014-02-25 06:57陈晓
艺术评鉴 2014年2期
关键词:艺术特征传承

陈晓

摘要:湘北大鼓是流传在湘北地区的一种曲艺演唱形式,是一种以唱为主、说为辅的说唱艺术。本文将从湘北大鼓的形成、表演形式与题材、唱腔特点、唱词特点、传承与开发五个方面来对湘北大鼓的艺术特征进行粗浅的探索。

关键词:湘北大鼓 艺术特征 传承

湘北大鼓是流传在湖南湘北地区的一种民间曲艺形式,是一种以唱为主、以说为辅的说唱艺术。因为受到楚俗巫风的影响而具有鲜明的艺术特点和魅力。它来自民间,操作简便、角色灵活、演出场地多变,深受当地群众喜爱。

一、湘北大鼓的形成

湘北大鼓原名“丧鼓”、“孝鼓”,一般用于丧事中,是一种为悼念亡人所进行的一种活动形式。据史书记载,公元前300年,就有庄周丧妻后“鼓盆而歌”的典故,这大约就是湘北大鼓的起源。在大鼓艺人中现在还传承者“神农治五谷,轩辕治衣服,庄子兴起打盆鼓”的鼓词。

明末清初湘北大鼓流入今湖南湘北地区,至今已有400多年历史。当时湘北大鼓被纳入到守夜中,让过世者的后代、亲人在为其守夜的过程中可以悼念和受到有关孝道的教育。进入20世纪70年代后,在相关部门的努力下,湘北大鼓得到了很大的改革创新,在唱腔上力该过去那种低沉、哀怨的音律,融入地方民间小调,使其更加清新与活泼。1981年,报上级文化部门批准,更名为湘北大鼓。从此湘北大鼓逐步走出围城,走入茶楼、书场,成为湘北地区群众喜闻乐见的一种地方曲艺。

二、湘北大鼓的表演形式与题材

湘北大鼓的表演形式多为单人演唱,也有二人对唱和多人演唱的形式,主要伴奏乐器为大鼓,有时候还会根据需要配以锣、、唢呐、月琴等。它的表演特点是以唱为主,间以说白,而鼓则在唱腔与念白之间伴奏,起戏曲中“过门”的作用。表演不拘场地,从最早的孝堂到现在的茶楼及田间地头均可。

湘北大鼓的演唱由“起鼓”开始,在正书前有开场、孝堂专用两个类型的节目内容,开场以风趣、搞笑的语言活跃现场气氛,调动听众热情。孝堂专用主要是宣扬请神劝亡,劝诫世人恪守孝道、尽德行善、勤劳节俭的传统道德思想,然后才进入正书。正书大致可分为三大系列:一为古典系列,多以古代的演义、传体小说改编,如《隋唐演义》、《杨家将》、《朱元璋》等历史题材书目;二是武侠系列,是根据《三侠五义》及现代版金庸、梁羽生、古龙等人武侠小说改编的;三为近现代小说系列,如《林海雪原》、《烈火金刚》等。正书一般都是连台本,如电视连续剧一般,有的需唱三五日,有的可唱数月之久。

三、湘北大鼓的唱腔特点

湘北大鼓具有典型的板腔体音乐特征,以对称的上下句作为唱腔的基本单位,按照一定的变体原则,演变为不同的板式,然后通过各种不同板式的转换构成整场音乐,这样既有一定的套路,又比较自由。

湘北大鼓一般分为引腔、悲腔、柔腔、快腔、急腔等。演唱时以引腔为主,其它腔板则根据情节变化穿插其中。

引腔:用以叙述故事情节、节奏平缓、不快不慢。

悲腔:用以表达悲切的情绪,声调到底跌宕,节奏缓慢。

柔腔:曲调优美、节奏明亮,用于描绘风光、人物形象、愉悦心情等。

快腔:用于情绪高涨、曲调简单句尾少有拖音。

急腔:节奏紧促犹如戏曲中的垛板,多用于战争场面及紧急情况时。

它的结构多为上下乐句构成的单乐段,也有五、五、期字句构成的方整乐段。唱词字句不等,但以七字句的为主。它的调式为徵调式,第一句多落商音,乐段结束在徵音上。

随着师门的传承和发展,艺人们又形成各自不同的唱腔风格,现在逐渐形成了以澧水为界的南鼓和北鼓,南鼓古朴典雅,北鼓宛转悠扬。

四、湘北大鼓的唱词特点

湘北大鼓语言以湘北地区方言为主,声调偏低、语气平直,声调缺少“四声”,以“一声”、“二声”为主,其句式逐渐偏低,有明显的“下落感”。湘北大鼓中的语言通俗生动,多为当地俏皮的俚语,唱词多为五字或七字句,现在已经发展为长短不限的新句式。传统大鼓唱词除《送歌郎》三句为一乐段外,其他唱词基本四句为一乐段。 湘北大鼓的唱词都是当地方言,且用方言押韵,常用韵由天、地、人、和、豺、狼、虎、豹、红、花、绿、黑12个组成,唱词有固定的唱本也可以即兴创作。

五、湘北大鼓的传承与开发

湘北大鼓千百年来根植于湘北大地传统文化和历史文化中,具有见证土、汉两个民族民俗文化和巫文化的特征。它深深地扎根于民族土壤之中,赢得本土人民的喜爱。它最能反映劳动人民真实的生活情况,对历史的研究提供了科学依据。

湘北大鼓作为民族文化、民俗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对于人们研究民族文化、民俗文化、民族语言及巫文化、宗教史等都具有重要意义。湘北大鼓这种口授心传的民族民间艺术,多年来一直都在老一辈的大鼓艺人的言传身教中得以传承。

而随着现代文化、外来文化的发展,传统文化受到一定程度的冲击,年青人往往接受新事物的速度较快,而对本土传统文化有所忽略,因此在湘北大鼓的传承上也出现了“断层”的危机。

在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申报工作的推动下,湘北大鼓得到了高度的重视,2005年,临澧县人民政府成立了由一名副县长为组长的非物质文化遗产领导小组;2006年,将湘北大鼓列为县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项目之一,并建立电子库,将搜集和整理的资料存储;2006年,为加对湘北大鼓的保护,由临澧县发起,策划和承办了常德市澧水流域鼓王擂台赛,现在该赛事已成为常德市一项品牌活动,每两年一届延续下来,活动为宣传湘北大鼓起到了举足轻重的作用;2007年,为了进一步扩大湘北大鼓的影响,临澧县政府拨出专项资金用于编排。演绎湘北大鼓的曲艺节目:2011年,临澧县制定出湘北大鼓五年保护规划;2012年,在全县170多名民间大鼓艺人中,选拔20组建湘北大鼓民间曲艺团,有县文化馆负责排练指导。通过以上的种种努力,使湘北大鼓这一民间音乐的特殊曲种逐步被更多的人认识、接纳、喜爱,相信这一民间艺术之花在湘北大地越开越艳。endprint

猜你喜欢
艺术特征传承
当下中国大陆喜剧电影的艺术特征与发展
天趣自然 质朴归真
壮族传统服饰的艺术特征及创新应用
浅析青主艺术歌曲的音乐风格
浅议侗族戏剧的艺术特征
浅论吕剧艺术的传承与传播
江西武宁打鼓歌保护和传承的路径探讨
基于Web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土族盘绣电子商务平台的设计与实现
电影《煎饼侠》的大众艺术美学特
“互联网+”时代出版人才培养的传承与突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