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枫逸
国新办1月14日就2014年春运形势和工作安排召开新闻发布会,铁路总公司副总经理胡亚东表示,目前解决“一票难求”没有时间表。他表示,春运时要把每一辆车的潜力都挖掘出来。“一票难求”的问题不仅仅是运输能力,还涉及到旅客的选择问题,是一种市场行为和旅客选择行为。
铁路总公司终于承认解决“一票难求”没有时间表,虽不免有些尴尬,却也是句大实话。正如胡亚东所说,“‘一票难求的问题不仅仅是运输能力,还涉及到旅客的选择问题”。目前的问题就是,选择过年回家、乘火车回家的旅客远远超过了铁路运输能力。
春运“一票难求”的症结在于,常态化的运输能力与季节性的客运需求之间的矛盾难以调和。截至去年年底,铁路总里程突破10万公里大关,其中高铁里程超过1万公里,跃居世界第一。虽然春运依然会出现票源紧张,但我们又不可能按照春运的标准盲目扩大运能,否则在其余时段将造成资源浪费和闲置。就这一点来说,铁路方面对于何时不再“一票难求”,的确难以给出什么承诺。
中国式春运的形成,是一个复杂的社会现象,传统习俗和现实问题交织而成。解决“一票难求”,不能单纯指望铁路或某一部门,必须全社会动员起来,多管齐下。从微观层面来说,高校适当提前放寒假,避免学生流和农民工流叠加;单位落实探亲休假制度,让出游族不再凑春运的热闹;延长春节期间高速免费时段,让更多人愿意自驾回家,这些都能够为铁路分担压力,缓解票源紧张局面。
从宏观层面来看,只有给予城市务工人员同等的市民待遇,加快中西部地区经济发展,进而改变这种候鸟式大迁徙,才能从根本上解决“一票难求”问题。如果广大农民工在城市能住上宽敞明亮的保障房,安排随迁子女上学,乃至安家落户,相信很多人都会乐于将妻儿老小接到城市过年。再者,如果家乡能够提供更多的工作岗位,让更多人实现在家门口就业,也就省去了春节往返奔波的舟车劳顿,于个人和社会都轻松得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