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权威医学期刊《美国医学学会杂志》近期刊发了北京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教授朱彤、博士黄薇和美国南加州大学全球健康研究所教授张军峰等共同完成的论文《北京奥运期间大气污染水平的变化与健康年轻人炎症和血栓形成生物标记物的关联》。报告显示,降低PM2.5对预防健康人群心脑血管血栓疾病有明显效应。2008年北京奥运会和残奥会期间,北京实施了严格的空气污染控制措施,奥运会前后大气污染水平发生急剧变化。科研人员观测到,北京地区颗粒和气态污染物浓度水平从奥运会前至奥运会期间下降了13%至60%,其中二氧化硫浓度水平下降60%,一氧化碳下降48%,二氧化氮下降43%,PM2.5下降27%。
科研人员在奥运前、中、后五个月密集追踪了125名北京地区健康年轻人的炎症和血栓形成等生物性标记物水平的变化。研究发现,125名志愿者的可溶性血小板选择蛋白(SCD62P)平均水平由奥运前的6.29纳克/毫升,降低至奥运期间的4.16纳克/毫升,下降34%;血管假性血友病因子(vWF)水平降低13.1%。目前已有显著证据证明,这两项指标是诱发血栓形成的重要因素。
(卫文供稿)