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用原型理论帮助高中生掌握英语多义词词义

2014-02-25 18:10:36胡惠玲
考试周刊 2014年4期
关键词:原型理论多义词

胡惠玲

摘 要: 新英语课程标准要求高中毕业生会使用3000个左右的单词和400至500个习惯用语或者固定搭配,可见新课程标准对高中毕业生要掌握的词汇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多义词学习是高中英语中学习的一大难题,针对此问题,本文先简单介绍原型理论,再利用此理论分析多义词词义间的联系,建立图式,旨在帮助高中生掌握英语多义词词义,以取得事半功倍的学习效果。

关键词: 原型理论 多义词 建立图式 分类记忆

新英语课程标准要求初中毕业生会使用1500至1600个单词和200至300个习惯用语或者固定搭配,高中毕业生会使用3000个左右的单词和400至500个习惯用语或者固定搭配。有专家指出,高中生到毕业时如果没有3000到4000词的词汇量,就很难顺利完成高考中的阅读理解。由此可见,词汇学习在英语学习中有举足轻重的地位。英语中存在许多一词多义的现象。多义词即指一个词语具有多种意义,而且意义之间不是独立存在的,有密切的联系。对于高中生来说,掌握3000至4000的词汇量,难度比较大,在此基础上还要掌握许多的多义词,更是难上加难。鉴于此,笔者利用原型理论帮助高中生掌握多义词词义,首先简单陈述原型理论的定义,然后将详细解释原型理论在英语多义词中的应用,并以单词head为例。

一﹑原型理论的定义

原型理论(PrototypeTheory)是原型范畴理论的简称,它是由美国著名心理学家EleanorRosch在上个世纪七十年代提出的一种新的概念构建模式。Rosch通过对焦点色等的大量实验研究后发现,范畴是凭借典型特征建立起来的概念;大多数的范畴不可能制定充分和必要的标准,词的定义不可能用一组语义就能完全概括,范畴成员有典型和边缘之分,彼此间有程度差异;范畴成员之间存在相似性特征,可以构成一个连续体;范畴的界限是模糊的,不是“是”或“不是”的问题[1](p.101)。

原型范畴理论最有价值的地方在于其内部结构分析,由此提出一个范畴具有“核心”和“边缘”,或“典型”和“非典型”之分。在范畴化过程中,“突显性”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范畴的典型成员通常具有认知上的“突显性”,它们最容易被人们储存和提取。

二﹑原型理论对多义词词义成因的解释

原型理论对我们分析多义词的成因具有极强的解释力。原型范畴理论认为,词的意义是不能完全用一组语义特征来说明的,词或概念是以典型,即最佳实例的形式储存在人的头脑中的。人们在理解一个词或概念时,主要就是从典型开始。同属于一个范畴或一个概念的各个成员,其典型性有所不同:有的是典型,处于一个类的中心;其他成员则视其与典型的相似程度,处于从典型到最不典型的某个位置上[2](p.126)。在词的多义化过程中,词的基本意义是这个词后来其他意义的原型,其他意义都是围绕这个基本意义辐射出来的边缘意义。

三﹑利用原型理论分析多义词各词义间的联系,建立图式,分类记忆

多义词学习是高中生学习英语时的一大难点。在教学的过程中,笔者发现学生很少考虑多义词词义之间的联系,大多数情况下孤立地看待多义词的各词义,所以在掌握多义词的词义时,就感到力不从心,往往是能够掌握该词的基本意义、原型意义,或者出现频率较高的义项。因此,笔者利用原型理论分析多义词各词义之间的联系,建立图式,分类记忆。学生可以在记单词前比较﹑分析各义项之间是否有联系,有怎样的联系,各词义之间又是如何发展的。现以单词head为例作说明。

Head作为名词,其词义为:(1)头,头部;(2)头脑,脑筋;(3)(人或动物的)一头长,一头高;(4)头痛;(5)负责人,领导人;(6)校长,院长;(7)硬币正面(有人头像);(8)较宽大的一端﹑头;(9)顶端,上端;(10)(河流)源头[3](p.941)。在教学过程中,指导学生把这些词义以原型意义为起点,分成四类进行联想记忆,如下图所示。

原型为(1)“头,头部”,引申为第一个类别(2)“头脑,脑筋”;如果一个人干脑力劳动,经常使用头脑﹑动脑筋,就会成为一个组织机构的负责人﹑领导人,这就有了第(5)“负责人,领导人”的意思,再进一步引申就会有(6)“校长﹑院长”的意思;当然一个人经常动脑筋,就会有时感到头痛,于是就有了(4)“头痛”的意思。原型为(1)“头,头部”,引申为第二个类别(3)“(人或动物的)一头长﹑一头高”,人们有时候把头当做一个度量单位,比如“She is a head taller than her sister.她比妹妹足足高出了一个头”。原型为(1)“头,头部”,引申为第三个类别(7)“硬币正面(有人头像)”,硬币上有人头像的一面称为正面,由此可以进一步引申到(8)“较宽大的一端﹑头”,比如“the head of nail,钉子的头”。原型为(1)“头,头部”,引申为第四个类别(9)“顶端,上端”,人的头位于人的顶端,可以引申为物体的顶端﹑上端,比如“at the head of the page,在页眉处”,我们还可以进一步引申为河流的顶端,那就是(10)“(河流的)源头”。

四﹑结语

在日常词汇教学过程中,有些老师在讲解各词义时,经常是遇到一个讲一个,介绍一个词在具体语境中的含义而忽略该词的基本意义。有些老师为了学生日后更好地进行阅读及其他学习活动,将一个词的所有含义一次讲解完,其结果是学生掌握不了重点,学习起来感觉负担很重,容易因枯燥乏味而放弃,更不用说灵活应用学习了。笔者针对此现象,先简单介绍原型理论,再把该理论应用到多义词教学中。在教学中,老师在进行词汇教学时应先指导学生掌握单词的原型意义,把多义词的各个含义有机地联系起来分析,再对各个义项进行联想记忆,结合语境培养学生有效的多义词学习的策略,从而达到对多义词学习的事半功倍的效果。

参考文献:

[1]许之所,黄广芳.从原型理论看多义的形成及教学方法[J].西华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2(5).

[2]陳治安,文旭.模糊语言学概论[M].重庆:西南事发大学出版社,1997.

[3]牛津高阶英汉双解词典(第7版)[M].Oxford:OxfordUniversityPress,2009.

猜你喜欢
原型理论多义词
体认原型范畴视域下多义词延伸及对学科英语研究生培养的启示
多义词
中、英多义词的翻译识别劣势效应及其影响因素
心理研究(2019年2期)2019-04-20 13:22:42
荣格原型理论对大学生德育工作的启示
亚太教育(2016年31期)2016-12-12 22:16:12
原型理论和广告英语的翻译
Lakoff原型范畴理论浅析
考试周刊(2016年75期)2016-10-12 11:45:45
基于原型理论的等值翻译观在英语新闻标题翻译中的应用
原型范畴理论之英语教与学
考试周刊(2016年5期)2016-03-11 08:56:33
国内广告原型研究及其反思
今传媒(2016年1期)2016-01-20 00:14:21
浅议多义词在语境中的隐喻认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