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伟
摘 要: 文章通过文献资料法、访谈法、对比分析法对跆拳道与踏脚的腿法技术进行分析,以找出两者腿法的异同点。这样为踏脚的传承和弘扬及踏脚的发展提供可参考的理论依据。通过研究进一步得出踏脚具备普及性、对抗性、安全性、趣味性、民族性,有利于踏脚的推广。
关键词: 踏脚 跆拳道 腿法技术
引言
踏脚起源于唐代时期,是回族特有的民间武术运动,也是集搏击技于一体的娱乐、健身自卫、对抗性极强的运动。在宁夏泾源县园子村流传至今已有150多年,民族特色浓郁。而跆拳道起源于1500多年前的朝鲜,由韩国的花郎道、中国的武术、日本的空手道融汇而成,现在是奥运会的正式比赛项目。两者都有十分精湛的腿法,通过分析比较能为踏脚腿法技术的发展提供更好的参考。
1.研究对象与方法
1.1研究对象
跆拳道腿法技术体系及踏脚的腿法技术体系。
1.2研究方法
1.2.1文献资料法
根据调查目的和研究内容,查阅学术期刊网、电子检索、百度文库的资料及其相关文献资料,为本研究提供充足的理论依据。
1.2.2访谈法
为了确保论文研究方向的可行性,与相关的跆拳道教练、踏脚的传人、教师及相关人员进行访谈、交流。
1.2.3对比分析法
对跆拳道的腿法技术和踏脚的腿法技术进行对比分析,找出两者腿法技术的异同。
2.跆拳道与踏脚概述
2.1跆拳道发展概述
跆拳道起源于1500多年前朝鲜,是朝鲜民族的传统武艺。现代跆拳道在韩国得到,充分发展,1961年9月定为韩国的国技。1966年,第一个国际组织——国际跆拳道联盟(ITF)成立;1973年5月,世界跆拳道联合会(WTF)在汉城成立,当时有美国、日本、英国、法国等20多个国家和地区加入;1975年,世界跆拳道联合会被国际体育联合会接纳为正式会员;2000年,跆拳道被列为奥运会正式比赛项目。
2.2踏脚发展概述
踏脚起源于唐代西域回鹘“花门”军队,“花门”是古代陕西一带群众对回回人的称呼。安史之乱后,因回鹘军助唐平定叛乱有功便留居长安,据说回鹘军队中流行一种技巧高难,以腿、脚动作为主的技击项目,之后,经历代在陕西回回中广为流传。清末陕西回民起义失败后,由被安插的回民带入宁夏泾源县园子村。踏脚最早叫弹腿,后在园子村发展成为今天的踏脚。
3.跆拳道与踏脚的腿法技术比较
3.1跆拳道和踏脚的主要腿法
3.1.1跆拳道的主要腿法及特点
跆拳道的腿法有很多种,有前踢、横踢、侧踢、后踢、后旋踢、摆踢、推踢、双飞踢、旋风踢、跳踢、单腿连踢和双腿连踢技术。跆拳道以其变幻莫测、优美潇洒的腿法被世人称为踢的艺术。实战中,一般使用脚前掌、脚背、足刀、脚后跟、脚后掌,利用这些部位可以进行站立踢、跳动踢、助跑踢、转身踢等不同形式的进攻,而且每种踢法攻击的部位各不相同。
3.1.2踏脚的主要腿法及特点
踏脚基本动作包括:平踏、后转、破脚、背脚、连环转、扫地转、前踏、后蹬、后踹、后扫、飞脚等,踏脚讲究手、眼、身法、步法的配合,动作变化多端,不但要有敏锐的反应能力和身体的协调性,还要有相当的勇敢精神。踏脚活动还有一个基本特点就是比赛中只能用全腳掌蹬、踏或用脚的内、外侧扫、打对手,严禁用脚尖踢对方。
3.2跆拳道与踏脚腿法技术的时间特点分析
跆拳道的腿法不仅具有灵活机动、变化多端,进攻距离远,力度大等特点,还具有隐蔽性、突袭性等攻其不备的特点。在运用腿法攻击时,腿法必须与步法、身体动作协调配。跆拳道腿法技术动作强调动作多变、速度快、击点准、攻击狠、在激烈的对抗中利用时间差和速度差进攻和反击。
搏击对抗是踏脚的本质特征,根据技法运用的时间差可以将技术在实战中的运用大致分为两类:一是主动进攻,在对方没有动作时,直接向对方发动攻击;二是防守反击,在对方发动攻击后进行攻击。防守反击可分为两种形式:其一是阻截,即在对方进攻的瞬间加以阻击;其二是反击,即在对方动作后即刻进行反击。原生态实战对抗型的踏脚招式简单凌厉,极具攻击性。
3.3跆拳道与踏脚腿法技术的空间特点分析
腿法技术结构的分析参照是腿法形成技能的基础,将一个完整的跆拳道腿法技术划分为三个部分:启动(提膝)阶段、踢击阶段、收腿还原阶段。跆拳道腿法技术结构特点,分为弹踢类、蹬踹类、勾摆劈打类和直摆类四大类技术模块,具体解析见表一。
踏脚的腿法依据结构特点,分为直踏类技术、扫打类技术、转身类技术,具体内容见表二。
结语
踏脚作为我国名族传统武术项目,跆拳道作为风靡世界的现代国际武术项目,通过比较研究发现,跆拳道和踏脚在技术动作的结构上有诸多相似之处,两者均主要以腿法作为核心技术。在时间和空间的对比上,两者各具特色,但极为相似,尤其在时间上的对比中,两者均注重速度的决定作用,进攻与防守的交替、变换。
两者在技术结构和技术内容上,跆拳道较踏脚更为丰富多样。在发力特点上,跆拳道发力方式较为多样,且通过更大幅度的技术动作,变换、组合不同的发力方式;踏脚相对来说以髋和膝为轴的发力特点,较之单调些。在时间和空间的对比上,两者尽管在时间上的对比中差异不大,但在空间的对比中,变现出的差异性较多,从以上所述的技术结构、技术内容、发力特点中可以明显看出。
参考文献:
[1]秦文忠,张一民.回族民间传统体育一踏脚[D].中央民族大学,1994.
[2]孟强.对跆拳道技术多维视角下的分类剖析[J].国外武术研究,2011.2.
[3]魏礼军,张少敏.武术散打与跆拳道腿法的比较研究[J].武术科学,2009.5.
[4]刘雪峰.跆拳道横踢动作的运动学分析[J].浙江体育科学,201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