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电技术应用专业“阶梯分段式”工学结合实践探讨

2014-02-25 01:16曹啸虎
职业·下旬 2014年1期
关键词:工学结合

曹啸虎

摘 要:对于当前职业教育中实施的校企合作工学结合教学模式,各个学校都在实践推进,笔者学校以“阶梯分段式”工学结合的模式深入实施校企合作,为提高职业教育水平进行了积极的实践探索。

关键词:机电技术应用专业 阶梯分段式 工学结合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明确提出:职业教育要“把提高质量作为重点。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推进教育教学改革。实行工学结合、校企合作、顶岗实习的人才培养模式”。

国家政策要求非常明确,但是工学结合搞了多年,却仍停留在书面协议上。为了深入探讨校企合作工学结合,作为国家中等职业教育改革发展示范学校,建设计划第一批创建学校的江苏省南通中等专业学校在创建过程中不断开拓、勇于创新,尤其是在机电技术应用专业积极开展工学结合运行机制建设的实践探索,形成了“阶梯分段式”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

一、预期目标——“阶梯分段式”工学结合的方向

“阶梯分段式”工学结合教学模式将传统的两段式(在校学习、顶岗实习)教学,重新规划为工学结合(交替)、教学做一体的多段式教学,即:基于企业需求和专业发展特点,实施“学校专业理论基础学习—企业见习—学校专业技能学习—企业综合实训—学校专业技能学习实训、考证—企业顶岗实习”分段推进的人才培养方式,其中学生在企业实践有三个阶段。第一阶段:企业见习,使学生初步了解本专业及相关工作岗位的基本情况,对企业文化和职业素养的要求形成初步的感性认识;第二阶段:企业综合实训,借助于校外实训基地,开展教学做一体的教学实践活动,提高学生专业技能,增强技术经验;第三阶段:顶岗实习,使学生通过真实的岗位劳动锻炼,提高技术应用水平,增强就业经验。三个阶段的教学实践,被科学地分在三个学年,采取三种组织形式,分三个目标组织实施,强化对学生专业知识、专业技能的教育与训练。

“阶梯分段式”工学结合教学新模式的主要目标是怎样增强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缩减企业上岗培训时间和成本,为企业培养所需的综合型技术人才,并完善和实施专业人才培养方案。这一目标主要是由学生在3年时间内,在学校和企业两个地方的分段交替中完成。

二、积极实践——“阶梯分段式”工学结合的关键

首先了解企业对机电技术应用专业人才培养的要求。2011年,笔者通过3个多月的时间,对本省30多家企业和本校机电专业近百名毕业生进行机电技术应用专业人才需求调研,通过调研了解了毕业生就业岗位分类及岗位能力

要求。

然后与企业交流沟通选择确定了1~2家机电企业为进行 “阶梯分段式”工学结合校企合作单位。学校机电专业部与两家机电类公司本着“互利共赢” 的原则,签订了《校企合作共建校外教学实践基地协议》,并共同制定了《机电技术应用专业“工学结合”教学实践方案》。

2012年4~6月,机电专业部安排机电技术应用专业一年级三个班的学生开始实施第一阶梯即第一阶段的工学结合。三个班的学生分别在两个企业展开教学实践活动,每个班教学实践时间为2周。每个班的学生分成不同的小组,每个小组5~6个学生,企业为每个小组安排1名技术人员担任实践指导。通过这一阶段短时间的企业实践,使刚进校的学生对自己所学专业及将来就业岗位形成感性认识,从而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

例如,在某企业实践时,我们主要熟悉变电站各种测量控制柜的制作“组装”调试等内容。实践内容从周一到周五,一组为参观企业安全教育、学习识图、了解元器件名称、性能和使用范围、照图样组装模块、上机柜配线、检查、检验调试、组装、包装出库,另一组为下料、折边、数控冲孔、柜体焊接、打磨、电镀等。

2012年10~11月,机电专业部实施第二阶梯即第二阶段的8个星期的企业实习。这一阶段的实习以深化理解学校所学知识、强化操作经验、提高学生技能为主。实习期间,企业为每个学生安排一位师傅,一对一指导实践。通过这一阶段教学实践,学生们都熟练掌握了从柜体的下料到焊接组装整个工艺和内部安装、扎线、调试、包装的整个工艺,以及空调、冰箱等的工作原理和安装工艺。

在教学实践过程中,每个学生每天在师傅指导下学习实践,记下实践内容和心得体会。通过“厂内教室”,企业安排技术人员给学生集中授课。每天学生组内评、师傅评、指导老师评,最后进行总的考评。每周还对学生进行书面和实践考核。最后公司对实践中积极认真的学生进行表扬,并分一二三等奖进行奖励。

从2013年6月开始,上述班级学生就进入为期一年左右的第三阶梯即第三阶段教学实践,也就是最后的顶岗实习。学校招生就业处和专业部一起组织挑选出100多家优秀企业,让学生和企业进行双向选择,进行零距离的就业实践。

企业反馈证明,参加“阶梯分段式”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的3个班学生,在企业的稳定率明显高于其他班级。

三、多方合力——“阶梯分段式”工学结合的保障

1.学校发力

在每次学生到企业实习前,学校及机电技术应用项目组均要制订周密的活动计划,明确学校和企业的相关管理责任。为了及时了解和处理学生在企业实践过程中可能出现的问题,确保学生教学实践活动的顺利进行,学校在每个实践企业选派1名专业教师担任领队,代表学校协调与企业的关系,对学生进行管理。每天早晚,老师带队到企业和回住宿地,早饭在旅馆统一吃,午饭、晚饭在企业统一吃;晚间由老师负责检查督促学生的学习生活。

学生的吃住费用和接送费用都是由项目建设中财政经费预算支持的,因此解决了学生的吃住问题,学生和家长都很满意,使教学实践活动积极性很高。

2.企业给力

企业为每个学生指定一位经验丰富的师傅,对学生进行一对一的传授指导。企业还为每个学生购买了人身意外伤害保险。企业为带队老师参与生产实践和现场管理提供机会,使教师在参与指导学生的同时也提高了自身的实际操作能力,为学校双师型教师队伍的建设创造了有利条件。endprint

3.制度有力

为顺利实施“阶梯分段式”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机电专业部制定了《学生校外教学实践管理办法》《机电技术应用专业校外教学实践的纪律规定》以及实践学分考核评定的规定等一系列规章制度,比如每天写教学实践日志并给指导师傅签字和每周的书面或者现场考核,从制度层面保证校外教学实践跟学校内日常教学的全面结合。企业领导对车间及各位指导师傅也进行指导学生方面的管理考核。这些制度都准确有力地保障了工学结合的落实

实施。

四、多方共赢——“阶梯分段式”工学结合的成果

通过实施 “阶梯分段式”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实践,学校、企业、学生等多方都获益匪浅。

1.学校受益

完善了实施性专业人才培养方案。根据实施 “阶梯分段式”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的要求,修订了相关教学管理制度,涉及学生课程安排、学分考核、教师配备、经费保障、考核规定等多个方面。这为以后进一步完善“阶梯分段式”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积累了宝贵经验,获得了更多的教学资源(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实践教学师资力量不足的矛盾),取得了良好的办学效益和社会

效益。

2.学生受益

学生对机电专业的企业生产从初步感性认识上升到了较全面的认识和掌握。学生通过教学实践过程中师傅的教和自己“动手做、动脑想、动口问”,使操作技能不断提高,将对所学书本知识的理解不断深化。学生对企业生产管理等方面的较为深入的了解,激发了专业课程学习的积极性。学生通过企业实践获得了更多专业技能,提高了专业岗位适应能力,这对他们回校后的进一步学习专业理论有了很大的帮助和触动。学校的课堂理论学习结合到企业的生产实际后,学生才体会到了书本知识的重要价值,进而学习更加认真。学生维修电工中级工考核的通过率明显提高。

3.教师受益

提高了师资队伍建设水平。职业学校的专业教师绝大多数是从学校到学校,在企业实践的时间很少,特别是一些实习指导教师缺乏实践经验和工作阅历,知识结构和操作技能跟不上企业要求,无法对学生在企业生产的教学实践进行指导,因此我们的专业教师通过在企业指导学生实践,提升了实践操作技能,深化了理论水平,回到学校以后教学能力有了更大提高。

4.企业受益

保证了企业的用人需求,满足了企业长期、稳定的用人需求,而且员工队伍稳定,利于管理。而且学生开始不拿工资,企业用人成本明显下降。这些参加实践的学生到企业就业的比率明显提高。

五、体会思考——“阶梯分段式”工学结合的发展

通过“阶梯分段式”工学结合教学实践,学校方面获得了良好的教育效益和社会效益。学生获得了企业生产实践的较高技能,结合学校的理论教学,学习效果有了很大提高。企业获得了一定的经济效益和良好的社会效益。这是一个多方合作共赢的好事情,政府部门、学校、企业、教师、社会、家长及学生都应该重视和积极推动实施“阶梯分段式”工学结合校企合作。今后学校专业教学应在工学结合的广度和深度上进一步完善,比如企业选择、课程编制、阶梯细分等方面进一步完善深化,积极发挥行业协会和政府部门的引导作用,使我们的 “阶梯分段式”工学结合模式发挥出更大的效益。

(作者单位:江苏省南通中等专业学校)endprint

猜你喜欢
工学结合
浅析中职电子技术应用专业“工学结合”课程体系建设
探讨“工学结合”模式下高职数学教学改革的建议
信息时代高职图书馆如何服务工学结合教学模式的探讨
基于工学结合的《仓储岗位实训》学习成效评价体系探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